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颖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19(5):50-53
古代雅典男子对妇女存在着既尊重爱戴又厌恶的两面态度。这种矛盾妇女观的产生与当时的家庭和社会分工、经济原因、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不稳定性以及古代雅典人性观念的不成熟有很大关系。探讨清楚这种矛盾的妇女观对于研究古希腊妇女的地位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古代文论今天有观照和转换两种阐释。"观照"是以古释古,强调还原历史上显性的文论范畴或隐性的文论系统;"转换"则着重要求以古释今或释今参古,即用古代的文论,包括概念与范畴、思想与精神等来主导或辅佐今天的文学理论。从文学和文论载体、批评对象、文学批评观念、批评主体思想特质等因素来看,古代文论具有浓郁的自足性和自适性,这也是古代文论观照较易、转换较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历史发展进程中,西藏妇女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古代教育,为西藏古代教育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依据藏文史料和有关藏族女性的传记,结合其他资料分析了西藏妇女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西藏妇女对西藏古代教育的贡献。认为,要体现西藏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完整性,丰富西藏妇女研究的内容,有必要对西藏妇女与古代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些典型的妇女形象为代表,概括了中国古代妇女悲剧命运的表现形式:社会制度的牺牲品、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分析了中国古代妇女悲剧命运的原因: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没有地位、礼教上奴化教育。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要避免妇女悲剧命运,必须保证妇女独立的经济地位、要避免妇女悲剧命运,必须赋予妇女平等的社会地位、要避免妇女悲剧命运,必须有效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历史发展进程中,西藏妇女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古代教育,为西藏古代教育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依据藏文史料和有关藏族女性的传记,结合其他资料分析了西藏妇女接受教育的状况和西藏妇女对西藏古代教育的贡献。认为,要体现西藏古代教育史研究的完整性,丰富西藏妇女研究的内容,有必要对西藏妇女与古代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古代妇女体物寄意诗词,多用比兴手法,以女性特有的聪慧敏感、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表达对各种事物的独特感受。突现了她们美好的品德、贞洁的操守、爱憎的真情以及借自然界的物我关系对社会、人生的广泛思考。 相似文献
8.
9.
许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1):10-14
身体毁伤装饰形式是服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一般的身体装饰形式不同,身体毁伤装饰要对人们的某一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毁伤而形成特定的装饰。古老的身体毁伤装饰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包含着巫术,标志,审美等诸多因素并形成各民族,部落独特的装饰形式。今天,服装界依然存在身体毁伤装饰的遗风,但其形式已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对古代妇女旅思乡愁诗词作品从三个方面加以解读:一是由和亲或被掳而引发的悲愁诗词;二是由羁旅和乡思而引发的乡愁诗词;三是由辞亲别友而引发的送别诗词。本文力求通过对此类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独特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1.
张丙辰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3):7-9
王羲之心在林泉间、放言无遮拦的旷达心态与魏晋之际的文人风骨毫无二致。魏晋遗风成就了王羲之书法巨擘的美誉,催生了《兰亭集序》的诞生,但放浪形骸、快意恩仇的自由个性也使王羲之在官场人际关系上声名扫地。这一正一反两方面的作用,对后世为文、为官者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代妇女蚕桑农事诗的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直接描绘农家的喜怒哀乐及对农人的同情;通过蚕桑活动表现农民生活的艰辛;借描写渔家生活而抒发作者的心志和情怀;在丰富多彩的田园诗中展现对自然的内心向往。通过文本解读揭示其蕴含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生命意识,以弥补其文学史研究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科技展作为中国科技馆的一大特色,20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巡展,受到了外国友人的一致好评。
古代科技展(以下简称为古展)在科技馆常设展览中按学科划分为12个展区,以众多的展品和充实的内容为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它告诉观众令我们骄傲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不只是四大发明,还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考察,以发掘蕴含于其中的现代系统论思想。并着重从系统理论的整体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对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的优秀德育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斌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2):105-108
在德育教育方面,古代中国为今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形成了优秀的德育传统,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对德育过程的科学认识,对德育原则和方法的一系列精辟见解,继承这些优秀德育传统是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发展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6.
杨晓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90-92
通过对古人“人定胜天”、“物极必反”、“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结合人类的发展,提出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见解,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黄斌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2-26
“和亲”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特有的政治现象,是中国古代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发展演变的分水岭。中国古代妇女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亲”政策推行后中国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衰落,反映了农业社会夫权的高度膨胀与扩张。中国古代妇女在“和亲”政策前后社会地位发展轨迹说明,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衰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动因。她们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也必须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建筑设计中为什么要考虑环境,从古到今是怎样认识环境和人的关系的?现代文明对于环境的要求,现在的建筑设计该怎样吸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古代文论的现代建构一直困惑着中国学界.进入新世纪,对古代文论资源的历史反思与诗意阐释愈显迫切.基于这样的现代忧虑,<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学者的建设襟怀.该著认为,只有在诗性的建构中,人与自身、人与对象、人与世界才是整一而不是分裂的.正是古人那种近乎神秘的诗性思维,使世界、人生、文学相生互惠,人据此重返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并与本源同在.因此,唯有重建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才能有效复兴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的出现,当是中国二千多年古代文化史的奇迹.它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探讨了人生价值,还表现了道德的困惑,既不顾礼义地彰场了人欲,又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贬抑了伦理.尤其是它一反历来文化传统去颂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苟且于时代习俗,写了一大批妾、婢、娟、尼,以他们立命难、洁身更难,“十个老婆买不住一个男子汉的心”.(第23回)的畸形性关系,以表现他们横遭性压榨的丑恶现象,抨击了女权难以伸张的社会现实.它名为“淫秽录”,实为半部中国古代妇女苦难史.因此,它是一部既有风俗史意义、又有心态史价值的“很重要的社会学文献”(荷·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第381页).全书共写了二百六十多个妇女,其中重彩浓墨所写的几个、他们不同的身世、命运、遭遇,尽管世人有种种评价,如诸淫妇乃是“世之丑婆、(氵争)婆”,《金瓶梅》是“烟粉传奇”等,可剖皮析实,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妇女的苦难,是读遍二十五史也难以体会到的.现代的年青人应不应该读、能不能读《金瓶梅》,这是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