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共测我校八九级普系本科生916人,视力低下者占71.3%。其中女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为74.8%。入校时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视力低下率高11.8%。经过将近两年的大学学习后,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视力低下的增长率快5.5%。文科系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理科达78.9%,且重度视力低下眼数明显高于轻度视力低下眼数。这表明我校八九级普系本科学生视力减退严重,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的发展趋势,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象为2010年和2005年武汉市城乡6~18岁男女学生(原监测点校),共10393人。方法:将武汉市2010年与2005年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各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视力不良严重程度构成比分别作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5年来武汉市中小学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不良率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城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不良率增幅最大的年龄均出现在12岁,乡村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不良率增幅最大的年龄分别出现在12~13岁和9岁,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均呈现低龄化趋势。城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不良率均高于乡村学生,但乡村学生在青春早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增幅已接近或超过城区学生,城乡差距在缩小;女生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高发的年龄均早于男生,且各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和重度视力不良率也均高于男生。结论: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治工作,重点对小学高年级和城区女生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学生的视力功能减退与近视眼发生率的增高,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学校保健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学生中视力不良者,大部分为近视性屈光不正。70年代以前,我国曾对此作过调查,而对80年代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青年,入校后视力变化情况则极少报导。为此,我们对我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作了初步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视力下降确实比较严重,而且随着入校年限的增加,视力下降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理州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和变化趋势,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历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要求,于1991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分别对大理州中小学校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结果:白族、汉族男女生,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不良率均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且视力不良率均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平均视力不良率,小学、初中、高中白族男生分别是15.48%、31.06%、49.26%,女生分别是20.05%、38.83%、58.61%;汉族男生分别是23.07%、52.89%、69.47%,女生分别是28.61%、63.00%、77.58%。2010年汉族城乡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是女生高于男生(除男生的视力不良率小学阶段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视力不良的程度除小学白族女生的视力不良率是以中度为主外,其余都是以重度为主。白族、汉族男女生视力不良均以近视为主,重度视力不良率是汉族学生高于白族学生。结论:大理州学生视力不良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且以重度视力不良、近视为主,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辽市城区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的发展趋势.方法:对通辽市1995~2004年间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通辽市城区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检出率为6.22%.各年度均随学龄段的升高而上升(P〈0.01),而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小学为9.42%,明显高于初中生(5.77%)和高中生(3.82%)(u=4.75,P〈0.01).不同年度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女生(χ^2=4.40~256.95,P〈0.05~0.001).不同年度蒙古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χ^2=69.73~842.46,P〈0.01~0.001),同样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小于汉族学生(u=5.22,P〈0.01).结论:通辽市城区蒙、汉族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视力不良的防治仍然是今后学校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对兰州市32774名7~18岁汉族学生视力进行调查研究,视力不良率为44.89%,其中小学生为34.97%;初中生为59.97%;高中生为71.46%。重度视力不良率明显上升,高达17.08%,而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晚自习照明不足和持续视近的紧张状态,而又无望远的调节,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和场所。并提出具体预防措施和保护方法,降低学生视力不良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和掌握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视力低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时做好视力保护工作,本校一直坚持定期检查视力。现将2005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视力情况统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入学体检及每年一度的体检.我们对大学生的视力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大学生的视力每年都在下降.现仅就外语,物理两个系的学生,共578人的视力动态观察情况进行研讨,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对大学生视力下降情况的关注. 1一般资料除入学体检,我校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在观察统计中每人有2~4次的体检机会.自1988年以来,两个系共检眼数3252眼,其中正常视力眼数(含个别远视眼)982眼,占受检眼数的30%;近视眼数2270眼,占受检眼数的70%.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四川师范大学随机抽样19-22岁龄段2328名大学生的视力与部份体育成绩的测试值。结果表明:视力不良率高达84%,其中重度视力不良率58%,重度视力不良对剖份体育项目成绩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州市 7~ 18岁汉族学生视力进行调查研究 ,视力不良率为 5 3.87% :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为 8.4 1% ;中度视力不良率为 19.5 2 % ;重度视力不良率为 2 5 .94 % 中度特别是重度视力不良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而学习时间长、强度大、视力负荷过重 ,眼外肌得不到充分休息 ,是造成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高校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1年呼和浩特市大学生视力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1985年相比,大学生视力普遍下降,6年间视力低下率增长7.21%。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视力低下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概率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黄石市十六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共500名,检测视力,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初中生视力不良率为65.24%,且视力不良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与长时间用眼、用眼姿势不良、做眼操质量差、睡眠不足等有关.初中生的视力问题不容乐观,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西北民族学院1991年入校新生836名的视力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少数民族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7.29%,与汉族相近。维、藏、回、蒙族间近视患病率相差悬殊,维族(25.92%)最低,回族(70.27%)、蒙族(63.86%)及其它民族(67.31%)最高,藏族(44.12%)居中。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435 名4 ~7 岁学龄前健康儿童的视力不良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视力不良率为61 .70 % ;各年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别差异不明显;同1980 、1985 、1990 年相关资料进行比较,视力不良率明显上升,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市卫校新生视力不良状况,为学校防治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对1996~1998年3年间学新生2504人进行视力检测。结果:(1)3年间新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9.8%、51.37%和56.39%,以年均4.23%递增。(2)城区新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郊区新生,分别为57.3%比32.67%、57.61%比34.13%和65.94%比38.77%。(3)女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57.23%比22.38%、58.62%比24.25%和63.58%比27.14%。(4)视力不良程度构成比,重度的比重最大占40.72%、轻度占35.66%、中度占23.6l%。结论:学生视力不良应以预防为主,社会各方面都要重视。学校除加强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外,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读写习惯和读写姿势,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西大学在校大学生2000年视力检验资料,分析和总结大学阶段学生视力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有80%左右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龄男生;同一生源的女生近视率均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低下程度均以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重最大,达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视力减退情况的分析钟桂兰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是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四个现代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的一件大事。为掌握中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找出视力减退原因,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做好学生视力的保护工作,我们在市卫生局,市教委和师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了我校91级以来各届学生视力情况,并对学生视力下降的严重状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1557名新入校大学生进行乙肝普查,发现HBsAg阳性140名,阳性率为8.99%,略高于河南省前十年的调查结果.推测乙肝感染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其接触感染应引起密切关注.大学生中开展乙肝预防工作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95级新生体检资料分析,提出对视力不良、龋齿、乙肝等疾病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