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芳芳  王喜亮  李军旗 《科技信息》2010,(21):J0041-J0042
河南省卢氏县马阴地区研究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为元古宙-古生代裂陷槽。本文通过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将该区划分出三个地球化学异常区:Ⅰ区元素组合异常复杂,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以Ag、Pb异常为主,是寻找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Ⅱ区异常以Mo为主,经查证有钼矿(化)体的存在;Ⅲ区异常最为简单,以锌元素异常为主。通过本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研究区的地质、蚀变等特征,可推断出该区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桃山-诸广铀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带内集中产出了桃山、鹿井、下庄等花岗岩型大矿田.桃山-诸广岩体地区位于华南活动带内.从区域重力、航磁、航放异常入手,结合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与铀元素富集有关的物探异常,列出了地球物理异常找矿的两级标志,总结了桃山-诸广岩体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  相似文献   

3.
永丰县三坊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金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坊地区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及金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经野外土壤地球化学系统采样及地表勘查,在该地区发现了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探讨了金异常与地层、构造与隐伏岩体之间的成因关系,圈定了异常区段(块)与土壤金异常,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激电法在唐河某铜镍矿矿产调查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对野外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圈定了激电异常,并对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详尽地预测了区内极化体的位置走向,为在唐河铜镍矿深部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省水系沉积物磷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地层以震旦-寒武系中磷含量最高,岩浆岩以碱性岩中磷含量最高,基性岩次之,同时磷地球化学异常充分继承了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磷矿、峨眉山玄武岩、碱性岩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水李子园-两当太阳寺金银铅矿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地球化学异常主要特征总结,以及地球化学块体金银铅资源潜力预测,认为,李子园-太阳寺一带是西秦岭主要的成矿远景区,具有形成大型矿集区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南坡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对南坡北延测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圈定5个综合异常。异常形态清晰、规律清楚、性质明确,物化探成果与地质成果一致,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陈小荣 《甘肃科技》2014,30(24):46-49
红尖兵山钨矿床位于甘肃北山狼娃山-白山复背斜西段南翼,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通过对该区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矿区1/10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异常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该矿床钨钼异常与石英脉的关系,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
姚晓峰  王友  白云  朱炼 《科技信息》2010,(5):341-342
洞嘎普东铜金矿位于冈底斯构造带南亚带,矿区主要的赋矿围岩为凝灰岩,地表可见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和孔雀石化发育。本文总结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共圈出三个地球化学异常区和四个高精度磁测异常区,结合地质特征初步圈定了两个具找矿潜力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凤县三台山金矿地质特征,并根据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重点讨论了矿体围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深部成矿预测信息.认为矿体围岩地球化学异常具有明显的横向分带性和较明显的垂向叠加特点,深部有隐伏矿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Madden-Julian 振荡对中国东南部冬季降水的调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Madden-Julian 振荡(MJO)对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冬季降水的调制, 分析了可能的遥相关机制。通过对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站点观测降水资料的合成分析, 发现MJO 对于中国东南部冬季降水有显著的影响: 在MJO的前4个相位, 降水存在正异常(湿); 在MJO的后4个相位, 降水存在负异常(干) 。对水汽收支的诊断结果表明, 经向风异常造成的水汽通量异常, 是造成降水正负异常的主要原因。通过对500 hPa位势高度异常场和风场的分析, 以及对经向风异常 EOF 分析表明, MJO 通过激发PNA 型而影响到经向风场, 异常风场具有和 MJO 相关的变化模态, 即: EOF1落后EOF2 1/4 周期, PC1 领先 PC2 1/4 周期。这种径向风的异常最终导致了中国东南部地区冬季降水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推广的Chern-Simons型示性类,从导出的descent方程出发,对规范反常进行上同调分析,讨论了Wess-Zumino反常有效作用量作为一上闭链即作为上时群H_△~-的群元与反常相消条件、有限规范反常和Gross-Jakiw反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贵州盘县呼都金矿区是该区继砂锅厂、羊禾地、小尖山金矿发现之后的又一凝灰岩金成矿潜力区,通过已开展的1:5万土壤化探测量,显示金土壤化探异常较好,针对两处金重点异常区实施地表浅部山地工程和少量钻探工程异常查证,结果显示车家槽子-猴耳包-带和哈树头-田坝头-闭塞-带金矿地表蚀变情况较好,硅化较强烈,推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推广的Chern-Simons型示性类,从导出的descent方程出发,对规范反常进行上同调分析,讨论了Wess-Zumino反常有效作用量作为一上闭链即作为上时群H_Z的群元与反常相消条件、有限规范反常和Gross-Jakiw反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处理了新疆地区2010~2014年的FY-2E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基于构建的亮温背景场资料,对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前地表红外亮温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震前亮温异常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地区,其位置和走向均与于田地震所处断裂带相吻合;异常出现在2014年1月27日(地震前16天),一直持续到2月2日(地震前10天),之后迅速消失;亮温异常十分明显,异常出现时亮温均值相比背景值增幅达8K~10K,异常值增幅可达20K以上。此次亮温异常现象在时空演变的各个方面均与于田地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亮温背景场资料对于地震异常提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震前电离层扰动研究进展及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震前电离层异常扰动研究进展,大量新的观测证据显示,地震活动前的电离层扰动确实存在,而且在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发生前几天到几个小时内的孕震区上空会发生显著电离层扰动。针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大地震事件,通过利用漠河、北京、武汉和三亚的地基GPS测量获得的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数据,北京地面测高仪测量的F_2层临界频率和Es临界频率等参量,考察中国上空电离层在地震前的变化情况,发现地震前1~6 d中,5月6-7,10-11日,白天电子浓度比5月1-5日的值偏低。但f_0E_s增强。5月9日日落后中低纬电子浓度出现异常增强,而这段时间地磁活动平静。探求这些异常变化的机制则需收集更多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9~2010年大华北岩石圈磁异常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曲面样条和球冠谐和方法,对2009年和2010年所测量的2期大华北地区218个地磁场测点的数据所描述的岩石圈磁场F,D,I3个要素进行分析.2期测量所得到的F,D,I3要素的宏观分布类似.D要素的值在华北东北部负值增强、正值减弱,在华北的中西部负值减弱、正值增强;在整个华北的大部分地区,F要素的负异常减弱,正异常增强,江苏滨海和辽冀附近的正异常减弱,负异常增强;I要素在华北大部分地区正值增强负值减弱,在辽宁东北部,山西东边界至晋豫交界附近的区域正值减弱负值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畸形所致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将诊断为子宫畸形的复发性流产40例患者分为2组,21例经阴道行宫颈环扎术为治疗组,19例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发现,术后妊娠结局治疗组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有效率15.7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子宫畸形所致复发性流产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14年全国756站的降水资料和美国NOAA-CIRES的20C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四川南部秋季(9~11月)降水变化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四川南部秋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际周期以2~4 a和准6 a为主,年代际周期以9~15 a为主。它与黄淮流域同期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四川南部秋季降水关系密切的大气环流结构是北大西洋—俄罗斯西部—蒙古西部—东亚(NRMA)遥相关波列,NRMA遥相关波列在东亚地区激发出一个气旋性环流,与此同时,中南半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性环流,以上环流型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和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四川南部地区汇合,从而容易导致该地区降水的产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同贡—塘先金锑矿床位于大厂矿田外围。泥盆系下统塘丁组和益兰组是本区金锑矿脉的主要赋存层位。该区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并有多条Au、Sb矿脉,地球化学异常反应强烈。同贡地质项目组综合分析成矿地质因素认为:应把找矿方向重点放在北部塘先区1号~3号矿脉、南部同贡区F3、F16断裂破碎带的深部探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