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抗羧苄青霉素的机制,通过基因敲除以及克拉维酸钾和羧苄青霉素协同实验对羧苄青霉素抗性菌株进行研究。在对羧苄青霉素具有抗性的转座突变体基础上敲除amp C后,其对羧苄青霉素抗性没有变化;8株羧苄青霉素抗性转座突变体菌株克拉维酸钾协同实验呈阳性。基因组中预测为β内酰胺酶的PA5514基因的敲除突变菌株及过表达菌株对氨苄青霉素以及羧苄青霉素的敏感性也没有变化。结果说明amp C及PA5514表达升高并不是羧苄青霉素抗性转座突变体抗性产生的原因,基因组中存在新的受克拉维酸钾抑制的β内酰胺酶可能是铜绿假单胞菌抗羧苄青霉素的一种新机制。同时,克拉维酸钾与羧苄青霉素联合使用能够提高羧苄青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抗性菌株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波诱变高产L-乳酸细菌的选育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带水循环冷却器的微波装置,在低功率微波条件下,对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X1—12进行诱变处理,在微波功率为400W、辐射时间3min的诱变条件下得到一突变菌株W4-3-9,其L-乳酸产量为115.8g/L,比原始菌株X1-12提高了58.0%,连续遗传10代,产酸性状稳定.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未辐射的原始菌株和高产酸的突变菌株的表面形态和DNA进行观察对比,获得了微波辐射前后干酪乳杆菌的细胞表面形态和DNA的AFM图像.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报道了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真基文库的重级质粒pGXN3000中含有一个能互补甘蓝黑腐病菌rpfG致病因子调控基因突变全的基因,并通过转座子诱变获得子转座子插在pGXN3000中的这一基因的转座子插重组质粒,本研究利用这些转座子插入重组质粒,通过标记置换方法构建了不稻白叶枯病菌这一基因的突变菌株,植株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虽然在水稻中仍能正常生长繁殖,但毒性严重降低,说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这一基因在  相似文献   

4.
在棒状链霉菌B71-14中扩增对克拉维酸具有正调控作用的基因ccaR,构建了ccaR的重组质粒pSET152-ccaR,通过接合转移将重组质粒pSET152-ccaR转入了S.clavuligerus B71-14中,通过pSET152-ccaR中的attP位点整个质粒插入到S.clavuligerus B71-14基因组中的attB位点,实现了S.clavuligerus B71-14基因组DNA中增加一个拷贝ccaR基因的目的,所得突变株S.clavuligerus::ccaR产酸量可达820.91m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4%.  相似文献   

5.
利用转座子突变技术构建毕赤酵母菌株突变库,并分离出能够在含雷帕霉素(10 ng/mL)培养基中生长的突变株mut375.通过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获取转座子侧翼序列,对转座子的插入位点进行定位.转座子插入PASChr2-20375基因,破坏了其开放阅读框的完整性,将该基因命名为kFPR1.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敲除kFPR1基因使毕赤酵母产生了雷帕霉素抗性,回补该基因功能的菌株则不能在含雷帕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基于kFPR1基因的特性,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毕赤酵母的无标记基因操作方法.以kFPR1作为反向筛选标记成功构建了表达EGFP的重组菌株并且回收了ZeoR筛选标记,为毕赤酵母的遗传操作提供了新的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CU11基因组连续地无痕改造,提高碱性蛋白酶产量,本文建立了基于Upp基因反向筛选的短小芽孢杆菌基因无痕修饰系统,将碱性蛋白酶基因AprE的1份拷贝无痕插入至短小芽孢杆菌染色体16S rDNA区.摇瓶发酵实验显示,突变菌株碱性蛋白酶活最高达到7125 U/mL,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33.1%.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对短小芽孢杆菌基因组的无痕修饰,对AprE插入突变菌株进行双交换筛选的最终效率约为23.07%.  相似文献   

7.
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代谢调节突变株的选育方法.以北京棒杆菌Q-7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筛选能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株,强化CO2固定反应.突变株UH62的产酸率和转化率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1.45%和9.1%.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豌豆根瘤菌 RL3841 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编码基因 gshR 的功能.方法: 采用基因同源重组构建了豌豆根瘤菌 gshR 基因突变株 RLgshR,探讨了基因突变对根瘤菌抗氧化和共生固氮的影响,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 gshR基因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gshR基因缺失不影响菌株在 AMS 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但突变株对氢过氧化枯( CuOOH) 和较高浓度的 H2O2氧化物敏感.结论: gshR 基因突变株 RLgshR 形成正常固氮根瘤, gshR 基因的表达不受 H2O2和共生环境诱导.  相似文献   

9.
眼皮肤白化病患者的TYR基因突变类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眼皮肤白化病(OCA)患者的TYR基因进行突变筛查,以了解我国大陆OCA患者TYR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患者及其父母的TYR基因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启动子区,以DNA序列测定技术进行突变筛查与鉴定。结果:在8名患者的16个TYR等位基因内,查明9种突变;其中错义突变4种(R77Q、E294K、R299H和W 400L),无义突变2种(R116X和R278X),插入突变2种(929 insC和232 insGGG),剪切位点突变1种(IVS1-3 C>G)。结论:W 400L、R299H分别占本研究所检出全部OCA1突变等位基因的31.3%(5/16)和18.8%(3/16),可能为中国大陆人群中较常见的TYR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0.
克拉维酸高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克拉维酸高产菌的选育过程中,应用解除终产物结构类似物作为选择压力,能有效地除去低效价菌株,提高高产菌株的检出率,较传统筛选法优越.试验表明,以带棒链霉菌Strep tomycesclavuligerusCCRC11518(效价为382.4×10-6g/mL)为出发菌,经紫外线诱变,筛选到一株抗20×10-3g/mL的舒巴坦钠突变株my51,my51菌株产克拉维酸的效价达到834.7×10-6g/mL,比出发菌提高了1.18倍.该菌株连续传代7代,克拉维酸的效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K. pneumoniae中D-乳酸的合成效率,本文以BUD和LDH为改造目标,扩增丁二醇脱氢酶基因budC,并在其中插入四环素抗性基因tet,构建了基因敲除载体pTBT,转化K. pneumonia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K. pneumoniae染色体上的budC基因,得到重组菌K. pneumonia B-;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表达载体pKP-ldhA,转化K. pneumoniae B-,过量表达乳酸脱氢酶基因ldhA,得到重组菌K. pneumoniae B-L+。摇瓶发酵结果显示,重组菌K. pneumoniae B-L+的丁二醇合成浓度比原始菌降低了90%以上,D-乳酸合成浓度比K. pneumoniae B-和原始菌分别提高了77.1%和41.4%,发酵罐实验D-乳酸产量68.4g/L,转化率0.78,生产强度1.22g/(L·h)。结果表明,敲除budC及过表达ldhA有利于改善克雷伯肺炎杆菌中D-乳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米根霉发酵生产L( )-乳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米根霉发酵生产L( )-乳酸的研究进展.米根霉是生产L( )-乳酸的理想菌种,目前主要集中在菌株的选育、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提取分离操作以及新型反应器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控制米根霉菌体的形态可提高菌株产酸的能力,操作简便.提出今后应从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定向选育出高产L( )-乳酸的基因工程菌株,优化发酵工艺,改进发酵设备和选择合适的固定化载体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从而降低生产L( )-乳酸的成本,加大乳酸衍生物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扩大L( )-乳酸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米曲霉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采用快速显色的平板初筛方法,得到三株曲酸产量较高和产酸性能比较稳定的米曲霉突变菌株,并从中筛选出产酸能力最高的米曲霉菌株10V-2。经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找出了该菌株的最适发酵产酸培养条件,使其摇瓶发酵曲酸产量达到30.51 m g/L。  相似文献   

14.
甘蔗糖蜜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蔗糖蜜作为原料,利用经诱变筛选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SCT-10-10-60发酵生产L-乳酸.通过设置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初始糖蜜浓度(50%、40%、30%、20%)、不同发酵温度(30℃、37℃、42℃、47℃)、不同pH调节剂碳酸钙加入量(4%、6%、8%、10%)和氮源替代(尿素替代酵母粉)对L-乳酸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吉它霉素产生菌SK4-2经亚硝基胍诱变处理,经过分离培养和多次筛选,获得了吉它霉素生物合成阻断的突变株,用生物发酵测定,化学薄层分析及生理特性分析测定,确定了突变株的吉它霉素的生物成途径被阻遏,从而失去了产生抗生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中超表达内源甘油脱水酶基因 dhaB 和醛脱氢酶基因 puuC,同时引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 GPD1,得到耦合3-羟基丙酸(3-HP)合成与NAD+再生的重组菌 K.p (pET-pk-dhaB-puuC-GPD1)。微氧摇瓶发酵结果显示在15h 时3-HP产量达到1.45 g/L,是携带空载体菌的2.39倍。分析是遗传扰动影响了底物甘油的代谢流量分配,从而提高了3-羟基丙酸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孙谦 《曲靖师专学报》2013,(6):40-44,70
腺苷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由RNA降解获取腺苷成本极高,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腺苷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作为腺苷的生产菌株,黄嘌呤缺陷型的枯草芽孢杆菌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回复突变将会降低腺苷产量.本实验研究了枯草杆菌的黄嘌呤缺陷性菌株是否会回复突变、以及突变菌株的各种性质,进行了V.P.,硝酸盐,高盐浓度,淀粉水解检验,以及进一步的IMP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分析,发现大量菌株发生回复突变,该缺陷型菌株遗传非常不稳定,这些突变菌株与生产菌株相比,IMP脱氢酶活发生显著变化,黄嘌呤氧化酶与腺苷脱氨酶的活力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6个氨基酸小C肽人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片段置换法,从在C肽两端具有酶切位点的双突人胰岛素原因中,将C肽基因替换成含Arg-Arg-Gly-Ser-Arg-Lys6个氨基酸小C肽基因。将这个小C肽岛素原类似物基因重组到具有Tac启动子的质粒中,并与部分牛凝乳酶原基因融合,在E.coli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BC'A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16%。表达产物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经CNBr裂解及磺酸,再经复性后,具有对胰岛素的放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9.
污泥厌氧发酵具有污染小,并且能获得能源物质的优势。然而污泥厌氧发酵效率低。探究了褐铁矿强化污泥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铁矿存在能够提高污泥厌氧发酵产甲烷率;当褐铁矿含量由0增加至4%时,甲烷产量由101. 8 m L/g增加至128. 9 m L/g。褐铁矿能够促进污泥厌氧发酵水解过程;并且褐铁矿含量越高,溶解性COD的最大值越高。此外,褐铁矿促进污泥厌氧发酵过程短链脂肪酸(SCFA)的积累;当褐铁矿的含量为3%时,SCFA的最大积累量为4 025 mg/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褐铁矿存在促进乙酸的积累;当褐铁矿含量由1%增加至4%时,乙酸含量由35%增加至42%。p H为7有利于褐铁矿强化污泥厌氧发酵;而碱性环境抑制甲烷产生。经济分析表明褐铁矿的最佳剂量为3%,总节约费用为329. 2元/t。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RH-07-13)直接发酵生木薯粉生产富马酸。探讨了摇瓶发酵中,不同的接种量和装液量对生产富马酸的影响,检测了发酵培养过程中的富马酸、葡萄糖、乙醇的变化以及发酵结束后的菌体生物量。结果表明,最佳的接种量为20%(体积分数),最佳的装液量为25mL/250mL。在此条件下,发酵168h,富马酸产量达49.88g/L,生物量达43.8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