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蔚华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1):28-29,35
悲剧形象塑造充分展示了《史记》杰出的写人艺术成就,通过分析《史记》悲剧形象的塑造,探讨司马迁独特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蔡萍 《科技信息》2008,(35):68-69
《史记》是中国古典文史名著,一部酗学精品根柢书,可以说应该是人人必读之书。20世纪初,倡导新史学的思想大家梁启超十分推崇《史记》,他曾走上讲堂向学生们宣讲《史记》,并倡言大学讲堂应有《史记》的一席之地。20世纪30年代,陈垣先生开设“中国历史名著选讲”,即后来的《中国历史文选》课。《史记》成为陈垣先生的一部重要的讲读书。  相似文献   

3.
《项羽本纪》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最上乘之作,它代表了《史记》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从《项羽本纪》塑造项羽英雄形象的层面展开,分析、概括出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叙述的三方面特色:据实而叙;详略有致;方法多变。  相似文献   

4.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于经书博采众本,但经过校勘发现,其校勘所用《史记》并非善本,所举异文的准确性不高。阮校据误本《史记》,纠正经书,因此多有讹误。比如阮校出经、传作某,云《史记》此处有异文,但今检日本所藏古本《史记》恰与经、传相合,再加上他校资料,足以证明阮校所引《史记》有误。又如阮校所出经、传作某,云《史记》同,但日本所藏古本《史记》及他校资料此处却存在异文。故参稽《史记》众本及其他古籍,以作订补。  相似文献   

5.
悲剧形象塑造充分展示了《史记》杰出的写人艺术成就。通过分析《史记》悲剧形象的塑造,探讨司马迁独特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西汉元鼎六年,司马迁奉使巴、蜀以南,亲履今四川西昌、汉源一带,以后根据见闻在《史记》中记载了西南夷。《汉书》大量抄录《史记》相关记载并有所补充。综合汉代及稍后史籍相关零散记雋,对武帝时期雋、昆明的迁徙活动,雋、昆明被西汉、滇国打败,以及武帝开通博南山道路及经营哀牢地区的史实做了细致考证,可知《史记》遗漏了发生在元鼎六年之后西南夷的若干史实,原因是事件发展过程尚未结束,司马迁对情况了解有限;而《汉书》则失栽武帝中后期西南夷的若干史实,主要原因是沿袭《史记》的说法,对相关史实疏于考证。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对于其所征引的前人的著述一般会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或叙其书目篇卷,或录其作品全文,或具体,或概括,而对于淮南王刘安的著作却只字未提。司马迁《史记》是否征引过《淮南子》,《史记》并没有做具体交代。近代有学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史料征引之一就是《淮南子》,然而,通过考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史记》中无史料征引自《淮南子》。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继《春秋》而纂史,成《太史公书》一百三十卷,凡五十余万言。这部被后世称为《史记》的煌煌巨著,是汉武帝以前中华学术文化之总汇。《史记》刻本产生于北宋淳化五年,与唐以前写本文字多有不同。《太平御览》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写的一部类书,引用了大量唐以前文献,《史记》是其中之一,且尤为丰富。本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1982年出版)为据,广参王念孙、王叔岷等诸家之说,考证了刻本《史记》文字的某些讹、误、衍、夺,为《史记》文本的整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祖本纪》、《太祖本纪》为个案对这两部史书《史记》、《清史稿》的人物描写作了比较性的解析,从 《史记》到《清史稿》人物的描写艺术呈现诸多不同,其展现人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故事塑造与侧重略述经历 的不同、以直笔h写人与以赞笔写人的不同、强化传奇性与弱化传奇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复仇是《史记》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无数个悲惨壮烈、可歌可泣的复仇故事。《史记》中有浓烈的复仇情结。司马迁复仇情结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李陵事件的影响,也有儒家思想的影响,战国士林之风的影响,个人心理与性格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凌稚隆《史记评林》汇集了万历四年以前历代历家研究《史记》的成果,仅收录明代的《史记》研究就有60余家。通过系统梳理《史记评林》中明人研究《史记》的相关内容,借以洞悉明代《史记》评点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悲士不堪赋》,第一,真伪问题.远自明代的胡应麟,近自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后提出质疑,至今未有定论。我们认为“王说”仅以“其辞义未足与公他相称”为由断其非迁所自作,似有待于继续探讨,因为司马迁之赋作仅存唯《悲士不遇赋》,“王说”之“他”当是指《史记》,《报任安书》,但赋辞义是有其自身特点的。第二,写作时间问题。历来论多以出自司马迁之晚年,但其说都不很具体,因此,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或从其笔法入手,或从其死因入手。细加考究,是否可以将其定为征和二年十一月《报任安书》写就乏后,或稍后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史记》的具体内容,从三个方面反驳了谢文否定《史记》的人民性,从而也否定了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据,认为《史记》的精华正在于体现了一定的“人民性”,不能在批判其封建糟粕的同时,将《史记》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精华一起抛弃。  相似文献   

14.
《史记》是我国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司马迁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显示出了空前的创造性。本文从六个方面归纳和概括了《史记》的具体的写人艺术手法,指出这些手法是使文学作品具有较强艺术魅力的因素之一,应学习和借签。  相似文献   

15.
张大可教授和郑之洪同志的《二十世纪的(史记)研究与文献价值》一文,很有价值。全文共分三部分:一、二十世纪《史记》研究概说;二、二十世纪《支记》的文献研究;三、二十世纪《史记》研究的文献价值。我们将连续分三次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复仇是《史记 》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无数个悲惨壮烈、可歌可泣的复仇故事。《 史记》中有浓烈的复仇情结。司马迁复仇情结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李陵事件的影响 ,也有儒家思想的影响,战国士林之风的影响,个人心理与性格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史记》秉承《左传》的传统,也写了无数次的大小战争,无论叙事与描写皆有其特色,然以陆战为主,至于水战虽然不多,亦有可圈之处。《史记》中关于水军的记载对于古代战争的研究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意义,且对其中水战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映古代舟师及兵器的状况,更对今日走向深蓝有着不可低估的启示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在东海、南海领域争端渐现,我国开始重视海洋问题,这也带动了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水军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史记》是情、理、史的结合体 ,他把对历史人物的爱憎 ,都凝注在作品里 ,使读者常被司马迁的情感所感染 ,处处感到作者的存在 ,这是《史记》区别于其他史书的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两汉侠文化较先秦有了大发展。《史纪》有关于侠之道德,社会背景,地域气质的记载和评价,《汉书》则提供了有关游侠的全面描述。《史记》之后,侠的道德评价体系基本确立,《汉书》之后,侠的基本行为模式大致形成。故《史记》《汉书》对中国游侠史的建立有着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0,(9):15-17
“火三月不灭”,《史记》明明白白记载着那场大火。可阿房宫考古队却得出了“阿房宫没有任何火烧的痕迹”的结论,难道,是《史记》发生了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