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台湾岛内媒体称之为对马英九和陈水扁进行“信任投票”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终于在2006年12月9日尘埃落定。国民党籍的郝龙斌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台北市长,为马英九守住了台北“大票仓”。民进党籍的陈菊也在一片争议声中以1114票的些微差距当选高雄市长,替民进党守住了南台湾的半壁江山。“北蓝南绿”的选举结果不但使陈水扁暂时从下台危机中脱困,也使民进党得以遏止“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而且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总统”之路布满荆棘。选举结果:蓝小输,绿大赢表面上看,国民党在台北、高雄市长、市议员选举中的表现尚可;郝龙斌…  相似文献   

2.
景艳  汪苠 《世界知识》2011,(17):62-63
台湾政权轮替逐渐成为常态,国、民两党轮流执政已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但长期以来,台湾的“立法院”一直呈现“蓝大于绿”或“国强民弱”的格局,即国民党一直是多数党,民进党为少数党。但明年举行的“立法院”选举则可能出现新的变局:在同属泛蓝的亲民党确定独立参选之后,加上其他小党的投入参选,  相似文献   

3.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08,(22):40-41
2008年台湾政局变迁的一大看点即腐败无能的陈水扁政权轰然下台。陈执政八年期间目无法纪、疯狂敛财以至于弊案缠身、民怨沸腾。从“3.19枪击案”、“SOGO礼券案”到“国务机要费案”、“海外洗钱案”等,陈水扁的家人、亲信陆续遭到司法起诉甚至判刑,本人也因涉嫌一系列弊案被检察机关列为被告。八年政坛浮沉,陈水扁从昔日的所谓“台湾之子”沦为当下的“台湾之耻”。  相似文献   

4.
在2005年12月初结束的台湾第十五届县市长选举中,“泛蓝当选席次大幅增加,“泛绿”扩张势头遭到重大挫折。一时间,不但岛内“泛蓝”支持者额手称庆,欢欣鼓舞,以为国民党有望在2008年重新夺回“中央”执政权,大陆媒体也同样呈现乐观景象,认为岛内政治版图“绿地变蓝天”,“民进党已四分五裂”,“台独”势衰。然而笔者认为,这些只是表象。此番岛内县市长选举真实表现并非如人们所想像的那般亮丽。具体可归结为“五变五不变”。地方执政版图变了,但“绿在朝、蓝在野”的基本格局未变“泛蓝”阵营在县市长选举中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斩获14席比上…  相似文献   

5.
成为普通囚犯 2010年11月11日,台“最高法院”针对陈水扁夫妇所涉系列弊案中的“龙潭购地案”、“陈敏薰买官案”做出终审判决,分别判决陈水扁夫妇有期徒刑11年和8年,并随后裁定合并执行17年半。12月2日下午,台“高检署”正式将陈水扁从台北土城看守所移送到桃园龟山的台北监狱。由此,陈水扁结束了他在看守所700多天的羁押日子,正式开始了他的牢狱生活。  相似文献   

6.
要“民主”,不要“台独”,这是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风向标。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其发表的共同声明中,中国方面对此表示了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实际上,布什新任期开始前后,美国对台政策就已经历一些转变,“台独”分子未必能从上述声明中得到什么好处。去年12月台湾“立法院”委员选举,泛蓝阵营以114席微弱多数过半,这中间美方态度就起了重要作用。因为美国不愿民进党一党独大,为此打压绿营,扶持泛蓝阵营。自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出台以来,美国曾多次通过非正常渠道,如以…  相似文献   

7.
台湾政局最大的看点就在于,它总是给你提供多得永远也数不清的惊奇。百万群众掀起“倒扁”狂潮如此,而他们突然调转枪口围攻在野党主席马英九亦是如此。近日,台湾调查机关以不容辩驳的事实证明陈水扁夫妇涉嫌贪污,但陈水扁顶着各方压力拒不下台,再次书写台北政坛的一段新“传奇  相似文献   

8.
明年是台湾“大选”年,现在台湾的主要政党阵营有两个,一个是“泛蓝”阵营,即国民党和亲民党的“连宋合作”,另一个是“泛绿”的民进党阵营。这两个阵营的主要分歧点是,在两岸问题上,“泛蓝”承认“九二共识”,主张“三通”。而民进党则明目张胆地推行“一边一国”,企图推动台独。所以明年的“选举”就是以“一个中国”和“一边一国”的对立为主题。依我的看法,如果明年民进党继续当政,则两岸关系在往后四年内会出现很大麻烦,因为他们认为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的地位会更加上升,那时候台独的希望就渺茫了,因此民进党领导人很可能会在2008年奥…  相似文献   

9.
倒扁风云录     
整个夏天,台岛是在激愤和亢奋中度过的。“呛扁”、“倒扁”成了今年岛内政治的最大事件,也吸引了两岸四地和全球华人的关注。入秋了,“倒扁”热浪仍在升温。就在发稿这几天,“百万人民倒扁行动”正在热烈紧张而有条不紊地彩排。对于“扁案”的由来和发展,关注者大体都有所了解。我们仅将“倒扁”风云做个简单梳理,重点却在于把陈水扁执政六年的行状展示一番,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此人为何竟然落到这种地步。对民进党20年兴衰历史的追述,也有助于我们对事态的了解。——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0.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1,(22):54-55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台湾政界颇为典型,善于权谋与算计,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的“总统梦”与推动第三势力的政治愿望一个也没能实现。他敌我不分,敌友不分,以敌为友,视友为敌,搅乱政局,破坏泛蓝团结,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大局。他曾以一已之私裂解了国民党,今天又因“马宋个人恩怨”来裂解泛蓝。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宋氏做法,可能导致国民党重新失去政权,最后只能是毁了泛蓝,也埋藏了“宋家王朝”。他的一意孤行,也等于破坏了岛内“反独”的统一阵线,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本人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两岸政治大舞台。  相似文献   

11.
李贺 《世界知识》2008,(7):38-39
2月14日,台湾媒体披露,民进党当局密设“鐽震”公司,涉嫌主导军火交易,并与民进党高层有不当利益关系,引发政坛轩然大波。 瞒天过海:秘密成立“军备局”的“太上皇” 旱在2005年7月,民进党当局就计划成立一家军火公司,以规避“立法院”监督,并获陈水扁同意。“国防部”从2006年起持续研究该案。  相似文献   

12.
陈水扁:沦为“台湾之耻”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因涉嫌操作股票内线交易非法得利等重大弊案,于5月25日被台北检方羁押禁见。赵建铭戴着手铐、押上囚车,解送台北看守所。赵建铭成为首位遭收押的“第一家庭”成员。当时现场一片混乱,媒体争相拍摄这一“历史镜头”。台北地方法院认为,他不只涉及股票内线交易,还有违法联贷、卖官,及向药商索回扣等弊端,估计敛财达到新台币1.7亿元(折合人民币4000多万元)。这是继陈水扁妻子吴淑珍接连爆出炒股及收受SO GO百货巨额礼券后的又一大丑闻。从去年高捷弊案起,涉嫌陈水扁亲信、家人的弊案…  相似文献   

13.
尔东文 《世界知识》2011,(15):58-59
7月2日,国民党“全代会”首次移师台中,在台中港区综合体育馆举行18次全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2年正副“总统”参选人提名案,并与“立委”参选人联合造势,正式宣告吹响2012年“总统”与“立委”选举的战斗号角。  相似文献   

14.
7月16日,现任副主席马美九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成为这个百年老党的新掌门。中国国民党前身为中国同盟会,由孙中山先生在1893年建立的兴中会基础上于1904年创立,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012年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孙中山晚年在中共帮助下再次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奠定了基础。1938年3月,蒋介石被推举为国民党总裁。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常会党主席由胡汉民和汪精卫担任,但实权一直掌握在蒋介石手中。面对日本侵略威胁,国共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但国民党顽固派重新挑起内战。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蒋介石连任总裁至1975年4月去世。蒋介石去世后,国民党废除“总裁”制,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去世。在任期间大力发展经济,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晚年开放党禁、停止戒严、部分开放台胞回大陆探亲。其后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失败,李登辉被迫下台,后因其台独立场被国民党开除出党。2000年8月18日,连战正式当选为国民党主席,直至被马英九接替。  相似文献   

15.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2,(12):56-58
扁案已不仅仅是一个司法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不是司法所能解决的,需要通过政治途径加以解决,这考验着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就在绿营全力营救陈水扁出狱时,在台湾宗教界深具影响的星云法师选在佛诞节与母亲节之时写信给马英九,要求马英九以"软禁"方式宽待阿扁。如  相似文献   

16.
<正>坐了六年多监牢的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于今年1月5日以"保外就医"的名义出狱回到高雄的家,被绿营人士闹腾了好几年的声援阿扁出狱行动暂时划上了休止符。但有关陈水扁的动向不会因其在家养病而终结,我们仅从其出狱后的几天情况可以看出一点端倪。陈水扁回家,正如台北市长柯文哲所言,"才是问题的开始"。为扁家延续政治生命助一把力扁家有较强的延续"政治香火"的使命,陈水扁儿子陈致中是扁惟一的儿子,其个人参政意愿较高,他曾  相似文献   

17.
两岸金融合作是两岸金融界人士期盼已久的议项.在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金融合作议题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及.陈水扁下台后,新当局采取比较明智与开放的政策.使两岸金融合作变成可能与可行。两岸学者与金融界人士有“重拾火薪”之感,使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重新摆上议程.因此两岸金融合作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政坛“朝野和解”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在“立法院”选举重新确定了台湾政坛的力量对比之后,台湾的三个大党――民进党、国民党、亲民党的新一轮整合正在展开,台湾政坛“朝野和解”到底能走多远,一时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来台湾的"修宪"议题逐渐被炒热,有关"修宪"的主张也纷纷出笼,本届"立法院"最早提出"修宪案"的是民进党"立委"李俊俋,他在2013年提议废除"监察院",并于"立法院"增设"人权监察使",增设"国家审计委员会"等提案。目前"立法院"已经有11个成案的"修宪案"。不过和以前的"修宪"一样,本次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修宪"问题上的角力同样是一个充满利益算计的博弈过程。这也再次说明台湾政  相似文献   

20.
陈星 《世界知识》2014,(13):58-59
在民进党的诸多政治人物中,林义雄算是比较另类的:他是“美丽岛事件”受刑人,拥有党内大部分人无法比拟的政治资历,又有全力辅助陈水扁取得2000年选举胜利的经历,政治地位在党内少有人能够企及。但他对权力却并小恋践,任大部分的时间里还是保持着苦行者的形象,并于2006年退出民进党,与权力保持一定距离,被泛绿阵营视为“人格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