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已有求覆盖平面上给定的若干个点的尽可能小的圆的问题的算法。给出了一个新的求解最小覆盖问题的算法,其计算时间复杂度为平面上给定的点数量的线性函数,该算法已编程实现,通过几万例随机算例的实际计算比较,表明算法所得结果的平均精度比已有的各种快速近似算法所得的精度要高,而且具体每例所需的计算时间均比已有快速近似算法对应的计算时间要短。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已有求覆盖平面上给定的若干个点的尽可能小的圆的问题的算法。给出了一个新的求解最小覆盖问题的算法,其计算时间复杂度为平面上给定的点数量的线性函数,该算法已编程实现,通过几万例随机算例的实际计算比较,表明算法所得结果的平均精度比已有的各种快速近似算法所得的精度要高,而且具体每例所需的计算时间均比已有快速近似算法对应的计算时间要短。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随机信息部分已知的比值优化模型的计算问题.对原模型应用对偶理论等价转化,通过考察转化后的模型结构,提出割平面算法.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较,等价转化后的模型的变量维数将大大减少.最后运用算例测试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速度较已有的方法要快很多.该方法计算简单,存储需求小,比较适于求解随机信息部分已知的比值优化模型中的大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4.
串列叶栅静子粘性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发展一种数值模拟串列叶栅静子内部流场的方法。应用有限体积法及Baldwin-Lomax紊流模型数值求解与时间相关的三维可压缩的薄层Nayier-Stokes方程组。对法国。Turmo-Ⅲc小型航空发动机静子串列叶栅流场作了计算与分析。在中径处,前、后排叶片吸力面上的附面层很薄,尾迹宽度比较窄。由于前、后排尾迹同端壁附面层相互干扰,机匣及轮毂附近尾迹较宽。应用法国ONERA某静子平面串列叶栅作为验证算例,计算与试验结果一致,表明了该文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平面物系与平面桁架的计算机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算例表明:与传统的手算方法比较,电算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通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多声道时差式超声流量计空间对称式声道结构声道覆盖率较低,对不规则流场适应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了立体多声道模型设计理论.推导出了满足期望覆盖率下的最少声道段数、各声道段与管道中心距离、声道数目及平面模型组合排列数量、单一声道的平面模型相邻声道段夹角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多声道拓扑结构设计;最后进行了算例设计和样机生产.实例计算与应用表明,文中提出的时差式超声流量计立体多声道模型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集中力弹簧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集中力弹簧之间考虑相互影响的计算方法、考虑相互影响及不考虑相互影响力弹簧模型的算例,以及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结合在役桥梁特点,依据桥粱实例,分析建立了既有连续钢桁梁桥加固前、后平面和空间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以及空间与平面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空间计算模型为合理的工作模型。空间计算模型采用空间梁单元模拟桁架桥杆件,可以考虑弯曲次内力和结构空间受力行为,能够比较真实地实现连续桥梁的工作状态模拟。该模型为桥梁加固后安全寿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工程量清单计价在BIM平台的集成,以BIM主流软件Revit为平台,提出一种直接Revit模型,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主体结构的工程量快速提取和造价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Revit API开发了Revit结构算量计价系统.通过该系统直接提取Revit主体结构模型中的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工程量,并将主体结构模型中的材料属性与相关清单项目自动匹配,快速完成主体结构模型的造价计算,形成工程量计价清单表格.通过对一幢五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算例分析,演示了本文方法的操作过程,验证了基于Revit二次开发进行工程算量计价的可行性.通过与广联达算量计价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开发的Revit结构算量计价系统能够直接、快速地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平面物系与平面桁架的计算机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算例表明,与传统的手算方法比较,电算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通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对用齐次平衡法求解非线性发展方程精确解的若干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个线性偏微分方程.以这个线性方程作为辅助方程,并与齐次平衡法相结合.求得Burgers方程和水波长波近似方程等一些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新的精确解,推广了齐次平衡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波浪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有效地模拟三维波浪问题,采用高阶谱方法建立了完全非线性波浪的数值计算模型.高阶谱方法是将速度势函数展开成Fourier级数的形式,通过快速Fourier变换求其空间导数,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把数值结果与五阶Stokes波理论解和聚焦波实验结果相比较,并计算了初始面升高引起箱体内液体运动问题,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时域分析波浪中浮体运动的时延函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时域分析波浪中浮体运动的时延函数,分别采用直接时域法和频时域转换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比较研究.直接时域法理论统一、完善,但计算耗时;频时域转换法计算快捷,但受到频率范围的限制,数值处理存在误差.对无航速和有航速情况下的wigley型船以及圆柱形平台各模态的时延函数和阻尼系数分别进行了相互转换计算和对比,两种方法得出结果吻合良好,数值上证明了克拉梅尔斯-克罗尼格关系,表明计算时延函数的直接时域法和频时域转换法皆有效,频时域转换法在计算时间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更加高效和实用.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船舶在有航速情况下频率共振引起的奇异现象,并就不同航速对时延函数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规则波中船舶操纵与垂荡、纵摇耦合运动模拟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桂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4):5863-5869
采用MMG分离模型的思路,在船舶六自由度操纵性运动方程中叠加波浪垂荡力和纵摇力矩,构成波浪中船舶操纵与垂荡、纵摇耦合动力学模型,用来模拟规则波中船舶操纵与垂荡、纵摇耦合运动特性。其中的波浪力由切片法计算,船舶航向保持采用PD控制模式。采用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某船在规则波中保持航向时的垂荡、纵摇运动,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幅频曲线形式上基本一致,间接证明了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进而采用该模型计算了该船在不同浪向角和航速下保持航向稳定的垂荡、纵摇运动,以垂荡、纵摇等值极坐标曲线形式表征了船舶规则波浪中操纵与垂荡、纵摇的耦合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5.
借助符号计算软件Maple,利用CTE方法验证了耦合Burgers方程的CTE可积性,得到了耦合Burgers方程的孤子和其他波的相互作用解,包括孤子和椭圆余弦波作用解、共振多孤子解、孤子和误差函数波作用解、孤子和有理波作用解、孤子和周期波作用解.最后给出了孤子和椭圆余弦波作用解及共振多孤子解所对应的图形.  相似文献   

16.
结合CIP方法和高阶紧致方法,提出了紧致型CIP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非线性波进行数值模拟.该种方法采用小模板得到高精度的格式,通过3个算例可以看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饱和地基轴对称竖向振动有限元-无限元耦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饱和土弹性波动方程和波的传播特性,建立了饱和地基轴对称竖向振动问题的一种有限元-无限元耦合解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可蜕化为单相弹性地基的气饱和土(干土)与渗透性很差的水饱和土地基,应用该方法计算了Lamb问题的地表竖向位移,其结果与既有单相弹性地基的理论解吻合良好.所提出方法可为求解层状饱和地基轴对称动力问题、研究饱和土中单桩复合地基动测技术等提供一种较为简便而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压电激发理想流体中各向异性板的泄漏Lamb波的数值模型.数值模拟研究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泄漏Lamb波的色散和衰减特征,得到了全波场数值解,进而分析了不同激励频率,不同纤维取向对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理想流体中各向异性板的泄漏Lamb波可存在非色散,衰减较小的So模态和色散,衰减较大的Ao模态;通过选择激励频率可以选择合适的传播模态.材料纤维取向不同会影响泄漏波形的传播速度以及色散和衰减特性.数值模拟建立了激励源、材料参数以及相应波形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为泄漏Lamb波技术应用于NDE和NDT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求解船舶兴波问题的Rankine源数值计算方法推广应用到水面边界条件为碎冰面、纯冰面和半冰面-半水面等气垫船破冰中不同类型的兴波问题.对不同类型兴波问题采用统一形式的基本方程,通过面元法与有限差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重点对气垫船在全冰面、半冰面-半水面上运动时的兴波进行了数值计算,兴波阻力和波形等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煤层反射波的形成机制及煤层反射波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煤层反射波应满足于薄层反射的一般规律。根据煤层反射波的特点可以了解煤层的赋存情况。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解释方法,并且给出了一些成功的实例。同时还强调指出,地震地层学也同样适用于在煤田中岩相、地层和煤层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