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石羊河上游为研究区,利用2001年、2011年landsat-5 TM影像解译监督分类结果,获取了石羊河流域上游两期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并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对石羊河流域上游2001-2011年土地利用/覆盖作定量分析研究,分析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率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如何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分通过分析东大河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袁虹  孙小霞  郭生祥  王善举  杨正国  汪有奎 《甘肃科技》2011,27(20):183-185,168
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发生危害情况,表明火灾是森林资源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森林有害生物发生危害严重、损失巨大,气象灾害对森林生长和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地质灾害对局部地域森林或林业生产破坏性较大。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灾害系统管理总体目标及防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探矿、采矿过程中,会排放和堆积大量污染物,不仅破坏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引发区域河流、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屏障,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但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矿山退出后的修复治理已刻不容缓。本文全面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必要性,从水体、土壤和景观等三个方面探讨祁连山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路径,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之一,在河西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该流域出现水资源急剧下降,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到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所以,石羊河流域生态坏境的恶化现状急需研究和整治。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水资源利用、植被保护、产业调整、人口控制、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几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整治对策,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相关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范围广,社区居民多,居民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使得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之间的冲突也十分明显。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和谐发展,是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的社区调查,提出了当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在社区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保护区管理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促进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1-2019年MODIS数据与1985-2019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部及毗邻区41个气象站点逐日数据判断保护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降水的变化,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时间尺度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5 a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年、季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均不同程度上升,保护区呈暖湿化...  相似文献   

8.
李晓青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66-66,224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水资源的严重匮乏所致,因此,分析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成因及流域治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是流域生态功能紊乱的表现.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尝试对流域作两级功能区划分,讨论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作用及其调控对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有利于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索取也随之增长,生态环境日渐恶劣,一些人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对森林进行毁灭性的破坏。森林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是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保证。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在天保工程施工以来,培养和挖掘符合祁连山自然风景的特色产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开发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健康评价研究可为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对于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绥阳县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宽阔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2031个小班样地的8万多个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森林植被健康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宽阔水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健康评价模型,并以此开展宽阔水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健康评价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3个方面,结合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资源"二调"数据,采取敏感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确定了用于宽阔水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健康评价的10个具体指标:地类、优势种、自然度、郁闭度、龄组、森林灾害等级、海拨、土层厚度、坡度、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山西省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植物样方调查方法,通过分析银金多金属矿开采对山西黑鹳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发现该矿区主要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三裂绣线菊、黄刺玫、山蒿等,主要乔木有华北落叶松、青杨等,物种丰富度为26.700±8.81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874,反映出该地区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组成较简单,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提出了应当做好确保保护区动植物安全和对地表裂缝治理、沉降预防等工作,对保护区进行绿化和覆土,逐渐恢复原本生态环境,避免采矿对自然保护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3,(12):53-53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批准了全国29处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赤城大海坨名列其中。赤城大海坨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7月,位于赤城县南端,北京西北方向,是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区内生物门类齐全,包含了我国特有动、植物类群,植物资源和经济动物多种多样,具有多样性、稀有性和代表性。该保护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潮白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防风固沙、增强水源涵养能力、调节气候,改善首都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等具有特殊意义,是首都的重要生态屏障。○赤城大海坨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在修河源五梅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晋升国家级保护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保护区具有较强的自然性和原始性,森林具有典型性和完整性,是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生态位极其重要。提出了将修河源五梅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亟待加强治理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编制《甘肃河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笔者在石羊河流域进行了专程调研 ,所见所闻令人忧心。石羊河流域人口与水资源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民勤绿洲岌岌可危 ,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治理保护 ,民勤会很快变为第二个罗布泊!一、生态环境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石羊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 ,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27m3。究其原因 ,一是来水减少 ,二是需水量急剧增加 ,三是用水技术落后。当地群众总结为“上游流失水、中游浪费水、下游蒸发水、城市污染水”。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 ,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局…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长江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长江口的赤潮、长江水质污染、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流域内人群健康等问题;论述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森林植被的锐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洪灾和地质灾害的基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长江水质的污染和长江口的赤潮,水利设施的兴建使得濒危物种增多,城市化增加了洪灾损失;提出了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增加环境建设的投入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森林植被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7.
汾河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森林覆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尤其是森林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汾河上游流域,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一个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太原市唯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其森林植被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生态安全和对汾河流域的大城市的生态屏障作用能否正常发挥.所以应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汾河上游流域的森林变迁的历史,追根溯源,进行研究,目的是找出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规律,从而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恢复植被,为汾河上游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谢艳艳 《甘肃科技》2013,(24):88-92
运用文献计量法获取1990-2012年甘肃气候变化研究的机构、人员、主题、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近10年间甘肃气候变化研究文献增长显著,中国科学院是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气候变化特征、影响及响应是甘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主要有水资源、生态环境、冰川、冻土等,研究区域主要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祁连山、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等生态脆弱带为主,研究技术手段主要采用遥感、小波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转化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背景,分析在一定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影响.并推求出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溉开发水平下的上游山水与中游泉水间的月推移年径流量互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灌溉开发水平的提高,虽然可以加激地下水资源转化,夺取一些无效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最终将导致掠夺性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寻求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资源转化规律对区域水利规划及生态环境评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赵守平 《甘肃科技》2011,27(21):20-22
东大河水源涵养林是祁连山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石羊河流域的东大河和西大河上游,是金昌市唯一的水源涵养林区,维系着金昌“镍都”和永昌绿洲的国土安全、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金昌市工农业生产和40万人民生存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