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为失眠而苦恼不已,其实在奥妙无穷的自然界中,就有许多能够催眠的植物。  相似文献   

2.
周金渭 《科学通报》1990,35(24):1869-1869
我们研究了室温下,外加盐反离子在一种阴离子菁J-聚集体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在J-聚集态,反离子按电价关系束缚于染料离子堆叠体邻近。结合人们对聚电解质引起带相反电荷离子菁生成J-聚集体的效应的认识,我们想到:离子菁J-聚集体中,染料离子堆叠体可以起类似于聚电解质的作用,引起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离子菁生成J-聚集体。两种J-聚集体以电性相互作用相束缚而形成一种“总体”结构。这样一种“总体”的形成,结合对光谱增感能  相似文献   

3.
《科学24小时》2011,(12):51-51
美国耶鲁大学地质学家玛丽亚一麦克纳玛拉带领的团队,近期发现了许多1500万年到4700万前的甲虫化石,这些奇特的甲虫化石最惊人之处在于它们不仅身体结构和形状保存完好,甚至连外壳的颜色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好像活甲虫一样。  相似文献   

4.
胡中为 《自然杂志》2013,35(3):211-216
灶神星(Vesta)是小行星主带的最大成员之一。主带的最大成员--谷神星(Ceres)已归类为矮行星,灶神星也是候选的矮行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小行星,灶神星是很奇特的。灶神星的光谱跟HED 陨石相似,因而推断它是该群陨石的母体。在灶神星族小行星和V 型小行星中,其他小行星都很小,可认为它们是灶神星受撞击而抛出的碎块。跟含水的谷神星不同,灶神星是缺水的火成岩石星,因此,它们倍受关注。为揭示谷神星和灶神星的奥秘,美国专门发射黎明号(Dawn)飞船去探测它们,现在已完成了环绕灶神星一年多的探测,正在飞往谷神星途中。黎明号飞船所摄的灶神星图像令人大为震惊,其南极区有两个大陨击盆地,证实了它曾受到巨大撞击所抛出碎块成为有关的小行星和陨石,并且造成其赤道区的大沟槽。灶神星有相似于类地行星的核、幔、壳结构和早期演化史,可能是遗留的原行星(protoplanet),因而,对灶神星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类地行星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生存难题,自然界的动物们拥有许多让我们人类也叹为观止的手段。"携播"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在自然界中,所有动物都面临着寻找栖息环境、获取生存资源的难题。许多物种可以通过"飞行"这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自我扩散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栖息环境和生存资源。可是,自然界中也不乏个体较小且无法飞行的物种,其中一些甚至都无法自行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生存难题的呢?这些相对"孱弱"的动物们寻找到了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搭乘"免费巴士"进行"免费旅行"。  相似文献   

6.
“变色龙”一词常常被用来形容生活中那类极其善变、特别会伪装的人。那么,在自然界中,真正的变色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相似文献   

7.
从取出自己内脏的海洋动物到用自己的碎骨做刀枪的蜥蜴,自然界这些了不得的小家伙真让人觉得它们什么龌龊手段都使得出来。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的动物,为求生存而使出的浑身解数,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各具特色。这其中,又以动物运用“科技”手段求生存的本领,特别令人开眼界, 使入受到启发。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这方面的精彩片段吧!  相似文献   

9.
辩证唯物主义中有一句话,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几万年前,远古人类走出非洲,历经人口暴发和扩张,七大洲四大洋都早已遍布人类的足迹,直至今天,我们还孜孜不倦地为移居地外星系而奋斗着。这,就是万物蕴藏的迁徙本能。不光是人类,动物们也是迁徙的能手,小到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大到恣意畅游的巨鲸,它们创造下的伟大旅程,不因岁月而停歇,年复一年地上演着自然界的精彩大戏。  相似文献   

10.
螳螂是许多人都认识的一种昆虫,它身材修长,容易观察,让许多小朋友都很喜欢。但是自然界是神奇的,物种的生存是需要竞争和适应的,那么,让笔者用自己的亲自观察带大家看看它们的生存本领吧。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甲虫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取食马铃薯的甲虫。在动物分类学中。它的名字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英文名Colorado potato beetle,属于节肢动物门(包括蜘蛛、蜈蚣、虾、螃蟹等)昆虫纲叶甲科(Cbtysomelidae)。除马铃薯外,马铃薯甲虫还取食西红柿、茄子等作物以及天仙子、刺萼龙葵等杂草。  相似文献   

12.
董闯  王英敏  羌建兵  王清 《自然杂志》2011,33(6):322-327
准晶是具有长程准周期性平移序和非晶体学旋转对称的固态有序相。它的出现导致了晶体学与凝聚态物质结构理论的一次革命,极大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完善和发展。其发现者Daniel Shechtman因此获得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本文简介了准晶的发现、结构特征和发展现状,同时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大自然生存的一些动物.其锋利的牙齿、利爪或其他“装备”看似具有攻击性:然而在动物王国里,很多“军备竞赛”的特点,即游戏规则是克制而不是互相残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然和环境,尤其是自然界中可爱的生物,"英国野生生物摄影大赛基金会"举办了首届大赛。这次大赛分为9个类别,共有29组作品获奖。每个类别评选出一名最佳奖和若干名提名奖。在这次比赛中,一张蜻蛉侧影的精美照片令摄影师罗斯·霍迪诺特获得了"年度最佳摄影师".  相似文献   

15.
狮吼莽原,虎啸深山,给人留下的是震撼与敬畏。唯有狼嚎让人胆寒般地惊惧,它凄厉多变的颤音简直令人头皮发麻,灵魂出窍……弄懂狼的语言,破解其中的奥秘,无疑成为吸引动物学家的重要谜题。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差别只是在发现与尚未发现而已。珍·古道尔为了解黑猩猩与它们亲密接触20年,同为英国人的乔金·艾理司为揭开狼的语言奥秘,毅然决然与几只狼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在他出版的《与狼对话》一书中坦称,自己虽然懂得狼的语言含义,但他远不是全世界唯一能与狼用语言交流的人——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需要客观,需要严谨,但同时也需要勇气。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诸多科学家那敢于创新、胆识过人的勇气。早在18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研究出了"储存"电的仪器,但仍不了解电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汤姆·奈特(Tom Knigh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家、iGEM创始人,后着迷于生命科学,转而开创了合成生物学领域,并参与银杏生物工作室(Ginkgo BioWorks)的创建。不久前在接受《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认为,比起人类制造的物体,自然界有能力产生出更危险的东西。但很快我们就能以机械精度设计出有生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蒋崧生 《科学通报》1992,37(4):350-350
~(36)Ar(n,p)~(36)Cl反应对研究大气中~(36)Cl的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界的~(36)Cl(半衰期=3.01×10~5a)作为一种地质年代计和长寿命核素示踪剂在天体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36)Cl的起源是自然界~(36)Cl核素应用研究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认为大气层的~(36)Cl来源于两种核反应:一为中子引起的~(36)Ar(n,p)~(36)Cl反应,一为宇宙线高能粒子引起的~(36)Ar散裂反应,前者反应的~(36)Cl产生率大约为后者的1/3(地球表面降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