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切向超滤技术分离海洋胶体有机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卫红  崔鑫  王江涛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12):1447-1451
利用Pall Filtron Corporation的 UltraslabTM切向超滤系统,通过3和10ku右旋糖苷的示踪、青岛近岸海水和东海海水样品的胶体有机碳分离等一系列实验评估了1000u的UltrasetteTM超滤膜的截留和吸附海水有机碳的性质.结果表明,超滤膜对3和10ku右旋糖苷的截留效率在淡水介质中为33.8%和85.3%,而在海水介质中为20.8%和68.6%,吸附损失在1.4%~3.8%之间;海水样品中的有机碳在超滤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质量平衡,回收率在93%~103%之间,在文献报道的范围之内;海水中的有机碳在超滤过程中的渗透行为可以用渗透模型较好地描述;超滤过程中超滤液浓度的增加对于胶体有机碳浓度的计算有一定影响,实际分析样品时应采用超滤结束后超滤液和浓缩液中有机碳的整体浓度,结合最终的浓缩因子计算胶体有机碳的浓度;胶体有机碳的浓度也可以通过渗透模型计算得出.  相似文献   

2.
南黄海胶体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切向超滤技术对胶体有机碳(COC)进行了有效分离,利用紫外/过硫酸钾法分别测定南黄海溶解有机碳(DOC)和COC的浓度。测定结果:南黄海表层水DOC的平均含量为340.0μmol/L;COC的浓度变化为30.2-125.0μmol/L,在DOC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30.9%,最高可达56.6%,结果表明,COC在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真溶解态有机碳(UOC)和COC之间的非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切向超滤技术对大亚湾纳米粒子(0.45μm-10^3Daltons)进行了有效分离,并计算其回收率。测定了大亚湾胶体态和溶解态(<10^3Daltons)痕量金属(Cu、Pb和Cd)的含量。平均来说,14%Cu、20%Pb和24%Cd实际上与胶体物质密切相关,说明胶体物质在这些金属的迁移和转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洋胶体对光合细菌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海洋胶体(分子量>10ku),研究了4种培养介质中海洋胶体对光合细菌(PSB)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添加胶体的天然超滤海水(分子量<10ku的天然海水溶液)中,PSB的生长呈对数衰减,胶体对其生长无影响;在只含氮、磷等无机营养盐的介质中,胶体有机碳(COC)的C浓度为255.0μmol/L时PSB的相对生长率比在无胶体时提高5.4%;在含氮、磷等营养盐和醋酸钠的介质中,COC的C为5.1~255.0μmol/L时比在无胶体时平均提高22.3%;在含氮、磷等营养盐、醋酸钠和酵母膏的介质中,COC的C为5.1和127.5μmol/L时比在无胶体时平均分别提高了15.7%和11.3%.表明海洋胶体对PSB的生长效应与培养介质的营养成分和胶体浓度相关,在适宜PSB生长的条件下,海洋胶体对PSB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与胶体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胶体有机碳、氮和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至 1998年间在青岛胶州湾对海水中的胶体有机碳、氮和磷进行了初步研究。胶体有机碳 (COC)的浓度范围为 33.9~ 5 4 .0 μmol·L-1,约占总溶解有机碳的 31%。在总溶解氮和磷中 ,胶体氮和磷均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胶体有机氮 (CON)的浓度范围为 2 .13~ 4 .5 1μmol·L-1,平均 3.0 7μmol·L-1,约占总溶解有机氮 (DON)的 31%。胶体有机碳、氮、磷季节变化幅度并不很大 ,表明胶体物质在水体中输入和输出大体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厦门湾东南部海域、九龙江河口及九龙江水体中的胶体,研究了胶体的来源和胶体有机碳浓度(COC)对天然菌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胶体、河口胶体及河流胶体在不同程度上对天然菌群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海洋胶体中的天然菌群相对增长率y为54.0%~96.1%,相对增长率的平均值y为76.7%;河口胶体中的天然菌群的Y为20.0%~97.3%,Y为72.2%;而河流胶体中天然菌群的Y为8.3%~112.4%,Y为69.8%.胶体对外加菌群的促进作用与COC浓度没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烟台四十里湾养殖区的胶体有机碳、氮和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于1997年至1998年间分别在烟台四十里湾对海水中的胶体有机碳、氮和磷进行了初步研究。胶体有机碳、氮、磷的浓度分别在32~53μmol/L,1.12~4.81μmol/L,0.03~0.48/μmol/L,分别约占总溶解态的27%、17%和30%。胶体有机碳、氮、磷季节变化幅度并不很大,表明胶体物质在水体中输入和输出大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切向超滤技术从微藻培养液浓缩得到胶体,分析其多糖的醛糖组成.结果表明,小球藻与球等鞭金藻胶体的多糖由鼠李糖、L 岩藻糖、D 阿拉伯糖、D( )木糖、D 甘露糖、葡萄糖和D 半乳糖等7种醛糖组成.D 阿拉伯糖和D 半乳糖占绝对优势,鼠李糖丰度很低.小球藻胶体的L 岩藻糖和葡萄糖是球等鞭金藻胶体的2~3倍,而D( )木糖和D 甘露糖比球等鞭金藻低27%~32%.本文的结果印证了浮游植物是海洋胶体的生物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超滤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峰 《科技资讯》2007,(27):172-173
超滤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在给水处理中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具有操作压力低、选择透过性好,易于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给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超滤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介绍了超滤目前应用的现状,同时展望了超滤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为对象,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海洋胶体,分别以胶体为唯一的氮、磷和铁源,研究胶体及其有机碳(COC)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胶体为唯一氮源的体系,小球藻和金藻的脂肪酸与COC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低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多于高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以胶体为唯一磷源的体系,3种微藻的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0时脂肪酸组分最多,ccoc=238.4μmol/L时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的体系,在COC浓度范围内(0~238.4μmol/L),各微藻脂肪酸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119.2~238.4μmol/L时,脂肪酸组分最多,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氮源体系培养的3种微藻的总不饱合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体系培养的含量最小.  相似文献   

11.
房燕 《科技资讯》2012,(5):97-97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滤膜分离原理和超滤过程的基本特性,以及超滤膜材质在一些领域内的应用,概括性的描述了超滤技术在净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海洋胶体,研究了无氮、无磷和无铁的营养介质中海洋胶体对海水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胶体有机碳(COC)浓度为0~238.4 μmo1/L的范围内,3种微藻在以胶体为N源的介质中的平均相对增长率Y分别为20.7%~44.0%,80.1%~110.1%和68.6%~106.2%;在以胶体为P源的介质中的Y值分别为19.3%~43.2%,78.3%~156.7%和77.9%~115.3%.3种微藻的Y值随COC浓度增大呈下降趋势.3种微藻在以胶体为Fe源的介质中的Y值分别为12.7%~35.3%,171.7%~266.3%和400.5%~498.8%,3种微藻的Y值随COC浓度增大呈线性上升.这意味着海洋胶体中存在微藻生长必需的N,P和Fe营养,对微藻的生长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胶体中的Fe营养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效应比N和P营养的约大6~7倍,而胶体中的N和P营养对小球藻的促进作用则约比Fe的大3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膜材料尤其是有机膜材料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概述了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行业的历史发展沿革,总结了当前超滤膜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展望了超滤新技术在我国饮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应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SPE)、薄层色谱(TLC)技术,成功提取、分离了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色素类化合物,并对叶绿素a(Chl a)的碳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海水悬浮颗粒物中叶绿素组分的TLC分离及稳定碳同位素测定方法.测定了长江口外冲淡水区颗粒有机碳(POC)和Chl a中的碳同位素.发现悬浮颗粒物中Chl a的δ13C介于-28.17‰~-32.29‰之间,平均值-29.75‰;POC的δ13C介于-17.92‰~-23.19‰之间,平均值-20.67‰,Chl a比POC的δ13C偏负9.08‰.表层Chl a的δ13C值由北向南逐渐偏负,由近岸向开阔海域逐渐偏正.  相似文献   

15.
郭向莹 《科技信息》2009,(24):74-74
本文介绍了膜技术和超滤技术的分离原理、膜材料、特点,综述了超滤膜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膜污染和超滤膜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6.
应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SPE)、薄层色谱(TLC)技术,成功提取、分离了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色素类化合物,并对叶绿素a(Chl a)的碳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海水悬浮颗粒物中叶绿素组分的TLC分离及稳定碳同位素测定方法.测定了长江口外冲淡水区颗粒有机碳(POC)和Chl a中的碳同位素.发现悬浮颗粒物中Chl a的δ13C介于-28.17‰~-32.29‰之间,平均值-29.75‰;POC的δ13C介于-17.92‰~-23.19‰之间,平均值-20.67‰,Chl a比POC的δ13C偏负9.08‰.表层Chl a的δ13C值由北向南逐渐偏负,由近岸向开阔海域逐渐偏正.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新型胶体防灭火技术防治煤层自燃火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体防灭火技术具有堵漏、降温、阻化等优良性能 ,该技术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发展。本文介绍了粉煤灰胶体、复合胶体和稠化胶体等新型胶体防灭火技术及其在阳泉矿区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胶体防灭火技术具有堵漏、降温、阻比等优良性能,该技术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发展,本文介绍了粉煤灰胶体、复合胶体和稠化胶体等新型胶体防灭火技术及其在阳泉矿区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代长虹  陈峰 《科技信息》2007,(19):24-25
20世纪80~90年代超滤技术高速发展,在中水回用上使用量越来越大。文章简要介绍了超滤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超滤的技术、原理和在中水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用切向流超滤系统测定聚合物驱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合物驱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发生变化,常规的淀粉-碘化镉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已不适用于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的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应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和表面活性剂等杂质的影响,通过对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的分离、超滤浓缩、真空干燥,研究出聚合物质量浓度测定的新方法——超滤浓缩恒重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解决了目前现场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检测不准确的难题,而现场用淀粉-碘化镉法测得油井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值与该方法相比明显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