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铅锌冶炼过程中,硫化砷渣作为一种硫化法处理污酸水产生的废渣,由于其性质不稳定,易于氧化和遇酸溶解,且颗粒细,易产生粉尘飞扬,需要进一步做稳定化处理.本研究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硫化砷渣浸出,浸出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得到性质稳定的砷酸钙沉淀.研究了浸出温度以及浸出时间在碱性浸出过程中对砷浸出率以及砷酸钙沉积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2.
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出硫化砷滤饼,有效实现As与Cu和Bi等金属的分离,对浸出液经氧化脱硫后配入黑铜泥的酸性浸出液制备砷酸铜.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的浓度为1.5mol/L、液固比10∶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5h、搅拌速度为400r/min时,硫化砷滤饼中As的浸出率达到96.56%,Cu浸出率仅为0.12%;经氢氧化钠浸出,浸出渣中Cu、Bi的质量分数分别从原来15.93%和1.96%增加到56.31%和6.92%,使Cu和Bi得到高度富集;所制备的砷酸铜w(Cu)>29.8%,w(As)>26.19%,砷酸铜的结构式为Cu5As4O15.9H2O.  相似文献   

3.
含砷废水、废渣的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砷废水和废渣对环境危害极大,砷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总结了近些年来含砷废水、废渣的处理方法及发展状况,以及各种除砷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处理含砷废水的化学法、物理法及生物法;含砷废渣处理的稳定固化技术、火法焙烧和湿法回收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广西区大量砷渣得不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磷酸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含砷废渣为原料,通过物相分析确定了碱浸出法回收砷的工艺,考察了浸出温度、摩尔比、液固比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NaOH)∶n(As2S3)是影响砷浸出率的主要因素,较适宜的碱浸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为70℃,n(NaOH)∶n(As2S3)=6.0∶1,液固比=6.0∶1,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砷浸出率可达97.1%。在现有基础上,该工艺为磷酸废砷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浸砷工艺的浸出率低和操作时间长等问题,利用次氯酸钠溶液中OH-的溶砷作用和ClO-的氧化脱硫功能,用次氯酸钠溶液作浸出剂,研究磷酸富砷渣中砷浸出时次氯酸钠溶液用量、浸出温度以及浸出时间对砷浸出率和浸出液中AsS33-氧化脱硫程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碱浸和空气氧化浸出工艺相比,次氯酸钠溶液一步法的浸出时间由原来的十多个小时缩短到10 min。在次氯酸钠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4倍、浸出时间为10 min、浸出温度为30℃时,砷浸出率达98.52%,浸出液中AsS33-的硫被完全氧化脱出,实现了砷高效浸出和硫完全脱出的一步法工艺。  相似文献   

6.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含砷的废渣,这种渣中的砷在溴化钾和硫酸联胺存在下能定量的溶解于1:1HCl中。本文据此对“GB/T3884.9—2000溴酸钾法测定砷量”进行了简化。简化后适用于这种砷渣中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高砷烟尘酸性氧化浸出砷和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酸性氧化浸出工艺对某冶炼厂高砷烟尘进行湿法浸出砷、锌的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浸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pH值为2的稀硫酸溶液,在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105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0∶1、H2O2添加量1.75mL/g(烟灰)、搅拌速度705r/min的条件下,砷、锌浸出率分别达到78.25%和85.42%。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砷碱渣处理过程砷碱分离效果差、分离的砷酸钠或钙砷渣安全处置难等问题,提出“水浸-水热沉砷-碳热还原”回收金属砷新工艺。以湖南某冶炼厂砷碱渣为对象,开展砷碱渣水浸砷锑分离、氧化钙水热沉砷砷碱分离、沉砷渣碳热还原回收金属砷等环节的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30 min、液固比3:1、浸出温度45℃、搅拌速度600 r/min的水浸条件下,砷、锑浸出率分别为95.3%和1.6%。在初始pH=11、水热温度180℃、反应时间6 h、Ca/As物质的量比为24:1的水热沉砷条件下,沉砷率达95.3%,沉砷渣主要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砷酸钙。在碳粉添加量10%、温度1 000℃、还原时间3 h条件下,砷挥发率为93.1%,挥发产物砷质量分数达92.0%。砷碱渣“水浸-水热沉砷-碳热还原”新工艺,具有可实现砷锑碱梯级分离、砷以无毒的单质砷回收、沉砷剂氧化钙可循环使用、全流程未引入难处理的阴阳离子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含砷铁矿资源,采用CaO+CaF2、CaC2+CaF和Si-Ca-Ba合金+CaF2对钢液进行脱砷研究,获得较高的脱砷率,其中Si-Ca-Ba合金+CaF2脱砷效果最明显,其脱砷率最高可达67.7%.在相同实验操作条件下,通过实验室研究,分析比较了温度、传质系数和S含量对不同脱砷剂脱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苛性碱溶液氧压浸出高砷锑烟尘进行研究,考察NaOH浓度、O2分压、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质量比等因素对砷、锑和铅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火法处理铅阳极泥产出的高砷锑烟尘中,砷、锑的主要物相分别为As2O3和Sb2O3,锑也有少量以Sb2O5存在;在苛性碱溶液氧压浸出高砷锑烟尘过程中,As(Ⅲ)氧化为溶解度更大的As(Ⅴ)进入溶液,同时Sb(Ⅲ)氧化为Sb(Ⅴ),并形成难溶化合物Sb2O3·2Sb2O5、Pb2Sb2O7和NaSb(OH)6,进入浸出渣中;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40 g/L,O2分压2.0 MPa,浸出温度140℃,浸出时间2 h,液固质量比10。在此条件下,As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而Sb和Pb的浸出率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低温氯化-蒸馏法处理高砷锑烟尘,使砷与锑达以分离;砷的回收先用Na_2S使其沉淀为As_2S_3,再用CuSO_4溶液浸出,然后浓缩、结晶出As_2O_3;锑的回收采用升温蒸馏法获SbCl_3。该法流程和设备较简单,砷锑分离彻底,污染小,试剂消耗低,产品纯度均高达99.9%以上,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As2S3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雌黄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作用.采用化学方法制备A s2S3纳米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EDS)对A s2S3纳米粒进行分析表征,以形态学、MTT法和流式细胞术体外研究不同浓度的A s2S3纳米粒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同时与传统剂型的A s2S3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制备的A s2S3纳米粒平均直径约为80nm,电镜下呈圆形,大小较一致,分散性较好,EDS证实其为A s2S3,无其他成分;A s2S3纳米粒对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耐性,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诱导率明显高于相同浓度传统剂型的A s2S3处理组(p<0.001).表明化学法可以制备A s2S3纳米粒;与传统剂型的A s2S3相比,A s2S3纳米粒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硫化沉淀法净化铜电解废液进行了条件试验和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条件,采用硫化法能同时将铜电解废液中绝大部分的As,Sb,Bi除去,而对Ni的回收不产生影响.此外,还对硫化渣中的杂质分离方案进行了讨论,从实践的角度证实了硫化法净化铜电解废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对污染小麦籽实中As的存在形态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s在小麦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以蛋白质中的分布比例最高,达74%,记中只占2%,剩余残渣中占24%,小麦籽实中的As以蛋白质结合形态为主,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4500和5500,在消化酶的处理下,大分子蛋白质-As结合体不稳定,可发生分解变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结合物。  相似文献   

15.
16.
在岳阳市城市饮用水源调节水库选址中,金凤水库土壤中总砷含量出现了严重的地球化学异常,本文就金凤水库土壤中砷严重偏高是否会对库区水体产生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金凤水库的水能安全饮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As2O3联合格列卫对Bac/Abl的作用靶点及二者药物作用无交叉耐药性的机制,达到使两种药发挥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疗难治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目的.方法使用格列卫200~400mg/d,加As2O310mg/次,7~10 d/月作为一个周期,共用2~3个周期以评价疗效.结果9例均为单用榕列卫无效的患者,经联合使用后有3例达到血液学缓解,3例达到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或恶化;9例均未达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缓解.结论对格列卫耐药的难治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继续联合应用As2O3,可以使部分患者达到缓解或部分缓解,二者无交叉耐药性并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有向循环图 G(N;1.S_2,S_3)的直径下界进行了讨论,并且在两种特殊情形下,得到了新的直径下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