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决策表条件属性对决策属性的相容程度的指导下对粗集理论中的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将所有连续属性转化为矩阵同时处理,能明显提高传统动态层次聚类算法离散化过程的速度。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能较好地保留有效属性,提高离散化精度。  相似文献   

2.
讨论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决策表条件属性对决策属性的相容程度的指导下对粗集理论中的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将所有连续属性转化为矩阵同时处理,能明显提高传统动态层次聚类算法离散化过程的速度.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能较好地保留有效属性,提高离散化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聚类的粗糙集连续属性的离散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不精确、不完全与不相容知识的数学工具。粗糙集理论只能对离散属性进行处理,而不能处理连续属性。中针对这一缺陷,利用连续数值属性有序性的性质和统计方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运用典型数据将本算法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其变型在聚类过程中都假设所有的属性对聚类贡献相同,所以很难发现隐藏在部分属性中的类结构,也难以识别出重要属性.在实际应用中,噪声属性较为常见,并且会影响正常的聚类过程.鉴于以上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属性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通过对人工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聚类测试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PSO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算法:基于粒子群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粒子群强大的全局寻优能力,不仅克服了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噪声数据敏感、易陷人局部最优的问题,而且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试验证明,这种算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模糊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般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寻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具备全局寻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该算法中聚类中心为直觉模糊数,这使得遗传过程中个体信息变得复杂,进而增大了约束问题的处理难度。本文对产生的个体采用适时分段的归一化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聚类结果不仅准确而且更为细致。  相似文献   

7.
8.
基于模糊C均值地震属性聚类的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油气田深层和新区的勘探,常会由于未钻遇目的层或探井少而缺乏有效的岩心和测、录井等基础资料,给沉积相分析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地震属性聚类的沉积相分析方法。以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采用模糊C均值属性聚类得到地震相图,并结合地质基础资料确定沉积相类型,赋予每种地震相准确的沉积意义,进一步分析沉积体系展布规律。结果表明:孤北洼陷沙四上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湖相3种沉积相;利用本方法分析沉积相时应注意充分考虑地震属性优化与如何正确赋予地震相准确沉积意义这两个问题;本方法遵循属性聚类控面,岩心测井控点的思想,为深层和新区的沉积相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是一种切实可行、客观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易受复杂纹理和噪声干扰,无法准确分割图像。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权重系数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分割中。算法定义权重系数矩阵,将每个像点的邻域信息引入到像点间相似性度量中,计算每个像点与聚类中心点的邻域相似程度,根据权重系数矩阵确定邻域中每个像点在邻域特征计算中所占权重,增强了算法对噪点和杂波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比,该文算法获得更加精确的图像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0.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模糊聚类算法,主要是通过迭代更新聚类中心和隶属度矩阵,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小.FCM算法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选取不同的初始中心,会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影响到聚类的稳定性和准确率.本文对要聚类的数据集采用数据分区技术进行预处理,根据物质质心的定义及质心运动原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核函数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Mercer核,把输入空间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实现了对样本在特征空间的优化,使各类样本之间的差别增大,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对差别微弱的样本类之间的聚类.仿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根据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准则设计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聚类中心进行优化,在粒子迭代进化过程中采用动态调整学习因子,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实验表明,本文算法优于单一使用核模糊属性c-均值聚类算法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也优于目前常见的典型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3.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聚类理论及模糊C均值算法,提出模糊C均值算法在识别中的应用算法,并指出该算法的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粗集的模糊聚类方法和结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集的决策表的属性包括定量属性和定性属性,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一种对象的相似性度量方法,使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粗集对象进行模糊聚类,对聚类结果进行了评估(根据这种聚类方法得到的结果和实际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在这种相似性度量方法基础上,证明了粗集的等价关系可以被转化为模糊等价矩阵.基于粗集的聚类步骤如下:首先,一个粗集等价关系都可以转化为一个模糊相似矩阵,其次,转化成一个模糊等价矩阵,最后,进行模糊聚类.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粗集理论的数据离散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系统连续型属性值的离散化对决策规则或决策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系统对样本的聚类能力,增强系统抗数据噪音的能力,减少机器学习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开销,提高其学习精度。粗集是有效的数据离散化工具。对基于粗集理论的数据离散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其特征,评述其研究进展,并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几种典型的启发式离散化算法的性能。其结果对发展新的离散化技术或为特定应用选择合适算法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粗集理论的数据离散化新算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属性值的离散化一直是机器学习领域中殛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他对于提高后继学习算法的运行速度、降低算法的实际空间要求和时间消耗、提高学习结果的聚类能力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粗集模型的数据离散化方法的特点和基本思路,研究了候选断点重要性的衡量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新的从候选集合中最终确定离散化断点的启发式算法。这两种算法考虑并体现了粗集理论的基本特点和优点,选择的断点都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分辨关系,并能够取得较理想的离散化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结构复杂图像分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首先,在分析视皮层神经元感受野性质的基础上,建立视神经元细胞响应函数来计算图像的结构特征.其次,定义一种斜坡函数从仿生学的角度来模拟人眼对相对亮度变化的感知,用来计算图像中像素点与聚类中心点之间的差异.所提模型充分考虑了邻域刺激对中心神经元影响的方向性、位置相对性和周期性,比较精确地描述了图像的结构信息,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和复杂纹理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克服了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缺点,实现了具有复杂背景图像的精确分割.  相似文献   

18.
手机厂商为了提高销售份额,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传统的C均值分析方法对距离比较敏感,借助模糊控制理论可以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本文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对影响智能手机选购的6个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手机的功能、外观和手机品牌对选购手机具有影响作用。结果有助于手机厂商了解用户的消费心理,提高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程国  刘亚亚  赵鹏军 《河南科学》2014,(12):2448-2453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对初值敏感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混沌自适应引力搜索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首先采用自适应的更新粒子速度和混沌优化粒子最优位置的策略,对引力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其次,用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优化FCM的初始聚类中心.在Iris和Wine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聚类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半监督学习的思想引入到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中,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有效解决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导致聚类结果局部收敛的问题,能客观获取最佳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比,基于半监督的模糊C-均值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迭代次数,降低了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