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作为16、17世纪欧洲新兴的强国荷兰,其当时的经济、贸易、科技和军事实力在整个欧洲是首屈一指的。然而,这样的一个强国到了18世纪以后却变得悄然无声,慢慢的从世界强国的名单中消失。时至今日,荷兰已经沦落为世界三流国家的角色。这值得我们从历史和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西夏在十一世纪上半叶占据河西走廊地区,从而控制了中国与西方贸易陆上要道"丝绸之路"。其后,西夏结合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参与到中西贸易中,成为中西贸易中的商品中转站和货源地之一。这促进了其自身经济发展和中西经济交流,对丰富和发展中西贸易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欧美的中国古典式园林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园林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至1980年后,中国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介绍这两次建筑文化交流中在欧美建成的中国式园林,分析其特点和文化背景及所产生的影响,比较两次建造园林的区别,并且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比较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东西方音乐文化的首次碰撞,可看出当时中国处在落后挨打、中国人民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历史条件下一种被动的历史选择。而新时期的这场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再次撞击,是在中国人民充分掌握了自身的命运、清醒地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华崛起、祖国富强的必然需要竹条件下一种主动的历史选择。新时期的中国音乐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参与世界音乐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一从19世纪末期到兀世纪初期,孙中山不断地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与认识。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月革命以前),这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毛泽东曾正确地指出:“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这就吸引着当时的孙中山去研究与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6.
一、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邓小平先生倡导的改革开放新政策。1979到2004年的26年间,中国经济连续保持9.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进出口贸易年均递增16,7%。到2004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6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60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6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林进  杨光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47-48,51
1840年到1919年这段时间的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政治意义。这个时期,西方文化开始冲击中国,由于语言、客观条件等因素的限定,大批留日学者和翻译家开始翻译日语译本的西方作品。这些爱国学者们通过这种方法把西方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传入中国,为我国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当时有名的根据日译本翻译的西方作品的详细资料的调查,进一步分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界定了日语译本的西方书籍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09,(12):9-9
美国《国家地理》2009年6月的一篇文章讲述了1200年前中国海洋外贸的故事。公元9世纪的时候,世界上有两个经济强国,其中之一是唐。唐帝国的疆域从南海一直延伸到波斯帝国的边界,它的港口向所有的外国商船开放。无论什么人来到它的首都长安,都会宾至如归,多种族的人相安无事地住在一起。当时长安的人口多达100万,直到19世纪初,西方的所有城市中只有伦敦才能望其项背。而且唐朝也和今天的中国一样是世界的经济强国,还不止如此,唐帝国的经济也建立在商贸之上。  相似文献   

9.
王俊  胡芒谷 《今日科技》2002,(12):38-39
严格地说,技术贸易只有三四百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即便在经济、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技术贸易的规模也很小,增长十分缓慢。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技术贸易,尤其是国际技术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加快,即使在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和国际贸易停滞不前的时期,国际技术贸易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85年为500亿美元,1989年为1100亿美元,1995年为2600亿美元,2000年为5000亿美元。面对这种情况下,各国经济学界开始重视对技术贸易理论的研究,探讨技术贸易的形成条件以及现代技术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形成了技…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0,(2):74-74
要是没有鸦片,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也许就会与现在的大不相同。鸦片这种让人上瘾的有毒物质,使全球贸易的天平倾向了西方,它抢走了清帝国积累了好几个世纪的白银。都知道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因此引起了中英鸦片战争,在《鸦片政权》这本书中提到,随着大英帝国的鸦片逐渐减少,日本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相似文献   

11.
从21世纪初,具体地说是公元1903年10月,鲁迅先生把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译介到我国以来,我国的现代科幻文学已有近百年历史。到今天,中国的科幻文学作品仍不能说是真正地成了大气候,无法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科幻文学作品相比。欧美科幻文学传统的源头,有人认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从高卢罗马(Gallo—Roman)时代到18世纪这段历史时期的祖母绿制品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显示历史时期用作加工的祖母绿来源矿床竞被推测为20世纪才发现的矿床。在古代,巴基斯坦和埃及祖母绿通过丝绸支路进行贸易,加上奥地利的祖母绿它们被称为当时唯一的宝石级祖母绿的来源。在西班牙人16世纪发现了哥伦比亚的矿山之后,立刻建立了一条新的贸易路线,首先经西班牙到欧洲至印度,后来直接是经菲律宾到印度。由于这样,哥伦比亚祖母绿占据了贸易的很大份额,而且印度18世纪加工的高质量的祖母绿大多来自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13.
近200年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断演进,进入21世纪后,无论西方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性与自由性,抑或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伦理性、世俗性与封闭性,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入世后,面对中西方文化碰与融合日益激烈的趋势,我们必须在比较和鉴别中提炼出现实现意义,以营造先进文化,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的持续扩张,市场竞争不断激化,倾销与反倾销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国际贸易中,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迅速增长,中国已成为“倾销与反倾销”下的最大受害国。本通过对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倾销与反倾销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反倾销行为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古典财政学说,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经济学家提出各自观点来反映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从而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理论的依据,在他们的观点中尽管有不正确之处,但其科学合理的部分仍对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回顾自从法国的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的思想家们一直在设想,有朝一日,中国与西方平等合作时,世界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直到十九世纪初,中国很少与西方接触,偶有来往,中国亦是加以限制。之后,从十九世纪中叶至1949年,西方各国,仗恃其军事实力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中国。自1949至七十年代,中国与西方(包括日本,下同)很少建设性的交往,中国知识界与西方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基本上隔绝了。二十世纪的五十和六十年代,在西方是大酝酿、大创造、大发展的年代,当时中国的孤立损害了中国,也使得世界失去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冲突”、“城乡冲突”、“义利冲突”、“情礼冲突”等依旧是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基本的文化母题,只是它们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展现出来的,它们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8,(1):22-25
自1807年马礼逊第一个到中国传教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方传教士离开,传教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学校,传播西学。教会学校为女性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契机,使其逐步享有了原本在当时的父权社会中不可能享受到的诸多权利。本文以美国长老会在山东潍县兴办的女子学校为例,探讨其在潍县农村地区的发展、把女性培养成专业教师等方面起的作用以及在文化方面对她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OTAD)的最新统计,1995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海外直接投资市场上的地位日趋重要,1991—1995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比例,已由1980—1985年的2%增加到10%。到1995年止,香港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中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台湾排名第二,其对外投资是以美国与中国大陆为主。1995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七国近年来的科研投入情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自从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掀开了20世纪新技术革命的序幕后,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西方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投入也日益增加。如美国1965年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就曾高达2.87%。英国、法国的这一指标当时也已分别达到2.30%和2.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同着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的竞争风行一时,以致西方各国对科研的投入又有了新的增长,如美国在1978年卡特执政期间,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曾下降到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