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供应链补货模型中没有考虑在供方可选择情况下的协同, 从而影响库存补充策略及供应链成本的问题, 研究了由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多级供应链中的基于CPFR的协同补货问题. 考虑订货概率参数, 建立了基于分销商订货量和零售商订货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协同补货模型, 以求通过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同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 并采用MATLAB对协同补货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其结果验证了所构建的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模糊需求且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的二级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供应链,依据Cui等提出的不公平厌恶模型,分析了此VMI供应链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的协调情况.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在不利不公平分配情形下,公平偏好供应商存在唯一的最优产品生产量,其为公平偏好系数(零售商势力外生参数)的严格减函数(减函数)且不高于风险中性的供应商的最优产品生产量,批发价格契约无法使模糊需求下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的二级VMI供应链达到协调;在有利不公平分配情形下,公平偏好供应商存在唯一的最优产品生产量,其为公平偏好系数(零售商势力外生参数)的严格增函数(增函数)且不低于风险中性的供应商的最优产品生产量,批发价格契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模糊需求下考虑供应商公平偏好的二级VMI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验证了相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集群式供应链中引入集中控制型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与第三方物流(TPL),建立由n个供应商、一个主导TPL、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集成管理模型.首先,以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单次运输成本与单次运输批量的关系,研究TPL从各供应商处分别取货和按送奶路线循环取货两种补货方式下的批量决策问题.然后以利益共享契约模型为基础,建立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契约分析该集群式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边际运输成本因子是选择补货方式和补货批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按送奶路线循环取货的方式受此因子的影响更大;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契约可以唯一确定契约参数,从而实现供应链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4.
基于时间的VMI整合补货模式的系统成本与牛鞭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力菠  陈杰  马义中 《系统工程》2006,24(10):26-33
为了研究基于时间的VMI整合补货模式下补货周期对两级供应链系统中系统成本和牛鞭效应的影响以及系统成本与牛鞭效应的关系,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工具构建该模式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实例仿真,定量研究基于时间的VMI整合补货模式中供应商对随机流需求输入的订单响应率波动及系统成本的变化,并通过二次函数的回归分析探讨系统成本与牛鞭效应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显示.随着补货周期的延长.牛鞭效应呈现严格单调递增的变化,系统成本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系统成本与牛鞭效应之间则是一种二次凹函数的关系,那么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补货周期,实现供应链牛鞭效应与系统成本的协调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5.
库存竞争陛产品的VMI收益分享合同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存竞争性产品的需求依赖于该产品货架展示量.重点就VMI环境下经营库存竞争性产品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决策过程,按Stackelberg博弈方式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当库存竞争性产品具有非库存弹性性质(即库存弹性系数小于1),需求的随机扰动因子为均匀分布时,存在唯一博弈均衡,使得分散式供应链双方最终达成收益分享合同;但该合同无法协调供应链,分散式系统的渠道期望收益始终低于集中式系统的渠道期望收益;与供应商相比,零售商享有更多的供应链渠道收益;利润率较低或者库存弹性较高的库存竞争性产品,更适宜在VMI环境下采用收益分享合同,进行分散的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6.
库存竞争性产品的需求依赖于该产品货架展示量.重点就VMI环境下经营库存竞争性产品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决策过程,按Stackelberg博弈方式进行建模分析. 结果表明:当库存竞争性产品具有非库存弹性性质(即库存弹性系数小于1),需求的随机扰动因子为均匀分布时, 存在唯一博弈均衡,使得分散式供应链双方最终达成收益分享合同; 但该合同无法协调供应链,分散式系统的渠道期望收益始终低于集中式系统的渠道期望收益;与供应商相比, 零售商享有更多的供应链渠道收益;利润率较低或者库存弹性较高的库存竞争性产品,更适宜在VMI环境下采用收益分享合同, 进行分散的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7.
相乘型需求下VMI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及收益共享与返利机制来协调市场需求函数为(零售价格与不确定因素)相乘情形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通过推理分析得出: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在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等于其占供应链成本比例时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而在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大于其占供应链成本比例时不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收益共享与返利机制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供应商和零售商收益比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中各自收益大,且按返还给供应商收益共享比例和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分配增加的供应链收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VMI契约的南水北调供应链SRSS策略及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VMI契约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应用可以实现库存管理决策权在供需双方的重新分配,从而达到供需双方的"沟通与协调"的目的.借鉴水槽概念模型直观清晰地阐释了南水北调供应链VMI契约的内涵,设计出南水北调供应链的库存补充与调度的VMI系统.通过建立VMI契约下带提前期的SRSS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求解出不同参数基值和执行策略下的长期平均总成本,并绘制出长期平均总成本的变化趋势,对南水北调供应链执行策略的选取和决策具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廷龙  梁樑  浦徐进 《系统工程》2006,24(10):20-25
考虑产品随机损坏率情形下的一个供应商和一个经销商组成的Newsboy产品的供应链系统。研完供应链双方分散决策和供应商管理经销商库存(VMI)两种情形。当双方独立决策时,经销商和供应商分别以各自期望收益为目标决策最优的订货批量和最优生产批量,当完好产品的批量小于经销商的订货批量时,供应商将给予价格折扣;当由供应商管理经销商库存时,供应商在满足经销商期望收益要求的条件下,同时决策生产批量和批发价格。对于损坏率和产品需求为一般分布函数的情况下,研究在两种策略下供应链双方最优决策、双方和整个供应链的期望收益,以及VMI策略实现的条件以及对供应链的价值。最后将指数分布需求和均匀分布损坏率应用到一般模型中,通过算例进行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入期权合约,研究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链的协调。研究表明,首先,在VMI供应链协调中,市场不确定程度越高,期权合约越重要,供应商销售或者零售商订购的期权越多;其次,对整个VMI供应链而言,期权合约使得供应商获得更大比例的利润;最后,零售商订购期权更多是出于规避缺货风险的动机,而非单纯地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 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improvesthe modeoftraditionwhicheachdosethingsinhisown way,andimpliesintegrationideainthesupplychain,andadaptstothechangeofdemandinmarket.Dif feringfromthetraditionmanagedinventory mode———retailermanagedinventory(RMI),itisthe purposeofVMIthatbothsupplierandbuyerobtain thelowestcost,suppliermanagesbuyer’sinventory underthecommonprotocolbywhichbothparties abide,andtheywillsuperviseitsperformandmodify itscontent.VMIisthecollaboratedpolicywhic…  相似文献   

12.
基于趋势需求的供应链订货与定价决策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时间已成为影响产品价格和需求量的重要因素。考虑时间对价格和需求量的影响,利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的供需关系及其订货与定价决策作定量研究。在制造商首先确定销售价,配送商随后选择订货量的假设前提下,导出供方的最优定价和需方的最优订货量,即纳什均衡结果。在均衡状态下,供需双方在各订货周期内的利润随时间推移而减少,且当双方的订货周期相同时各方在整个经济寿命周期内的利润最大。此外,供应链的经济寿命周期随产品价格的下降速率增加而缩小。最后,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Shapley值法的VMI下合作企业间的费用分担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四种不同组合的连续时间VMI管理模式,得到系统的总费用与各成员的费用。基此,运用合作对策中的Shapley值法对VMI下库存管理费用的节约进行合理的分配。  相似文献   

14.
在不考虑原材料变质而产品变质且订货商处缺货部分需补的集成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系统中, 由于生产准备成本的影响, 供应商采用批对批策略生产产品不一定最优, 因此文中允许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生产产品均采用整数比策略, 即一次采购的原材料分整数次生产, 一次生产的产品分整数次给订货商供货, 建立了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订货商的VMI模型. 通过基于遗传算法设计的求解步骤得到了一次采购的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的次数, 一次生产的产品给订货商供货的次数、供货间隔期以及订货商处的服务水平等决策变量的值. 算例结果表明: 供应商采用整数比策略采购原材料和生产产品可得到VMI系统最小单位时间总成本的满意解;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生产准备成本、产品变质率、丢单系数等各自的变化均会对供应商的生产决策以及VMI系统最小单位时间总成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交叉销售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市场营销方式,对提高销售商市场占有率起着重要作用. 考虑特价商品与相关商品存在交叉销售,其需求与价格和库存水平有关,有现货时会促进相关商品销售,缺货时顾客等待意愿受价格和时间共同影响,构造了一个新的短缺量滞后供给分数,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 model,简称EOQ模型). 从理论上分析了模型唯一最优解存在的条件和相关的管理启示. 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价格和时间敏感因子、需求相关因子等参数对销售商订货策略和平均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特价商品销售价、有现货和缺货时间均存在一个合理范围,其中销售价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超过某一固定值,缺货时间存在一个下限,当价格和时间敏感因子、需求相关因子和两种商品销售价与采购价之差增加时,应尽量减少缺货时间;当特价商品销售价高于该固定值时,有现货和缺货时间存在一个上限;在一定条件下,提高特价商品销售价会减少销售商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with revenue sharing where the retailer offers two revenue share schemes between himself and his suppli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ventory ownership: One is that the retailer takes charge of the unsold items,the other one is that the retailer returns the unsold items to the supplier at the end of the selling period,and the supplier disposes those overstockings.In each contract,the retailer deducts a percentage from the selling price for each sold item and transfers the balance to the supplier.The supplier solves a two-stage problem:She first chooses contract,then decides retail price and delivery quantity according to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chosen.With an iso-price-elastic demand model,the authors derive the retailer and suppliers’ optimal decisions for both schemes.In addition,the authors characterize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disposing cost.The authors compare the decisions between the two schemes for disposing cost turn out to be holding cost or salvage value,respectively.The authors use numerical examples to show the supplier’s first-stage optimal decision depends critically on demand price elasticity,the disposing cost and the retailer’s share for channel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