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安诗人形成了颇具人文色彩的个体生命观念,形成了生命秉于自然的生命本体意识。在诗歌创伤中,关注人生短暂这一生命现象,通过诗歌艺术来排遣和消释由生命短暂带来的精神痉。更具人文色彩的是他们对政治思想抱负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生命关怀理念的指导下,社会实践成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锻炼平台.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生命关怀理念的指导下,社会实践成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锻炼平台。  相似文献   

4.
建安诗人形成了颇具人文色彩的个体生命观念,形成了生命秉于自然的生命本体意识。在诗歌创作中,关注人生短暂这一生命现象,通过诗歌艺术来排遣和消释由生命短暂带来的精神痛苦。更具人文色彩的是他们对政治思想抱负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5.
刘琳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4):105-107
张贤亮是一位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家,他的长篇力作《一亿陆》"剑走偏锋",讲述了一个人种退化的问题,作者将这种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进行言说,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底层视野,是一种底层视野下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对中国典籍《道德经》及其英译本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国经典著作的困难之处以及罗慕士译本的成功之处。文章拟通过对罗本翻译特点及其技巧的分析,着重探讨罗本对《道德经》的成功阐释,最后充分肯定了罗慕士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魏晋名士们所倡导的玄学,以其博大精深、玄妙幽眇,成为了中华民族智慧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不仅最集中地反映了以冥想与思辨为论述方式的新式哲学之特征,也可以说它以极有价值的变迁,昭示出超越生死的基本路向与生命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中国学术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时期,宋学吸收庄子等道家学者的哲学思想,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论思想,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思想形态,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一书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  相似文献   

9.
有感于时下文坛写作者"灵魂出场写作"造成的作品失重现象,而更加缅怀鲁迅的"灵魂写作"。本文从鲁迅"灵魂写作"的含义、对象、态度、目的及相关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实验式的分析阐释,以期对希望真诚写作的朋友有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77—1985年间,中国学界大量译介勃朗特姐妹的生平、创作、作品以及国外相关研究。阐释视野上,前期多援引马克思的评价,探讨作品女性解放、揭露现实等社会意义,观点雷同;后期逐渐聚焦于小说后面情节合理与否,见仁见智。阐释方法以阶级批评主导,但对人物和情节的人性化阐释明显由弱渐强,与阶级批评形成争鸣之势,折射出该时期中国涌动的回归人性、尊重人格、渴望平等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1.
"人之栖居"是海德格尔后期的主要思想。他把栖居之所具化为天地神人所构成的"四重整体,"通过建立一个本真的自然世界而恢复神与人,存在与大地的本源联系,使人与物的存在居于澄明。无独有偶,张炜在其小说《九月寓言》里也做了同样的努力:对"地瓜"、"黑夜"、"九月"等独特的意象的歌吟,极富诗意地还原了自然生命的本真形态;同时,通过对小村人流浪与安居两种生存境遇的诗意描绘,昭示了诗意栖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977-1985年间,中国学界大量译介勃朗特姐妹的生平、创作、作品以及国外相关研究.阐释视野上,前期多援引马克思的评价,探讨作品女性解放、揭露现实等社会意义,观点雷同;后期逐渐聚焦于小说后面情节合理与否,见仁见智.阐释方法以阶级批评主导,但对人物和情节的人性化阐释明显由弱渐强,与阶级批评形成争鸣之势,折射出该时期中国涌动的回归人性、尊重人格、渴望平等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罗幕士版英译《三国演义》是如何创造性地解读并传递曹操形象的。指出译者罗幕士对曹操形象的再创作为《三国演义》文化在国外的正确传播大有建设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天瓢》全面实践了他的美学主张,他用一种似乎不太能说清的叙述方式,深入表现了人类个体生命轮回的壮美,描绘了生命存在的神秘和狂欢。小说中那种显得似乎有些过分的唯美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文学的粗鄙化现象提出了新的挑战。用文化学和生命学的阐释视野进行解读,《天瓢》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长小说,也不是所谓新浪漫主义小说和唯美小说,它更多的是一种神秘小说,是一种演绎生命的神秘与狂欢的文化小说。它在一个浩大的历史背景中,抒写了个体生命充满尊严的挣扎和欢乐,生命和身体的光辉在小说中显得灿烂而崇高。  相似文献   

15.
《白鹿原》与《创业史》的“互文”关系及其意义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鹿原>中的叙述隐约地暗示,其主人公白嘉轩与<创业史>中的姚士杰是基于同一个生活原型.这表明出现在不同语境中的两部经典作品存在着"互文"关系.这种"互文性"在故事之外构成了一个新的意义阐释空间.通过两组人物白嘉轩/姚士杰和小娥/素芳的对比,可以阐释前者对后者有意"误读"所产生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小说《宠儿》中,托妮·莫里森着重展示了女主人公塞丝的精神世界。根据文学理论中对人物形象的分类,塞丝是较为典型的心态型人物——虽然对人物外在的容貌、动作描写很少,但作者细致动人地表现了她坚韧、孤独,充满母爱的痛苦心灵。  相似文献   

17.
在小说《宠儿》中,托妮·莫里森着重展示了女主人公塞丝的精神世界。根据文学理论中对人物形象的分类,塞丝是较为典型的心态型人物——虽然对人物外在的容貌、动作描写很少,但作者细致动人地表现了她坚韧、孤独,充满母爱的痛苦心灵。  相似文献   

18.
李彦红 《科技信息》2010,(35):J0234-J0234,J0257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无论对中国还是对韩国来说都是一个黑暗期。在这个民族的受难期,反映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特别是妇女悲惨命运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中国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韩国金裕贞的《骤雨》两篇作品即为这一类型作品中的代表作。两篇作品拥有相似的题材,即都包含为了贫苦的家庭,妻子献身于其他男子这一内容。虽然如此,仍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针对相似的题材,通过对比来分析作者用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陈伯海先生致力于生命体验美学的当代建构.那么,生命体验美学能否建构、如何建构,其前景又如何呢?只要满足现实需要、历史传承和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生命体验美学是可以建构起来的.建构的方法论基础就在于解构与重构的辩证统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体验美学的合理成分;面对“形而上学”终结,衍续“形上之思”;在生存-实践-起越的生命活动之链基础上建构生命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20.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短暂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自然主题的作品,让人们不断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生命》表现了自然的两面性,在淘金者面前既表现出冷酷无情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大度宽容的一面;在自然面前,两个淘金者有不同的自然认知,一个热爱生命,放弃浮华,顺应自然,迎来新生;另一个,执迷不悟,一味追求所谓的财富,命丧荒原。自然的冷热、生命的存亡,表现了人与自然地位的平等。故事中两个人物不同的命运结局,表现了土地伦理的形成,人们应从自然中寻求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