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校企合作模式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嵌入式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方法和实践过程,分析了校企合作在电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桂香 《甘肃科技》2012,28(13):68-69,110
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由此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探讨了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作者在澳大利亚应用型大学访问期间的调研结果为基础,对澳大利亚的大学集团,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概况、学历资格及课程体系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某所应用型大学的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办学特征、校企合作关系,以及校企合作课程(IBL)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对我国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推动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从企业人才需求出发,促进校企合作办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和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平台。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最后重点介绍了皖西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校企深层合作新模式和实践.这种合作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就业岗位能力,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以“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反馈调整”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课堂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新时期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阐述了以“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反馈调整”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33226"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教育合作、教学保障和教学改革要求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创新地提出了基础、拓展、复合3个层次教学要求和课程体系;对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何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通过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使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操作技能与行业知识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如何在普通高校的IT专业本科教育中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提出了TVQE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建设、校企专业共建、职业技能实训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给出了模型。TVQE对于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零距离对接,本科人才培养技能化、职业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职教育人才规格新界定的思考,针对相关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调研,并根据企业提供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析,重新确定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基于工作项目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优化,加强教师团队与实训环境的建设,积极探索并实践基于校企合作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3.
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跨境电商飞速发展导致人才缺口持续加大的问题,提出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具备外语交流、外贸实务、网络技术、国际物流和跨文化沟通等五个方面的素质,认为校企协同育人应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首选模式。构建了校企合作指导跨境电商实习、依托企业以赛促练、学生代理企业产品和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校培养适合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普通本科高校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为大力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针对目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局限性,设计和开发基于现代职业人的"IT职业导向训练"课程,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分析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和途径,对学生顺利完成院校人向企业人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重要途径。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软件服务外包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弹性课程设置,是软件技术专业推进内涵建设满足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析研究了山西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与产学研合作现状,在纵向比较的同时,与中部六省进行了横向对比,并以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为案例,探讨了理论教学、实验培训、科技引导、项目保障"四位一体"农科类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现状。  相似文献   

18.
从专业建设规划出发,分析了软件技术专业定位、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建设思路:探讨了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岗位对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质量保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创建实训条件;完善教学管理和监控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要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要成立有企业骨干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使之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实训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倡导大学生工学结合、老师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使校企之间达到互惠共赢,为高职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抓住一条主线,实现两个对接,做好三个结合,夯实四项建设”的“1234”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以CDIO模式为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并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在政府、企业和学校间建立了良好互动关系,形成了社会化的工程教育大环境。在人才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