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增  陈敏生  郑超 《海峡科学》2007,(4):3-5,27
义务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因为对义务教育性质缺乏明晰的认识,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体制不合理,进而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和制度保障.建构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要积极利用民间的力量,健全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蓓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1):115-118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失调、效率低下、有失公平的现状,其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县乡财政困难、财政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必须通过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建立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制度、切实保障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快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等措施,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及其供给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通过对我国义务教育的供给进行的博弈分析,指出由于中央、省级、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导致义务教育经费的供给不足和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建议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期实现教育财政的公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中存在公共经费投资力度不够、政府投资主体重心过低,投资责任含糊等问题,因此需构建我国中央、省、市、(区)县四级政府共同分担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许多问题。长期以来,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研究缺乏创新。“交易成本”和“集体行动的逻辑”这两个分析工具可以很好地解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自愿性集体行动的可组织程度,是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核心,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其优越性和缺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未来发展中值得考虑的5个问题: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立法;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彩票和政府公债化解农村教育债务;适当集中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责任;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拨款模式,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基金”,加强教育财政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7.
从供给角度看,温州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仅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乡村道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生活基础设施较完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校舍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被调查者对农村保障性公共产品、文化娱乐设施供给满意率近五成。从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依次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村民自治、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结果表明,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制度是现代国家实现社会公正、保持社会安定必不可少的社会性事业,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段优先发展竞技体育方略的内部机制与社会转型期公共产品发展失衡的外部环境条件共同导致了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失衡.本文以社会公正为视野,从调适体制、财政保障体制、表达和决策体制、多元化供给体制和监督体制等制度创新维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但是政府主导、以制度外财政为主的供给制度并没有改变,而是沿着既有的路径继续发展。本文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看为意识形态的蜕变,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均等化和服务对象的"非歧视化";完善地方政府激励制度;改革财政体制,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  相似文献   

10.
正督促各地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建立健全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督促各地落实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规范学校收费管理。推进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加强改进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加大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力度,推动财务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1.
龙叶  宋维明 《科技信息》2010,(35):I0203-I0203,I0178
本文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这一问题展开分析。首先,概述了我国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曹珂瑶 《科技资讯》2008,(30):204-204
本文试图以西安市蓝田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调查为例,找出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而提出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分级承担的保障机制,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农村小学、初中办学规模逐步缩小。小学、初中接近退休的老教师居多。小学教师高职称人数居多,但学历层次偏低。县镇教师的工资待遇较好,而农村边远教师偏差。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积极充实师资力量,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受教育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陶叡  朱洪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78-80,87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大规模转移到城市,给进城农民在生产安置、经济收入、住房建设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具有跨行政区域、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政策设计不完善,区县经费责任不合理、公办学校自由裁量权过大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在继续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建立国家主导、流入地和流出地共同分担的经费负担体制,探索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等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主要根源有政府财政支出体制不够完善、市场监管角色不到位、社会政策和保障制度不健全及公共资源配置效果不佳等。对此,通过深化公共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衡、规制全面的社会政策和保障制度及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来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农村,而和谐农村必须依靠公共产品的和谐供给。由于长期存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不科学,造成当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因此,要从优化供给制度,改革供给的模式,疏通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等方面创新,才能走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建议,必须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以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境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崭新的农村面貌。  相似文献   

17.
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在部分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仍然存在着向农民集资、摊派等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实质上是,农民作为平等的国家公民,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并没有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国后我国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要给予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维护农民权益,从国家的角度讲,最重要的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从农民的角度讲,应提高组织化水平,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财税角度提出了一些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一些建议:即清理和解决乡村债务,推进农村基层政权体制改革和城乡配套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使公共财政逐步覆盖农村;建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民主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按照"一人一案",重点解决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问题,继续增加残疾儿童少年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提高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探索建立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制度。继续实施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项目。深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研究制订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推动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推动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和"两免一补"资金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财税角度提出了一些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一些建议即清理和解决乡村债务,推进农村基层政权体制改革和城乡配套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使公共财政逐步覆盖农村;建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民主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