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解剖结构如下: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四原型,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不明显。茎表皮具腺毛,皮层有油细胞分布,茎的初生结构维管束排列紧密,无明显髓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具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内侧导管具明显复穿孔,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叶为异面叶,表皮具表皮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规则,具大的胞间隙;叶肉中具油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共8束,主脉维管束包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  相似文献   

2.
月见草种子油是医学上的重要用油。其种子油中含有具特殊生理活性的r—亚麻酸(GLA)为月见草种子油所特有。为了开发这一新油料植物资源。对其营养器官解剖构造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是拉马克月见草叶解剖构造的研究。拉马克月见草为异面叶,表皮组织上具有单细胞具瘤的表皮毛和单细胞腺毛,气孔为毛茛型。栅拦薄壁组织两层,与海绵薄壁组织的厚度大体相等,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大。叶肉中含有针晶细胞与长囊形油细胞。叶脉上下方的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特多。大型叶脉双韧型,小型叶脉外韧型。茎生叶柄短,含针晶细胞特多,针晶体具栓质膜包被。  相似文献   

3.
华中五味子根、茎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中五味子根、茎次生木质部的观察表明,其根、茎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特征基本相同:散孔材;导管分子相对较长,其末端略倾斜,单穿孔;侧壁纹孔类型为梯状具缘纹孔和单纹孔,梯状、对列或互列;仅具纤维管胞,无韧型纤维;木薄壁组织离管型和傍管型;木射线均存在异形Ⅱ型.华中五味子次生木质部既表现出明显的原始特征,如散孔材,导管分子相对较长,单孔率高,梯状具缘纹孔,仅具纤维管胞,无韧型纤维,木射线为异形Ⅱ型;同时又表现出一些较为进化的特征,如导管分子以单穿孔为主,端壁倾斜度较小,单纹孔,木薄壁组织傍管型,说明五味子科是最原始类群中进化程度较高的类群.与根相比,华中五味子茎的次生木质部导管短宽,导管分布频率大,单孔率高,纤维短而窄,射线短而窄.茎次生木质部的这种“小型化”与其特定的功能和生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运用离析法和显微照相等技术,比较了黄顶菊、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3种入侵植物茎和根中次生木质部细胞的特征。结果表明,3种入侵植物根、茎的次生木质部中孔纹和网纹导管分子较多,具多尾性,单穿孔板,少数导管分子还具侵填体等特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3种植物在系统进化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同一种植物中茎的导管分子平均长度长于根中,平均宽度宽于根中,且均达极显著差异;同一种植物的茎中和根中导管分子的长度、宽度并不一定有一致性。管胞细胞、纤维细胞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在3种植物间均未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现象都说明植物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荇菜营养苗端的生长锥具明显的原套原体结构,原套由一层细胞组成。腺毛仅存于苗端倒数第2至第5间隔期幼叶的近轴面,起源于叶原基近轴面,由叶原基表皮上的腺毛母细胞分化并分裂而形成。腺毛由单列细胞组成,在冬季和早春分泌拈液较旺盛。荇叶解剖结构可区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上表皮、下表皮、叶脉、栅拦组织和海绵组织等。气孔器仅分布于成熟叶的上表皮,而垩腺仅分布于成熟叶的下表皮。叶肉的气腔壁上有星状石细胞分布,其起始细胞由气腔壁上的异型胞分化而成。水孔分布于荇叶波状缘的“波峰”处,开口于荇叶下表皮。叶柄、茎均具同化功能,但机械组织不发达。同一不定根的维管柱有五原型和六原型两种。侧根的产生正对维管柱的初生木质部。  相似文献   

6.
油细胞为一种异形细胞,属于分泌组织之一,通常存在于一些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为樟科植物解剖学特征之一.关于该科植物的油细胞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本次实验通过透明处理,观察马木姜子油细胞在根、茎、叶和果实中的分布和结构情况.木姜子(Litsea)植物是油细胞的原料植物,马木姜子在文山分布广泛,因此研究马木姜子油细胞的分布及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蓝果树苗期营养器官解剖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蓝果树幼苗的根、茎、叶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蓝果树茎的韧皮纤维成团状分布在韧皮部外围,次生木质部中导管为单管孔、散孔材,轴向薄壁细胞含大量营养物质,上部的茎表皮密被表皮毛,皮层中厚角组织细胞发达,髓心薄壁细胞丰富,根的初生构造中皮层和髓心细胞发达,叶为异面叶,具中生植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石蜡切片法及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丹参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常用药用部位的结构发育。结果表明:丹参根的结构、发育过程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成熟根中,导管在次生木质部中呈放射状排列。茎为四棱形,4个棱角处有丰富的厚角组织,起支持作用。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大量的表皮毛。丹参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存在明显的旱生特征。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晋产远志根茎叶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12种1 a生晋产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根、茎、叶的显微结构,测量了根半径、木质部、韧皮部、木栓层、茎半径等指标,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不同产地远志一年生植株的根均有厚的周皮,木栓细胞近长方形,排列较整齐、致密;韧皮部所占比例为横切面的1/2以上,韧皮射线不明显;木质部发达,木射线明显.木栓层的厚度、木栓细胞的大小、韧皮部所占的比例、导管的类型等均存在差异,其中以产自山西太原的远志韧皮部所占根横切面比例最大;网纹导管仅存在于原产自新绛、平遥、太原、寿阳、应县和大同的远志的木质部中,在其他产地的远志的木质部中为环纹导管或螺纹导管或二者均有.  相似文献   

10.
邹玲  张卫红  王虹  丁彦飞  盛萍 《科技资讯》2012,(23):152-153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五种短命植物的根、茎、叶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叶婆婆纳Veronica ferganica M.Pop.茎的中部为一大的髓腔,维管组织为周韧维管束;串球老鹳草Geraniaceae transversale(Kar.et Kir.)Vved.茎中具大量的蔟晶及内含物,维管组织分为三部分,呈三角形分布;弯果葫芦巴Trigonella ammophilus Kar.et Kir.根的次生木质部呈不规则状散生于中柱内,周皮较薄,韧皮纤维明显,叶具周木维管,栅栏组织指状,紧密排列,气孔不多,下陷;长柄葫芦巴Trigonella cancellata Desf.叶的上、下表皮气孔均较多,稍下陷,具孔下室,栅栏组织排列较疏松;镰刀卷耳Cerastium falcatum Bge.根的髓部薄壁细胞有簇晶,茎的维管组织与根一样分成四块,叶表皮细胞具分泌功能。在这五种短命植物中,大多数植物的根、茎、叶细胞排列较疏松,表皮细胞膨大,能储存大量的水分;茎、叶表皮多由单层细胞组成,有些细胞具有分泌功能;茎和叶上具单毛或腺毛,这有利于反射阳光,防止水分的流失;同时,叶均为两面叶,富含叶绿体,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这些特征对研究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植物分类上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了3种(含变种)檵木属植物根茎叶的结构解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根茎叶结构表现出具有较强的耐旱或耐寒性特征,其叶上表皮具表皮毛,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凑,叶片紧实度大; 茎部和根部韧皮部、木质部发达; 而四药门花则表现出喜阴环境的特点,其叶上表皮无表皮毛,角质层较薄,叶片紧实度小(17.89%),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值小,细胞排列疏松,叶片疏松度大(48.93%),茎部具有发达的髓腔和较发达的木质部。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檵木属3个树种对环境适应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红花檵木>檵木>四药门花。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植物茎的基本知识和变态类型;说明植物茎的变态实质上是植物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功能,这种变态具有稳定的遗传性;指出识别地下变态茎与地下根的关键在于茎上有节、节间、芽,叶痕,而根没有;识别地上变态茎与变态叶的关键则在于变态部位的来源和位置。  相似文献   

13.
高渐飞  周玮  杨艳 《广西科学》2022,29(6):1151-1159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为传统中药材,为深入了解木脂素类和萜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状况,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其叶、茎、根中的代谢物,基于结构配置解析木脂素和萜类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显示:在黑老虎植株中共鉴定出3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根(32个,特有13个)>茎和叶(同为24个),3个部位含17个相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同时,鉴定出41个萜类成分,根(39个)>茎和叶(同为36个),3个部位含34个相同的萜类化合物。黑老虎根部木脂素类化合物丰度(114.62×106)远高于叶(23.37×106)和茎(25.96×106),萜类化合物丰度为根(74.16×106)>叶(37.06×106)>茎(17.36×106),根部与叶、茎相同及特有的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丰度均较高。日本南五味子木脂素G、乙酰表戈米辛R、Kadcoccilactone F等在黑老虎根中高度富集,在叶、茎、根中都鉴定出Kadcoccilactone Q-R、Kadcoccilactone M等三萜类化合物,表明黑老虎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蜀葵茎、叶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蜀葵茎、叶解剖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1)黄蜀葵的茎属于草质茎,维管组织能进行一定的次生生长,但不形成木栓形成层;茎的次生维管组织中有发达的韧皮纤维和木纤维,可作为纤维的重要原料;2)黄蜀葵叶为异面叶,气孔器为平列型,栅栏组织发达,叶柄中空,维管束环形排列,输导组织发达;3)黄蜀葵是典型的旱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罗布麻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罗布麻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发现表皮细胞外都被有不同厚度的角质层膜;叶片气孔器都分布于叶的下表皮,且形成孔下室;根、茎、叶中含有大量的乳汁管;髓的外围形成一环内生韧皮部,这些结构特征使罗布麻能更好的适应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盐生植物在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结构。从根、茎、叶三方面总结了盐生植物的耐盐结构特点,旨在为盐生植物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植物体微观结构资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东方百合试管苗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百合叶属于等面叶,随着移栽驯化时间的延长,叶片厚度增加,表皮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紧密,气孔具备自我调节功能,叶肉细胞胞间隙减小,栅栏组织细胞的形态由梨形向短柱形转变,组织结构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利用GC-MS技术对分别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到的龙胆草根、茎、叶、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合NIST2012谱图库检索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采用3种方法在龙胆草的4个部位提取到116个化合物,用不同方法提取的龙胆草同一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明显,用同一方法提取的龙胆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成分相对含量上的差异,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到的主要为苯类、醇类、酰胺,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到的主要为苯类、酮类、醇类;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到的主要为醇类、酮类、酯类.通过提取分析比较可知,如需研究龙胆草中某一挥发性成分,可用3种方法中的某一种及龙胆草的某一部位来进行大量提取.3种方法对龙胆草的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均有较大的贡献,这为龙胆草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内以长白落叶松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氮素浓度(1、4、8、16 mmol/L代号分别为N1、N4、N8、N16)处理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物量以及根、茎、叶氮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素供给浓度显著影响幼苗生物量,7、8、9月份均在N8水平下达最大,从7月份到9月份,叶片生物量占全株比例逐渐降低,而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②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苗木根、茎、叶中氮浓度明显增加。生长末期根、茎、叶中氮浓度平均达到生长初期的1.46、1.48、1.17倍。不同氮处理下幼苗根、茎和叶全磷浓度呈现波动性变化。③幼苗体内氮贮量随着落叶松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9月份全株氮贮量比7月份平均增加了2.86倍。氮贮量分配在不同部位有很大不同,分配到叶片中的比例在7月份最高,平均为60%,而分配到幼苗根系中氮贮量的比例随苗木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在9月份相对值最高,达到41%。不同氮处理之间氮贮量分配比例相差不大。④长白落叶松幼苗根、茎、叶磷贮量变化规律与氮贮量一致,只是变化幅度低于氮。  相似文献   

20.
铜在鸭跖草细胞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u在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根、茎、叶的亚细胞分布及贮存形态.结果表明,细胞壁是鸭跖草根中Cu结合的主要位点,其次为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而在叶中,Cu主要分布在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中,其次分布在含细胞壁部分;茎中,随着外界Cu浓度的提高,Cu向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减少,而向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的分配增加.根、茎、叶中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合Cu量较少.在各种形态铜中,根部以去离子水提取态占优势,茎部和叶部,以去离子水和乙醇两种提取态占优势,其它结合形态的Cu在根中比例较低,在茎、叶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显示鸭跖草体内Cu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与其耐性和富集Cu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