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往今来,对于具有综合味感的食品,都讲究味之“谐调”或“协调”,如若“恰到好处”,便难能可贵了。对于酒,更是如此。凡名贵筵席,没有不用酒的,所谓“无酒不成席”是矣!因此,在酒质的要求、评价上,自古有讲究。早在1200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以“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佳句赞誉过当时宜宾的郡酿“重碧酒”;北宋元符年间,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又极口称颂“荔枝绿”:“……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宋朝时代的“荔枝绿”就是唐朝时的“重碧酒”。可见这种酒味道很好,清、厚、甘、辛,俱表露适度,诗人为之倾倒,有诗云:“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三物。三危露以为味,荔枝绿以为色。哀白头而投裔,每倾家以继酌……”。  相似文献   

2.
兰花生于深山幽谷、疏石败叶之中,其叶四季常青,花四时开放,清香四溢,古今不少名人都赞叹兰花幽香素洁、无人亦自芳的品格,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不慕名利、忠贞不渝的精神象征。兰花被人们誉之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与梅、竹、菊并称“四君子”。  相似文献   

3.
<正>地下掩体的出现让重要的军事人员和设施有了以地为“盾”的超强防御能力,但相关技术的进步不断打磨着钻地弹这支锋利的“矛”,并在战争中一次次穿透敌方的“盾”。在这种情况下,地下掩体自然会不断被各国挖得更深,建得更坚固。自二战以来的数十年间,钻地弹和地下掩体作为一对“矛盾”冤家,都在彼此的威胁下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4.
方凌生 《世界科学》2009,(11):26-26
自从2003年科学家在葡萄皮和红酒中发现了一种可能与长寿有关的叫做白藜芦醇的化学物质以来.一些营养补充品公司都将其视为宝贵的商机。包括白藜芦醇引起美国新闻“60分钟”和“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节目关注以来,因特网上出现了许多出售白藜芦醇产品的虚假名人广告.一些未经批准的产品被宣传为具有抗衰老和减肥等功效。并称有名人的签署认可。  相似文献   

5.
粟裕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杰出的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几百次战斗,6次负伤,颅内体内都留有弹片弹头。他亲自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被公认为“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作曲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 为了理解爱因斯坦的判断,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诗人是什么样的人”。谈及“诗人”的定义,歌德在1825年6月11日对爱克曼说,有什么必要下那么多的定义?一个人,对情境有生动的情感,再加上具有把它表达出来的本领,那么他就是诗人。  相似文献   

7.
粟裕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杰出的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几百次战斗,6次负伤,颅内体内都留有弹片弹头。他亲自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被公认为“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8.
在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震撼力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拒绝承认的态度。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基因”二字才被写进了科教书。现在基因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被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  相似文献   

9.
自唐宋以来,经川、陕.滇入藏的三条路,大以川藏路为主,它以今天的康定为起点,经巴塘、八宿入藏,既是连接西藏和内地的军事要道,也是连接西藏和内地民间交往和贸易的生命线。它蜿蜒在崎岖的崇山峻岭之中。西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如丝棉织品、盐、茶等,都是从内地运去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牦牛和马队,所以那一条条山路便被称为“茶马道”。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川藏、青藏等多条公路的修通,原来的茶马道 多被废弃,于是,“茶 马道”变成了“茶马古 道”。2000年10月,我 有幸赴西藏边坝考察 时,竟在无意中重走了 …  相似文献   

10.
纽约“硅巷”——水泥森林中的高技术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约,特别是曼哈顿地区,在许多年里都是世界公认的商业中心,这里有太多的摩天大楼、望不到尽头的车流和极高的客流,人们通常不会把这样一种水泥森林城市与以信息和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联系起来;然而,纽约却在短短几年间成功实施了经济转型,从世界商业之都转变为全球新媒体之都。被经济学家称为“硅巷”的发展模式已开始使纽约这座昔日的传统经济都市跃升为新经济的执牛耳者。什么是“硅巷” 所谓“硅巷”是相对于“硅谷”而言的一种通俗的名称,具体是指在美国纽约市中心繁华的曼哈顿41街区南部崛起并在不断向周边扩展的一批新媒体…  相似文献   

11.
马建民  王志明 《科学通报》2022,(24):2821-2822
<正>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1956年由原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电讯工程相关专业合并组建; 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于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 1988年正式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并在2001年迈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 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相似文献   

12.
“七”是一个不起眼的数字,却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身体,明显地带有“七”的印记,人体有“七窍”,即耳、目、口、鼻七孔。喜、怒、哀、思、悲、恐、惊,在祖国医学里被称为“七情”。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人到了7岁,大脑发育减慢,智力空间就很难再进一步拓展。自然界中也随处可见“七”的身影,天空中的星座有许多都是由7颗小星相连的,如北斗七星就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7颗星组成。昴星团是金牛座中的疏散星团,用肉眼可以看到六七颗星,因此又名“七姊妹星团”。雨后的彩虹也是由红、橙、…  相似文献   

13.
正黄酒在中国有将近4 000年的酿造历史,是人类最古老且不断传承至今的美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从先秦时期的米酒雏形发展而来,唐宋时期酿造工艺大幅改良,直至明清时期,黄酒已成为大众主流。经过悠悠数千年的历史岁月,华夏民族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粮食酿酒经验,使黄酒酿造技术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记忆     
个人和群体的“记忆”通过时间和空间将知识传承下来。记忆技术的发明者,据说是古希腊多才多艺的抒情诗人、希俄斯岛的西摩尼得斯。埃斯库罗斯说:“记忆是一切智慧之母。”西塞罗也说:“记忆是一切事物的宝库和守卫者。”在印刷术流布之前,记忆技术高度发展,凡表演娱乐节目者、诗人、歌手、医生、律师和教士都需要记忆。彼特拉克是人工记忆和培养记忆方法的权威。在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生物界里,人类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脑子上。而记忆这一大脑所独有的功能,使它成为一个巨大的宝库,孕育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魅力无穷的知识源泉,开放出璀…  相似文献   

15.
漫话古琴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乱弹琴”比喻胡闹或胡扯;用“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讲大道理是白费口舌,或讥笑有些人说话不看对象。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古琴,在古代常称作瑶琴、玉琴、丝桐、七弦琴等,是我国的一种古老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拨弦乐器,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琴作为封建士大夫抒发感情的乐器,与棋、书、画并称“文人四雅”,深深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像《红楼梦》中元春的丫鬟就是用“抱琴”做名字的。  相似文献   

16.
在各类苏扇中,檀香扇最为闻名,有“扇在香存”之誉、“扇中之王”之称。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需完成选料、锯片、造型、拉花、烫花、雕花等多道工序,其中拉花、烫花和雕花并称“三花”工艺,最考验制作者的手艺。  相似文献   

17.
正杨柳青年画,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2006年5月20日,杨柳青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青春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在浪漫的诗人眼中,青春“是初春枝头刚爆的第一颗嫩芽,是黎明时分喷薄的第一束光芒,是情人眼里迸发的第一抹幸福”,它是“诗人诗歌里闪烁的第一丝灵感”,遗憾的是,许多伟大的诗人并不具备精深的自然科学知识,如果他们能更深刻地洞悉大自然的深邃,那么他们将吟诵出更多更瑰丽更辉煌的篇章,如果我们的诗人们知道青春仅仅属于人类,只有人类才拥有青春,那么他们一定羞惭他们这些字句想象力的匮乏,是的,人类是非常独特的,青春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个年龄阶段。大部分其他动物,包括猿猴和人类的祖先类人猿,都是没有青春期的,它…  相似文献   

19.
香槟酒趣话     
说起来是19世纪的事。一封国外来信寄到巴黎,信封上没写具体收信人的姓名,而只写着“巴黎法国最伟大的诗人收”。这封信先被送到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家里,谦虚的雨果觉得自己不配这种崇高的荣誉,所以拒收。随后,邮递员又把这封信送到当时法国另一位著名诗人阿尔方斯·德拉马丁的府上,德拉马丁也是同样的态度。就这样,这封信在雨果和德拉马丁之间往返多次,谁也不收。最后,邮局开启了这封信,才弄明白这封信既不是给雨果的,也不是给德拉马丁的。信上只写了一句话:“向法兰西最伟大的诗人、制造香槟酒的莫埃先生致意。俄罗斯王子基洛夫(签名)”…  相似文献   

20.
说龟     
龟与恐龙同时代,是地球上的“长老”,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了。提起龟,人们往往把它作为骂人之词,什么“龟儿子”、“王八蛋”等等。其实,龟在我国古代是很受人们尊重的。古人把它视为吉祥如意、敦厚忠实、刚毅不屈、先知先行的动物,与龙、凤、麒麟并称为“四灵”。自然,龟的地位在古代是很高的:商朝盛行“龟卜”,龟壳留下的卜辞就是最早的甲骨文;汉代,调动军队用的兵符是龟形的,故叫“龟符”,那时,连各级官府的官印上都雕有龟;宋代,龟的地位仍然很高,据说,诗人苏轼、陆游戴的帽子就镶有龟壳。再说外国,日本人至今仍把龟视作吉祥长寿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