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专利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专利制度。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和鼓励发明创造,便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和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专利制度在世界上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世界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专利制度。专利制度是一种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制度。它通过专利法来保护发明和利用发明,即给予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其发明的独占权并通过发明的实施,给社会带来物质财富。专利法是用以调整因为发明创造的归属和实施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种法律。  相似文献   

2.
专利制度是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保护发明创造,推动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保护发明和利用发明是专利制度的两大支柱。保护发明是国家用法律对发明创造成果予以确认和保护,在规定的保护期内,保证发明  相似文献   

3.
张大力 《奇闻怪事》2009,(11):62-62
专利权是国家授予专利权人的一种独占权,对专利的保护有利于更好地激励发明成果的产生并推动发明的商业化。我国《专利法》应明确定位先用权制度的利益倾向,应明确承认专利权的国际穷竭原则,应增强强制许可制度的可适用性,从而使我国的专利权限制制度更加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其具体内容在我国专利法第11条作了明确规定: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主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  相似文献   

5.
专利是我国政府用法律形式保护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一种制度,也是通过经济措施奖励发明创造的一种手段.专利制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智力劳动成果看成是一种财产,在法律上确定这种财产权的归属,并且给予法律保护.这就是说,专利制度不仅肯定了科技人员以及其他从事智力劳动的人们的发明成果,而且还从法律上给予发明人、设计人对其发明享有独占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同塔吉克斯坦关于专利的法律保护范围均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发明创造。不同之处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三类发明创造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而塔吉克斯坦还没有类似中国的涵盖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保护的总的《专利法》,而是以两部独立的法律,即《塔吉克斯坦发明法》和《塔吉克斯坦工业外观设计法》,对发明和外观设计进行保护,而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7.
专利是一项技术与法律相结合的工作,服务于企业的科研发展战略,最终服务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专利制度之所以在一个国家的政策或者法律层面产生,就是因为国家希望通过行政或者法律的方式对发明创造予以保护,以此来鼓励发明创造,从而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制度愈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专利权的专有性给专利权人以绝对的保护。专利法第11条规定: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我国专利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予以保护。其中,实施细则第2条第3款对外观设计做了以下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于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按照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外观设计所保护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正> 1.专有性。也称垄断性或独占性,根据专利法规定(?)一项发明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可由专利机关按专利法程序授予发明人或其合法继承人以一定期限的专利权.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即专利权人对发明的制造、使用和销售享有独占权,非经本人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制造(?)  相似文献   

11.
《专利法》第五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如果一项发明创造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即使其具备了取得专利的实质条件,也不能获得专利权。例如赌博工具的发明,吸毒工具的发明等。为了保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这些发明创造,一律不得授予专利权。《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授予专利权。但对上列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授予专利权。科学发现居于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2.
何谓“失效专利”?专利是一个国家法律给予某种发明创造专有的权利。专利具有垄断性、时间性和地域性,无论在哪个国家,专利都不是终身制。我国原定的专利保护期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8年,发明美的保护期是15年;我国现定的专利保护期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10年.发明类为20年。按照《专利法》规定:专利在有效期内受到法律保护。所谓“失效专利”是指在法律上已不再受到保护的专利,即在法律效力上“无效”。这类专利的失效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超过专利保护期;二是未及时缴纳相关费用;三是经撤销程序后被撤销了专利权;四是…  相似文献   

13.
 科技发明权之争是科学史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当今世界科技舞台上屡见不鲜的事情。因此,亟待从理论上为科技发明权的评判提供一个公正合理而切实可行的评判标准。本文尝试提出符合系统论整体性原则的科技评判标准,能在现实的科技发明权评判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尤其能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科技发明权争端提供有益的启示。根据科技发明权总体性的评判标准,屠呦呦无可争议地享有青蒿素的发明(发现)权。因此,本文希望为当前青蒿素发明(发现)权之争画上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14.
《昌河科技》2007,(2):47
商业秘密基本上有两类。一方面,商业秘密可能涉及不符合专利性要求的发明或制造方法,因而只能够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这可能是客户名单,或发明高度不够从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制造方法(虽然它们有可能作为实用新型获得保护)。另一方面,商业秘密可能涉及符合专利性要求且可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的发明。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6日,我们迎来了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所谓"知识产权",简而言之,即为大家熟悉的"IP"。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自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一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正式成立。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旨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专利权的保护是整个专利制度的核心和目标,专利一经授权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或者为制造、使用和销售的目的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依专利方法所直接获得的产品,否则将构成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17.
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法制度的建立使一部分符合法律要求、履行法定程序的科技成果获得专利、商业秘密、著作权、商标权、集成电路布图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获得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享有一段时间内的独占权.这一排它性的专有权利有效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许可、  相似文献   

18.
画说专利     
《科技成果纵横》2008,(3):21-23
1、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是运用法律保护手段“跑马圈地”、独占现有市场、抢占潜在市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9.
专利情报反映了发明的技术内容和法律状况,同时也间接反映了发明的重要程度。对了解和判断某一项新技术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有人把它称之为“发明之母”。专利情报的作用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专利情报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前人解决某项技术问题的各种构思方案,以启发和推动科技人员提出新的发明;二、在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中,各企业的发明活动及技术改进都会在专利情报中有所反映,因此,通过专利情报的分析,就可  相似文献   

20.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国家承认创造技术成果的商品属性和财产价值,从而结束了技术成果被无偿占用的传统历史,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奠定了法律基础。专利制度的实行,为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扩大国际经贸的交流、合作和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