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光来 《广东科技》2012,21(23):190-19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也逐步加大,由于厚及中厚煤层储量的急剧下降,薄煤层逐渐变为主采煤层。然而薄煤层开采技术难度大,效率低,如何提高薄煤层采出率、降低开采难度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将通过对煤矿薄煤层形成原因、薄煤层开采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机械化采煤和工艺优点的分析,浅谈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薄煤层开发技术在我国煤矿行业得到重视,并正在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能够实现机械化采煤工艺,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是薄煤层开采技术发展的基础。该文对薄煤层对采矿产生的不良因素进行了讲解,并分析我国当前的薄煤层现代化采煤工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也逐步加大,由于厚及中厚煤层储量的急剧下降,薄煤层逐渐变为主采煤层.然而薄煤层开采技术难度大,效率低,如何提高薄煤层采出率、降低开采难度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将通过对煤矿薄煤层形成原因、薄煤层开采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机械化采煤和工艺优点的分析,浅谈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李培青 《科技信息》2013,(10):403-403,405
大同煤矿集团四老沟矿是一个具有6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矿井内的中厚煤层已趋于枯竭,面临的问题就是对薄煤层资源的开采。如何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厚薄煤层协调开采,开展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工作,已成当务之急。发展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薄煤层工作面综采机械化装备配套要实现合理科学。本文分析并介绍了滚筒装煤、最大采煤高度、薄煤层输送机、薄煤层对采煤机的要求等问题。其中滚筒装煤问题是装备能否达到良好综合配套性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刨煤机采煤应用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刨煤机采煤是薄煤层中一种先进的机械化采煤工艺,它以机械化程度高,用人少,工艺简单,块煤率高,对顶板震动小等优点受到国内外采矿界的重视。但长期以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刨煤机釆煤技术发展缓慢,应用不广泛。本文就国内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在国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解决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开采厚煤层的主要方法包括:放顶煤机械化综合采煤法、分层机械化的综合采煤法和一次采全高厚煤层机械化综合采煤法。目前在我国的厚煤层开采中,采用较多的是一次采全高机械化综合采煤法。本文对厚煤层开采中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彬 《科技资讯》2013,(7):99-99
随着我国采煤工业的不断发展,高产高效的大采高长壁工作面月产量少则几十万吨,多则上百万吨,成为我国原煤产量大增的主力军.但针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一些较薄煤层的开采也将成为现代采煤产业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对大倾角薄煤层的成功回采以及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总结了一些大倾角薄煤层实现成功高效回采的一些经验并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薄煤层煤炭智能开采作业已成煤炭资源开采的重要课题。目前根据采煤设备的不同薄与极薄煤层采煤方法主要为三种:刨煤机采煤法、滚筒采煤机采煤法和钻式采煤机采煤法。钻式采煤机做为极薄煤层煤炭开采、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采煤设备,由工人在采煤工作面外操作,完成设备在工作面内的破煤、装煤、运煤等,设备检修也都在工作面外巷道中进行,真正实现了无人工作面采煤,且占用人员少,劳动生产率高,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螺旋钻采煤机无人工作面采煤对地质构造适应性强,如果采用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采煤,长壁工作面遇到较大断层时,需重新开切割眼,工作面搬家,费工费时。而螺旋钻采煤机采煤遇到断层时,只需移动钻机到新地点重新定位钻采即可,工艺、操作都比较简单。该采煤法可广泛地应用于开采围岩较稳定的、煤层倾角在-15°~+15°的极薄煤层,并且还可以用来开采边角煤、三下压煤、顶板松软破碎煤层和回收各种煤柱。使用螺旋钻采煤机不仅减少了巷道投入、减少开采对地面的影响,而且可最大限度的回收极薄煤层煤量,有利于提高薄极薄煤层的配采比例,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课题实施,在研究钻式采煤机截割机理基础上,重点研究钻式采煤机小型化及模块化技术、钻具定向钻进技术、自动快速换钻杆技术,多钻头截割技术,开发具有快速、高效、定向钻进的五钻头小型化、模块化钻式采煤机。有效解决螺旋钻式采煤机研制、开发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采煤过程中受不同地质条件、钻头和钻杆重力及不平衡力矩影响,使钻头和钻杆在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偏斜,限制钻采深度;钻杆装卸占用时间长,严重影响采煤效率;采煤时钻孔之间要根据顶板情况,留有不小于0.2 m宽的小煤柱,且只有三个钻头开采,采宽小,开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研制新型钻式采煤机,实现比刨煤机和滚筒采煤机更强的地质适应性。同时,为更快地建立我国更完备的薄与极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满足我国煤矿井下极薄煤层无人工作面智能开采作业的需要。该课题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是从事矿山设备的研究、产品开发与制造的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既有专门从事煤矿采掘设备理论研究的教授、研究生,也有长期从事煤矿采掘设备的设计及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产-学-研"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共同进行课题攻关。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大同矿区在薄及较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上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薄煤层开采技术发展情况,针对大同矿区“两硬”(顶板硬、煤层硬)煤层条件和较为复杂地质条件的特点,提出了适合大同矿区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武熠煊 《科技资讯》2012,(18):105-105
本文通过研究单一走向采煤技术概念,分析了单一走向采煤技术中的爆破采煤技术、普通机械化采煤技术、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并指出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我国单一走向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单一走向采煤技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的采煤方式是现在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煤炭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中厚煤层的开采方法主要有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以及大采高开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机械化采煤工艺的现状以及产生的问题.结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相关情况,对中厚层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极薄煤层在采煤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也比较复杂。本文对极薄煤层采煤工艺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优化极薄采煤工艺的设计,希望可以改进极薄煤层的工艺流程,从而提高采煤企业的工作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矿区薄煤层的开采所占比重90%,采场条件差,单产较低,工人劳动强度高。极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在极薄煤层条件下,应用MG100-TP型采煤机取得成功,实现了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的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采区回采率,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并为极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探索出一条新出路。  相似文献   

15.
邱刚 《科技咨询导报》2013,(16):132-132
在对当前薄煤层开采中常用机械化长壁工作面的特点和影响开采效率的因素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后,从滚筒采煤机、刨煤机、螺旋钻机等方面探讨了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高效开采工艺,分析了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设备工艺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性,以期在实践工作中合理利用,有效提高薄煤层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薄煤层的开采正规模化地进行,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倾斜薄煤层开采工艺的特点,从采煤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为一体的防滑、防倒设备技术出发,结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分析了倾斜薄煤层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安全、可靠的综采面开采技术,为倾斜薄煤层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对当前薄煤层开采中常用机械化长壁工作面的特点和影响开采效率的因素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后,从滚筒采煤机、刨煤机、螺旋钻机等方面探讨了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高效开采工艺,分析了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设备工艺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性,以期在实践工作中合理利用,有效提高薄煤层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8.
薄煤层的开采难度较大,对刮板运输机的技术要求较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对薄煤层刮板输送机的工作环境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采煤工作高效的高产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煤矿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采煤机械化的新局面。简述我国采煤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煤矿开采中井下采煤技术,合理选择井下采煤技术,保障井下煤矿开采的安全,促进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尤其是作为一个煤矿企业,其安全生产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企业自身的综合效益,因此加强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随着现代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水平程度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采煤工作效率与安全性,但在技术的安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基于此,该文在目前采煤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旨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