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伯顺岬地区海克拉霍克岩系的变质岩小构造特征。主要的线理有窗棂构造、布丁构造、小褶皱怄纽线理、褶纹线理、拉伸线理、交线线理和剪切线理等;主要面理除原生层理外,还有早期次生面理S_1与晚期次生面理S_2。新生线理和面理与不同形变期的主褶皱有密切的伴生、组合关系。变质岩小构造的研究为恢复区域构造形变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试论变质岩地区地层研究的构造地层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地层学方法是变质岩,尤其是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区地层研究的有效方法。由于变质岩系经历了强烈(或多期)变质作用和形变作用,使其原岩成分、组构都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一般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方法都难以进行合理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构造地层学方法可以具体划分为八个主要工作步骤,归纳起来从局部构造研究着手,搞清岩层相对层序,建立地层组、段,最后恢复全区构造轮廓。文中详细分析了通安、黎漠地区的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北秦岭—桐柏蛇绿岩套的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供北秦岭—桐柏加里东构造—岩浆带中蛇绿岩套的地层层序,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并讨论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该蛇绿岩套地层层序自下向上可分为六个单元:(1) 构造定位的超镁铁岩带;(2) 第一期细碧—角斑岩系;(3) 硅质岩;(4) 复理石建造;(5) 第二期细碧—角斑岩系;(6) 火山沉积岩系。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稀土模式特征均表明该岩套是在加里东优地槽——弧后盆地中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是“原地”成因的。华北和华南两古板块之间曾长期存在古海洋,并在海西期实现拼贴对接和古大洋的消失。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车排子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发育规律和地层展布特征,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地震、钻井、测井和露头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井间对比及井-震结合对比,详细研究了古近系层序的划分及特征。在车排子地区古近系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4个体系域。研究区构造为一大型斜坡,可见小型坡折带,坡折带之下低位体系域发育,低位体系域与水进体系域由首次湖泛面分开,高位体系域不发育或不被识别。低位体系域以发育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为特征,而水进体系域以滨浅湖相泥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地层发育受物源、古地形、气候和湖平面升降的控制,在研究区首次建立了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研究区进行有利区带的预测,对车排子地区古近系地层寻找以岩性圈闭为主的非构造油气藏将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韦特尔茄尔斯地区海克拉霍克岩系褶皱构造的特征:早期是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平卧褶皱,并伴生有轴面片理S_1;晚期褶皱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叠加褶皱,轴面近直立,有时伴有轴面劈理。叠加褶皱的类型有共轴和横轴重褶构造、两类不同横跨构造和被限制构造。该区经历了六个构造形变期,以相当于主加里东期的第二期(D_2)与喜马拉雅期的第五期(D_5)形变期最为重要。所有的构造形变均与基底断裂,尤其是与西侧滨外的斯匹茨卑尔根断裂带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观察和剖面测量、锆石年代学分析及沉积相分析等方法, 对新发现的苏尼特左旗乌华敖包地区浅变质岩系进行研究, 并探讨其古地理意义。结果表明, 该套浅变质岩系以变质火山岩、变质砂岩与大理岩互层为特征, 构成 3 个沉积旋回, 代表弧前盆地中?晚期向上变浅的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环境; 多层火山岩的出现揭示持续的岩浆活动; 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54.4±4.1 Ma, 与北部早古生代宝力道岛弧带的岩浆岩年龄相近, 表明该套浅变质岩系与早古生代岛弧岩浆活动有关。由于该岩系位于北部宝力道岛弧岩浆岩带与南部混杂岩带之间, 因此其古地理位置应属早古生代弧前盆地。乌华敖包浅变质岩系的层序、成分、时代和位置特征揭示研究区曾存在弧前盆地。根据早古生代地层、岩浆岩和变质特征, 认为弧前盆地经历了俯冲及碰撞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变质岩区地层特征的分析,认为在变质地层中存在着大量的结晶片理、变形分异条带与片麻理条带、构造透镜体、顺层褶皱及近水平韧性剪切带,其分别为纵向构造置换或横向构造置换的结果。为多期变形的产物。在这些地区开展构造测量需考虑采用构造—地层学方法。此工作方法可进一步指导对变质岩老矿山的重新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构造-沉积关系,对梨树断陷构造样式和层序类型与层序地层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构造特征将梨树断陷断陷期划分为初始裂陷、快速裂陷和裂陷萎缩期3个演化阶段。相应的将梨树断陷断陷层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建立其层序格架,阐明其内部沉积特征。最终依据构造特征、气候变迁、沉积物供给和层序发育特征等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梨树断陷断陷期发育3种层序类型和3种层序地层模式,其中SQ1和SQ2层序为初始裂陷期洪积层序,SQ3层序为快速裂陷湖泊层序,均发育简单箕状斜坡层序地层模式;SQ4,SQ5和SQ6层序为快速裂陷湖泊层序,发育快速裂陷缓坡坡折层序地层模式;SQ7层序为断拗转换期冲积层序,发育断拗转换层序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9.
秦岭佛坪穹隆盖层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佛坪穹隆盖层岩系主要由晚震旦—晚古生代地层组成,呈变质程度不等的变质岩产出,构成以佛坪基底杂岩为核心的中心式递增变质带。认为该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与穹隆核部基底杂岩以剪切带或断层接触,其原岩为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形成于扬子板块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Z2-Pz1)和秦岭微板块内的陆表海(Pz2)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四川彭县海窝子乡须家河组第四段实测剖面的地层层序、岩性、化石及厚度等。根据在此段地层中采到的植物化石,确定其时代应为早侏罗世。又因其岩石特征明显,建议将此段地层命名为海窝子组。论文还探讨了印支运动在该区的幕次划分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东部鞍山群和辽河群的老变质岩系分布很广,但对其地质构造特点论述不多。现在,在这些老变质岩系中,已知层控矿床、矿点、矿化现象有几百处,其中绝大多数应认为被一定的构造控制着。分析辽东老变质岩系的构造特点,认识构造与层控矿床的关系,对成矿予测工作有很大意义。 近几年来,我们结合科研工作,零星地收集和比较系统地阅读了一部分有关资料,感到有些问题,需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与地层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地层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将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系统划分为2大组合系统5个构造-地层组合。前震旦系为混合片麻岩、浅变质岩组成的地台基底,震旦纪发生板内裂陷形成坳拉槽,早寒武世-奥陶纪和石炭纪是盆地两次大的海侵期,沉积了富含烃类的碳酸盐岩建造,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过缘隆升阶段,发育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相似文献   

13.
歧口凹陷缓坡带层序地层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构造-沉积关系,对歧口凹陷缓坡带构造样式和层序地层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构造特征将歧口凹陷缓坡带划分为外带、中带、内带3个构造地貌单元,进而将其分为低角度-多断-斜坡型缓坡、低角度-多断-单坡折型缓坡和高角度-多断-多坡折型缓坡3种缓坡构造样式。在歧口凹陷缓坡带沙河街组内部划分6个二级层序和16个三级层序,建立其层序格架,阐明其内部沉积特征。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缓坡,分析构造控制下的沉积层序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层序具有不完整性,低位体系域较不发育,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分布广泛;在空间上,由北向南层序的数量减少,厚度减薄,各层序的完整程度也降低;缓坡构造样式控制层序类型和地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的构成样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取我国东部跨不同古构造、古气候和古地理单元的多个陆相断陷盆地,如济阳凹陷、南阳和泌阳凹陷、南堡凹陷、歧口凹陷、江汉盆地、东濮凹陷、百色盆地和苏北盆地等,以层序界面和层序单元的精细划分为基础,对古近系-新近系的构造地层格架和层序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犁式断坳型和陡倾式断坳型2种类型层序地层格架和断坡带型、弯折带型、枢纽带型(或斜坡型)3种典型的层序构成样式。不同级次的构造控制着层序的发育和层序样式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对储集体展布和烃源岩潜力具有重要预测功能的层序地层模式,从而为我国东部具有地域及地质特色的陆相含油气盆地内隐蔽油气藏的寻找和评价提供了一套新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钻井岩心剖面和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和追踪的方法,确定层序界面和划分层序地层单元。结合研究区陆表海盆地沉积地层和陆相盆地沉积地层的特点,以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分析了二叠系沉积体系并建立了鲁西南煤田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重点对层序Ⅲ的上部层序单元进行了精细划分。  相似文献   

16.
辽东湾下第三系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东湾为北北东向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具裂谷盆地演化特征,基底是太古界变质岩系和中生界火山岩系,地层层序自下而上依次是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一段和东营组,由湖泊,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重力流水道,碳酸盐台地和风暴等七种沉积相组成,可概括为9种沉积体系,深度控制成岩作用,而成岩作用 又控制储层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带上的成岩深度不同,同一构造带不同抬升部位的成岩深度也不同,如辽西低凸起镜质体反射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陆相地层层序在地震剖面和电测曲线上的识别标志、合成记录标志以及岩石类型组合特点等方面的特征,将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2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为辫状河三角洲层序,层序II为湖泊层序。又可以根据各层序的特点,将其分为3个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层序发育的特点,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构造背景和地层厚度的变化,展示了该区层序东南部厚度较大,发育完整,厚度稳定;西北部由于遭受剥蚀,厚度较小,层序发育不完整的格架特征。初步分析了层序与含油气性的关系,预测了不同层序的勘探重点和目标,认为层序I的低水位体系域和层序II的湖侵体系域为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出露在胶东一带的前震旦系胶东群,是一套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的变质岩系。研究这一课题,对深入认识胶东地区的地壳演化、古构造特征以及地层的划分等重大地质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胶东群构造旋回的褶皱序列可划分为四期变形,各期的褶皱样式、规模和方向都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本区几期褶皱发育的特点和各期叠加干涉的型式表明,这套古老的变质岩系是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其变形总趋势是由第一期的强烈的构造置换和层内塑流为特征的小型褶皱开始,演变至第四期的开阔宽缓弱塑性变形的大型褶皱而告终。这一变形过程反映出温压条件由高向低变化的递减规律。此外,本文还对塑流褶皱的成因机制、胶东群的地层划分以及褶皱露头的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南部黑52井区白垩纪隐蔽油气藏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黑52井区上白垩统青山口-姚家组进行了综合层序地层学研究。共划分5个三级层序,14个体系城。从而建立起该区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各层序界面接触关系,并总结了各层序内部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发育特征。介绍了吸收系数的工作原理,并在Linux操作系统下用GeoX2000软件应用吸收系数方法进行油气判别。结果认为层序2和层序5的低水位体系域是油气赋存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0.
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岩芯、测井资料、孢粉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建立了辽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内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下切水道、滨浅湖、深湖浊积、重力流等多种沉积体系。在高精度的四级层序编图基础上识别出有利于岩性圈闭勘探的浊积体系和水下扇体系的层序发育部位,SQd2上部的四级层序和SQd3上部的四级层序底部均是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通过层序格架内各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和位置,总结出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和在凹陷中的位置明显受到古构造和古气候双重因素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