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力课堂是指学生、老师和课堂知识都焕发活力的课堂。它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体现学科的发展逻辑和前沿研究成果,教师在教学中能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科的知识魅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并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的有效融合来构建活力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探索中学历史活力课堂的教学策略,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里,因为教学内容大部分都和学生目前生活的时代距离太远,所以学生会觉得内容枯燥乏味,从而对于初中历史知识的兴趣低下,导致初中历史老师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不理想。而假如初中历史老师能够利用历史故事,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内容的趣味性的。所以,该文就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一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教育学生重视教科书,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阅读教科书,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据1980年第10期《心理学文摘》研究证明,中学生阅读教科书记住的内容,要比听老师讲述而记住的内容要多而持久。另据一项记忆研究报告说:在老师讲授一次以后,在学生记忆里所保持的听到的内容只有10%;在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考得愉快,可以将内容多、头绪杂的历史知识“五化”掉,即:将零碎的历史知识系统化;将乏味的历史内容趣味化;将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将枯燥的历史语言生活化;将相近、易混淆的历史内容图表化。采用了科学的方法来记忆历史知识,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考得愉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学习英语时间越长越惧怕学英语,年级越高,课堂越是死气沉沉。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跟不上的学生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因此,教师需要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
齐兵 《科技信息》2012,(21):315-315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课容量较大,每节课所讲解的知识量是初中的两倍甚至更多,而且高中生物知识内容难度相对增加,因此,要想提高生物水平,学生必须摒弃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通过本人的生物教学的反思,提出以下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缘份,在日常交流中,使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一般而言,老师是颇受学生尊敬的,但一个好老师,更会赢得学生的信任、爱戴乃至崇拜。不公正的现象,让人内心愤愤不平;不公正的待遇,更会激起人的反抗。往往,一个成功的人士对在他求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的好老师总是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知识得以顺利的传输,还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历史是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因此必须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内化,而且更强调学生的发展,要将文化知识的内化与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技能低要求,常规高要求,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基础知识,提倡自主学习,以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我,审视历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重构教师角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身份,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师、设计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物理学迎来了重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前沿物理学。前沿物理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图像,将其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到中学物理教学,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认识真实物质世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逐步深入,将前沿物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成为学校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因此,为了教好学生前沿物理内容,老师自己加强该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学时期要注重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只是接受新的知识,更是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在新课改背景下,也对老师的教学活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做好最基本的传授知识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本文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总结,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对中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好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多创造机会,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拓宽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立体时空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更是提高了认识,发展了智力,  相似文献   

15.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被教育者进行学习观点、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指导,它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把开发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颖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感受到历史知识创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程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历史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如今的历史教学存在了很多问题,不能以课程教学完成教育改革的目的。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变更学习方式迫在眉睫。本文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分析,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来完成历史内容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育中不可能将大纲上所要求的内容都教给学生,更谈不上未来的知识了.如果此时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标,有计划地补充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这种能力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教师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逐渐减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思考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必须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很强的指导学生学法的能力。一、重视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指导学生发现性学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悬念,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使学生在本课时所学内容和主要结论作出之前,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以…  相似文献   

20.
兰青 《海峡科学》2004,(11):75-75,79
新课改的目的是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良好消化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它重视的是人的发展,改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帮助学生自主地消化知识。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它对课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式进行了改革,对传统教育方式做了重新的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做了大胆革新,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老师从传统的课程灌输中解脱出来,可支配因素多了起来,创造性得到很好发挥,成为课程的主人,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