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在客户驱动需求替代和客户异质性偏好的环境下, 产品族ATO制造商以通用零部件和专用零部件组装生产同一产品族 产品,建立了基于客户驱动需求替代的产品族ATO制造商产品生产组合和零部件补货模型, 给出了制造商产品生产组合和零部件最优补货策略,以及最优解的 寻优步骤. 理论及仿真分析表明,产品的最优销售时长与整个产品族的单位时间 潜在总需求无关,仅与产品售价, 零部件采购价格和单位保管成本相关;产品售 价上升时,制造商应延长该产品的销售时长, 缩短其它产品销售时长, 以提高其 利润.  相似文献   

2.
多样化的产品给顾客增加方便的同时,也给零售商的定价带来困难和挑战,尤其是易逝性产品由于其价值迅速消退的特征使得这种难题更加突出。在传统的多产品收益管理定价研究中,已有的研究考虑了多产品中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即价格驱动替代行为,很少考虑缺货时的库存驱动替代行为。考虑出售两种产品的零售商,以获得最大期望利润为目标,当消费者在选择时若出现缺货将会存在库存替代行为,建立了基于MNL顾客选择价格驱动替代和缺货时,库存驱动替代两产品收益管理动态定价策略模型。对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其性质,并用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包括:零售商提供替代性产品的好处在缺货时效果更加明显,产品缺货时顾客寻求替代的概率增大下,零售商的价格最优策略为降价而不是相反;增加产品的偏好度可以提高零售商的利润,而且这种效果对其替代产品是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虑新产品情境下,产品扩散,重复购买和产品变质特征对企业定价与补货决策的影响.将重复购买率引入包含价格效应的Bass模型构建了需求演化函数,从而建立了易变质新产品定价与动态批量补货联合决策模型,设计了求解算法,并给出了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定价与补货联合决策是必要的.最优价格与产品扩散速度及重复购买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关系.最优价格随着消费者主动购买意愿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产品易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多类顾客需求环境下动态批量补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在多类顾客需求环境下有限计划期内的动态批量补货问题。在一般的补货成本结构下,每类顾客的最优补货期各不相同,且该补货问题为NP难题。考虑在没有投机行为的补货成本结构下,最优的补货策略满足"零库存补货"规则,且在每类顾客在补货周期内存在一个最优的及时服务临界期,临界期之前的需求将得到及时满足,临界期后的需求将被缺货处理。基于最优的临界期库存分配策略,提出一个多项式算法得到最优的补货策略。与先到先服务的需求服务策略进行比较,数例分析得到临界期库存分配策略可以大幅提高整个计划期的利润。最后,在一般的补货成本结构下,考虑一种特殊发货规则,提出一种有效的启发式算法,优化每类顾客的最优补货期。  相似文献   

5.
基于2个制造商和2个零售商组成的链与链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构建了供应链定价形式决策模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造商在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转售价格维持(RPM)3种定价形式之间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制造商最优定价形式选择与RPM的规制环境、RPM的定价协同程度以及产品替代程度有关。在RPM规制原则是合理推断的情况下,制造商最优的定价形式取决于产品替代程度以及RPM的定价协同程度:当RPM的定价协同程度较高时,最优的定价形式是RPM;当RPM的定价协同程度较低时,最优的定价形式取决于产品替代程度。在RPM的规制原则是自身违法的情况下,当产品替代程度较弱时,制造商最优的定价形式为两部收费制,反之则为线性定价。  相似文献   

6.
考虑需求不确定下在线平台销售两种相互可替代的有限库存易逝品,引入消费者由于价格以及库存驱动的需求替代以及社会学习行为,构建了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得出了最优定价策略。结果表明:首先,无论销售产品真实质量高低,考虑消费者的社会学习行为能够制定出更优的价格策略从而提高平台利润,对于高质量产品,平台的最优定价路径为先定低价后提高价格,对于低质量产品,平台的最优定价路径为先定高价后降低价格。同时,引入消费者延迟购买的机会损失时,随着机会损失系数的增大,对于两高质量产品,最优定价路径逐渐降低,对于两低质量产品,最优定价路径为对一产品定相对低价,对另一产品定相对高价。  相似文献   

7.
在季节性产品销售环境下,考虑由一个零售商和可以无限细分的顾客群体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研究了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两阶段报童模型的库存与定价决策问题.传统的两阶段报童模型没有考虑战略顾客行为对于零售商的库存和定价决策的影响,实际上顾客在购买时将会考虑产品在销售期内完整的价格路径,以最大化期望效用为目标确定最优购买时机,而零售商则以最大化期望收益为目标确定最优订货数量和设定价格路径.引入理性预期均衡分析,研究了零售商和战略顾客双方同时行动静态博弈时的理性预期均衡解,并进一步分析了零售商承诺销售价格不变时的理性预期均衡解,最后,通过2组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考虑了一个非立即变质品的订购、定价与保鲜技术投资联合决策问题,其中产品的需求依赖于销售价格,变质率随时间变化,系统不允许缺货.此外,产品的时变变质率和保鲜期可以通过保鲜技术的投资得到控制,并采用一般形式的资本投资回报率构建模型.目的是决定最优的补货、定价和保鲜技术投资策略(包括是否投资和投资多少)以最大化系统的平均利润.证明了对于给定的定价和保鲜技术投资策略,最优补货策略唯一存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寻找模型最优解的多阶段迭代求解算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展示了模型和算法的应用,进一步采用数值方法对模型的数学性质进行了探讨,并对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订购成本和产品购买成本较小或库存持有成本和产品初始保鲜期较大时,最优保鲜技术投资将为零,即不投资保鲜技术对系统最优.  相似文献   

9.
基于战略顾客的等待特性,构建了考虑制造商成本削减的两阶段决策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及理性预期均衡理论,得到了在价格不变、动态定价和价格承诺策略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与投资决策,分析了顾客的耐心程度对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顾客耐心程度的增加,在动态定价和价格承诺策略下,第一期价格的变化受到成本削减投资有效性和初始生产成本的共同影响.相对于动态定价与价格不变策略,价格承诺策略更能抑制顾客的战略等待行为,为制造商带来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从现实情况和零售商的利益出发,在零售商允许顾客延期支付的期限不大于零售商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延期支付期限的假设条件下,基于economic production quantity(EPQ)模型,建立了缺货和顾客部分延期支付并存时零售商的补货模型。以零售商年总成本最低化为目标,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补货周期和上个周期末所缺产品的最优补货时间,并对最优解的唯一性进行证明。根据对不同情况下变量限制条件的化简,较快捷地导出相应的条件判定变量,最终给出零售商最优补货策略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