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ASAI-Ⅱ级手术病人,手术种类包括:胸腹部手术26例,脊椎手术2例,下肢手术2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15例。A组镇痛药配方:0.5%罗哌卡因20ml 0.9%生理盐水78ml 0.005%芬太尼2ml,B组0.5%布比卡因20ml 0.9%生理盐水78ml 0.005%芬太尼2ml。两组基础注药速率(持续背景剂量)均为3ml/h,病人自控给药剂量(PCA)为2ml。锁定时间为30分钟,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PCEA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比较低浓度布比卡因有一定优势。结论 罗哌卡因是PCEA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综合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认为以0.2%罗哌卡因伍用相应浓度的舒芬太尼用于PCEA镇痛效果良好,兼顾镇静,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其药物配方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本文旨在观察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和病人自控分娩镇痛(CSEA PCEA)的可行性探讨,结论表明:在CSEA PCEA分娩镇痛中,局麻药复合应用阿片类药物是一种较理想的配方,罗哌卡因3mg 芬太尼7.5μg用于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效果最佳,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产妇满意。  相似文献   

5.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其药物配方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本文旨在观察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采用乳化-交联的方法制备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并探讨其药效学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高倍显微镜观察微球粒径大小及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微球中盐酸罗哌卡因的含量,外科植入手术法给药将其植入大鼠坐骨神经,观测其镇痛持续时间及其对运动的影响。结果 盐酸罗哌卡因和明胶制成的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为深黄色粉末,光镜下呈散在圆形,平均粒径约28.9士9.8um,计算出盐酸罗哌卡因微球的载药量为21.4%,药物包封产率为74.8%,制备工艺优选中盐酸罗哌卡因与明胶最佳投料比1:2.5。体内药效学显示微球可较明显地延长盐酸罗哌卡因镇痛持续时间至4小时以上。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是一种较新剂型,原材料易得,制备工艺简便,自制的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适当延长罗哌卡因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切口局部注射左布比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A组(n=20)患者手术结束前以0.5%的左布比卡因在切口皮下、肌层、腹膜内浸润,B组(n=20)患者不作特殊处理.各时段镇痛效果采用10c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结果 术后2~8h时段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5),24h时点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术结束前切口局部注射左布比因对LC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口局部注射左布比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A组(n=20)患者手术结束前以0.5%的左布比卡因在切口皮下、肌层、腹膜内浸润,B组(n=20)患者不作特殊处理。各时段镇痛效果采用10c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结果术后2-8h时段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5),24h时点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结束前切口局部注射左布比因对LC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高倍显微镜观察微球粒径大小及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微球中盐酸罗呱卡因的含量,外科植入手术法给药将其植入大鼠坐骨神经,观测其镇痛持续时间及其对运动的影响。表明药效学显示微球可较明显地延长盐酸罗哌卡因对大鼠运动阻滞的时间及提高痛阈值。表明盐酸罗哌卡因明胶微球是一种较新剂型,制备工艺简便,有一定的缓释性,能适当延长罗哌卡因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对尿样、血样和针剂中的盐酸布比卡因进行了测定.盐酸布比卡因在盐酸溶液中被质子化之后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用CH2Cl2将其萃取,并将其带入纳米微反应器中(含有鲁米诺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反胶束),离解出来的AuCl-4氧化鲁米诺会产生化学发光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盐酸布比卡因的质量浓度(1.0×10-3~10.0μg/mL)与发光强度成正比,检出限(3σ)为6.0×10-2ng/mL,对1.0μg/mL的盐酸布比卡因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为2.3%.该法灵敏、廉价、可靠,为评价盐酸布比卡因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AEA)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母婴和产程的影响。方法择住院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两组各60例,I组为观察组,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的芬太尼实施AEA,初始量8~12 mL,持续输注率6~10 mL/h锁定15 min给药1次,每次2 mL;II组为对照组。整个产程监测产妇BP、HR、RR、SPO2;观察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连续监测宫缩及胎儿心率,记录各产程进展情况及时间;记录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按照Mulletr镇痛强度评分法评定产妇的疼痛程度,按照Bromage法评定产妇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下肢活动情况,各产程的进展情况,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I组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AEA后,产妇均感到无痛或仅感到轻度极易耐受的疼痛;II组对照产妇均感到中强度以上疼痛甚至因难以忍受而要求行剖宫产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AEA)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母婴和产程的影响。方法择住院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两组各60例,Ⅰ组为观察组,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的芬太尼实施AEA,初始量8~12 mL,持续输注率6~10 mL/h锁定15 min给药1次,每次2 mL;Ⅱ组为对照组。整个产程监测产妇BP、HR、RR、SPO2;观察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连续监测宫缩及胎儿心率,记录各产程进展情况及时间;记录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按照Mulletr镇痛强度评分法评定产妇的疼痛程度,按照Bromage法评定产妇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下肢活动情况,各产程的进展情况,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AEA后,产妇均感到无痛或仅感到轻度极易耐受的疼痛;Ⅱ组对照产妇均感到中强度以上疼痛甚至因难以忍受而要求行剖宫产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不同给药方法的镇痛作用及镇痛时间。方法 :分别于硬膜外腔应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注入0.125%布比卡因 曲马多3mg/ml(I组30例 )。单次注入0.125 %布比卡因 曲马多100mg(II组30例 )。单次注入曲马多100mg(10ml) (对照组III组30例 ) ,比较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 :单次布比卡因 曲马多硬膜外术后镇痛比单次应用曲马多镇痛时间稍长。布比卡因 曲马多应用PCEA ,能获得比以上两组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48hVAS<3)。结论 :布比卡因 曲马多应用PCEA ,术后镇痛效果比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更确切 ,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110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成5组(各22例)实施腰麻:R对照组用w=0.68%的罗比卡因(Ropivacaine)2mL(13.5mg),RM1~RM4吗啡处理组,分别于R组中加入吗啡0.1、0.2、0.3和0.4mg.评价新生儿情况,术后VAS和PHS镇痛评分,Ramasy镇静程度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各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值均在正常范围(P>0.05);术后有效镇痛时间,R组不明显(3.6±2.7)h,RM1~RM4各组无痛时间≥12h,其中RM2、RM3和RM4组>36h的病例数达60%以上.术后各吗啡组皮肤瘙庠与剂量相关,恶心呕吐增加不明显(P>0.05),无呼吸抑制.鞘内吗啡、罗比卡因能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无影响,0.2~0.4mg吗啡鞘内注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在骶管麻醉中的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及麻醉痛觉出现时间。方法:选择择期肛门直肠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混合液20mL,对照组用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分别在注药后1,3,5,7,9,12,15min测定痛觉和运动消退情况。术后每隔15min评估痛觉及运动阻滞平面的恢复情况。结果: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在骶管麻醉中具有麻醉起效快、运动恢复快、痛觉恢复慢及麻醉药毒性低的特点。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可缩短手术等待时间,患者术后不愉快感及疼痛明显减轻,血压及心率基本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镇痛的效果、分娩方式、血压变化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孕妇中36周以后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麻醉镇痛(I组)和安定(II组),I组采用质量分数为0 1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II组采用10mg安定静脉推注使孕妇镇静以减轻产痛。结果:麻醉镇痛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安定组(P<0 05),极少加重病情及引起血压剧烈增高,镇痛效果好。麻醉镇痛组患者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安定组,阴道分娩率高,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CSEA+PCEA用于妊高征患者的无痛分娩效果良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需做牙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1例,对照组55例。实验组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1/10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1.5%,对照组有效率64.5%,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作为一种口腔科专用局麻剂,临床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0.5%布比卡因用两种容积脑脊液稀释腰麻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A组见腰麻针脑脊液回流后接入抽有0.5%布比卡因1.5ml的注射器缓慢回抽至2ml后给药,B组药物用量同A组,回抽至2.5ml后给药.观察比较A组和B组麻醉效果、血压波动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血压波动小于A组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0.5%布比卡因1.5ml(7.5mg)见脑脊液回抽至2.5ml能满足剖宫产麻醉要求,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人血浆和脑脊液中地卡因的检测方法.方法:用RP-HPLC法将地卡因同人血浆和和脑脊液中的杂质分离.结果:建立了用RP-HPLC法测定地卡因在血浆和和脑脊液中浓度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40∶60∶0.2).在0.1-9.0mg.L^-1范围内地卡因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03mg.L^-1,血浆回收率为90.3%-99.1%,日内RSD为1.8%-5.6%,日间RSD为3.1%-7.7%.脑脊液回收率为88.7%-96.2%,日内RSD为3.5%-5.9%,日间RSD为6.1%-10.5%.结论:样品处理简便快速,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于地卡因的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行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联合0.4mg吗啡行腰麻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剖宫产产妇40例,腰麻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腰麻注药为重比重0.5%布比卡因3mL(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观察组腰麻注药为上述药液加吗啡0.4mg,观察两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0~10)、镇痛剂用量和次数、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尿潴留等。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结果:术中2组均提供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术后24h内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剂使用人次及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2组观察期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相仿(观察组比对照组45.0%vs40.0%,55.0%vs50.0%,P>0.50),观察组有6例发生皮肤瘙痒(30.0%vs0.0%,P<0.005)。整个观察期间2组均未发现呼吸抑制。结论:布比卡因联合0.4mg吗啡能提供较为满意和安全的剖宫产术中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