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丽  陈文祥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80-81,83
以《我的青春谁做主》为代表的女性励志青春剧从女性视角出发,全面反映了老、中、青三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塑造了自我意识觉醒、独立自主、敢于追求和承担、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女性形象。媒介在反映女性时淡化职场性别意识,彰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以往的女性刻板印象形成了一定冲击,也有利于两性融合终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青春之歌》的小说文本中存在着双主题现象:显文本的革命伦理规范与潜文本的女人爱情欲望。在显文本与潜文本之间存在着建构与解构的紧张关系。在显文本中革命的伦理规范着革命的爱情;而在潜文本中女人的爱情欲望又冲撞着革命的伦理规范。仔细分析发现,这种紧张关系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也留下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一文中,对"消极自由/积极自由"概念进行了著名的区分。社群主义思想重镇查尔·泰勒对伯林这一概念区分,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泰勒看来,作为一种政治自由,消极自由不可能不包括"积极的操作"成分。  相似文献   

4.
杨沫的《青春之歌》将“个人记忆”织入“宏大叙事”,以最具个人化特质的爱情叙事与“政治”叙事巧妙缝合,在经验与超验之间建立暗喻转换的关系,使知识女性林道静的爱情经验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在由爱情履历里三个男性所构成的精神履历里的三个阶段中统一起来,一举获得成功。其中,作为知识分子主人公的女性性别的文化意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部小说局部的明显不足和修订本的失败则缘于“个人记忆”的欠缺和消退。  相似文献   

5.
日本青春电影从最早的"太阳族电影"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电影的一支不可小觑的主导力量,它发展丰富了日本青春电影,使其表现的题材方式和艺术特征迈向新的天地.随着日本新锐导演的不断崛起,后青春的表述会更加的全面和多样化,日本后青春电影也必然会走向电影艺术的极致.  相似文献   

6.
洪灵菲发表于1928年的《流亡》是一部青年成长小说,它不但塑造了具有青春特质的人物形象而且真实地反映了革命青年的人生选择。作品通篇展现的是青春的成长与浪漫的激情,不但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真实性,更对当下的青年人有着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海边的卡夫卡》这两部诞生于不同时代的小说为例,剖析二战后日本"垮掉的一代"的生存状态和行为方式,深入探索其对爱情、性、生命的态度、认识及艰难的自我救赎和成长,并与小说写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紧密联系,进一步探析其精神和思想根源,从而揭示村上春树小说的青春书写在表现青少年生活和成长方面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李肇星是一位面对豪强知道自己骨干硬度的外交官 ,他的诗无一不是来自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青春中国》表现了他浓得化不开的家国之思和记忆与反思的哲辨之光。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文本的核心意向不是情,而是自由。贾宝玉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及其恶劝和意淫人格,无不体现任性自适、洒脱自由的精神意蕴。同时作者将人性自由的渴望寄墨于大观园诸芳。曹雪芹的自由观具有独特、鲜明的历史文化内涵,决不是此前任何文人学士的自由观的翻版。受制于时代和所属阶级,他所倡导的只能是有限自由。  相似文献   

10.
《挪威的森林》作为一部以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其所揭示的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面对现实时深重的挫败感和无能为力感,既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的冲击造成的,也是消费社会人们心灵世界的日趋平庸化、琐碎化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并在全国进行推广。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更好普及校园集体舞,让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我区教育局要求各校组队参加区校园集体舞《青春旋律》比赛。曾经学习艺术体操专业的我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并精心构思了整个计划及实施方案,通过教学实践予以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影《无问西东》通过四代年轻人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并贯穿起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史。四个故事融为一体,人文精神贯穿始终,给人以温暖的力量。影片以艺术化的叙事方式诠释了人文精神的绵延传承:人文理想的人生抉择、人文使命的担当意识、人文价值的时空传递、人文气质的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13.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学术界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小说主人公哈克与黑奴吉姆一起大逃亡的经历就是哈克的成长历程。通过逃亡,哈克消除了自己作为一个顽皮的孩童流浪者身上的阴影部分。小说阐述了哈克鲜明的性格特征以及对所处社会道德的认识,与社会合为一体,做出了自己"心"的选择。背弃扭曲的社会道德,选择了对"自由"的追求,从而被社会接纳为群体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4.
十七年文学对政治话语的强调遮蔽了许多作家的创作主体性,不过,这种特殊的文学环境也促成本时期文学创作另一种美学风格——压力下的矛盾与抗争。以红色经典小说《青春之歌》为例,从"五四"及建国后女性神话的颠覆,爱情的隐匿叙说和文本结构的男权色彩三个方面入手,诠释主流评价话语之外的女性意识的对抗及其最终的消融。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提出的关于知识的第三个定义是:知识是"真实的信念加上解释(逻各斯)"。但柏拉图对之予以了否定。他否定关于知识的这一定义的理由就是它是一种多此一举的"画蛇添足",认为关于知识的标记早已存在于人的心灵中,无需什么"解释"。更深层次上,柏拉图认为知识是神赋予的,而且唯有精英能够认识相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6.
邓茜之 《长沙大学学报》2014,(1):119-120,157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共同构建了电影海报,有效地实现了海报所表达的整体意义,唤起了人们对青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小城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俄亥俄州温士堡镇上各色畸人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描写,刻画出人们不满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能从萨特关于"世界是荒诞的"、"人是自由的"、"人要行动"等存在主义观点中得到解释。运用萨特的这三个命题对作品内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诗学的理论,对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进行了研究。作者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三方面探索了萧红《呼兰河传》的陌生化手法。认为,正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强化了小说的审美效果,体现了萧红创作的现代意识和自觉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玛莎·奎斯特》是莱辛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的第一部。本书主要描写主人公玛莎·奎斯特15到18岁的所思所为。玛莎·奎斯特想摆脱时代、社会和家庭为自己安排的成长经历,因而展开了一场对生命、对生活的抗争,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少女的叛逆表现。本文从青春期少女叛逆的角度出发,分析作者莱辛是如何展示玛莎·奎斯特青春期叛逆的表现行为的。  相似文献   

20.
杨沫的《青春之歌》成功地进行了三重置换,即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一个革命者的话语转换,爱情话语向政治话语的转换,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换。从而形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