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污泥对地下水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用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作肥料,会影响棕壤和褐土两种不同土壤地下的水质.用土柱来模拟实际土壤,对土柱进行淋洗.通过测定土柱淋洗液,分析了两种污泥在棕壤和褐土上的淋洗特性及对地下水质的影响.测定项目主要包括:EC、pH、DOC、重金属元素(Zn、Cu、Pb、Cd).实验结果表明,褐土比棕壤更适合施用污泥.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以河道底泥和生活污泥为原料烧制的陶粒比表面的测定原理、方法和结果,并对生活污泥添加量、粘结剂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对陶粒比表面的影响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絮凝剂PDA用于污泥脱水处理的过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报道了阳离子絮凝剂PDA在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泥脱水处理中的过程优化研究。以处理后上清液的COD Cr、透过率和絮团的尺寸大小、含水率为指标,对2种类型污水的不同浓度污泥进行系统的PDA投加量试验,并与参照样F4的试验结果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任一种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与污泥浓度均有很大的关系。当控制污泥浓度为1.6%左右时,絮凝剂PDA和F4的投加量均达到最小值,相应的药剂与绝干污泥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87‰和2.03‰。此时污泥处理的药剂成本最小、最经济。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采用PVA-硼酸法制作固定化污泥颗粒,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恢复的污泥颗粒进行实验,得出苯酚降解的适宜条件。污泥与载体体积比为1:1,平均粒径2~4mm,载体为PVA 活性炭的固定化污泥颗粒,在水力停留6h,泥水比为1:4,进水酚浓度达250mg/L时,可得99.8%的酚去除率,废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剩余活性污泥气浮浓缩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溶气气浮装置来浓缩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研究得出了污泥气浮浓缩工艺的各主要设计和运行参数,并对沉淀浓缩和气浮浓缩的运行稳定性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水污泥产量巨大且污泥成分复杂.若污泥处理处置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目前,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水厂污泥来源与组成、污泥危害、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的基本方法、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进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建议,使污泥的产生、处理、处置和环境保护之间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在立式管式炉上进行了石化污泥和市政污泥的燃烧实验,研究了含水率、燃烧温度和污泥类型对于NOx排放特性的影响.通过控制干燥时间得到了不同含水率的污泥.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5%~35%的范围内,石化污泥和市政污泥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量均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为700~900℃的范围内,两种污泥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量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石化污泥的金属氧化物含量更高,使得在燃烧过程中的NOx排放量更大.并从NOx的生成机理上对这些结论作了具体的分析,解释了不同因素对NOx排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污泥性质、胶羽结构与处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污泥处置近来已成为极重要的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污泥处置研究发展现况,论述了各种类型的污泥与其组成颗粒的特性、结构和污泥处置中的各种重要程序,并进一步讨论了污泥的后处理,如杀菌、水解、热处理与资源亿等,以及近年来对污泥胶羽结构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中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以及此类膨胀对污泥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影响和通过污泥黏度、胞外聚合物和污泥颗粒粒径三方面对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泥混合液进行了分析;运用死端过滤实验方法,研究了非丝状菌膨胀时污泥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沉降性能与污泥黏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活性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是引起非丝状菌膨胀的关键因素;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非丝状菌膨胀主要因反应器中累积的高浓度胞外聚合物所致;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极大影响了污泥混合液的过滤性能,污泥膨胀后过滤阻力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0.
污水厂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未经稳定处理的污泥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根据世界各国污泥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相关政策的导向,污泥资源化是未来污泥处理的主流。文中介绍了国内外污泥资源化技术的发展近况,对现有的污泥资源化技术进行了分类,以期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与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传统污泥处理工艺中污泥减容化的方法进行了阐述,针对传统污泥浓缩脱水工艺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技术,并就其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颗粒污泥的三维结构极大地影响其沉降性能和结构稳定性,但是目前缺乏对颗粒污泥内部三维结构、孔隙结构分布特征等在维持颗粒结构稳定性中的作用的研究。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对象,采用同步辐射的X射线显微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扫描颗粒,通过Avizo软件对颗粒污泥进行三维重构,获得了颗粒污泥中孔径、孔隙的空间分布和分形维数,建立了颗粒污泥的孔隙网络模型,并计算颗粒污泥的绝对渗透率,为颗粒污泥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稳定高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物污泥的特点及资源化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在分析生化污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并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制气、污泥热解制油技术、污泥制取吸附剂技术、制作建筑材料、污泥合成燃料技术和生物活性炭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污水得到了处理,而怎样对污泥处理处置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做了一些分析。首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污泥处理处置原则进行了说明,对污泥处理处置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对污泥消化、堆肥、干燥、填埋、焚烧等工艺流程、优缺点作了详尽阐述,对污泥的建材利用做了介绍,并以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为实例对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利用技术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微波脱水干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微波加热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微波加热使污泥脱水干化的新思路,并就该方法的影响因素和电能消耗作了试验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是污泥脱水干化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多阶段过程,取决于废水组成及操作条件的选择.同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朱志清 《科技信息》2011,(34):417-418
某建筑材料制品厂的废水处理系统经常发生污泥膨胀..本论文通过分析该系统多年运行数据以及污泥性状,发现污泥膨胀和温度及负荷有关;通过实验证实,污泥膨胀的原因确实是由于低温和低负荷引起的;后通过小试模型,提出了调节污泥负荷和投加生物营养剂方法来控制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置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微波加热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微波加热使污泥脱水干化的新思路,并就该方法的影响因素和电能消耗作了试验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是污泥脱水干化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这里阐述了剩余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技术路线,分析各种剩余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将清洁生产概念引入污泥减量化中,提出在系统中实现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污泥农用资源化的处置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农用,前二者由于场地有限、费用昂贵等原因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污泥中富含N、P、K及有机质,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因此,把污泥的处置与农用资源化相结合将成为最好的选择。我国污泥农用资源化的方法主要有:自然风干后直接施肥、干燥和造粒后施肥、污泥堆肥后施肥和污泥制复合微生物肥,前二种方法由于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后二种方法通过众多学者田间试验,表明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污泥资源化处置方法,但重金属离子易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积累是限制污泥大规模土地利用的最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我国污泥农用资源化处置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