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汉字书法形体之美,主要由“一字多体”、“一字多形”、“一字多墨”和“一字多姿”来充分展示;粉笔书写的独特技法,在于握笔的位置、角度、旋转和力度四个要素。把握好四个要素充分展示汉字书法的形体美,是提高书法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月华 《科技信息》2009,(3):203-203
书法是中国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一朵奇葩,在当代中国拥有大量的书法学习爱好者。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行书法学习,提出要学习好书法,就要做到“三忌”、“四要”。学习书法不能一曝十寒,敷衍了事,半途而废,而要目的明确,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活学善练,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3.
书文同源     
关于书法的起源,理论界一直秉承“书画同源”的观念,经过考察分析,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明确提出“书文同源”的命题.从“书”、“文”的字义考察,并用出土的原始刻画符号、彩绘符号佐证书法和文字为同一源头。  相似文献   

4.
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关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书法欣赏角度出发,提出了书法者的“正气”和“才气”如何对书法美感和气质产生影响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河南的书法事业从刚刚复兴时的较为后进的状态,逐渐进入被书坛人士称之为“书法大省”的行列,书法、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以及组织工作均取得了为世瞩目的成就。从30年书法发展的状况看,河南书法创作尽管已进入到高潮期,但离“高峰期”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7.
孙吉龙 《科技资讯》2006,(20):183-184
书法学习可分为“写字”、“书法”、“书道”三个层次,而书道是最高境界,书法学习通过确立目标、选贴、临贴和创作等过程也是感悟和追求书道境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謇虽有“同、光间书法第一”的美誉,但书名不显,原因就在于“为事业之功所掩没”。他以功用为书,使书法在审美与实用上得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显示了书法贴近社会生活的艺术功能。张謇的书法“立意沉醉,外柔内刚”,是他坚韧不拨、独立自强人格力量的写照,也充分反映了张謇所独具的美学性格。  相似文献   

9.
项穆正宗书法观所认定的书法本质是人儒家文艺功用的角度出发的。“人正即书正”乃是这种本质观的体,它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一种取向,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书统即道统”论者站在维护功序礼教的角度对待书法,在某种程度又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书法理论与汉字理论关系密切,以往众多的书法理论继承了汉字发生论的“仓颉造字说”是有历史渊源的,这种继承也揭示了书法的“法自然”的本质。书法理论对汉字形体论的继承有得有失,汉字也正是在不断的“规范—变化—再规范—再变化”循环中演变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千古事,书法万年传”,书法与文章一样,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纵观历史,中国书法无论兵火战乱还是朝代更迭,都以强大的生存力一直演绎着鲜活生命的传奇,这是一种什么力量使然。  相似文献   

12.
“绝俗”、“重韵”是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绝俗”则须重视“胸次”,在艺术境界上超越凡俗。他所重的“韵”,是“苍拔紧执”为主,且与“妍雅郁藏”相融合的“韵”。此外,他强调“法外之理”、“中和”、“自然”等美学观。他的书法创作前无古人,特色独具,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发展高校书法教育,应当在图书馆创立一个由馆员和图书资料有机结合的书法资料室,并阐述建立书法资料室的必要性和如何建设、如何发挥其作用,把书法资料室创办成一个集娱乐、文化、研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书法公园”,以此推动书法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方实体主义哲学与中国书法美学意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实体主义哲学以“是什么”作为实体思维的核心,并把一切存在都设定为实体来研究,以探讨其本质。这一思维方式构成了书法实体美学意象之“力”意象的哲学基础,并影响到整个书法形式美学意象的研究,使“书法的美学内容或美学意蕴就是书法的形式构成本身”这一命题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5.
刘孟伉是渝东著名的书法家,战士的胸怀与生涯、诗人的学养与素质,“博涉而约守”的书法研习,构筑起他气象雄浑,以“瘦硬取胜”的书法天地与风格。  相似文献   

16.
注重学科构建和文献史料的研究是当代学术的两个重要特点,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尽快构建一门系统的、具有科学性的“书法文献学”。书法文献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历代书法文献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规律以及书法文献各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构建将以书法家的活动为线索,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包括四个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书法作品中的“功力”,是书法创作与欣赏的核心问题,首先,它强调书艺造型应像“铁画”、“银钩”那样,具有明确的形象与质感;其次,它要求在“银”和“铁”也即“文”和“质”之间求得对立的统一,充分显示书法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入体察后所进行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开展书法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教学中通过“讲解书家趣闻逸事及欣赏真迹佳作激发兴趣”教学,使学生认识书法,欣赏书法,体会书法的美,从而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书法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教学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高校书法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目标不明确;缺失书法理论教学;缺乏“照镜子”;缺乏选帖指导;缺乏内在涵养的教导等,这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通过研究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高校的书法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美术系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4):F003-F003
上饶师院美术系创办于1977年,同年招生,1981年中断,1993年恢复招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助教11人,是一支梯次合理、富有朝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具有相当科研实力的队伍。历年来,有油画、版画、设计、书法、雕塑等40余幅作品在全国美展、书法及单项展中人展,并获得包括“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等在内的几十项奖项;该系教师撰写的学术论文曾发表在《文艺研究》、《书法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