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试验测定了佛罗里达侧耳与鲍鱼菇以及佛罗里达侧耳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处理后生长的菌丝体及其亲本的酯酶、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醇脱氢酶、山梨醇脱氢酶和葡萄糖脱氢酶7种同工酶。结果表明佛罗里达侧耳与香菇原生质体融合生长的菌丝体多种酶谱与两亲本均有明显区别。佛罗里达侧耳与鲍鱼菇原生质体融合后长出有黑色分生孢子和无分生孢子的两个菌丝体株系,前者酶谱与双亲本差异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几种真菌酯酶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测定裂褶菌(Schizophyllm commune),8111(P1eurotug sp.)佛罗里达(Pleurotus florida),华丽侧耳(Pleurotus sp.)的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的酶谱。结果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谱可作为研究真菌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一种手段,也是鉴定真菌种属分类的一种方法。实验的结果如下: 1.在培养过程中,菌丝体的酶带数目是不断增加的。 2.幼菌丝体的酶带与子实体的酶带是有区别的,因此必需利用晚期的菌丝体作为电泳样品,因为老的菌丝体接近于子实体的酶带。 3.裂褶菌的酶带与另外三个种的酶带是很不相同的,因此,裂褶菌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 4.华丽侧耳(Pleurotug sp.)的酶带是相似于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florida)的酶带,因此,华丽侧耳与佛罗里达侧耳是同一个种,8111的酶带是不同于佛罗里达侧耳,因此8111是侧耳属的另一个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几个玉米杂交品种及其亲本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可溶性蛋白和脂蛋白,经对其谱带特征的综合分析,可更准确地鉴定和预测玉米杂交品种杂交优势的强弱,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选配亲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同工酶技术在金霉素链霉菌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四环素生产菌──金霉素链霉菌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①电泳条件不同对测定结果造成不同影响;②4个供试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基本相同,均有4条酶带,不能将各菌株区分开;③4个供试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不完全相同。其中金霉素链霉菌1—27M26,75-S-2和3 ̄#菌株式1-27M26,15 ̄#和3 ̄#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不同,而75—S—2和15 ̄#菌株的酶谱相同。1-27M26,75-S-2或15 ̄#与3 ̄#菌株是不同菌株。其酯酶同工酶谱可作为鉴别菌株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选用香菇的野生株(Q)与栽培株苏香的4种孢子单核体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运用拮抗试验并辅以液体出菇试验初步鉴定出12个杂交后代,且对杂交后代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检测。显著性检验研究表明,大多数杂交后代在菌丝生长速率与CMC酶活方面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4个代表菌株可产生正常的子实体。酯酶同工酶聚类分析与农艺性状分析表明杂交后代及其与亲本之间都显示了不同程度差异,表明1~12号菌株是真正的双单杂交后代,认为菌株间酯酶同工酶酶相似系数值可以作为香菇遗传育种选择亲本的辅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
两种蟋蟀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石首棺头蟋与泰康棺头蟋和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两种蟋蟀的EST和MDH同工酶酶谱极为相似。其中EST酶谱可分为4个区带组,推测受4个位点控制,因这两种蟋蟀的形态特征极为相似,两种同工酶酶谱也比较相似,而且控制EST的位点数相同,因此推测两者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极有可能为近缘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黑白花奶牛正常血清中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产奶牛血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区带数比低产奶牛中少;相反,酯酶同工酶区带数比低产奶牛中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正常数两者相同,但LDH_4;LDH_5的活性在高产奶牛血清中要比低产奶牛中高;苹果酸脱氢酶的酶谱与产奶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豆状囊尾蚴与宿主(兔)的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豆状囊尾蚴囊液LDH同工梅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1条酶带,蛋白质9条区带;宿主-兔腹水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条酶带、酯酶同工酶5种酶带、蛋白质16条区带。本研究对豆状囊尾蚴囊液同工酶、蛋白质、豆状囊尾蚴虫体同工酶与蛋白质、宿主腹水同工酶、蛋白质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豆状囊尾蚴的酶蛋白和蛋白质来源可能独立于宿主。在一定程度上受宿主影响;虫体的蛋白质组成更复杂、囊液内代谢可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棉花3268×鄂光棉、3268×鄂岱棉及其相应的亲本花药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初步结果如下: 1.3288×鄂光棉,3288×鄂岱棉的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均较亲本的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为差. 2.3268×鄂光棉、3268×鄂岱棉的酯酶的同工酶也均较亲本的酯酶同工酶为差。 3.3268×鄂光棉与3268×鄂岱棉两相比较,以3288×鄂光棉这个组合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区带均多于3268×鄂岱棉,测定的结果,与对外部形态和丰产性能的多年田间观察基本上一致,所以我们初步认为,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棉花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这一生化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分析比较了新疆黑冀地鳖polyphaga obscurachop和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乳酸脱氢酶(LDH)三种同工酶的电泳酶谱,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地鳖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谱;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性酶谱;酯酶(EST)同工酶的两种地鳖中的活性均较高,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活性则较低.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 origin of biological pulping is natural degradation of lignin by microorganism, such as white rot fungi.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the lignin in raw materials, mostly on woods. Those research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microorganism pretreatment as a prior proceeding of the mechanical pulping, for the rare possibility of pulping directly with the pretreatment by a microorganism. A series of reports showed that microorganism pretr…  相似文献   

12.
对平菇黄萎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培养 ,人工感染时获得了相似的症状 ,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假单胞菌 ,该菌的主要特性为杆状 ,G-,极生单鞭毛 ,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和V .P反应为阳性反应 ,氧化葡萄糖产酸。并对黄萎病的防治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花生(Arachis hypogea L.)体细胞胚胚性特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萌发3d的胚叶在诱导培养基上出现高频率的体细胞胚发生.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诱导第三天开始出现3条新的蛋白谱带,7d后出现2条新带,15d后又出现3条;而在非胚性组织中检测到抑制性的特异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于诱变处理后杏鲍菇菌株在栽培性状上的明显差异,对两株杏鲍菇菌株(杏A和杏B)进行分子水平上的鉴定,分析两者的差异性。【方法】对杏鲍菇菌丝体样本的rDNA基因内转录间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验证;同时应用同工酶电泳对菌丝体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GenBank数据库搜索和序列比对分析,两株菌株ITS序列相似度达到99%;菌丝体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电泳检测无差异。【结论】杏A和杏B菌株为同一菌株,在分子水平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侧耳菌产生木质纤维素酶及其降解植物生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在液体培养基中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能力强且产酶速度较快的侧耳 sp 2 (Pleurotussp 2 )进行了最佳产酶液体培养基组分的研究 ,并对其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能力和行为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该菌株在低氮高碳高无机盐培养基中的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和半纤维素酶等 4种酶的活性最高 .其中 ,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仅为 6 d,比其他 3种酶活性峰值期早 6 d. Pleurotus sp 2是目前已知的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锰过氧化物酶较高的菌株之一 .当该菌株培养在含有低氮无碳高无机盐液体培养基的麦草粉中时 ,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性峰值均出现在第 10天 ,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在 4 0 d时达到峰值 .此外 ,该菌株使麦草生物质失重可达 17.6 % ,可望能成为生物制浆中原料预处理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Scu无花瓣突变体花器官的生理和生化变化,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其花器官可溶性蛋白表达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早期花发育过程中,甘蓝型油菜和无花瓣突变体花器官可溶性蛋白基本相同,而二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明显差异;在花蕾成熟阶段,二者的可溶性蛋白谱带差异明显,而过氧化物酶谱带特征基本相同,成熟花瓣器官的消失可能导致了可溶性蛋白表达的改变,而没有影响过氧化物酶的谱带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添加HDACI,500μM恩提诺特的H.sp.CLG4.培养萃取物与对照的差异,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添加表观遗传试剂的Hypomyces sp.CLG4.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  相似文献   

18.
通过液体菌种培养,比较了来源不同的4个秀珍菇菌株的抗污染能力、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等特性指标,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值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经过菌丝培养再进行出菇,从中选育出高产菌株,为秀珍菇的大规模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秀珍菇1号菌株最佳,秀珍菇3号菌株次之,其他两个菌株表现不理想,目前还达不到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株分自阳江原生态红树植物老鼠簕根部土壤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strain V65在高氏Ⅰ号培养基中可产生丰富的红色素。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对其菌体和培养液的提取物进行分离,初步得到2个红色素和1个酰胺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及质谱技术鉴定,分别为:Undecylprodigiosin(Ⅰ) Metacycloprodigiosin(Ⅱ)和SW-B(Ⅲ)((2E,4E)-2,4,6-trimethyldeca-2,4-dienamide)。这是首次关于阳江原生态红树林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train V65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