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4):F0003-F0003
周剑平,湖南省长沙人,生于1964年7月。198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微生物工程专业。现任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8年人选甘肃“333”人才工程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获甘肃省先进工作者,2000年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任政协甘肃省第9届委员会委员,民盟甘肃省第11届委员会委员,甘肃微生物协会理事,甘肃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食品工业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2.
回顾与展望——纪念甘肃省科学院建院20周年(1978年~1998年)¥甘肃省科学院办公室回顾与展望——纪念甘肃省科学院建院20周年(1978年~1998年)甘肃省科学院是甘肃省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建院以来,本院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问题,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选取2005—201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影响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横向看甘肃省近10年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从纵向看甘肃省的金融生态环境仍有不足.针对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不足之处,就如何优化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学学报》2014,(2):F0002-F0002
正201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2月12日在兰州隆重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会见获奖者代表并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讲话。会议由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主持。我院院长高世铭,副院长周剑平及各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副省长郝远宣读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名单》等。其中,我院副院长周剑平等人完成的《固定化细胞规模制备技术研究》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院建院以来首次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学学报》2014,(3):F0003-F0003
正2012年3月9日,甘肃省与中科院签署省院科技合作协议,随后,双方成立了支持甘肃省科学院发展领导小组,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在甘肃省科学院挂职副院长一年半的时间里,兰州分院院长助理张健最大的感受是:院地协同创新非常必要。与中科院其他四个省院科技合作试点单位相比,兰州分院与甘肃省科学院同处一个城市,便于人员的交流、资源共享。张健指出,甘肃省科学院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科研实力还是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申报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甘肃省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近日获得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准。"甘肃省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安全、环境、健康问题,建立国际先进的MEMS研发线,实现MEMS传感器研发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7.
郝新民 《甘肃科学学报》2009,21(2):F0002-F0002
2009年3月3日,由甘肃省科学院和甘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兰州汉氏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渭黄天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武威汉氏天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省工业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工业生物技术产业行业技术中心承办的“人工湿地系统在污水处理及生态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中美学术交流会”在我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了“共同支持甘肃省科学院发展协议”。副省长郝远和中科院常务副院长施尔畏出席仪式并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将借助自身优势,加强科技与资源的有效对接,进一步促进甘肃省与中国科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对共同支持甘肃省科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甘肃省科学院主办的《甘肃科学学报》在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省优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再次获得“甘肃省优秀期刊奖”。  相似文献   

10.
《甘肃科学学报》2007,19(2):F0003-F0003
由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主办的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综合信息网站——www.gsmsc.cn(甘肃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英文缩写),于近日正式开通运行。这是我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之子项目一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数字化建设项目中的一部分,它的开通标志着该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3):F0002-F0002
甘肃省科学院传感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主要从事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敏感材料、微电子、智能仪器仪表、测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等。近年来,研究所确立了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气敏传感器的研究;以固定化技术为支撑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传感器及传感器应用技术为重点的研究方向,研究所下设4个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我院传感技术研究所近日通过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计量认证评审组考核,并获得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13.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2):37-37
由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研究员洪嘉祥等完成的<甘肃省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评价>课题,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我省滑坡、泥石流资料,利用卫星TM数据,结合航片和地形图,经过图像处理完成数字化地图,建立了滑坡、泥石流的遥感解释标志,判译了全省3400个滑坡和540条泥石流沟,并进行了现场实地验证和核对,基本符合实际,证明判译正确.  相似文献   

14.
“甘肃创新发展第四届科学家论坛”于2010年4月26日在兰州召开。我院党委书记周天佑、副院长刘国汉、自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安兴才及有关研究所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5.
《甘肃科学学报》2007,19(2):F0003-F0003
以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剑平为学术带头人的“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在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专家初审、评审及答辩等程序后,荣获省科技厅批准及经费资助,成为我院唯一获此殊荣的科技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由我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理事长王得楷研究员为团长的“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及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考察团一行13人赴日本考察。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13日,甘肃省第一次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在兰州理工大学举行。我院与甘肃源岗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功能微生物菌种开发土壤改良剂技术合作意向协议",将由该公司提供研究开发经费100万元,以周剑平副院长带领的创新团队为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甘肃科学学报》2006,18(4):3-3
2006年6月甘肃省科学院院长窦新生、副院长周剑平、喜文华和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甘肃省科学院和兰州理工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签约议式,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智平、校长李慧、副校长夏天东及与我院开展合作的对口院系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窦新生院长与李慧校长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9.
葛文 《甘肃科学学报》2011,(2):159-F0003
2011年4月20日,我院召开院务会议,通过对《甘肃省科学院“十二五”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的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