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极端恶劣气候日益增加,中国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生产用水在丰水区供应过量、在缺水区供应严重不足的水供给不均衡现象,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规模不大且结构不合理,也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引发了西南地区重大干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甚至威胁到了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而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重要而深远。该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型农田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成果,针对丘陵区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对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34.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进而从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和集中连片程度三个核心指标层面对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丘陵区特定耕地资源禀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应在国家建设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地集中连片度、灌溉保证率以及农业产业规模5个影响因子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结合潜力空间布局,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示范片,并结合特色产业划分产业核心区,使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 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 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成果,针对丘陵区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对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进行 分析,结合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34.67万hm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进而从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和 集中连片程度三个核心指标层面对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丘陵区特定 耕地资源禀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应在国家建设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地集中 连片度、灌溉保证率以及农业产业规模5个影响因子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结合潜力空间布局,划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示范片,并结合特色产业划分产业核心区,使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极快,农田水利工程也十分兴旺发达;但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相似文献   

5.
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测算及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本文依据相关规划和标准建立了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运用ArcGIS软件空间叠置分析工具和层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进行了测算,并探讨了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模式.结果发现,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潜力为35 241.85hm2,占区内基本农田总面积的72.34%;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农业产业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区内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宜采用"粮油基地"、"蔬菜基地"、"城乡统筹示范村"、"西部生态农田"等4种不同的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摸清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总结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经验模式,是发挥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势,提升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增产稳产的一条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空间重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选取北京市大兴区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乡镇作为分析单元,进行空间重构方法探讨;其次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出发,确定空间重构分析参数及标准值;最后对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空间重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大兴区各乡镇的耕地面积比例未达到60%的依次是亦庄镇、旧宫镇、西红门镇、黄村镇等,仅礼贤镇达满足要求,土地整治需通过土地利用转型解决;(2)满足高标准建设中形状指数要求的耕地斑块仅有2538块,占全区19.30%,形状指数处于1.06—1.5的比例最大;(3)农田基础设施占有率除旧宫镇、礼贤镇、榆垡镇、安定镇、庞各庄镇、魏善庄镇的农田基础设施不到8%外,其余各镇的农田基础设施占有率均已超出标准值,且以亦庄镇、西红门镇尤为严重;(4)大兴区大于13.3hm2以上的耕地斑块数共705块,占全区总斑块数的5.36%,需通过小块并大块实现耕地集中连片,以达到区域农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度强调了农田基础设施的功能性,而忽视了其生态性.缺少生态化设计的农田工程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强烈人为干扰,造成田间生物栖息、繁殖、觅食等生境的改变,直接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现行农田工程设计进行现场调查与不足分析,并对高标田建设单体工程设计进行生态改良,结果为:(1)田间道路工程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与生物过路管道设计,增强道路透水性与低聚热性及小型田间生物的道路通过能力;(2)灌溉渠道工程采用动物逃脱渠壁与仿河段渠底设计,提高田间动物通过、逃离垂直渠道能力,在渠底附着生长的水生植物为鱼类、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3)排水渠道工程采用生态沟设计,利于田间动物、候鸟的觅食、栖息与繁殖,提高了水陆两种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交换.生态化设计既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建设要求,又减少设计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很好地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农田生态环境安全,美化农田景观,提升农业附加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农田水利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能够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首先需要充分的了解水利工程的性质,明确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准公益性、公益性等建设主体特性的界定,最后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体相关问题,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谷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栋 《甘肃科技纵横》2013,(10):136-137,81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土保持步伐,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构筑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生态绿色无公害居民菜篮子核心产区,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新农村建设.分析了甘谷县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中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关问题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农田建设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建设的深入,农田建设管理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极不平衡的区位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农田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和区位布局,这也是各级政府、农业农村部门非常关心、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探明农田建设潜力,科学评价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农田建设潜力,对于未来...  相似文献   

11.
从加强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领导、树立长期抗旱的理念、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依靠科技发展水利等7个方面论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水利财务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三项制度改革,促进了水利资金的规范管理。水利财务管理必须转变工作职能,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水利投资,同时要加强财会基础管理,重点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指出了我市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重视并研究古代水利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材料与实验科学的突破,催生了西方现代水利。征服自然的西方水利规划理念,将人类对江河的利用推向了极致。但是,以高坝水库为代表的现代水利工程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河流生态和流域自然环境的破坏之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基于古代与现代水利不同规划理念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水利所蕴含的科学和文化价值。指出未来水利应当向历史学习的若干方面,以及保护、利用水利遗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工作的新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利工作的根本性质、中国水利建设的类型和发展历程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水利工作中最为本质的问题.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应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索水利工作前进的方向,并从4个方面进行论述.在阐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不同认识时指出两种极端认识,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中国水利工作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近代的云南,人口数量虽不无变化,但增长缓慢,且多波动,而人口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农业人口,说明云南地方经济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耕地面积虽有所增加,但土地开发不充分,而且人均占有耕地少,反映出近代云南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水利建设滞后于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水利设施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既反映出农业发展对水利的严重依赖,也反映出近代云南农业发展的落后.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围绕全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处理海量自然资源数据,全面分析广西设立国家公园的基础条件及其必要性,评估国家公园成为广西自然保护地体系主体的可能性,提出候选国家公园方案,为未来广西国家公园的建设发展和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滨软土地基上直接进行快速高堆土造山工程,因堆填土结构松散、自稳性能差、受地表水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明显,极易产生崩塌和整体滑移而危及场地附近河堤、水闸等水利设施.开展高堆土施工监控,有效地避免了堆土及后续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所积累的监测分析资料与工程经验,对类似场地的高堆土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人类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力度,并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为了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首先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自然功能、河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阐释了河流自身的发展规律,然后论述了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河流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并且要研究和处理好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方面的问题,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方面的问题以及河流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资源质量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环境的变化。文章运用新疆博州2000-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发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园地与牧草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接着运用博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博州地区面积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作定量分析,总结出农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益、政治经济政策这4个因素是引起博州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因子,且第一产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