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爷爷爷爷给我讲故事!”才四五岁的不懂小孙子抱着一本厚厚的书踢塌踢塌地跑到正在阳光下的小花园里舒服地在摇椅上打着盹的老爷爷不知道那里,把他从美梦中摇醒。白发稀疏的不知道睁开迷糊的眼睛,拍着硕大的肚腩看了看周围,见到是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孙不懂,开心地把他抱到自己膝盖上,笑眯眯地问:“乖孙孙要听什么故事啊?”不懂把手里的书递给爷爷:“我要听虾梨薄特的魔法冒险故事!”不知道看看那画得花里胡哨的封面,哧着说:“这些骗小孩的东西有什么好听的?爷爷给你讲个爷爷当年的冒险故事,保证比这个好听十倍!”“爷爷骗人!”不懂大声说,“人家都说爷爷是吹牛大王,只会吹牛皮!”不知道的老脸一红,忙说到:“谁说的,别听人家造谣。来,  相似文献   

2.
听说中国野生生物保护基金会要成立了,这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件大事;还听说牵头人是董智勇,并将出任基金会的会长,我便有心采访他,写一篇专访文章。没想到这位即将走马上任的新会长不愿让我写文章,电话里他对我说:“保护野生生物人人有责,我这个老汉没啥好写的,采访就免了吧。”我急忙说:“这怎么行呢?我们编缉部的人都很想知道成立基金会的情况,也想通过我们的杂志让读者们知道,因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啊!”说到这儿,他的话匣子打开了,  相似文献   

3.
翻开这期杂志,新的一年就到了,《世界知识》也迎来自己的七十岁生日了。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说了一段两千年来脍炙人口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一份杂志呢?一份杂志,历经七十年阳光和风雨、拥有几代忠实读者、有的读者长达几十年始终不辍地爱戴着它。我们曾说过,这已不仅仅是一份杂志本身的事了,堪称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要给《世界知识》写份自传,恐怕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做到的,这份自传应该由一直支持和关…  相似文献   

4.
“我的核心理念、价值观都是凭心而来的,要相信自己的心。”“为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别人?要听自己的心去生活。”“每个人都不相同,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否定自己。不要跟别人跑,要跟着自己的心。”黄鸣用“心”来讲述自己的人生,太阳能是他的梦想,最终又成为他的事业。他在用梦想经营人生、经营事业,人生即是事业。除了上帝,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肩负着某种使命。如今黄鸣被国际能源界称为“世界太阳王”,在石油、煤矿资源即将枯竭的一片恐慌声中,黄鸣绝尘一骑拍马杀到。当全球范围内推广可再生能源举步维艰时,黄鸣率领他的企业,创造了崭新…  相似文献   

5.
法布尔对昆虫太喜爱了,他简直和昆虫融为一体。他一生穷困,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了昆虫实验地。他说,“胡蜂和长脚胡蜂,是与我共餐的常客”,而他自己出门却要小心,以免碰到或踩到各种昆虫。 诚如他自己所说的,“昆虫学领域应该保有少许天真。做实际工作的人,视天真为某种精神失常症。”他的一生都保持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对昆虫的“天真”的爱,最后竟用40年的积蓄换了一块荒地养虫,并“想从此与虫子为伍在里面 生活”。所以,当法 布尔因受到不公正 的评价而这样高呼时,读者要 替他落泪的:“你们过来,不管 是挂蜇针的还是披鞘翅的,你 们都来,来为我辩护,来为我 作证。”他把昆虫作为自己的 同类。  相似文献   

6.
开场白三年前的一天,偶然与一位老同志谈论杂志的选题。他说:“谈到知识,有个题目值得一写。现在有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英语的来龙去脉。如能写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读者是会欢迎的。”我说:“题目虽好,可惜没有人写。”他向我瞥了一眼说:“你写。”“我毫无把握。”“可以试试嘛。”就这样,我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  相似文献   

7.
原谅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怎么啦?”母亲惊讶地问。“班上的杰克老是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那你……”“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原谅  相似文献   

8.
有空吗?     
一位母亲刚读完一本教导人如何养育子女的书……想到自己身为母亲,实在有些疏忽的地方。基于这种自责,她到楼上找她的儿子,走到房门外面,她所听见的是震耳欲聋的鼓声。她心里有话要对儿子说。可是在敲了门之后,她又畏缩起来。“有空吗?”她问。儿子出来开门,“妈妈,你知道我随时有时间给你。”儿子说。“孩子,你知道,我……真的很喜欢你打鼓的样子。”他说:“真的?好,多谢,妈!”说完了话,她开始下楼。走到一半,她才明白自己没有说完想说的话,于是回头上楼,再次敲门,“还是我!你还有些时间吗?”她说。他说:“妈,我早说过了,我总有时间给你的…  相似文献   

9.
天气炎热,但老黄牛一大早就起了床,跟着他的主人到水田里去,因为他要帮主人拉犁耕田。老黄牛不怕苦不怕累,主人很喜欢他,常常对别人说:“要不是老黄牛为我辛勤地劳动,我家的水田不会丰收的。”村里的人听了,也认为老黄牛是好样的,他们常说:“我们这些农民靠的就是老黄牛这样忠厚的朋友。”自己的劳动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老黄牛的心里特别高兴。一天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真热!主人到一棵树下乘凉去了,老黄牛也被放在田埂边歇  相似文献   

10.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预言:“传统商业银行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他甚至说,银行业是必需的,银行是不必要的。 比尔·盖茨的偏激之论遭到了反驳。美洲银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侯特先生幽默地反击:“我对认为美国商业银行是恐龙的人回答是,欢迎到侏罗纪公园玩。” 究竟谁的预言会成功? 也许真正的答案只有到了那一天才会水落石出。作为一本一直力求为读者全方位反映世界科技动态、趋势的科技类杂志,我们本期专门就这个问题组了一系列稿件,从宏观谈银行技术革命趋势,有从积极的角度谈业内(银行业)技术革命精英的(如招行、华夏银行),当然也有一些冷峻的思索从反面指出技术革命目前的不足……谁是谁非,谁将笑到最后,读者是最后的裁判!  相似文献   

11.
199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比起“8”字,我更喜欢这个“9”字,含义更多,更有人情味。作为编辑,我希望我们的刊物有永久的朋友、永存的读者、长久的记忆。记得我当《竞争与谋略》编辑的时候,有一位读者写信给我,说这个刊物登载的《中国,你认识 MBA 吗?》一文,让他知道了什么是 MBA,他要报考 MBA,做一名中国的工商管理精英,我们的文章终于有了知音,使我们很兴奋。当时MBA 在中国并不为人们所知,第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 MBA 境况很糟,我们做了报道,影响很好。现在 MBA 已经广为人  相似文献   

12.
补课     
第二节是英语课。昨天的一份试卷学生做得很不好,我准备评讲完卷子后再对差生专门辅导。谁知苏向明不但不听讲,反而扰乱课堂。下课后,一贯严肃的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心想第三节是体育课,我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先对他来个大道理的“狂轰烂炸”,再给他补课。哪知道,我刚一坐下,他就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怀疑似的看着他:“你明明知道是错的,干吗还要去做?”他立即回答到:“我保正改,老师,我可以去上体育课了吗?”原来如此,他承认错误只是想尽快去放松放松。我气愤地望着他快速说道:“不可以,你必须补完课,把试卷更正过来才能走。”“不,我就不…  相似文献   

13.
有些人的年龄是不愿说的秘密,而动物的年龄则是猜不出的秘密。面对一只从小到大都皱纹满面的猩猩,你要怎么确定它究竟是风华正茂,还是已经到了该进“养老院”的年纪呢?你也许还不知道吧,动物们虽然没有“出生证明”,但它们却随身携带着展示自己年龄的特殊“显示器”。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有很多企业因它走向辉煌.还有很多企业因它走向灭亡,这些天壤之别的致命结果都是“产品概念”这个原点造成的。就是这个“产品概念”使很多的企业在获得了成功的同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功的,至死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衰败的。最近一段时间和营销界的同仁们在一起聊起目前国内营销的现状,总是免不了说到“产品概念”的问题。说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把电视机的新闻频道暂时避开,我不想看那么多美伊战争的实况和某些与自己无关痛痒似的战略评论与分析。有时也很怕听播报者用热心而急切的声调向大家预告说:“我们将有新的画面,随时提供给观众。”对面人家的小孩,兴奋地跑回家,说他要赶快看“美国打败坏人的‘电影’”。战争实况成为现代人习惯了的娱乐性的杀戮电影。大家好像已经不知道,那些死亡在伊拉克战场上的人并不是“临时演员”,他们是真真正正的“死了”!他们不会在“收镜”以后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去领演出的酬劳,然后回家去吃饭。他们不再站起来了!他们的父母…  相似文献   

16.
3(上接6期)“长大,就意味着一个又一个梦的破灭吧!”游小吉老气横秋地对我和蔚说。我们三人背着书包,东摇西荡地走在放学路上。“哎!”飞猪骑车追上我们,他停在我们面前,左脚支在地上。“我看见你们三个人晃晃悠悠、支离破碎地走啊走……”飞猪嬉笑着对我们说了一句,然后继续骑车赶路。我看见他身上的运动校服被风吹得鼓鼓的。蔚嘿嘿地笑,我不明白她在笑什么。“飞猪说他这几天在看两本书,一本叫《晃晃悠悠》,还有一本叫《支离破碎》。”蔚抿嘴告诉我们。“什么书啊?好看吗?”我对好看的书一贯有点好奇。“不知道,大概是小说吧。飞猪说写大…  相似文献   

17.
读木心(上)     
正关于木心,大家似乎更多知道他是名作家,而忽略了他的画家身份。即便木心美术馆已在2015年开馆。有一种话不能自己说,旁人也不能说……是非常好的话——木心。陈丹青回忆起木心对于艺术、画家的种种偏好,在他心里,老爷子一贯刻薄、神气又聪明逼人。艺术是感觉与骚动好像是上世纪90年代初,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来了库尔贝大展。我知道木心不喜写实画,不佩服库尔贝,但他那天好心情,说走吧,去看看。巡视自己看轻的画家,木心饶有谈兴,才见前厅库尔贝的早年小画,就讪笑了:“喔唷!湿手沾面粉……”我忙问什么意思,他笑盈盈解释道:呶!你这里画了,那里要画吗?角角落落都要画到呀苦煞!  相似文献   

18.
诚实人     
从前,有一个爱说老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都被人赶走。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修道院长问他从哪儿来,到这儿来干什么,为什么穷到这种地步。诚实人答道:“我很穷,我很不幸,因为我在任何时候都只说实话。就因为这个,我到哪儿都被人赶走。看来,谁都不喜欢爱说实话的人。”“唉!”修道院长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所见到的那样。喏,你瞧,我就热爱真理,并且尊重那些说实话的人。因此,我要把你留在我的修道院里,你就在这儿呆着吧!什么也用不着操心。”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顶用的牲口,院长就把诚实人…  相似文献   

19.
坐出租车     
各位读者一定坐过出租车。那么,今天你出门请再乘一次出租车,做一个试验:上车后,你不要讲话。司机如果问你:“去哪里?”你就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你信不信,开了几十年出租车的老司机,这个时候也没有任何办法把车开走。为什么?因为司机只是知道怎样选择最佳路线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他知道怎样做,他知道方法、手段和技巧,并且把它做好。至于把车往哪里开?至于你想去的地方,司机并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所以,如果连你自己都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记者参加了一场学术研讨会。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下午2点30分上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3点半的飞机,今天不能与大家有深入的交流了。”接着,他用超快语速开始了演讲,还不时地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对这个问题展开讲了。”最后,按照演讲提纲,他还有3个大问题没有讲,可是他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一边说“飞机可是不等人的”,便一阵风似地迅速离开了会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