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检验中国市场条件下反转效应是否存在以及投资者是否可以利用反转效应获利,通过股票流动性对收益率序列相关性模式影响的研究,发现中国两个证券市场中都存在显著的短期反转现象,最强的反转效应以及潜在最大的反转策略赢利发生在同时具有高换手率和高非流动性指标的输家组合中.原因是市场中非知情交易者流动性需求所造成的价格压力导致了投资组合收益率序列出现负相关性,但是潜在的反转策略赢利还不足以抵偿由于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因此,由于市场摩擦存在,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条件下不能通过反转策略赢利.  相似文献   

2.
从公司财务的视角探讨资产流动性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一方面,资产的流动性越高, 现 有资产的不确定性就越低, 因而股票的流动性越好;另一方面, 高的资产流动性也会带来投资 机会的增加,导致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增大, 从而降低股票的流动性. 因此, 理论上资产流动性与股票流动性间存在不确定性.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特征,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 资产流动性与股票流动性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以及不确定性的产生根源; 其次, 以A股 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资产流动性与股票流动性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股票流动性与资产流动性显著正相关, 资产的流动性越高,股票的流动性也越好. 进一步, 小规模、低成长型和融资受限的公司,二者间的正相关性更强. 研究结果对正确评价企业投融资决策、资产定价和股票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股票市场中板块与板块之间、同一板块的不同股票之间存在联动效应和比价效应.因此,证券组合交易中,某股票交易不仅对自身价格有影响,而且对组合中其他股票价格也会产生影响,证券组合投资者面临的内生流动性风险要复杂得多.以Chriss的资产变现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组合内生流动性风险控制模型,并用一阶条件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股票间的联动效应和比价效应对组合内生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交易策略,可以利用股票间的相关性内耗部分内生流动性风险,降低组合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股东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的视角,通过构建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博弈模型解释股票流动性对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发现股票流动性通过收购威胁和股东类型两种途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在收购威胁下,股票流动性会抑制企业科技创新;在不同股东类型下,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使得股票流动性降低企业科技创新,大股东作为投资者时,股票流动性既可通过提高增长率提升股票估值促进科技创新,亦可通过降低短期收益降低股票估值阻碍科技创新,综合影响取决于二者效应之和.非国有企业股票流动性对其科技创新为阻碍作用,国有企业股票流动性对其科技创新起促进作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博弈模型所得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与博弈模型结论相符,较好地验证了博弈模型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谢盐  田澎  徐为山 《系统工程学报》2005,20(6):578-584,634
根据基金配置流动性资产的特点和流动性赎回的过程引入交错更新过程,并分别从基金经理与投资者角度出发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得出了考虑两者利益冲突下的开放式基金最优流动性资产(现金、债券和股票)配置.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变化时,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不同的利益要求最优资产配置作不同甚至相反的变化;为了平衡两者的利益冲突,基金应选择收益率较高、流动性成本偏低的股票以及收益率偏低、流动性成本很低的债券进行投资,同时逐渐降低管理费率.  相似文献   

6.
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对股票定价误差进行建模并通过Kalman滤波估计了价格发现速度,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速度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0只股票1 min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价格发现速度在流动性较差时减慢,价差可以影响价格发现速度,但是流动性深度指标的作用不明显.②限价指令簿的信息大部分集中在最优报价上,最优报价对价格发现过程的影响更大.③交易活跃的股票的价差能影响未来几天的价格发现速度,而交易不活跃的股票的价格发现速度会影响未来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给出报价驱动机制下的股票流动性的计算方法,提出指令驱动机制下的股票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度量方法,从不同角度实证研究了涨跌幅限制对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整个市场而言,涨跌幅限制不仅没有限制流动性,反而增加了流动性;对个股而言,涨跌幅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流动性;对ST股票而言,涨跌幅限制为5%时期的流动性大于涨跌幅限制为10%时期的流动性,说明过小的涨跌幅限制存在流动性干扰和过度反应现象。因此,在增加市场交易透明度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涨跌幅限制,特别是对小盘股、绩差股、信誉低的上市公司继续实行涨跌幅10%的限制,而对大盘股、绩优股、高市值股和信誉高的上市公司放宽或取消涨跌幅限制,有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8.
股票流动性的度量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考察现存的股票流动性衡量标准的基础上 ,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给出一种度量股票流动性的新方法 ,为基金管理人在选择投资组合品种时拥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 .  相似文献   

9.
中国期货市场日内流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构造了基于价格久期和交易量久期的两个流动性指标, 发现用价格变动和交易量来衡量的流动性有冲突, 为比较其影响力, 又构建了基于久期的流动性比率指标来描述市场流动性, 用构建的新的流动性多维指标研究了我国期货市场流动性 的日内趋势及影响因素, 实证结果表明交易量和持仓量对市场流动性都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绝对收益率对流动性有显著的负影响, 且交易量比价格变动影响更为显著. 分析表明国外常用的价差指标不适用于我国市场, 度量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必须考虑交易量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方法,考察融资融券推出对企业盈余管理和流动性风险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流动性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强,其股票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并且存在正向(向上)盈余管理的风险效应相对小于负向(向下)盈余管理的现象.通过自然实验,发现企业盈余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的正向关系在融资融券推出后得到了显著削弱.同时,融资融券机制本身也能降低股票的流动性风险.这表明融资融券起到了稳定股市,增强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溢价:一个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资产的流动性之后,得到了一个基于流动性的消费版的资产定价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对股权溢价之谜、规模效应等实证金融中的反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价格稳定机制作为市场特征的一部分,对于流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收益进行调整,将涨跌幅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整合在风险度量VaR框架中.对比调整前后的离位点数目、VaR值等评估涨跌停限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并对考虑涨跌幅限制下的VaR计算方法选择、BIS资本乘数设置等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涨跌幅限制确实产生了流动性风险,支持VaR的估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涨跌停限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受政策或突发事件的影响,经济系统会发生一个状态突然向另一个状态发生跳跃的过程.通过建立SWARCH(Switching-Regime 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流动性运行模式的实证研究发现:①中国股市的流动性状态存在体制转变,即流动性低波动状态会向流动性高波动状态突然转变,反之亦然.②造成中国股市流动性体制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的改变或重大事件的发生.③随着我国股市流动性的逐渐变好,政策或重大事件对我国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力度在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金融机构风险资产流动性优化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金融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债券组合的利率风险免疫模型,并以MS-WINDOWS为平台加以实现.借助于电子表格的优良特性,该系统将初始数据的获得、数据的修改与处理,以及优化、仿真分析联系在一起,使用十分方便,最后,说明了系统的应用和可能的扩展。  相似文献   

15.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混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角度,运用混沌经济学的方法,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及交易群体数量变动问题进行分析.建立交易者数量动态模型,给出维持市场流动性及买卖双方交易数量混沌状态的临界条件,通过调控影响不同交易群体数量的参数,探讨如何实现市场的流动性和均衡状态,并指出政策调控市场的可能性,最后给出股市交易群体变动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额支付系统中的流动性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支付系统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新方法,并使用芬兰银行的BoF-PSS2模拟软件对我国大额支付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存款准备金率与支付系统流动性需求的关系,以及在支付系统中引入优化算法对流动性需求和系统效率的作用,论证新的风险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支付系统中的参与者面临越来越大的流动性需求压力.而引入优化算法可以降低参与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并且提高系统的效率.因此中央银行可以在加强监管、要求参与者提供抵押并在当天末归还全部日间信贷等条件下向参与者提供流动性,并且引入优化算法,应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来有效管理支付系统中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连续交易市场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和订单策略特征。研究发现,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影响着投资者的订单规模、订单拆分的均匀程度以及交易延迟等特征。知情交易者往往采取更加保守的交易策略来控制流动性冲击,采取更加激进的交易策略来应对信息风险。在最大化期望收益的目标约束下,知情交易者的最优交易策略是特定市场状态下的均衡策略。研究结论揭示了“市场状态-投资者行为-价格发现”的微观传导过程,拓展了对交易策略、信息传递与价格效率的理论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订单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为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