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热处理加热炉主要用于均匀钢材组织并控制其冷却过程,以保证材料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为钢材轧制做好生产准备。该文主要介绍用于钢管加热热处理加热炉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加热的热处理加热炉温度检测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介绍,结合现场生产中加热过程几种问题类型,发现热处理过程中加热炉炉内热电偶检测、炉外红外线温度检测设备测量温度和工艺需要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找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容易产生的误区和提高钢管加热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冶金热轧生产中,金属坯料必须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具备一定的可塑性,才能进行轧制,加热炉的作用就是对金属坯料进行加热,使其内外温度均匀,并达到轧制所需要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借助CFD仿真手段,模拟蓄热式加热炉内钢坯加热的实际状况,研究了钢坯长度、宽度方向上下表面和中心温度的温度分布,提出钢坯存在上下温差、四角边缘温度高和靠近出钢口钢坯温度低等问题。同时,研究了炉内不同厚度钢坯与加热时间的基本关系,比较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炉内加热时间,通过数值拟合,得出钢坯厚度与加热时间的拟合公式,可在生产实际中使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加热炉钢坯加热制度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引用实验和数值的方法对柱状坩埚内含煤铬铁矿粉在微波加热场中的温度分布作了分析。对于柱状物料,不同时间内的温度的高温区域的分布是不同的,物料中水份的含量对于温度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利用模型计算所得的温度值与实验值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5.
微波加热含碳碳酸锰矿粉升温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冶金炉对无烟煤和碳酸锰矿粉的混合物料进行加热,研究含碳碳酸锰矿粉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含碳碳酸锰矿粉具有优良的微波加热特性和自还原性;在微波加热频率为2.450GHz、碳氧原子摩尔比分别为1.1,1.2和1.3时,微波加热混合物料至1473K的升温速率平均最高达到140.7K/min;不同的加热温度和配碳比下混合物料的介电常数较大,都在5.5左右,而磁导率为1左右,属介电损耗型;微波加热含碳碳酸锰矿粉的升温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碳碳酸锰矿粉的电磁性能,而电磁性能的改变主要是由物料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晶体结构变化及缺陷状态的改变引起的;配碳比提高,物料吸收微波的能力有所提高;在相同的配碳比下,加热温度升高,吸收微波的能力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6.
钢坯由加热炉加热至轧制所需温度,加热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分布对最终钢材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以间歇式天然气轧钢加热炉为例,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加热炉内以及被加热钢坯内瞬态的三维温度场分布,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多种操作条件下的炉内温度分布,为提高加热炉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模拟过程中考虑了更换钢坯时炉门开启引入的热损失.模拟结果可用来优化操作参数和提高出钢质量.  相似文献   

7.
引用实验和数值的方法对柱状坩埚内含煤铬铁矿粉在微波加热场中的温度分布作了分析。对于柱状物料,不同时间内的温度的高温区域的分布是不同的,物料中水份的含量对于温度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利用模型计算所得的温度值与实验值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8.
钢坯热轧加热炉区生产调度属于组合优化中的NP-complete问题.本文根据加热炉区生产特点建立了分别以生产能耗最小化和加热质量最优化为主次目标的钢坯加热炉区调度数学模型,将其归结为布尔可满足性问题,构造了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的遗传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基于实际生产数据的模拟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求解方法充分满足了现场加热炉区生产调度的需求,在满足生产工艺约束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钢坯入炉温度和加热质量,与传统人工调度方法的结果相比具有更好的节能、高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ABAQUS商业有限元软件对步进式加热炉内钢坯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建立了加热炉内钢坯加热的热力耦合模型,计算了不同热送条件下,中心与表面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及加热温度的提高,应力由铸坯表面向铸坯中心逐步增大;随着热送温度的升高,最大应变量逐步减少,应力存在一个拐点,且逐步出现双应力峰值.分析得出,在现有加热制度下,适合的热送温度在60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灰带段法模型在求带辐全交流面积对不考虑发射源温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灰带模型与段法结合的新方法,新灰带段法在模型的机理更接近于射线跟踪,用两种灰带段法计算了简单加热炉中加热物料吸收的净辐射热流随炉墨黑度的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较成熟的灰气体加权和模型(WSGGM)进行比较,证明了新灰带段法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步进梁式加热炉内的板坯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立了三段步进梁式加热炉内加热的板坯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离散化,同时运用软件工程的理论,编制了加热炉内板坯温度场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板坯加热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加热炉预热段温度、板坯入炉温度和炉气黑度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缩短板坯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降低板坯氧化烧损量和延长炉子寿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钢铁企业生产中的步进式加热炉调度问题,同时考虑到加热炉的生产能耗与热轧机的生产效率,以板坯的实际加热时间、热轧机等待加热板坯的时间以及加热炉内冷热板坯混装次数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冷热板坯混装模式下的步进式加热炉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针对模型的特点,设计了求解模型的蚁群优化算法.算法中嵌入基于邻域搜索的局部搜索过程,...  相似文献   

13.
SS400热轧板结疤缺陷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分析法,对某厂生产的SS400热轧板结疤缺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热轧板的结疤缺陷成因是由于加热炉工艺制度不合理造成的.通过对加热炉负荷、加热时间和铸坯温度等进行调整,使该类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且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日本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炉对板坯加热生产高磁感的机理:电磁感应加热炉加热时脱碳量控制;加热炉温度控制;连续热轧设备系统的联接与功能;热轧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一种新型预热竖窑的预热脱水研究,建立了气固两相传热和水分蒸发收缩核模型.在气体速度分别为10,15和20 m/s与993 K的温度条件下,针对预热竖窑的气体温度分布,以铬铁球团为主的固体混合物料温度分布和水分蒸发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预热竖窑在20 m/s与993 K的条件下,固体物料温度达到850 K以上并实现球团干燥,可以满足物料预热的温度和含水量要求.通过合理的预热工序,防止了冶炼过程中因含水率过高导致球团出现爆裂影响生产安全的问题,也满足了企业对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尾气的余热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推钢式板坯加热炉,建立加热炉内气体流动、燃烧和传热过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得到加热炉炉内的温度场、流场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分布.结果表明:通过预热空气至350℃和预热煤气至50℃,平均炉温能够达到1300℃,满足钢坯加热温度要求.由于加热炉结构复杂,使得炉内有明显的回流,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加热炉生产过程中钢坯入炉温度、规格尺寸、钢坯种类等生产工况经常会发生改变,导致基本遗传算法存在早熟等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热力学的混合遗传算法.基于钢坯加热过程的机理模型,建立了钢坯温度预报模型,依据加热炉工艺生产要求,建立了加热炉炉温优化模型.为了提高遗传算法的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在遗传算法交叉算子设计过程中加入内能、熵和自由能的思想,改进了传统遗传算法;同时在经典的遗传算法基础上加入模拟退火算法构成了基于热力学的混合遗传算法,并用于求解加热炉炉温优化问题,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求解加热炉炉温优化问题,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金属冲击加热是对流快速加热的一种新型加热工艺,也是金属加热的一项节能新技术。它是用高温高速气流直接冲击金属表面的快速对流加热方法来完成金属锻前或轧前的加热,金属加热温度均匀、加热速度快、加热时间短,可以大大降低燃耗。本文由金属冲击加热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解出了获得最佳加热炉温和断面温差最小的加热时间时换热系数范围为:300~500KKal/m~2·h·℃  相似文献   

19.
介绍微波加热设备的基本结构原理,根据微波加热技术在食品保鲜中应用的实际及其产品加热升温的规律,提出了用DSP控制微波加热设备的理论依据,实现物料温度的实时在线控制,确保物料接受的辐照剂量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钢坯加热炉普遍存在的炉温控制精度低,能耗大等难题,文章根据仿人智能控制原理,利用钢坯加热过程的动态特征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模态划分,不同模态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实现钢坯加热炉炉温的多模态控制.最后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钢坯加热炉采用多模态控制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