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2,(21):47-47
一、项目简介 植物营养调节剂"99植宝"是四川省广安牌坊村高科技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的一种高浓度、多成分、多功能全面营养螯合态液肥.1998年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并获得发明专利.该产品将植物生长必须的16种元素及有机活性物质(属专利保密成分)螯合在一起,形成无毒、无激素,既促生长,又防病、治病的营养液肥.使用该产品不但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代替农药防治植物多种病虫害,并且对当前世界上任何农药都无法防治的烟草"花叶病毒病"、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率高达90%以上.如从苗期开始使用,还可以减少70%左右的农药用量和30%左右的氮肥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99植宝"代表了该类型产品的高效、无毒和与环境的相容、友好的特性,体现了药肥结合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主要技术内容 "SV高效有机无机复肥"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复混肥料.富含N、P、K有机质和硅、钙、硫、镁、硼、铜等中量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技术特点为:(1)做到了四维复混:它使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菌肥、缓释矿物肥巧妙结合,是一种多功能综合复混的高效肥料;(2)使用了矿物缓释剂,利用多孔矿物和有机矿物对NH+、K+、H2P04-、HPO4的吸附、络合作用,实现养分释放速率与植物生长需肥规律同步,提高了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了化肥污染;(3)采用了生物工程技术组合筛选出固氮、解磷、解钾的硅酸盐菌剂与有机物质相配合制成生物有机肥料,可以使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释放出来被庄稼吸收,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土壤;(4)缓释肥配方与专用肥配方相结合,与化学控释肥和包膜缓释肥明显不同,矿物缓释剂在当季作物养分吸收释放完后,可停留在土壤中,对后来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继续起吸咐和缓释作用,是一种多功能长效缓释肥;(5)结合测土与配方施肥,形成了一整套测土、配方、生产、施用的新技术.它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产率达15%~45%,肥料利用率提高30%.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每季作物每亩可节省10~20元.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幅射固化技术包括紫外线(UV)固化和电子束(EB)固化两大技术,早在19世纪70年代已开发成实用的新技术,并在有关应用范围得到广泛使用.主要在涂料工业、书画刻印艺术行业、微电子工业等领域,用该新固化技术来替代使用溶剂型涂料、胶粘剂、印刷油墨的传统的热固化技术.幅射固化技术同传统的热固化技术相比,在节能、环保方面有显示出它独特的优点.如UV固化的能耗为热固化的1/5,而EB固化仅为其1/100.幅射固化配方中不含有机溶剂,对大气无污染,被誉为"绿色技术";幅射固化速度极快,使流水线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幅射固化工艺可保证涂层更薄,并有优良的性能,从而可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幅射固化可在室温下操作,这样可扩大到在热敏性材质(如木材、纸、塑料等)上进行操作.因幅射固化技术与热固化技术相比具有上述优点,使其在工业化生产应用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该课题从2003年开始在云南省富源县试验,经过2004~2005年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2006~200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31.8万亩,在各年魔芋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从29.6%上升到91%,采用生物多样性种植商品芋软腐病发病率从22.5%(净种)下降到10.4%,防效达53.5%;种芋从15.55%(净种)下降为6.62%,防效达53.05%,减少使用农药15908kg,降低生产成本127.2万元.增加产值15515.2万元,其中间作玉米增加产量51840吨,实现了粮经双丰收和病害防控三赢.使魔芋这一作物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技术采用PP熔炼和NPP新工艺,使活性氧化锌生产达到设备微型化、生产连续化、系统密闭化、大大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为大规模生产提供技术上可行、经济成本降低的可能性.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40m2/gB.E.T)、极高的化学活性和极好的流动性,100%为15~30纳米的球形粒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植物源生长调节剂在毛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叶面喷洒浓度为120mg.L-1的植物源生长调节剂,比CK增产29.11%,亩增值191.66元.经T检验,差异显著.浓度为100mg.L-1的处理比CK增产2.77%.品质分析表明120、100mg.L-1浓度的处理,分别使毛豆增加可溶性糖0.53、0.04mg.g-1,蛋白质增39.21mg.g-1、降39.27mg.g-1,氨基酸增0.022mg.g-1、降0.025mg.g-1,粗纤维降0.0223 mg.g-1、增0.0152 mg.g-1,淀粉降2.20、3.15 mg.g-1,灰分变化不明显.120mg.L-1处理,使鲜重增133.3g/株.故毛豆叶面喷洒120mg.L-1植物源生长调节剂效果比较好.该药剂的应用对于提高有机农业产量和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具重要作用,对于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地球上光能利用率最高、最具开发前景的生物之一--微型藻类的一种,螺旋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天然资源.近20年来国内外螺旋藻产业化速度之快,产品之多,产值之高,在微型藻类生物技术领域犹如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螺旋藻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γ-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β-胡萝卜素等,1克螺旋藻所含的营养相当于1000克各种蔬菜的营养之和,它特别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消化率高达84%,这是任何食物都无法相比的.通过毒理学试验和研究证明:螺旋藻是安全、无毒,对受试者的各项指标均无任何不良影响.螺旋藻所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具有很高价值的生化物质,使其成为开发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重要资源.由于螺旋藻开发有不占农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特点,因而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螺旋藻产业的发展和系列产品开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言水产科学(Fishery Science)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包括资源、捕捞、养殖、加工、海洋、气象、渔机、仪器、渔船以及渔业环境等方面,涉及范围广。因此,水产科学的名词术语非常丰富。随着现代水产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名词术语逐步渗透到水产科学中来,使水产科学技术名词术语越来越丰富。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水产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的渔业术语学(Fishery Terminology),逐步形成和建立渔业术语标准化的基础上,推动我国水产科学的发展。本文着重对水产科学术语的编辑方法、科技名词译名和定名的原则作一些探讨。一、水产科技名词术语的特点水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专业性强,概念繁多,统一名词术语,实现水产科学技术术语的规范化,是发展水产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工作。在渔业科学发展演变历史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组成的新的名词术语渗透到水产学科中来,这给翻译水产科技术语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英语水产科技术语中,应用了大量复合词汇,占科技术语的95%。由于不同的搭配组合,其含义完全不同。复合词组构成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形容词+名词artificial culture 人工培养,人工养殖artificial fertilization 人工授精,人工施肥artificial hybridization 人工杂交artificial propagation 人工繁殖experimental biology 实验生物学2.形容词+动名词artificial hatching 人工孵化artificial ripening 人工催熟artificial feeding 人工投饵artificial seeding 人工采苗artificial drying 人工干燥artificial smoking 人工熏制3.名词+动名词fish farming 鱼类养殖fish finding 探鱼fish tagging 鱼类标志放流fish utilizing 鱼类利用fish processing 鱼类加工fish searching 鱼群侦察4.名词+名词stock assessment 资源评估fishery regulation 渔业法规fish microbiology 鱼类微生物学fish yield 鱼产量gilllamella 鳃小瓣5.动名词+名词fishing method 渔法fishing season 渔汛fishing vessel 渔船fishing port 渔港fishing index 渔捞指数fishing lamp 集鱼灯6.合成词两个或多个词的全部或部分构成合成词。mariculture(=marine culture) 海水养殖bioenergetics(=biological energetics) 生物能量学ecosystem(=ecological system) 生态系统automonitor(=automatic monitor) 自动监测器aquafarm(=aquatic farm) 海中牧场biodynamics(=biological dynamics) 生物动力学bioengineering(=biological engineering) 生物工程学bioelectronics(=biological electronics) 生物电子学7.利用特定词头、词尾构成新词:词头构成许多新词。multispecies 多品种microsporocarp 小孢子果microspectrometer 显微分光计polygene 多基因postlarva 后期仔鱼prelarva 前期仔鱼proactinomycin 原放线菌素词尾-sis构成许多新词。ichthyophthiriasis 小瓜虫病ichthyophonosis 鱼醉病gyrodactyliasis 三代虫病stigmatosis 打印病costiasis 口丝虫病cytolysis 胞溶immunodiagnosis 免疫诊断erythrolysis 红细胞溶解从以上不难看出,词头、词尾组成的科技术语均有固定的搭配规律。由于不同词头、词尾的搭配,大大地丰富了水产科技术语。特别是翻译时要仔细分析研究这类术语的使用领域,才不致于造成误译。二、译名准则科学技术术语的翻译准则是什么?至今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清末翻译家严复先生提出过“信、达、雅”的标准,严复对“信、达、雅”的解释虽有缺陷,但他提出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文献翻译的客观规律,而且简明扼要,易被我国广大科技翻译工作者所接受。笔者认为,除了采纳严复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准则。所谓“科学性”是指译名准确无误地表达原词含义。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表达原词(术语)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原词的字面含义。“实用性”则是要求译名、定名简明易懂,便于使用。译名或定名为达到“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目的,要求译名或定名者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科技术语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字水平。因此,在译名、定名时,又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弄清词义译名准确的前提是要透彻地了解每条术语的真实含义,绝对不能从字面上进行翻译、定名,同一个词汇,在不同专业、不同场合使用时可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artificial fertization这个复合词汇在水产养殖专业文献中经常碰见,为“人工施肥”。倘若在人工繁殖文献中出现,它的含义指“人工授精”。在水产科技文献中涉及生物种类的地方名很多,有些论文报道一个养殖对象或开发利用对象,往往只反映某个对象的地方名,无拉丁学名。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轻易进行译名,更不能以地方名来进行定名,必须查找它相应的拉丁学名,然后按拉丁学名,根据描述的生物形态特征进行定名才是正确的。比如Bighead,从字面译意指“大头鱼”,实际上应译为鳙鱼。类似这些词目很多,因此在译名时,必须注意相应的学名。2.译名,定名应表义确切、简明实用、兼顾传统习惯专业性术语的专业性特别强,每一个专门科技术语,必须符合专业的特点。同一个词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中,词义却完全不同。比如gear,在机械专业中,它的真正含义指齿轮,器具等;可是在水产捕捞专业中,它的真正含义指渔具。又如food,它在水产养殖专业文献中,应译为饲料,但由于习惯沿用饵料一词。因此,在译名、定名时,也要照顾到习惯用法,根据原文上下文含义,可以考虑饲料和饵料两词兼用。3.遵从副科服从主科的原则为了全国科技术语的统一,根据应用学科术语的定名应服从基础理论学科定名的原则,尽量使水产学科词汇与其它相接近的学科如生物科学术语相统一。并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术语为准。4.直译和意译灵活应用科学技术术语译名,应尽可能做到“对等翻译”。在译名、定名时,尽可能做到照顾原文的基本含义。所谓直译,笔者认为,在准确翻译词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直译,倘若实在不能反映原意时,应以意译为宜。比如在水产资源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复合词组fish school,但这样一个词组绝对不能直译,不能从字面上直译为“鱼学校”,这样译名,使人莫明其妙。因此,碰到这类专用名词术语,一定要懂专业,意译为“鱼群”,倘若不懂水产资源学这个专业,就不能确切的进行译名、定名。三、关于定名原则科技术语的译名和定名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译名是把汉语以外的文字构成的术语译成汉文术语供读者使用,而定名是对科技术语给予确切的名称。名称可以是来自外文译成的汉文,也可取自汉语原有的名称。二者尽管有区别,但是又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一些源于国外新技术的译名,就可以取其恰当译名作为定名,为国家科技术语规范化打下基础。倘若外文专门术语有多种表达,如Aquaculture,Culture,Farming等约有五六种同义术语,在译名中,不可避免地有多种译名,就应其中选择一个准确、科学、实用的译名作为定名名,便于国内科技名词术语标准化。四、关于海峡两岸水产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定名的建议近几年来,海峡两岸水产专家加强了往来,在接触中,发现名词术语有很多的差异,有必要进行统一定名的研究工作。这几年,笔者因受台湾《现代渔业》、(养鱼世界》杂志的邀请,开辟水产科技专用名词术语专栏,连续出版了十几期,估计刊登了2000多条名词术语。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科技名词术语是可以统一的,少数名词、名称不统一,所占整个名词术语比例不是太高。特别是鱼名,一些养殖对象,定名不大一样,但拉丁学名是一样的。倘若对水产科学名词术语进行审定,可组成海峡两岸的水产专家,组织一个水产专业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共同来进行审定,否则他搞他的,我们搞我们的,这样搞出来的水产科技专用名词术语不统一,影响海峡两岸水产科学术语工作的交流。本人建议:第一步:组织海峡两岸水产专家把大陆、台湾的水产名词收集起来加以对照;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定名。  相似文献   

9.
环境激素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环境激素”这一新名词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环境激素在英语里叫做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或叫做endocrine disruptors,直译叫做“扰乱内分泌化学物质”。激素是指在生物体内分泌的物质。环境激素则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对人体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通称为“外因性扰乱内分泌化学物质”。环境激素与其他环境污染物不同,它具有扰乱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关系到人类的生殖健康。激素也称荷尔蒙,来源于希腊语horman,原义为“刺激”。该名词是“由体内特定器官所产生的,以极其微小的量来产生调节生物体代谢、平衡作用的生理性化学物质的总称”。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可能影响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生殖器肿瘤、性行为等,也可能影响各种生物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人类总体精子的数量减少现象。据丹麦内分泌学家尼尔斯·斯卡凯贝克调查发现,30多年来,美国和其他20个国家男子的精子数平均下降了50%,患睾丸疾病的人数增加了2倍。环境激素已成为人类新的公害。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污染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家认为,人类生育能力下降可能与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导致激素变化有关。环境激素所含化学物质多种多样,包括农药、染料、涂料、除污剂、洗洁剂、表面活性剂、氟利昂、重金属、各种塑料制品、药物、各种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动植物性激素和垃圾焚烧产生的二英等。环境激素是一个世界性的污染问题,关系到人类繁衍、生存和发展。目前,环境激素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对其展开研究。从1991年至199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和意大利西西里岛等地已经召开了7次关于环境激素问题的专家会议,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也开始着手于这方面的工作;英国BBC和日本.HK电视台就环境激素做了专题节目。对于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的译名,从科学的、专业化的角度来讲,直译“扰乱内分泌化学物质”较为严谨,但从媒体宣传和公众认识的角度来讲,称为环境激素可能较为简明并易于接受,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约定俗成。因此,我同意后者。  相似文献   

10.
碳是化学元素C的中文名称,左旁“石”字表明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有不定形碳、石墨及金刚石等同素异形体,各自有恒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炭是概括的工业性名词,我国人民用炭这个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煤炭、木炭、焦炭等。煤炭在古书中称为石炭,简称为煤。煤有不同种类。根据固定碳及挥发分含量的不同,有褐煤、硬煤(无烟煤)及烟煤。后者又分为气煤、肥煤、瘦煤及炼焦煤等。同类煤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随产地而异。同一产地同一煤层,而不同的采煤工作面,所采的煤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尽相同。木炭随所用的木料及烧制工艺和条件的不同,其化学组成,特别是其灰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显然不同。焦炭由于各厂采用不同的配煤方法及不同的炼焦工艺,炼制的焦炭在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上不可能相同。一个厂在不同时期生产的焦炭,其含碳量、含硫量及灰分以及抗压强度等指标均经常地在变化。我们不能任取一块煤炭、木炭或焦炭进行化学分析,那样分析的结果没有代表性。我们必须采取大量样品,用科学的取样(sampling)方法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分析,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炭有下列特点:1.炭是含碳物质(即含有化学元素碳的物质),但不是纯碳(不是100%C)。2.炭的含碳量不恒定。3.炭所含的杂质在组成及含量上均不恒定。4.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均不恒定。所以,炭是化学成分不纯,一种随着原料来源不同,及制备工艺和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无恒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物质。碳则是化学元素,是纯物质(100%C);碳化合物则有恒定的含碳量,可以从分子式计算出来。可以看出,含碳物质是含化学元素碳的材料,简称碳素材料。它分两类:一是纯碳(100%C)的材料,即碳材料;二是含有杂质的不纯碳材料,即炭材料。炭砖的原料是天然石墨、无烟煤或焦炭,以沥青或树脂为结合剂,压制烧成。其含碳量一般小于95%,其余大部分是灰分。甚至同窑烧成的炭砖由于火焰温度的不均匀,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存有差异。根据我国惯例应称为“炭砖”而不是碳砖。至于其他种类炭砖如镁炭砖,它含MgO 65%~85%,C 10%~25%,还有其他杂质氧化物,应称为镁炭砖,不是镁碳砖。炭电极的原料是人造石墨(由沥青焦、石油焦、焦炭、无烟煤及炭黑等石墨化后制得)及天然石墨。这些物质都或多或少含有灰分,不是纯碳,因而应称为“炭电极”。电炉炼钢用的炭电极石墨化程度很高,而铝镁电解的炭电极则石墨化程度不高。光谱纯石墨电极的原料是光谱纯碳,含碳量是≥99.999%C,充作光谱分析电弧发光之用,不允许有微量的任何灰分及杂质。这种电极可称为“碳电极”。近年来发现的C60、C70,英文称fullerene,中译名为富勒烯、富勒碳、球碳或笼碳等等。它是纯碳,所以可称为球碳或笼碳。以纳米(10-9m)小颗粒碳制成的细管有特异的力学性能,因是纯碳材料,所以称作纳米碳管。炭纤维的原料有多种多样,某些原料含有微量灰分,例如沥青基纤维。热解处理以沉淀碳经常在含灰尘的大气中进行,难免有尘埃进入,使纤维的灰分增高。热解有时不完全,使纤维含有 N2或H2等元素。因而纤维不是纯碳。不称碳纤维而称“炭纤维”。结论 碳是化学元素C。凡涉及化学元素或化学成分变化的有关C(碳)的名词均用“碳”。例如:增碳(carburizing)、脱碳(decarburization)、渗碳(cementation)、碳化(carbonization)。碳化合物有分子式,有恒定的C(碳)含量。碳素钢是单纯含有元素C(碳)的钢。炭是不纯的C(碳)。炭材料、炭产品均含有或多或少的杂质,其含C(碳)量是不恒定的,因而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不恒定。一般来讲,工业上含C(碳)的产品都是炭产品,不能称为“碳产品”,因它不是纯碳。例如“炭砖”不能称为“碳砖”。* 魏寿昆院士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1.
地球大气中一直含有大量微小的灰尘、烟粒、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颗粒物质,气象学上将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颗粒物质称为大气气溶胶。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如静风、逆温等稳定大气状态下),如果人类社会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质,使空气中的气溶胶不断在某一区域聚集致使其浓度过大,产生可见的光散射作用,人们就能感觉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如果由于悬浮在空气中不可见的微小颗粒散射作用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时,就称霾(音mái)。形成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分布在0.001微米到10微米之间,它们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空气变混浊,影响视野。在有霾的天气里,看远处的物体如同隔了一层纱,物体颜色减弱、边缘模糊。由于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范畴,能够通过呼吸直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有霾的天气里要减少户外活动或采取个人有效防护措施。形成霾的颗粒来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排放。自然界产生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灰尘、矿物、硫酸盐、硝酸盐等气溶胶物质;人类活动排放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燃烧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和生物质燃烧(植物秸秆、动物尸体和生活垃圾等)、工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很多有毒和有害水溶性粒子的气溶胶。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会加大霾发生的频率,稳定的大气状态是发生霾的重要天气条件。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大气中的工业排放量或保护植被、改善自然环境等减少霾发生的频次,却无法人为清洁整个大气层。大气的净化主要依靠自然过程自我净化。形成霾的粒子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非常缓慢,但在不稳定大气状态下,形成霾的粒子会在风或对流作用下向远处和高空输送,在光化作用或遇到合适的水汽条件时,作为云、雾的凝结核,形成云、雾和雨滴,最终降落到地面。清除空气中悬浮粒子最直接有效的自然过程是降水冲刷。容易与霾混淆的天气现象有雾、轻雾(旧称霭)和浮尘,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使能见度恶化,影响视程。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形成条件和所含颗粒物不同。起雾过程本质上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达到饱和,空气相对湿度达到100%,就产生了凝结态的雾滴(能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因此,形成雾和轻雾现象的物质颗粒主要是水汽。霾和浮尘天气一般相对湿度低于80%,因此形成霾和浮尘的天气现象的物质颗粒主要是“干粒子”。浮尘天气一般出现在大风、沙尘暴天气之后的无风或风较小的天气条件下,其颗粒物主要是裸露的地表或建设工地等处的尘土被风吹向空中,大风过后较大的尘土粒落地,而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的微小尘粒继续飘在空中并向下风方向移动,形成浮尘天气。霾一般出现在气团稳定、较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粒子除包括尘土外更多的是其他气溶胶,粒子平均直径一般也比浮尘小。第二,影响视线程度不同。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为雾,在1~10千米之间为轻雾。霾和浮尘的水平能见度均在10千米内。从视觉上来说,雾和轻雾通常为乳白色,浮尘一般呈土黄色,而霾在不同的光线背景下颜色有所变化——远处明亮的物体呈浅黄色或橙红色,暗的物体则呈蓝灰色。第三,形态和尺度不同。雾一般呈乳白色,像云一样,不均匀,有雾区与无雾区有明显界线,水平尺度大小相差悬殊,垂直厚度一般在几百米以下。霾和浮尘比较均匀,与晴空区没有明显的界线,水平尺度在数十千米以上,垂直厚度可达数千米。第四,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自然界的雾除了影响交通,不会影响人类健康,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形成霾和浮尘的颗粒物会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2006年4月16—17日的一场浮尘天气,仅在北京市的降尘量就达到30万吨,北京市民经历了从黄天到黄地的过程,看到了北京一夜之间成为土城,但未必能想到如果没有“及时雨”冲刷,植物将被叶面上的尘土憋死。期盼着“阴霾终将去,浮尘昨日天”,各国政府和全人类正在为此努力着。  相似文献   

12.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主要用于修正疾病相关的缺陷基因的技术。截至2005年1月,全球共有1020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基因治疗由于尚存在药物生命周期短、给药途径、多基因病和免疫反应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还基本处于实验阶段,在临床试验还不是很成功。虽然如此,基因治疗具有经济、直接、高效的优点。在科学家未来的不断努力下,前景十分光明。一、基因治疗的概念人类疾病都是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辐射、病毒、细菌、营养等)与体内因素(如精神因素、激素、代谢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与体内因素的相互关系,相当于外因和内因,内因起主要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基因是生物功能的可遗传的单位,是内因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对于非传染性的人体自发性的疾病,主要是人自身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出了问题。对于传染性疾病,则是外源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通过他们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作用于人体而致病。因此,人类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体自身基因出问题,或外源病原体基因及其产物作用的结果。我们刚才提到了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现在更具体地说明这些概念的含义。在分子生物学中有一个中心法则,图1表示的是中心法则的示意图。图1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对人类而言,基因是人体染色体上脱氧核糖核酸(即DNA)的一段序列,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本身可以复制达到新陈代谢和遗传繁殖的目的。基因通过转录过程,产生RNA,即核糖核酸,并进一步通过翻译,生产出蛋白质,即功能作用的具体实现者,也就是我们说的基因表达产物。前面说到的基因出了问题,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自身基因的异常或缺失,二是外源基因的攻击。相应的对策有:对于基因异常或缺失,就是设法加入正常的基因或产物,或补充缺失的基因或其产物,使其发挥应有的正常功能,例如直接加入最终表达物蛋白质。对于外源致病基因或自身病变基因,可以想办法使其不起作用,例如用化学药物阻止这些基因的复制、转录或翻译,或阻断其下游作用通路。可以想像,这些方法可以在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传递的任何一个环节使用。基因治疗就是从遗传物质本身,即基因入手,不必产生或纯化基因的最终产物,而是将基因,通常是通过一个载体直接导入人体,再利用人体自身就具有的基因复制、转录与翻译功能来产生这些产物,达到补充正常基因产物或对抗异常基因的目的(参见图2)。图2 基因治疗示意图二、基因治疗的主要特点:从基因治疗的原理可以推断出其主要特点:1.更加经济、方便。因为它利用了人体自身的表达系统和功能,毋需进行产物的分离纯化。2.理论上更加安全。因为它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异常或缺失基因,不会带来其他的副作用。3.技术上要求更高。因为它必须将基因直接导入人体,并有效调控其表达,因而在操作技术上,特别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三、基因治疗涉及到的关键步骤1.基因的识别。识别DNA序列的哪些部分是基因,哪些不是,以及基因的功能为何。对人类自身基因而言,于2003年4月全面完成,中国也参与了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识别了3万多个基因。2.疾病的基因基础,就是发现疾病是哪些基因引起的,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国际上的OMIM数据库,即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已经收录了一万多条与疾病相关的条目。3.基因的导入系统。找到了致病基因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高效、靶向性地导入正常的基因。目前开发了多种导入系统,主要包括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裸DNA、脂质体等。然而如何针对不同基因不同的目的区,构建高效的导入系统,仍然是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的难题。4.基因表达的可调控性。基因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调控关系,如图3表示的是老年痴呆症相关的基因调控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相互牵制与协同关系。人体本身的基因,是处在整个基因组的大环境下,因而能够进行自身复杂的调控。而导入的基因是装在一个载体上,不具备这些复杂条件,而且我们对这些调控还不十分清楚,因而在什么时候基因该表达,什么时候不应该,以及该表达多少,仍然是巨大的难题。四、基因治疗的现状截至2005年1月,目前全球正在进行1020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其中约2/3处于临床一期,1.7%处于临床三期。图3 基因调控网络一例(选自KEGG数据库)从所治疗的疾病来看,66%的药物用于肿瘤,其次分别为单基因病(9.4%)、心血管病(8.1%)、传染性疾病(6.6%)等。从所使用的目的基因类型来看,细胞因子最多,占24%,抗原基因14%,肿瘤抑制基因12%,其他还包括自杀基因、缺陷基因、药物抗性基因、受体基因、复制抑制基因等。在地域分布上,美洲占67%,欧洲28%,亚洲、澳洲和非洲分别占1.9%、1.7%和0.1%。从所使用的载体系统来看,27%用的是反转录病毒,26%为腺病毒,裸DNA/质粒为15%。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基因治疗药物被批准上市,就是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商标名:今又生/Gendicine),于2004年1月20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准字号生产批文上市。p53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所以该药主要用于治疗肿瘤。五、基因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1999年美国一位18岁男孩因为接受基因治疗导致多个器官衰竭,而这据信是因为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而造成的。2002年8月和2003年1月初法国一位小孩和美国一位小孩分别出现了白血病类似的症状,因此美国FDA(食物与药品管理局)在2003年1月暂停了所有在血干细胞上使用反转录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临床实验。全球对于基因治疗也因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这反映在最近几年新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有所减少:在1999~2004年间,全世界新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方案从117个减少到58个,今年到一月份的数字为1个。总结起来,基因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1.基因效应时间较短。2.免疫反应:过分反应,特别是重复治疗时。3.病毒载体的问题:病毒虽然经过灭活,但可能会再获得功能而致病。4.多基因病的问题:一个基因不能解决问题,转入基因未必是真正的缺失或异常基因。六、总结基因治疗是从最根本的遗传物质,即基因入手来修正人体功能的缺失或异常,具有经济、直接、高效的巨大优点。虽然在技术上要求很高,以至目前只有一个上市产品,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失败和挫折,这些挑战将持续很长时间,但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终究是暂时的,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必将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基因治疗的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13.
聚焦贫铀弹     
摘要 本文介绍了贫铀弹的概念和构成,从贫铀弹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入手,分析了贫铀弹的战术性能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影响。指出贫铀弹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较强的长期危害。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贫铀弹。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开始用贫铀合金研制常规武器弹药,先后制造了多种贫铀穿甲弹和破甲弹。随后,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国也开始研制贫铀弹并开始装备部队。进入7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一系列由铀、钛及铀、钼等合金制造的贫铀炸弹、贫铀穿甲弹和贫铀装甲弹等。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并在世界战争史上首次使用贫铀弹。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再次将贫铀弹再次被大规模用于战场。贫铀弹是否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世界上是有争论的。下面,就让我们从贫铀弹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入手,分析其战术性能和对人类与环境的影响。铀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稀有元素,它由3种同位素组成,即铀-234、铀-235和铀-238。天然铀中的这三种同位素对核辐射能的贡献分别为50.7%、2.2%和47.1%,因而辐射主要源自铀-234和铀-238。贫铀是从天然铀中提取铀-235(供核武器装料或核反应堆核燃料之用)以后的废料,因其99%以上的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铀-238,故称贫化铀,简称贫铀。贫铀的硬度高、韧性好、密度大(每立方厘米19.3克),是钢的2.5倍,抗张度为4500~6000千克/平方厘米,具有极其优异的穿透力。贫铀弹,是指以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导弹、航空炸弹、坦克炮和航空炮炮弹、子弹等。其爆炸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摧毁坚固建筑物和攻击坦克。1991年海湾战争中,贫铀炸弹主要以A-10对地攻击机作为空载平台,对地面坚固目标进行攻击;贫铀穿甲弹主要以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及地面发射系统对装甲目标进行攻击,最大破甲深度几乎达到1米,而常规铜穿甲弹的破甲深度最大约为0.7米。除可直接杀伤目标外,贫铀弹还会产生较强而持久的核辐射危害。生物体(主要是人、动物和植物)受照射后会出现核辐射生物效应,使细胞内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电离和激发,进而导致体内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键断裂而遭破坏;还会使生物机体内水分子电离成自由基,再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变性甚至死亡,直至引起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障碍,使整个机体发生一系列病变。贫铀弹对人员的杀伤,主要有体内污染和通过弹片嵌入伤口的污染。贫铀弹在爆炸过程中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会使铀形成高度分散的放射性微粒和气溶胶,一部分在大气中飘逸,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另一部分逐渐沉降至地表,进入水和土壤,通过作物和水产品等食物链进入人体。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铀,可沉积于肺部,诱发肺癌;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铀,主要滞留于肾、肝和骨髓中,引起病变。贫铀的γ射线对人体的危害虽不大,但其主要放射α粒子的能量高达400多万电子伏,在体内射程很短,直接作用于细胞,可对DNA造成很大的损伤,引发白血病和其他癌症。贫铀弹片嵌入伤口,或者普通伤口接触贫铀造成伤口污染,进而造成体内污染,并延迟伤口愈合时间。贫铀弹不是核武器,它不是利用核裂变能量来打击敌方目标,所以国际上尚无对其使用的明文规定。然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贫铀弹的危害。最近在英国召开的世界禁用贫铀弹会议,呼吁世界各国全面停止对贫铀弹的研制和使用。对铀的医学防护,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人体内铀的促排。国内外已研究用于促排铀的药物,主要有碳酸氢钠、喹胺酸、氨羧基类络合剂(如促排灵)和氨烷基次膦酸类络合剂,其中最被看好的是氨烷基次膦酸类络合剂。法国居里研究所对20多种衍生的该类络合物促排铀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效果最好的一种是二亚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促排4天后,大鼠肾和整体铀水平分别仅为对照的9%和41%。其他一些支持疗法,如营养、促进肾功能恢复、纠正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铀暴露造成的急性肾损伤也有很好的效果。总之,贫铀弹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较强的危害。由于贫铀的半衰期(放射性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长达45亿年,这种危害将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国际社会没有理由对此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本文对已公布的生命科学各学科名词的一义多词问题及其原因作了分析,并就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
自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微生物学名词》以来,迄今为止已公布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12个分支学科的规范名词[1~10],使我国生命科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名词混乱、定名不准和用名不当状况有所改善,在统一生命科学名词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目前生命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一义多词”问题仍然比较严重。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对生命科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提出了更迫切和更高的要求,“一义多词”的名词亟待统一。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在编写《英汉-汉英生态学词汇》一书时所收集的部分资料,谈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一、一义多词现象举例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历史悠久、分化和发展迅速的一门科学。有相当多的名词属于基本名词,对部分或全部分支学科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从已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来看,对不少基本名词,在各学科之间却定名不一(见表1)。表1所列仅是与生态学关系比较大的一些名词。生命科学各学科间的一义多词问题由此可见一斑。二、产生一义多词问题的原因1.对概念的内涵理解有明显分歧生命科学的词汇多数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而对若干概念,国外的认识也不一致,这便成为译名混乱的根源之一。比如Lincoln等人认为“acclimatization”是生物对变化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渐变可逆性调节。与此相对应,他们认为“accliamtion”是生物对人为或实验环境因子的渐变可逆性调节[14]。Mackenzie等人[15]和Resinger等人[16]的观点与他们基本相同。但是Collin[17]和Ricklefs[18]把“acclimatization”与“accliamtion”视为同义词,认为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形态或生理可逆性变化反应。难怪“acclimatization”的译名有“驯化”[3,12]、“[风土] 驯化”[9]和“气候适应”[12],等等。同样道理,“allelopathy”的译名有“异种克生[现象]”[1]、“化感作用”[6,11,13]和“异种化感”[9],等等。笔者认为“异种克生”仅表明了某种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其他生物的不利作用,而“化感作用” 和“异种化感”则表明了某种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其他生物的有利或不利作用。但是“异种化感”仅包含种间作用,而“化感作用”则既包含了种间作用,又包含了种内作用。土壤学名词(定义版)(1998)[13]把“allelopathy”定名为“化感作用”,认为它是指“植物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的抑制或促进作用”。虽然该定名和定义均比较好,但是同其他定义[14,16,19]一样,该定义的信息有严重欠缺,没有指明是种间“其他植物”,还是种内“其他植物”,或二者均包括在内。笔者认为可将“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异种植物或同种其他植物产生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动态体系。对生命科学基本概念的定名应当反映生命科学的最新发展水平。名词的内涵变了,名词本身也应相应变化。比如“allelopathy”最初是指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发芽或生长的抑制作用,现在认识到它是植物的一种普遍的抗竞争机制[19],包括种间竞争性化感作用和种内竞争性化感作用[15],既有不利作用,又有有利作用[20]。对“allelopathy”内涵的全面认识,是给其定名和定义的必要前提。2.对概念的措辞不同即对概念的内涵理解比较一致,但在遣词用字上却存在差异。如“被动运输”与“被动转运”,“单态”与“单态现象”,“异域种”与“异地种”,等等。从表1可以看出,生命科学各学科的一义多词现象多属于此类。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可供表意的词汇丰富、数量庞大、涵义细致。虽然为择优定名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另一方面也成了出现一义多词的另一原因。由于对外来词汇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加上个人遣词用字习惯的不同,以及对概念理解的细微差异,便造成了一个概念多种名称。3.对“规范名词”和“不推荐用名”的认识不同在已公布的生命科学各学科名词中均有一些“不推荐用名”。在这些“不推荐用名”中,有的名词在这一学科为“不推荐用名”,而在另一分支学科却为“规范名词”。如“生命带”和“广布种”在《植物学名词》中均为不推荐用名[9],而在《动物学名词》中却为规范名词[6],等等。4.各学科之间的定名协调工作较差在近年来的名词审定工作中,生命科学各学科分别进行,且历时较长,客观上给定名协调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协调工作不力亦是造成一义多词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概念的一义多词,不是认识上存在本质区别,只是措辞不同而已。所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工作,对此类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三、对策生命科学名词的规范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多数分支学科已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有的学科正在进行名词审定;已完成第一批审定工作数年的一些学科,不久将要进行增补、修订和补充定义的工作。为了进一步做好生命科学名词规范化工作,首先应鼓励和加强对有关概念的研究,注意学科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以提高和统一认识,为择优定名和名词定义打好基础。这是其一。其二,要加强各学科之间,以及与交叉学科之间的定名协调工作。建议成立一个生命科学名词审定协调机构,管理和推动生命科学各学科以及与交叉学科之间的名词审定、修订和定义的协调工作。* 王孟本研究员是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术语研究》在2005年第2期上特辟专题,就“生态环境建设”提法进行了讨论。笔者仔细拜读,在深受启发的同时,觉得有几点值得商榷。一、“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不是黄秉维先生笔者在2003年曾就“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概念的起源与内涵进行过探讨,发现“生态环境”这个汉语名词在中国的出现至少已有50年历史。[1]因为,在1953年出版的译著、苏联А.П.谢尼阔夫著的《植物生态学》中就出现了俄汉对照名词“экотоп生态环境”[2]。在1956年出版的《俄英中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名词》中已经有了汉英俄对照名词“生态环境ecotope экотоп”[3]。基本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也开始在部分生态学著作的题名中出现。[4-5]因此,黄秉维先生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即1980-1982年期间)提出“生态环境”一词,实属重提,而不是首创。即使黄先生自己说“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黄先生是“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有关“首创者”[6]的说法欠妥。二、“生态环境”一词在国外也有较普遍应用笔者曾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在线书目进行过并行检索。结果表明,共有10种书籍在题名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5种出版于中国,1种在波兰,1种在巴基斯坦,1种出版于南非,1种在美国,1种作者不详[1]。同时对1973年以来的CAB文摘进行的检索结果表明,共有99篇论文、报告和著作在题名或摘要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中国作者44项,德国作者9项,法国作者4项,其他20个非英语国家29项。国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印度和新加坡共13项[1]。Barrows在他编写的《动物行为、生态学和进化词典》中也收录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一词[7]。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使用Barrows认为“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生物、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综合,既包括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也包括对生物不起作用的因子。而“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一个生物的特定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影响该生物对种群生长的贡献”[7]。孙儒泳等认为“所有生态因子(即‘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9]。笔者曾将“生态环境”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1,11]。王如松最近指出,“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10]。虽然目前对“生态环境”的定义不尽一致。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对生物起作用的那些因子[7,9,11];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生态关系”或“功能性关系”[10]。而事实上,“生态环境”一词与“外部环境”[7]“生物环境”[9]“粗粒环境(coarse-grained environment)”[7]和“细粒环境(fine-grained environment)”[7]等词组一样,在词组结构上均属偏正结构。这些“环境”概念各具特定内涵,并共同构成了生态学整个概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使用。四、“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不在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受到许多专家的质疑,这是事实。但是,其弊端并不在于“生态环境”。因为假如当初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人,知道“生态环境”一词既可能是“生态学的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的简称,又可能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很可能就不会提出所谓的“生态环境建设”。因为当提出者在可能面对多种解释(如“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生态或环境建设”,等等)的情形下,还不至于“明知故犯”,使自己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事实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正在于提出者当初并没有弄清“生态环境”与“生态学的环境”和“生态与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环境”与“环境”的区别。直到1999年,黄秉维先生在承认错误时也还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8],便印证了这一点。因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的看法仍然不妥。五、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生态环境”一词一般而言,政府行文是面向社会的,它所采用的某个学科的术语,不仅要求在本学科是科学的,更要适合于整个社会,既具有普遍性又不会引发歧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用。在日常用语中用“生态环境”一词“也是可以的”[12](无论它是“生态学的环境”的简称,还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但是,(1)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环境建设”(即“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没有普适意义,不必见于政府行文之中;(2)若“生态环境”一词用于政府行文之中,既可理解为“生态与环境”[12],又可理解为“环境”[8],还可理解为“由生态引起的环境问题”[12]等等,容易引起混淆。因此,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笔者同意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提法加以纠正,并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保护环境”等来代替。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是细胞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的许多重要功能,包括酶和激素的功能、运动、运输、免疫反应等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正是由于其重要性,所以长期以来蛋白质一直是生物化学研究的一个极重要的领域。人们关注蛋白质在细胞内是如何合成的,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5个诺贝尔奖授予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但对于相反的过程,即蛋白质在细胞内是如何降解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很少有人关注。而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Irwin Rose)正是在这方面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机制,因而共同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一、泛素:蛋白质降解的标记者实验证明,标记被降解蛋白质的分子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最早于1975年从小牛组织中分离得到。因为随后发现在所有真核生物的不同组织中都有它的存在,所以将其称之为泛素(ubiquitin,源于拉丁字ubique,意指到处存在的)。二、ATP: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供能者一般而言,生物体内的合成代谢需要提供能量,而分解代谢则释放能量。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普遍认为,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是不需要提供能量的。一些蛋白水解酶发挥功能时就是这样,如胰蛋白酶在小肠内将食物中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类似地,在溶酶体中对从其外部进入的蛋白质的降解也不需要能量。然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的实验就已表明,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确实需要能量。这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即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需要能量而细胞外蛋白质降解不需要附加能量,长期以来使研究者感到迷惑。切哈诺沃、赫什科和罗斯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使用网织红细胞的无细胞系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功地证明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需要以多步骤的反应导致泛素标记被降解的蛋白质。这个过程使细胞以高度的特异性降解不需要的蛋白质,而正是这种精确的调节需要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苷三磷酸)提供能量。三、机制:死亡之吻切哈诺沃和赫什科在1977年开始使用网织红细胞抽提物进行依赖于能量的蛋白质降解研究,发现这种抽提物可以被分为两个组分。两个组分单独存在时都不具有活性,但当两者重新组合时,就启动了依赖ATP的蛋白质降解。1978年,他们报道了其中1个组分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分子量约为9 000的热稳定的多肽APF-1 (active principle in fraction 1),即后来证明的泛素,并证明APF-1能与各种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1980年他们和罗斯共同报道APF-1 可以多个分子同时结合于同一蛋白质,这一现象被称为多泛素化。目前已知,蛋白质的多泛素化是一种控制信号,其导致被标记蛋白质在蛋白酶体中的降解。正是多泛素化的反应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了标记,所以将其戏称为“死亡之吻”(kiss of death)。因为泛素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所以研究者很快明白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在真核细胞中具有普遍的意义,而且也猜测到ATP形式的能量需要可能对细胞控制降解过程的特异性具有意义。因而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要鉴定使泛素结合于其靶蛋白的酶系统。在1981年到1983年之间,切哈诺沃、赫什科和罗斯在细胞中发现了3种新的酶——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提出了“多步骤泛素标记假说”(见图1)。至今的研究表明,一个典型的哺乳动物细胞含有1个或少数几个不同的E1酶、几十个E2酶和几百个E3酶。细胞能使用泛素系统降解有缺陷或不再需要的蛋白质。实际上,细胞中多至30%新合成的蛋白质因为不能通过细胞严格的质量控制,而由泛素标记转运到蛋白酶体被降解。 步骤①:E1酶催化的依赖ATP供能的泛素(UB)活化; 步骤②:泛素分子转移到E2酶; 步骤③:E3酶识别要降解的靶蛋白(TARGET),E2酶-泛素复合物与靶蛋白结合并使泛素分子标记从E2酶转移到靶蛋白; 步骤④:E3酶释出泛素标记的蛋白质; 步骤⑤:重复步骤④,使靶蛋白与多个泛素结合,即所谓的靶蛋白的多泛素化; 步骤⑥:蛋白酶体识别多泛素化的靶蛋白,泛素分子脱落而靶蛋白进入蛋白酶体被降解为小肽。四、蛋白酶体:蛋白质降解的执行者很多蛋白酶体,如人的一个细胞含有大约30 000个蛋白酶体。蛋白酶体是呈桶型结构的多亚基蛋白酶复合体,它能将蛋白质降解成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蛋白酶体的活性表面在桶内而与细胞的其余部分相隔离,进入活性表面的惟一关卡能识别多泛素化标记的蛋白质,在移去泛素标记的同时接纳它们进入蛋白酶体而进行降解,形成的小肽从蛋白酶体的另一端释出。蛋白酶体本身不能选择被降解的蛋白质,是E3酶的特异性决定了细胞中哪个蛋白质要被标记而送到蛋白酶体进行降解。五、泛素系统: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者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系统涉及细胞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参与对细胞周期、DNA复制和染色体结构等的调控。这种系统的缺陷能导致各种疾病,包括一些癌症。1.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指一个细胞经生长、分裂而增殖成两个细胞所经历的全过程,细胞周期的调控对生物的生存、繁殖、发育和遗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细胞周期蛋白是一个关键蛋白质。泛素连接酶E3作为“细胞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的主要组分,通过对细胞周期蛋白N末端进行标记使其降解,而在控制细胞周期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复合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分离中也具有关键的作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错误分离会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的改变,而这正是怀孕后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一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的形成则导致唐氏综合征。因为在有丝分裂中重复地进行染色体的错误分离,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也会具有数目改变了的染色体。泛素调节系统的其他酶也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如调节酵母细胞周期的细胞因子Cdc34实际上就是一种泛素结合酶E2。2.DNA修复DNA修复是生物为保持其复制精确性而具有的一种特殊功能。p53蛋白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通过调节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实现对DNA修复的调控。p53蛋白在细胞内的降解也是通过特定的E3酶标记的。正常细胞中p53蛋白不断地合成,又不断地降解,在细胞中含量低。但在DNA受损后,触发了p53蛋白的磷酸化而不再与E3酶结合,使其在细胞中含量很快增加,造成细胞周期的停顿并促使对损伤DNA进行修复。但是如果DNA损伤程度太广,则不再进行修复而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p53蛋白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被称为“基因组的卫士”。但病毒可以通过特定的蛋白质活化相关的E3酶对p53蛋白进行泛素化而将其降解,其结果是病毒感染的细胞不能再对DNA损伤进行修复,也不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造成DNA突变大量增加而导致癌症。3.免疫和炎症反应转录因子NF-κB可以调节细胞的许多对免疫和炎症反应重要的基因。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NF-κB与其抑制蛋白结合形成没有活性的复合物。但是当细胞暴露于感染的细菌或某种信号物质时,抑制蛋白的磷酸化导致其泛素化而在蛋白酶体内降解。释出的活性NF-κB被转运到细胞核,在那儿结合并激活特定基因表达而发挥其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功能。4.囊性纤维化遗传病囊性纤维化是由细胞膜上称之为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FTR)的氯离子通道功能性地缺失所引起。这种缺失是由于囊性纤维化病人细胞中合成的CFTR蛋白缺失苯丙氨酸,不能进行正确的折叠而被转运,而是通过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系统降解。没有功能性氯离子通道的细胞不能通过其细胞膜转运氯离子而导致病变。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系统与细胞功能关系的了解也促使了其在药物研究上的应用。可以针对泛素介导降解系统的组分设计药物以防止特定蛋白质的降解,也可设计药物激发该系统去摧毁不想要的蛋白质。一种称为Velcade的蛋白酶体抑制物已被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临床试验药物。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会使人类在从必然到自然的进程中迈出一大步。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系统的发现使人们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如何控制许多非常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我们可以期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定会有更多的细胞过程发现与这一系统密切相关。 *明镇寰教授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1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的Columbia(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球途中解体,7名航天员遇难,这一震惊世界的悲剧,引起了世人对航天飞机的密切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一下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往返于地面和太空轨道之间运转旅客、给养或设备的飞行器。在上世纪60年代Apollo(阿波罗)登月工程接近完成时,美国NASA(国家航空航天局)就寻求美国航天计划的未来发展。当时把航天员和设备送上太空的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于是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即“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的概念想法就提出了。1972年Nixon(尼克松)总统宣布开发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即太空运输系统(STS)的计划。NASA决定航天飞机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置燃料箱组成,因为这个方案是比较安全和经济的。经过许多年的试验,美国建造了四架航天飞机,分别命名为Columbia、Discovery(发现号)、Atlantis(阿特兰蒂斯号)和Challenger(挑战者号)。1981年4月Columbia航天飞机由航天员John Young和Robert Crippen驾驶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飞行。随后其他航天飞机也相继进行了飞行。1986年Challenger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此后又建造了Endeavour(奋进号)航天飞机来替代Challenger。航天飞机的预期寿命是100次飞行。迄今航天飞机已经历了许多次设计修改,其目的是更加安全,运载能力更大。一、航天飞机的构成航天飞机的总长度是56m,翼展是24m。起飞总质量是2000t。航天飞机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图1):固体火箭助推器(2个)、外置燃料箱、轨道器。图1 航天飞机的组成a.固体火箭助推器——两侧长柱体;b.外置燃料箱——中间长柱体;c.轨道器——类似飞机形状固体火箭助推器2个。在升空初期提供推力。长度46m,直径3.7m,质量590t。推力11700kN,在升空中占总推力的71%。在使用后分离出去,依靠降落伞减速,降落在海上,可以回收再用。外置燃料箱。储存主发动机所需的燃料。长度48m,直径8.4m,总容积2×106L,可容纳燃料719t。箱内分隔成两部分:前储箱容纳液体氧,后储箱容纳液体氢。采用涡轮泵式输送系统。在使用后被抛弃,最后在大气中烧毁。轨道器(orbiter)。航天飞机的主体。外形像飞机(图2)。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置燃料箱分离出去以后,航天飞机就是轨道器。所以往往也把轨道器叫做航天飞机。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图2 航天飞机的轨道器1.机身。分为前机身、中机身和后机身三段。2.机翼、垂直尾翼、舵面。3.航天员舱。位于前机身,容积为74m3,可容纳至多8名航天员。4.主发动机。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共3台。位于后机身,安装在球形接头上,可调节推力方向,控制飞行。每台发动机长4.3m,直径2.3m,质量3040kg。燃料是液体氧和液体氢。燃烧产物水蒸气以2780m/s的速度排出。每台发动机的推力是1668~2091kN。为航天飞机升空提供29%的推力。在固体助推器分离后,主发动机继续工作,直到把轨道器送入轨道,随后外置燃料箱就脱离。5.轨道机动系统2个。在轨道器的后段,尾翼的两侧。该系统使轨道器精确进入轨道,进行轨道机动以及在最后使轨道器减速而脱离轨道。它们也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利用氦气将燃烧剂和氧化剂从各自的储箱挤压到燃烧室,一接触就自动燃烧。每个轨道机动系统可产生推力26400N。可以起动和关机1000次,总工作时间可达15小时。6.反作用控制组件。在前机身和后机身各有一个,互相配合工作,实现轨道器姿态控制或轨道微调。由38个固定喷嘴和6个游动喷嘴组成。可控制轨道器移动以及滚转、俯仰和偏航转动。由于当航天飞机(轨道器)返回过程中,再入大气层时速度非常高,Mach(马赫)数高达20,产生的温度高达1650℃,为了保护航天飞机的结构和航天员,航天飞机的表面覆盖了陶瓷绝热材料,俗称绝热瓦。二、航天飞机的运行过程航天飞机一次飞行任务的时间是7~14天,必要时可以延长。典型的飞行任务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发射和入轨。1.在发射台上预先点燃主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当点燃固体火箭助推器时,总推力才超过重力,此时航天飞机离开发射台上升。2.升空20秒,航天飞机转身,达到滚转角180°,俯仰角78°。3.升空2分,固体火箭分离出去(此时高度45km),打开降落伞,降落在海上,将回收再用。4.升空8.5分,主发动机关机。5.升空9分,外置燃料箱被抛弃(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毁)。从此以后,航天飞机就是轨道器。6.升空10.5分,轨道机动发动机开动,使航天飞机进入低轨道。7.升空45分,轨道机动发动机再次开动,使航天飞机进入较高的圆轨道。第二阶段:在轨道上执行任务阶段。航天飞机的典型轨道参数是:轨道高度350~650km,轨道倾角(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角)39°~51.6°。航天飞机可执行的任务包括:进行科学实验、对地球和天体观测、向太空站运送人员和物资、释放卫星、回收失效的卫星,修理其他航天器(例如Hubble(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在执行这些任务时要进行许多次轨道机动和姿态机动。在正常情况下航天飞机的姿态是:机头向前,舱顶在下(近地球)。第三阶段:返回和着陆。在完成任务后航天飞机返回和着陆是十分复杂的过程。1.在离着陆场(Kennedy航天中心)大约半圈轨道距离时,地面控制中心发出返回指令。2.把飞机的姿态转成尾部向前,并开动轨道机动发动机,使航天飞机减速,从而离开运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这个动作叫做离轨)。3.经过大约25分,航天飞机到达大气上层。再次改变姿态,使得头部向前,且具有40°俯仰角。4.在大气中航天飞机能像飞机-滑翔机那样(没有动力)飞行,由机载计算机控制飞行。5.当航天飞机距离着陆场225km(高度45.7km)时,捕获到无线电信标,以后就由机长控制飞行,他要把航天飞机保持在一个直径为5.5km的虚拟管道内,因而能对准跑道。6.在放下起落架后不久,航天飞机就触地,除机轮刹车外,还利用垂直尾翼上的减速板和从尾部张开的减速伞,促使航天飞机停止。这样整个飞行任务就完成了。三、几点思考美国航天飞机的两次大的灾难性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这类航天器的思考。目前,天地往返载人航天器有两个基本的类型:美国的航天飞机是一类,俄罗斯的Soyuz(联盟号)飞船是另一类。当然,全面地比较这两类飞行器的优点和缺点是十分困难的。这里作者想谈谈粗浅的看法。航天飞机是航空与航天技术圆满结合的产物,是杰出的技术成就。航天飞机的优点,第一是可部分重复使用。除外置燃料箱被抛弃和烧毁外,固体火箭助推器壳体可以回收再用,轨道器则返回地面,经过修理后可以重复使用,预计可以飞行100次。这样就可以降低载人飞行的成本。但事实上航天飞机每次飞行后的维护和修理费用很高,所以经济性并不像原来预期的那样好。第二是承载能力大,可乘坐8名航天员,还能运送大量物资。而Soyuz飞船只能乘坐3名航天员。第三是具有强大的轨道机动能力,能执行许多功能任务。航天飞机的缺点是构造太复杂,飞行过程也太复杂。这不仅造成研制费用的极其高昂,而且也引起可靠性的降低。这两次重大事故的发生本身是偶然的,但是否也暗藏着某种必然性呢?图1 航天飞机的组成a.固体火箭助推器——两侧长柱体;b.外置燃料箱——中间长柱体;c.轨道器——类似飞机形状; 图2 航天飞机的轨道器作者注:本文顺便反映了作者关于处理外国人名、地名及飞行器名字的主张。作为尝试,希望得到编者和读者的理解。 ①由于现有航天飞机型号不同,有些数据相互稍有差别,本文技术数据均为概数。  相似文献   

18.
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很多,而目前空气质量日报中以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五种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含量来衡量空气质量的好坏。根据2000年我国环境公报公布的监测结果,在338个城市中,有63.5%的城市年均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而悬浮颗粒物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达到61.6%,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在悬浮颗粒物中,直径较小、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概念与定义由于空气的浮力和气流上升时的夹带作用,固态和液态的颗粒物能够较长时间地漂浮在空中,这些颗粒物就是悬浮颗粒物(气象上也叫大气气溶胶,直径在0.1~100微米之间)。在悬浮颗粒物中,其直径在10微米以下,小到可以通过鼻嘴吸入,叫可吸入颗粒物。更为严格的定义是: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叫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叫可吸入颗粒物。由于颗粒物的形状和密度各异,相同直径或重量的粒子在空气中的动力学运动特征是不同的,因此用到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这一概念,指在低雷诺数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相同末沉降速度的颗粒直径。二、来源与组成可吸入颗粒物有自然产生和人类活动所产生两大来源。由自然产生的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自然风蚀、流星飞尘、风刮尘埃、花粉孢子、植物和昆虫碎片以及其他地质活动等。还有大气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如日常生活中取暖燃烧、垃圾焚烧、火化等;工业活动中建筑、采石、采矿、水泥制造、机械研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烟气排放等;还有交通运输的汽车排放物、航空排放物等。一般来说,自然生成的颗粒物排入大气的速率和移出的速率可达到平衡,是能够保持空气的相对清洁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颗粒物则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的人为颗粒物排放到空中,经过光化学反应过程还可能生成新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颗粒物,参与地-气-生物物质循环,长期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如: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在阳光的作用下,会生成硫酸、硝酸和光化学烟雾,最后又以酸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酸雨很容易溶淋含铅矿渣和其他含铅金属,形成铅的化合物,污染土壤和水体。这些铅的化合物不能自然降解,水中的铅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被水生生物蓄积,土壤中的铅被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可吸入颗粒物的组成十分复杂,其化学和物理组成根据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这从其来源就可以看出。在大城市,颗粒物主要化学成分有硅的氧化物及其盐类、碳的氧化物及其盐类、硫的氧化物及其盐类、氟化物、有机物碎屑、汽车排放颗粒,以及烟气等经光化学反应后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气溶胶盐,如硫酸盐、硝酸盐、氨盐等,及吸附在气溶胶盐上的一些重金属,如铅、汞等。还含有多环芳烃、二英等致癌物质。此外,还有城市餐饮业的烧烤、油脂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流行性的病毒、细菌等。三、危害空气中的颗粒物的危害极大。轻者污染建筑物表面,影响市容,重者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还会腐蚀和损害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更为严重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特别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除了众所周知的病毒、细菌会直接使人致病外,其他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人的呼吸道中,诱发呼吸道炎症、哮喘等疾病。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甚至可以通过人体屏障,进入肺部和其他组织,引起炎症和血栓。有的颗粒物可能还会引起电极反应,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如由于含碳有机物的热解和不完全燃烧可能产生的多环芳烃,能诱发癌变。由于含氯、碳、氢化合物的物质燃烧会产生二英,它除了是众所周知的致癌物质外,还会引起人类严重的生育生长问题。含铅的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食,铅在人体内聚集过多,会引起痴呆、贫血等症状。所以,对于有哮喘、心肺病史的儿童、老人,在空气质量超过三级(轻度污染)时,要减少户外活动。四、活动范围和清除空气中颗粒物的活动范围视天气条件、颗粒直径和物理化学性质而定。据监测,北京的沙尘暴中大的颗粒有来自数百千米以外的,小的尘埃有来自数千千米以外的。一般气象条件下,可吸入颗粒物在平流层也可以观测得到,其高度超过10千米,可在空中漂浮数天到数百天。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颗粒物,但人们无法把它从大气中清除。大气中颗粒物的清除主要靠自然清除。在自然清除过程中,降水冲刷和重力沉降起到主要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估计降水过程可以把大气中的颗粒物移走80%左右。其主要过程是:直径小于0.2微米的粒子,在扩散漂移过程中会凝聚成较大的颗粒,较大的颗粒一部分成为云的凝结核,另一部分在云滴增大过程中又被云滴收集,云滴大到足以下降时,有的会通过碰并(碰撞合并)的方式俘获空中颗粒物。在北京,冬季经常见到的灰黑色的残雪,就是因为雪花中含有大量的固态颗粒物。因此,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降水是不清洁的水源之一。在无降水过程时,直径大于1微米的颗粒,其下降速度已达到重力沉降的条件,成为这些粒子移出大气的主要过程。例如直径分别为1和10微米(可吸入颗粒物的尺度)的颗粒,下降速度分别约达到每秒钟0.03毫米和3毫米,也就是每日分别下降2.5米和250米。估计大气中因重力沉降作用可使20%左右的颗粒物清除出大气。事实上,自然清除过程的速度跟不上人类活动不断向大气排放颗粒物的速度,才形成空气质量的恶化。因此,还人类一个清洁空气环境在于人类本身——减少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 ① 王存忠编审是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19.
1.简要历史维也纳术语学派的普通理论是由E·Wüster创立的,他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把术语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奠定了术语学的基础。这项研究在1931年以“工程技术中语言的国际标准化”〔1〕为题发表了。当此书提交苏联科学院评议之后,1935年苏联标准化协会把它翻译出版了。苏联著名术语学家Drezen参考Wüster的书提出一份报告,苏联基于这个报告在1934年的斯德哥尔摩国际标准化联合会(ISA)的会议上,建议在ISA中成立一个技术委员会。这个报告被19个国家标准协会所接受〔2〕。Drezen努力传播了Wüster积累起来的知识〔3-6〕。1936年成立了“ISA术语学37”技术委员会,以后不久在布达佩斯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关于ISA词汇表的准备方针、不受语言支配的概念命名原则和国际技术术语规则方面的工作。1951年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TC37术语学(原则与协调)技术委员会(ISO为承接ISA的组织),继续从事ISA37的工作任务。此后奥地利标准学会担任了ISO/TC37的秘书处。1967至1973年间,出版了ISO/TC37的工作成果,即6个ISO推荐和1个ISO标准。1972-1974年间,Wüster写了他的“术语学和术语编纂学的普通理论导论”手稿,该手稿是他在维也纳大学语言学院讲稿的主要部分。Wüster 1977年逝世以后,这份手稿编成了书并于1979年出版了〔7〕。该书已译成法文,正在被译成英文,并计划译成其他文种。2.维也纳学派的术语学普通理论(VGTT)基于“国际语言标准化”,Wüster发展了维也纳学派的术语学普通理论”,他定义该理论为界于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信息科学和有关学科的交叉学科〔8〕。这个学科研究的课题是:概念的本质;概念的产生;概念的特性;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联系;概念系统的结构;概念的描述(定义);对概念名称(符号、术语)的说明;客体一概念一名称间的关系;术语本质;术语结构:术语的形成;概念和术语的统一;国际术语学的关键;术语编纂学的方法;等等。而术语学普通理论系统地阐述不依赖于有关学科和语言的规则,即这些规则可普遍运用于术语学的专门理论,或者运用于某个专业领域,如医学、化学等,或者运用于特殊语言。3.维也纳学派术语学普通理论的基础3.1 维也纳术语学普通理论(VGTT)与语言学在方法上的差别3.1.1 与语言学陈述方法的不同与语言学陈述方法相比,VGTT方法可用三个特点来描述:(1)原则上讲,术语学工作是从概念出发,即从定义起始,而不是从词语起始。每个概念与相邻概念的界限是划得很清楚的。概念王国是不依赖于词语王国而独立存在的。在语言领域中,单词形式和单词含意通常是看成一个单元。(2)词汇的限制——术语学家集中研究概念的术语,即词汇。屈折变化和句法均取自普通语言。(3)共时方法——术语学方法是共时方法。个体术语则是它们有关概念系统的现时陈述。3.1.2 与语言发展相比在方法上的不同关于语言发展,术语学方法有三个特点:(1)语言的严谨构成——概念和术语是深思熟虑产生的。(1.1)语言的描述和规定:在普通语言中,仅考虑语言的实际用法,即根据现在情况来看语言是描述事情的。在术语学中,语言的自由发展会引起不能容忍的混乱。由于这个理由,在本世纪初术语学家开始统一概念和术语,在某些学科领域则更早。这些努力导致产生了标准化术语和命名法。术语不仅是描述性的,而且也是规定性的。现在已有一万左右个标准词汇表(记录于Infoterm丛书2“国际标准词汇表文献”中)。它们是由各国的国家标准化机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组织大量科学、技术和专业机构以及大的商业部门来完成的。(1.2)发展国家中的术语学:在很多国家中,不用本国语言书写科技通讯文件。这些国家日益希望发展他们本国语言的术语。从而企图使他们的文化生活不依赖于有关的外国语言。(1.3)术语组成的评价:术语标准化包括以选择达统一和创造两个方面。它要求对术语组成作评价,而这在语言学中则未予论述。(2)国际语言学方法:个体名词术语标准化,要求统一和语言独立准则,即以理论为根据的准则。由此,ISO对术语词典编纂方法发展了全面的术语学原则和方法。这样就开始了与语言学富有成效的合作。(3)书写形式突出:对于术语学来说,书写形式比语音形式突出。它是国际统一的名词术语书写形式。3.1.3 其他差别3.1.3.1 编排上面描述的特点,对于词汇编排会有一定意义。术语学工作起始于概念。每个名词术语的含义必须是明确的。因此,词条是以概念分类的层次排列的。这样的词条分类层次,使得多语词汇不依赖于主导语言。3.1.3.2 VGTT与语言学的基本不同可从这样一个事实看到,即VGTT包括逻辑学、本体论和信息科学的成份。此外,还必须与各专门学科,如物理、化学、医学等,密切进行经验交流。3.2 Wüster的术语模型图1 Gomperz的语词模型(1908)基于上面的三角模型和de Saussure理论,Wüster设计了一个由四方面组成的术语模型(见图2)。在这四方面中,仅有两个基本关系,即:单个客体—概念和符号—含义。图2中的上半部代表与语言系统相应的概念范畴。图中下半部描述的是可觉察到的实际存在事物。对应每个概念有很多个个体代表物(现实体)。个体概念(A1,A2)对应单个客体(a1,a2),个体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概括为一个总体概念(A)。概念B,作为一个符号,永远指定承担概念A的任务,即概念B是语音和书写形式的单个概念(B1,B2)的总体概念。在通过个体(b1,b2)的语音或书写形式说或写时,这个符号是具体化的。每个形式彼此间可稍有差别,例如书写“椅子”这个词,不同作者可能稍有不同。根据Trubetzkoy,一方面音位和音位变体之间有差别,另一方面字位和字位变体之间也有差别〔9〕。图2 Wüster的术语模型〔9〕3.3 单个客体事实上,概念是不存在的。人们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它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思维而存在的。每个客观物体都是一个非再发生个体。单个客体可以是有形的,诸如一幢房子、一架飞机等;但它们也可是无形的,如雷暴雨。单个客体或用专有名称表示,例如“泰晤士河”;或直接根据其特有的概念而定其术语。3.4 概念及其特性3.4.1 概念概念(这里包括个体概念),是思维的任一单元,一般以术语、文字符号或任何其他符号来表示。它代表人们在许多客观事物中观察到的同一共同特性,并且是借以进行脑力指挥的方法。3.4.2 特性特性是构成概念的某种性质。有两类特性:(1)内在特性;(2)外在特性。推荐用内在特性来为概念订名,因为对每个人来讲内在特性比外在特性更明显。有时这些特性在概念的垂直系列上是相互依赖的。概念的内涵是构成概念的所有特性的总合。概念的外延是一个概念的一切可想像出来的系列的总合。或者是所有单个客体的总合、亦或是整体中各部分的总合。3.4.3 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与相邻概念有关系。Wüster研究了这些关系,并把它们分了类〔10-11〕。他给出了如下分类:1.逻辑关系2.本体论关系3.材料——产品关系4.接续关系5.其他关系5.1 因果关系5.2 工具关系5.3 血统关系5.3.1 家系血统关系5.3.2 个体发育的血统关系5.3.3 物质阶段间的血统关系3.4.3.1 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是相似关系。(1)纵向(垂直)关系(属>种)上级:属下级:种例如:运载工具>航空器(1.1)三个或更多概念间的纵向关系可用概念的逻辑纵向系列代表例如:运载工具陆地运载工具机动运载工具机动车…………(2)交迭(×)例如:教育×指导(3)横向(水平)关系(Ⅱ)例如:海轮Ⅱ飞机(3.1)三个或更多概念的横向关系可用概念的逻辑横向系列来代表例如:陆地运载工具 海轮 飞机 空间运载工具………(4)斜向关系例如:灵/猫猫\灵(5)一定领域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可用作为概念系统的总体来代表。特性的类型和为了概念分类选用的特性,决定概念系统的结构。例如:3.4.3.2 逻辑联系连接两个概念可按下面的一种方法产生第三个概念:(1)决定第二个概念可作为一个附加的特性结合到第一个概念的内涵里去。这样,这个内涵则被限定。例如:运载工具+陆地=陆地运载工具(2)概念联合成员概念的内涵结合。最后的概念:这些成员概念的下一个共同种。例如:化学教师化学家∧教师(3)概念分离成员概念的外延结合。最后概念:成员概念的下一个共同属。例如:成年人男人∨女人3.4.3.3 本体论关系本体论关系是相邻关系,即接触关系(在空间上)或连续关系(在时间上)。其中最重要类型是局部关系,即整体和部分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纵向部分关系 (整体部分)上级:整体下级:部分例如:欧洲奥地利(1.1)体现整体、部分、次部分的三个或更多个个体间的纵向局部关系,可用这些个体的纵向局部系列来表述。例如:欧洲奥地利蒂罗尔因斯布鲁克………………(2)部分重叠()例如:生物学生物物理学(3)横向部分关系()例如:奥地利瑞士(3.1)作为共同整体中部分的三个或更多个个体间的横向部分关系,可用个体的横向部分系列来表述。例如:法国 瑞士 意大利 奥地利…………(4)斜向部分关系(<,>)例如:蒂罗尔<意大利瑞士>萨尔茨堡(5)给定的整体中的个体与其部分及次部分间的部分关系,可用下列的概念的部分系统来表达。例如:3.4.3.4 本体论联系连接两个个体可产生一个新的整体。两个个体结合。本体论联系不是联合两个成员概念,而是联合两个个体,该个体是属于这些概念的。例如:人类配偶男人Y女人3.4.3.5 连续关系例如:前辈→后继者3.4.3.6 材料——产品关系例如:木材→碗橱3.4.3.7 一些其他关系(1)因果关系例如:原因→效应(2)工具关系例如:工具→用工具加工(3)血统关系(3.1)家系血统关系例如:父亲→儿子(3.2)个体发育血统关系例如:卵→幼虫(3.3)物质各阶段例如:铀I(238U)→铀(234Th)→……镭……→氡(222Rn)→……→铅(206Pb)3.5 定义定义是概念的语词描述。它确定该概念在所有相关概念系统中的位置。有三种类型的定义:(1)由内涵定义这种定义给出一个概念的所有特性的总合。它从最近邻属出发,给出此一概念区别于同一水平(横向)系列中其他概念的有限特性。例如:飞行器BS:设计成超出地面影响范围BS的在空气中飞驰的运载工具(B S=英国的标准)。(2)由外延定义列举一个属中处于同一抽象水平的或整体内各部分的所有种。例如:比空气重的飞行器BS是指滑翔机BS、轻型飞机BS、飞机BS、旋翼飞机BS和扑翼飞机BS。(3)由上下文定义在一个句子中,概念已被确定了的术语已被表达出来了。定义还可根据目的分类。有的定义正在起着描述概念的作用,有的则已过时失效。3.6 术语术语是概念的名称。它可以是一个简单词,也可以是一个复合词或者是一个短语。一个术语由一个或几个词素组成。有三种类型词素:(1)词根(2)词缀(3)词尾3.6.1 缩写和词首字母缩略词术语的缩写形式在信息交流中愈来愈重要。因此在VGTT中仔细地研究了缩写和词首字母缩写的规律。3.6.2 成分(词素)联系与命名的概念数目相比,词根的数目是很少的。词根数量为几千个,而概念数量则达几百万。由于这个缘故,大多数术语是由单词成分组合而成的,或者是转变而成的。单词成分联合结果可能是词组也可能是复合词。词尾变化成分不能看成是单词,也不能用作术语。单词成分的每一种联合都表示出四种概念联系的一种情况,即:决定,连接,分离和结合(参看3.4.3.2和3.4.3.4)。3.7 术语对应概念的永久指派类型术语学要求一个概念指定一个术语,反之亦然。因此,无论是多义术语(一个术语有多个涵义),还是同义术语(不同术语有一个涵义),都是不希望有的。这个规则不能严格实行,因为概念数目远远超过词根数目(约1,000倍)。Wüster对多义词和同义词的不同类型做了大量研究〔7〕。3.8 概念与术语的统一在建议概念与术语统一之前,需要全面考察一下。人们必须调查一下哪种语言和在哪个学科与国家,使用着某一术语和(或)某个定义。有官方推荐这些术语和定义吗?术语学方面的合作努力,应限定在建立最新技术上,但是亦应力图纠正那种冲突的语言用法。统一是从对一定概念领域内的概念进行比较开始的,就像不同国家语言所描述的那样,这就是对概念作定义。通过不断的国际努力,使冲突的各国概念系统统一起来。3.8.1 国际术语学的关键在科学技术的某些学科中,如生物学、化学等,由拉丁语和希腊语派生出来的单词成分是相当多的。人们企图在这样的学科领域中解决国际术语问题。为了形成国际术语,需要把许多语言中按某种分类法具有类似涵义的全部词根和词缀,都列出来。3.9 术语词典学术语词典学是在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经验是获自大型术语词汇,如国际电工协会(IEC)的“国际电工词汇”〔12〕,Wüster的“机械工具”〔13〕和Schlomann的“图解工程字典”〔14〕。对概念指定术语,仅当以任何人都能容易获得这个记录的方式记录时,才是长久的。这个记录可由不同的数据载体,如传统的词汇表、缩微胶片、磁带或磁盘来完成。3.9.1 术语数据术语数据是描述概念的数据成分。对于一个概念,这样的数据成分是:推荐术语,同义词,定义,上下文,外文对应词,概念联系,术语和定义的源,以及分类符号。VGTT研究和描述了这些数据成分。3.9.2 词条中术语数据的顺序和词汇表类型识别和描述了词汇表的类型。术语词汇表是由组成术语数据的词条构成的。对词条中术语数据的最佳顺序、词条的安排、以及对一种或多种语言的术语词汇表列出概念一览表和字母索引进行的研究,是VGTT的组成部分。3.9.3 词典学符号为了术语词汇表的专门目的,精心阐述词典工具,以使能够把概念的复杂关系统一地表现出来。3.9.4 语言、国家和官方的符号这些符号表示:(1)该术语或定义属于哪种语言;(2)该术语或定义在哪个国家使用;(3)由哪个官方当局推荐该术语或定义。3.9.5 机器可读形式的术语数据记录术语学理论中包含工作记录单、工作方法和数据格式等。3.9.6 术语数据交流进行术语数据交流,要求术语数据成分和交流形式标准化。这方面研究也属于术语学理论。4.术语学理论包括的其他课题Wüster打算在VGTT中包括进去许多别的课题。遗憾的是在他逝世时他只留下一个目录表和一些注解。这些课题是: 语音学 符号系列变换拼写变体 信息理论传统和现代逻辑 信息理论中使用的符号逻辑用符号 代码和编码术语统计学 数据处理术语成分的使用频率 程序设计固定和自由术语连接 数据载体 5.未来发展过去50年,许多国家实现了术语学的基本研究。今后,则期望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实行密切合作和组织经验交流。由于这个缘故,应当定期举行术语科学的国际专题讨论会。这样,人们获得进展的信息,则可容易地为所有感兴趣的团体所利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武器     
摘要 本文基于美国“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对生物恐怖威胁的关注,围绕生物武器和生物战剂的概念、类型、特点、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以及如何进行预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政府对生物武器的严正立场。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遗传工程已被用于研制新型生物武器。生物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其杀伤和毁灭效能将远远超过现有的各种武器。它不仅可以被冲突中的军队使用,也可以被恐怖主义组织或极端组织所利用。生物武器不仅仅针对人,它还可以针对植物或牲畜,以损害一个国家的经济潜力并间接地损害一个国家的民众。生物武器能破坏社会稳定,使民众陷入恐慌,从而扰乱国家的正常秩序,大大削弱对方的战斗力,破坏和瓦解其战争潜力。所谓生物武器(旧称细菌武器),是指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洒器、喷雾器等。而生物战剂(旧称细菌战剂),则是指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它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性因素。生物战剂中的致病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质,一旦进入机体,即能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能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发病或死亡。毒素是细菌或真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有毒蛋白质,没有生命,很小量即能引起人、畜中毒或死亡。生物活性物质是正常机体自身产生的调节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物质,如过量或比例失调,即能使人的生理、心理或行为失常。按照生物战剂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细菌类,如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布氏杆菌等;病毒类,如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立克次体类,如Q热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性伤寒立克次体等;衣原体类,如鸟疫衣原体;毒素类,如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真菌类,如球孢子菌、组织包浆菌等。按照生物战剂对人、畜危害作用的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两大类。致死性战剂造成人或牲畜病死的概率很高,通常可以达到50%以上,有些高达90%以上,如炭疽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失能性战剂是指对人畜造成危害,使其暂时失掉战斗力的生物战剂。这类战剂也会致人死亡,但病死率不到10%,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和布氏杆菌就属于这一类。按病毒有无传染性划分,可划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战剂两大类。传染性战剂的传播速度很快,会对流行区域内的居民构成很大的威胁,如鼠疫杆菌、天花病毒等。非传染性战剂只对染毒者起作用而不会传染给他人,肉毒杆菌毒素就属于非传染性战剂。概括起来,生物武器具有以下特点:1.杀伤力强。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同属于非常规武器,但生物武器比化学武器杀伤力更大。化学武器是通过载体(导弹、飞机、炮弹等)播散毒药,人体接触或吸入这些毒药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紊乱,严重者会致命,但化学毒剂自身不能复制。而生物武器传播的则是各种致命的微生物,它们侵入人体后,以几何级数繁殖。因此,生物武器远比化学武器可怕。2.作用范围广。在核、化学、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中,生物武器的单位重量的面积效应最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在1架战略轰炸机对毫无防护的人群所进行的袭击中,飞机所载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面积分别是:1枚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级核武器为300平方公里,15吨神经性毒剂为60平方公里,10吨生物战剂则高达数千平方公里。3.具有潜伏性。由于病毒或细菌难以发现,生物武器的伤害并不是马上就显现的,它可能会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发作,从而使被攻击者停止战斗行动。4.造价低廉。相对其他传统武器与非常规武器,生物武器造成同等伤害所需要的成本最低。以1969年为例,当时每平方公里内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分别为:传统武器2000美元;核武器800美元;化学武器600美元;生物武器1美元。因此,有人将生物武器形容为“穷国的原子弹”、“富国的省钱武器”。5.易于生产。与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不同的是,生物武器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农场、医学研究机构,甚至在家里都可以进行。联合国在波斯湾战争后对伊拉克进行了多次武器检查,便在6个民用场所发现了生物武器。6.传播途径多。生物武器可以通过气溶胶、牲畜、植物、信件等释放传播。只要把100公斤的炭疽芽孢通过飞机、航弹、老鼠携带等方式释放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感染毙命。7.危害时间长。生物战剂一旦释放后,可在该地区存活数十年。例如炭疽芽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数十年不死,即使已经死亡多年的朽尸,也可成为传染源。其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40年之久,并且极难根除。生物武器给对方造成危害的程度,与对方的防护能力密切相关。一个国家要应对“生物恐怖”,首先要有大量的疫苗储备,配以充足的药物和手段,以对付一系列突发事件。其次,要完善生物武器防御体系,建立完整快捷的预防、报告、检测、治疗系统。如:收集、分析生物技术新进展和生物武器的研究动向,研究防护对策;在军队和居民中普及生物武器知识,进行防护训练;建立、健全监测系统,测量大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做到早期发现和报警;加强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建设,提高对微生物检验的能力,增加防疫药械的储备,等等。为防止遭受生物武器攻击地区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可以采取封锁,医学观察与留验,隔离与治疗,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消毒、杀虫与灭鼠等措施。生物武器由于其巨大的杀伤力,和核武器、化学武器一样属于非常规武器,其开发与使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与严格控制。1972年4月10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得以签署,并宣布于1975年正式执行。然而,由于这一公约中仍留有“允许少量生产防御物质”的内容,给某些蓄意研究各种新型生物武器的国家留下了“合法”的借口。截止目前为止,拥有生物武器的国家有17个,一些恐怖组织也逐步掌握了生物武器技术。中国曾饱受生物武器之害,一贯反对使用生物武器,是《日内瓦议定书》的缔约国,并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国支持该公约的宗旨和目标,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包括生物武器在内的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多次郑重声明:中国从未,将来也不会生产和拥有这类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