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组态软件MCGS在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MCGS组态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设计了基于MCGS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用MCGS编辑框架,SQL Server设计数据库管理,Vc负责功能模块与各个软件链接的编程,实现了采集煤矿实时数据并共享,以及图形显示、报警和关停电源等功能。在地方煤矿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极大地提升地方煤矿的管理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面对快速发展的数据分析需求,流程工业实时数据库单纯的数据存储和回溯功能已不能满足实际的应用要求.以关系数据库为介质,研究了基于Oracle的实时数据获取、处理、存储和访问技术.重点探讨了实时数据的压缩存储,并给出采用Oracle数据库内部语言PL/SQL实现数据压缩算法,由于数据的存储和访问中引进了数据压缩技术,在低频率和点数较少时,该技术可作实时数据库的替代方案.给出的方法在Oracle10g企业版中测试通过,并成功应用在某大型石化企业的丁二烯分离装置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测常采用人工监测,存在效率低、及时性差、数据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实现食品安全监测过程中的资源信息共享,在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下,进行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测预控系统的设计开发。该系统的设计主要依靠Eclipse的开发环境,基于Java EE的开发平台,采用My SQL的后台关系数据库和Java语言进行编写实现。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实时存储更新、平台实时监控、网络快速传输数据、共享数据等功能。最后以农药残留实验为例,将系统的分析光谱与Opus采集的光谱波形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简化人工劳动、提高科研效率、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且访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蔡万景  刘莹 《科技信息》2009,(19):37-38
通过对SQL Server2000数据库维护计划的深入研究,揭示配置数据库备份管理任务与系统提供的各项存储过程间的关系。对各相关系统存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结合网站技术,PHP技术等,探索通过网络操作SQL Server系统存储过程的方法。最终实现一个基于web的远程数据库备份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矿井通风日常管理及优化设计和系统方案模拟等矿井通风安全问题,提出通风监测与通风仿真一体化算法.通过共享矿井监控系统数据库的方法,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实时通风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将该算法与矿井通风系统仿真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矿井通风管理信息系统与矿井监测系统一体化,而且可以完成煤矿通风系统的在线实时仿真以及完成煤矿通风网络的动态解算.通过对霍州煤电三交河煤矿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分布式冗余的实时数据存储检索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集中式实时数据库吞吐量、容错性、可扩展性不足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具备多重副本管理功能的实时数据存储检索机制.该机制结合一致性哈希算法与基于多版本控制的数据组织方案,从实时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三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在保证数据存取实时性的基础上实现了备份同步、一致性修复等核心功能,从而有效提高了实时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为实时数据库向分布式存储、多重冗余备份、系统规模动态调整等方向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通过在原型系统中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达到设计预期目标和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课题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建筑能耗形势,研究构建在无线传感网和B/S模式结合下,建筑能耗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展示。提出了与之对应的设计方案,包括基于Zig Bee的能耗数据采集、基于ESP8266的数据传输、基于My SQL的数据库存储、基于SSM框架的前端展示。形成了一套软硬件齐全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用户跨平台和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基于VCT-EIS开发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该模式由视图层View、管理层CT及数据库层EIS组成。根据VCT-EIS模式将系统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管理层和数据库层:表现层通过请求获取并展示相关数据,实现模块的具体功能;业务逻辑管理层中采用功能编码对应SQL语句(或存储过程)构建配置文件,通过执行不同的SQL语句(或存储过程)获得数据库层的相关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封装成JSON数据返回给表现层;数据库层通过构建中间表,设置触发器,使用存储过程等技术保证数据逻辑的正确性。这3层结构彼此独立,使得系统更容易被维护。通过使用该系统,用户能降低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最终实现简便、高效的信息化教务管理。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生产状况实时监测分析是实现煤矿事故或其它突发状况的预测和及时处置的前提,而监测对象的状态数据,以及对象间关系数据的记录、描述和视觉表达是实现实时监测分析的基础。在分析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过程以及井下生产人员、设备、环境三类时空对象的特点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给出了一个通用的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刻画了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的状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基于该模型,开发了一个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时空信息系统原型,并以位置关系为例,实现了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时空对象的状态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可视化,从而表明该模型可满足煤矿井下生产过程的实时观测、数据获取、存储管理、数据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OPC技术在DCS数据访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Visual C 设计了一个基于C/S模式并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和嵌入(OPC)的客户端.通过该客户端成功地实现了Visual C 与SIEMENS Windows控制中心(WinCC)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利用Visual C 中的ActiveX数据对象(ADO)数据库接口,把WinCC中的数据存储到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中,实现了实时过程数据从WinCC到标准数据库的转存,解决了WinCC自带数据库中的数据访问困难的问题,为用户访问提供了标准数据源.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1.
在煤矿中,有不少井底车场与井筒连接处(马头门)发生了破坏,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查阅了20个煤矿马头门破坏实例,从埋藏深度、井筒类别、破坏时间、破坏形态、地质特征等方面对其规律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从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三个方面对其破坏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所使用修复加固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研究认为,马头门的破坏与矿井的埋深关系不大,最主要的还是地质条件问题;水是马头门的大患,必须加强水的综合治理。只要思想上重视,在设计和施工上加强预测、预防,马头门的破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c View GIS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提高和改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针对煤矿空间数据较多的实际情况,结合Arc View的突出特色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动态关联统一管理的特点,采用Arc View GIS和VB、VC等软件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系统的开发过程是开放性的,用户可以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变化对系统中的视图和属性表进行实时的增删、修改等编辑操作,使系统不断得以更新和完善。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性较高、稳定性好、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煤矿要实现高产、高效、安全地生产,井下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势在必行。根据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多分散、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的煤矿井下供电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井下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准确获得井下人员的位置非常重要。采用ZigBee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C2431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地面控制中心对下井人员实时定位、信息采集及身份识别,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被困人员的搜救,大大加强了矿工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密度电法对葛亭煤矿矿井采掘工作面进行超前探测。结合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数据采集,相对富水性判别,即时成果显示形成以"高密电法仪"为核心的采掘工作面水灾预防技术,实现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性预测。为井下工作面的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采动应力监测系统存在不足,比如油压传感器精度不高、采样频率固定和实时性差等特点,通过采用特殊应变材料、精密恒流源设计、多分辨率采样及CAN总线等方法设计的可变频率的采动应力实时监测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实时动态监测地应力的变化,揭示地应力的变化规律,对预防及防治类似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对策以有力的支持,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DKJ—1—D”声发射子系统在坚硬顶板条件下周期来压声发射前兆特征,结果表明,在老顶周期来压前,声发射将出现两次明显的波峰段,因而可以由此前兆来预报老顶周期来压,这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对数字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生产中的衔接计划部分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基于GIS基本原理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详细设计了煤矿生产中的衔接计划部分。并在RGIS平台上用VC 将其实现。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越来越复杂,给整定计算带来困难。提出一种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的供电软件设计方法,利用内嵌的VBA技术实现图形与算法的交互,研究了软件的实现步骤。研究表明该方法绘图快、计算准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煤矿重大事故控制研究的现状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析研究了我国煤矿事故及控制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煤矿(顶板、瓦斯、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等)重大事故都与采场覆岩运动争应力场应力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相关。应当针对具体煤层开采地质争采动条件,深化采场覆岩运动争应力场应力分布规律争相关事故预测及控制理论的研究,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事故预测争控制决策的信息化、智能化争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