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违背语言习得规律,教学技术化、程式化;二是忽略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人文精神失落;三是忽略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知识丰富,应试能力强,读写能力差。语文教育并不反对传统的理性剖解、理论升华和细致分析,但必须具备反复吟诵和充分感悟的基础,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确路径,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当人来写,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在基础层次上,艺术一定要表现人心、人情。在艺术范畴中讲“真”,主要不是生活形相之真,而是人性之真,生命体验之真。笼统提“美即是真”是片面的;第二,在肌里层次上,艺术要凸现生命之真,应该特别关注比性格更重要的角色,只有在不同角色的对立和转换之中,在多重角色的聚焦点上,才能生动展现人对生命存在的总体感悟;第三,在血肉层次上,要努力开掘深层心理,这既是文艺学上的命题,更是哲学和心理学上的命题,它追求人的本原性的永恒课题,是对人性的逼近。这是艺术表现人生的极致境界。  相似文献   

3.
刘灵燕 《科技信息》2010,(9):295-295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它还是一门人文科学,是一项塑造人的艺术,因而它还须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做到人文和知识的融合,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情感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塑造学生的灵魂,由于中学生是处在各种心理因素都趋向发育成熟的时期,也是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时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好的情感教育,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鉴赏水平等。教师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开展审美教育,不能成人化、简单化、一般化。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核心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真正推行教学民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民主思想,我在体会是要从树立以下“三观”入手,来实践教学民主思想,进而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历了“知识本位”“智力本位”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也相应表现在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以“开发学生智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科技能、技巧为中心”。以此相应…  相似文献   

6.
学生智力和性格素质的发展状况与其他化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心理因素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广泛的相关;(2)不同学业成就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广泛的差异,且学业成绩优良学生的性格素质显优于学业成绩中等和不良的学生。根据研究结果,在教育上可以有这样的应用性结论: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是提高其科学化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有三:一是高等院校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同时搞好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双管齐下;二是建设一套以课评议为重点,配以落实双基训练的,可自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现代化的教材;三是研究指导学生学习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法,拓展语文教学的时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拼音教学是学生识字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关键之所在。如何有效地进行拼音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积累,认为采取如下策略:用色彩标识,强化视觉记忆;联系生活,进行抽象思维;借助儿歌、肢体语言等辅助手段教学,多途径的为学生开凿获取知识的通道,为语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应确立三种意识,即:开放课堂教学的意识;解放写作教学的意识;知识能力迁移的意识,这样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这一问题才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语文教学的改革才会有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必须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注重语文知识传授,既有助于语文能力的训练,也有助于语文智力的开发,更有助于提高语文智能水平。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教育过程中设法创造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将语文知识传授的地位、作用、内容、策略等放在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韩隆福教授系隋炀帝研究专家。其学术成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史学研究。韩先生运用他从久经磨难的生活中悟出来的同情理解的史学观,对历史上许多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二是史学实践。韩先生的史学研究,性质上不同于纯粹的文本研究,而是比纯粹文本研究境界更高的史学实践。韩先生这种独特的史学实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史学研究必须为教学服务;其次,史学研究必须为地方、为社会、为现实服务,这是史学研究最主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既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有一定情感的交流。《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语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得到情感上的感染和陶冶,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之身心健康发展呢?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激发的尝试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担当着特有的任务: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训练中,学生的知识获得增长,认识得到提高,思维获得发展,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4.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它成功地写出了许多人物传记。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小故事突出人物思想性格;大场面展示人物全貌;精于语言艺术,善于用人物对话去表现人物独特的思想、性格、心理、神态和身份。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纽春黎过去,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倾向于传授知识,把知识原原本本地告诉学生。这样,很难帮助学生获得求知的本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学生获得的知识仍然类似“日耳之学”,而不能促进学生整个身心的发展.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  相似文献   

16.
王兴宽 《科技馆》2005,(3):17-18
智力所包含的内容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智力代表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定义,智力是指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另外有的西方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一般的心理能力,与其他事物一样,包含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知识、技能本身不等于智力。智力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地对新情境作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素质教育的总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比较科学的划分应该列为五项: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智力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而这五项教学目标的终端,其最小单位,应是“教学点”。与五项目标相对应的五种教学点是:知识教育的重点、难点;培养能力的落实点;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智力开发的“焦点”;良好习惯形成的“强化点  相似文献   

18.
刘秋玲 《科技信息》2009,(3):327-327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本文拟谈一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提问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王飞 《当代地方科技》2010,(16):151-151
许多语文教师抱怨,学生不太喜欢上语文课,不重视语文,把语文视作副科中的主科。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人文性缺失,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第二,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情感浸染和文化陶冶;第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缄默知识与数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缄默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缄默知识的动员和转换,没有植根于缄默知识的明言知识是苍白无力的.该理论对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启示:缄默地获得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在对话的情景中展现师生的缄默知识和本真的思想;重视缄默知识在数学问题提出和解决中的作用;通过内隐学习和明言知识的融会贯通获得缄默的数学知识;追求教学变革的高境界——“行不言之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