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地遥感     
方晨 《科学世界》2013,(8):42-47
2013年5月24日,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三亚卫星接收站正式揭牌,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直接获取能力首次伸展到了南部海疆。三亚卫星接收站与北京密云、新疆喀什的卫星接收站一起,形成了接收国内外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公共服务平台。什么是遥感?1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尝试着从高空用相机拍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每当人类飞得更高,总不忘在新的高度用影像记录下地球的模样。1858年,法国人纳达尔(Nadar)驾驶气球在巴黎上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幅航空照片。50年后的1909年,美国的莱特(Wright)兄弟完成了首次驾驶载人动力飞机自由飞行后没几年,就带着一位摄影师飞上天,拍摄了  相似文献   

2.
岁月 《创新科技》2001,(4):14-15
1903年12月14日,美国莱特兄弟驾驭着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行者”1号,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基蒂霍克的沙丘上,冲向了碧蓝的天空。这次划时代的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像鹰一样飞翔的梦想。自此,人类的航天业展开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人类飞行史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完成了人类首次持续的、可操纵的动力飞行。这一天,他们的。飞行者"1号飞行了37米,留空时间12秒,换算成速度大概有11.1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4.
一只硕大的短身长翼、浑身灰黑的“蝙蝠”在云端翱翔。当它侧身呼啸而下时,酷似一块三角形大铁板;急剧升高时又恍如科幻影片中的飞碟,……其实这是一架当今世界最先进的 B—2隐形轰炸机在作飞行表演。美国电视播放这组镜头来纪念莱特兄弟首创人类驾机飞行(1913年)90周年。这条新闻立即引起各国军界的极大关注,因为它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美国空军第一架B—2A 隐形机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06,(2):18-18
1月15日,美国宇航局“星尘号”探测器的返回舱在犹他州沙漠中成功着陆。这是人类太空探测史上第一次获取彗星物质和星际尘埃样品,为此,“星尘号”探测器在历时7年的飞行中共飞越了48亿千米的路程。此项飞行计划共耗资2.12亿美元。科学家称,“星尘”号将带回上千个彗星尘埃的样本。这些样本十分微小,直径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因此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初圆人类飞天梦1903年12月17日清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郡的海滩上,5个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在这里,他们将见证一件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事件。10点30分,“飞行者1号”出场了,这是一个装配了轻型发动机的简陋木制机器。在众人的注视下,它升上天空,掠过一个个沙丘,在几秒钟的摇晃后,它载着机上惟一的飞行员一头栽在36.5米外的地面上。这台机器便是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兄弟的新发明,这次飞行使它成为历史上第一台比重大于空气却能飞起来的载人机器。  相似文献   

7.
航天飞机是20世纪80年代的“太空巴士”。在“阿波罗”成功登月后,美国于1972年正式着手研制航天飞机,并于1981年4月12日首航成功,它为人类的太空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美国现存3架航天飞机,它们是“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1986年失事坠毁,另一架“哥伦比亚号”于2003年坠毁。本期我们介绍的是一架投掷式航天飞机模型,由于它的机翼比较大,所以投掷飞行的效果比较好,只要你制作正确,稍稍调试后都能作正常的飞行。  相似文献   

8.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颗“小星”在天空不过逗留了92天,但它却“推动”了整个地球,推动了各国发展空间技术的步伐。1958年1月31日,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升空。此后,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等纷纷发射各自的卫星。据统计,现在人类已研制和发射了各种人造卫星4800多颗,人们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开发太空高远位置资源。显而易见,用人造卫星观测天体能不受大气层的阻挡,接收来自天体的全部电磁波辐射,实现全波段天文观测。人造卫星的飞行速度快,一天能绕地球飞行…  相似文献   

9.
十年了。我们新生的祖国正经历了它那逐渐成长的幼年期。焕发的生命正象朝阳一样照彻了整个世界。十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十年的时间也不算短。我们的祖国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步伐向前迈进着。它赶上历史好几百年,它赶过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历史阶段,它已跻入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它还要与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共同携手而向共产主义大道前进。在我们祖国的十年革命与建设中,不仅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结束了人吃人的剥削与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且与一切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一起,加快了人类历史车轮的速度:向民族解放,向人类正义,向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直驰而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06,(8):57-5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发言人日前称,以太阳能作为动力的飞行器“太阳神原型号”在试飞中打破了除火箭外的飞行器所创造的飞行高度记录,成功升上海拔24720米的高空。这位发言人称,“太阳神原型号”12日发射后,经过5小时16分的飞行,达到海拔24720米的高度。这一高度超过了1976年由洛克希德公司SR-71型侦察机创造并保持的24060米记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这艘太阳能飞行器能继续飞行,并成功升上海拔3万米的高空。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10,(11):14-14
英国维京公司专为太空旅游设计的“宇宙飞船2号”目前成功完成独立飞行试验,脱离母船后,它在13700米高空飞行了11分钟,  相似文献   

12.
一  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  他“首飞”的壮举,是中华民族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飞行。  “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是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伟大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艺术形象美妙绝伦;中国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试验,第一个为人类探索太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利伟“首飞”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  从嫦娥、万户到杨利伟,从辉煌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辉煌,中华民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奋斗历程啊。  代表中华民族完成首次太空飞行的壮举,历史…  相似文献   

13.
“第四世界”“第四次浪潮”“第四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初,西方出了两本关于人类未来的观点截然相反的著作,一本是“罗马俱乐部”主席奥尔利欧·佩奇的《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一本是美国学者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前者对人类前景持悲观论调,在书中第一次出现了“第四世界”一词;后者被视为用乐观主义展望人类远景的著述,它推  相似文献   

14.
科技     
《青年科学》2013,(8):28-29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华裔教授贺斌成功利用人类脑电波,控制四轴遥控直升机自由飞行,是人类首次能单凭思考控制飞行机器移动。——新浪科技 我们常说“有理不在声高”,但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无论讲话内容是否正确,人说话时越是自信、大声,越会被别人认为值得信赖。——新华网  相似文献   

15.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绕地球低轨道的飞行,揭开了世界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迄今为止,已有500多人次进入了太空。前苏联用“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相继支持了“礼炮”号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美国在用“阿波罗”飞船实现了登月飞行之后,又研制成功了航天飞机,在此基础上,正在和西欧、加拿大、日本合作,研制“自由”号空间站。32年的载人航天活动,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无疑对今后的载人航天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列出几条已取得较多共识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趣味科普     
A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第一个提出用火箭进行宇航设想的人,因而被誉为宇航之父。B第一个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并将火箭发射成功的人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戈达德。C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的“东方”号宇宙飞船。D人类第一次实现太空行走的是苏联“黎明”2号飞船上的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时间是1965年3月。E人类第一次的月球之旅,是由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完成的。F人类第一座绕地球长期飞行的空间站是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的“礼炮”1号空间站。G人类第一架天地往返的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7.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制成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它发出短脉冲式纯红色光束,强度为阳光的1000万倍。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在327公里高的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实现人类首次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百年学术 ,一代宗师。本刊 2 0 0 2年 1月 1日出版的第一期隆重推出庆贺钟敬文先生 1 0 0华诞专栏 ,在编辑第二期时 ,却要为钟先生 1月 1 0日谢世而致哀。钟先生的学人风范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学者们的心上。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世纪之交出现了科学技术在诸多方面的重大突破 ,人们惊呼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时代”、“基因时代”。此时此刻 ,李亦园先生在接受本刊副主编徐杰舜的访谈时 ,以一个人类学家特有的战略眼光呼吁“人类学要关心人类的未来”。他指出 :即使是科学的发展也是一种特化 ,它有时脱离了用它…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无与伦比”的评价声中,我们听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从各国政要、运动员、媒体记者赞赏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百年盛典,我们等待了何止百年?的确,8月8日开幕式的首开大捷,就意味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成功了一半!当各国的赞誉如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它的成功已经不局限于创作、表演团队的成功,它的成功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注定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它在直销行业的经营历史仅次于百年雅芳;这是一家神秘的企业,来到中国不到1年半便取得了直销经营许可证;同样它更是一家来势汹汹的企业,号称“全美排名第一的天然营养补充品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