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在体育教学中要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快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教法、教师与课堂、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法、学生与课堂、教材与教法、教材与课堂、教法与课堂10种关系,发挥教学的综合效应;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高华华 《科技信息》2009,(36):I0267-I026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但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三种矛盾。其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占主导性的地位,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帮助解决这一矛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与教材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使学生最有效的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缐步正 《科技资讯》2012,(22):199-199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致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模式化严重,导致教师是教材和教案的执行者,学生是教师的复制品,学生在课堂上呆板、无兴趣,因而出现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身随而心违"现象。德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不变的课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新课程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形式、内容及学校的实际紧密结合,使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以此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就多年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的有关感受,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能促进了教学改革,而且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材,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地学习体育技术及理论课,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路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能促进了教学改革,而且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材,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地学习体育技术及理论课,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张宁  佟显宁 《科技信息》2012,(2):320-320
体育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素质教育,忽视体育文化的教育,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公式化和刻板化的高校公共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竞技体育技术教学,这一切严重地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与社会发展趋势不协调的一面,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改进。一、转变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体育专业的教学特点,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从而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待竞技体育的问题,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认识。党校体育也有传递竞技体育文化的任务,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竞技体育的教育;但由于竞技体育与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同,将竞技体育纳入体育教材的内容,必须遵从教育规律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使之符合教育的目的、符合学校条件、符合学生的发展和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突出以学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同学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发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教材基本上没有设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课程标准也没有设计相关教学环节.但是,利用体育课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却具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机智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旧的教学观念,创造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提高自主自学能力;营造创造性教学氛围以及加速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叶捍军 《科技信息》2011,(11):147-147,126
教育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处位置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反映教育过程的效益。因此,必须正确地、全面地、科学地把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自觉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既要把握好教师的主体性,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说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淑玲 《科技信息》2011,(25):I0276-I0276,I0319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既有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又有国家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和教材编写者教育思想的参与,可以说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必是一个开放的教学链。授课教师的课后说课就成了一种观摩课必要补充了。说课能使授课教师更具体、更充分地表达其对所授教材的理解,进而帮助听课者去全面而深刻地触摸到做课教师教学灵魂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课的体育活动中。如何运用教学规律,才能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认识。1 充分备课是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备大纲,备教材。教师只有按照大纲要求把教材吃深啃透,才能从中找出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目的性,才能抓住特点、重点和难点,从而找到最佳讲授和训练、操作方法。备学生。要做到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为此,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在国家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们必须要不断革新教学思维和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要重视体验式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有效运用,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和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教育中,体育教材注重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编排,重在向学生展示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呈现出关注学科知识的特点.现行的体育教材,由过去的《体育》演变为《体育与健康》,从科目名称的变化,我们就能感受到学科关注点的变化,不仅注重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更加关注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关注体育对人类的精神影响,扩大了体育学习的外延,更加关注体育的社会意义.体育教材的变化表现体育教学中心发生本质的改变.教师有传统的注重学科知识向关注运动与健康转变,让高中体育教学充分发挥课程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7.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积极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了很多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两种脱离常态教学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一种现象是有些教学模式应用时投入很多,只适合于展示、汇报、表演,常态教学环境下很难应用;另一种现象就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缺失了基本的教育、教学责任,常态教学环境下必须杜绝.为了能够有效克服教学中出现上述现象,我们必须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使它在常态教学环境下具有适用性.体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六学"形式的应用,能够使教师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细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知识技能,在自主练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国家课程标准悄然走入我们的视野.这是一次教育视角的切换,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更替.过去,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束缚下,教材被视为教学中至高无上的经典,拥有绝对的权威,规范教师的教,也规范学生的学.教师和学生都是教材的"臣民",教学就是教教材,学教材.在新课程中,教材被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的工具,是一种师生对话的文本.我们必须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科书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以健身、娱乐、休闲、发展兴趣爱好为主的多种体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塑造形体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但在现阶段师专普通体育课教学中,教材体系与课程设置要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还较为困难,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材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表明,必须加大理论知识教学内容,普及健身教育内容,注重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选用,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二中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3):79-80,94
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课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但是,在有些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忽视体育理论教学的倾向。如高等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每学期只安排一次体育理论教学课(2课时),有的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中,连一次体育理论课都没有安排,有的则把体育理论课列为可有可无的机动课。笔者认为,必须扭转忽视体育理论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