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智能微电网作为多种清洁能源的载体,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正在快速发展.介绍了智能微电网的发展由来,从分布式发电到微电网,最后到智能微电网.阐述了欧美及我国智能微电网的定义、特征、结构、分类,分析了智能微电网的关键技术:控制、保护、能量管理.结论部分给出了我国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项目的光伏发电系统、智能配电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和储能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微电网的并/离网切换模式及运行情况。通过试运行观察和检测,表明本智能微电网即可并网运行,又可离网运行,体现分布式光伏电源、储能系统、电网之间协调运行,凸显智能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控制功能。本项目的示范运营,为智能微电网的发展提供工程依据和技术参考,促进智能微电网在河西地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时代的逐步到来,智能微电网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前沿技术.智能微电网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主流方向,能量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智能微电网EMS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并对各模块涵盖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设计开发的基于多Agent的智能微电网EMS可充分地利用各地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实施多Agent对能量变化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通过Agent Client/Server间的协作调度与控制维持电平的平稳,实现能源的充分、可靠地利用.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款基于蓄电池SOC的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应用于6kW风光储微电网系统,实现对整个微电网系统的保护、测控、模式切换、分布式电源控制、负荷控制、储能管理。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能量管理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微电网作为智能配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灵活高效利用新能源的优点,IEC61850通信使得不同制造商制造的电力设备在一个系统中能实现互操作.本文根据IEC61850通信标准数字化变电站被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及过程层,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系统的3层结构及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通信结构,研究了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在故障时的信息交互,并对馈线终端单元(FTU)进行信息建模,探讨了IEC61850通信在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微电网发展状况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情况,结合微电网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性做了一些简要分析,并对微电网的发展趋势保持乐观的态度.本文对微电网做了基本阐述,同时结合本校工程训练中心三菱电机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微电网实验设备的搭建,能够模拟微电网中的主要功能,具体分为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PLC控制系统和监视系统.该系统为后续结构的优化、提高发电效率以及智能微电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电网并网过程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PowerQuality Conditioner,UPQC)的微电网并网系统.通过优化选择UPQC的安装位置来改善电网电压波动对微电网并网的影响,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同时通过设定UPQC的控制策略实现微电网的智能孤岛和无缝重连.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微电网UPQC系统可以工作在并网运行、孤岛运行和重连运行3种运行模式,通过固态转换开关(Solid-state transfer switch,SSTS)的合理切换可以实现3种运行模式的平滑过渡,而且在切换过程中不仅避免了直接切换导致的冲击暂态,也有效地改善了电能质量.在微电网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可不中断微电网的连接,实现了微电网的无缝切换,简化了并网逆变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的复杂和多样性增加了微电网能量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因此基于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分布式分层协同控制策略被提出,其具有平衡功率和能量、稳定电压和频率、实现资源优化管理和经济协调运行的优点.该文主要对MAS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微电...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智能电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为推动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岳应娟  凤林  蔡艳平  王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8):12242-12252
微电网为分布式能源的充分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相比单一的直流(direct current,DC)微电网、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微电网,交直流(alterating and direct current,AC/DC)混合微电网兼具两者的优点,其运行控制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首先阐述了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典型结构与主要特征;并重点基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层控制理念,从设备控制层、协调控制层以及能量管理层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结合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探讨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能源,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应用于微电网中,不仅有助于降低微电网的控制难度,节省设备投资,还有利于充分发挥LNG发电环保性能好、削峰填谷能力强的特点,符合社会电力发展的需求,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推广LNG发电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对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LNG发电的特点,对LNG发电在微电网的应用前景和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谈微电网     
介绍了微电网出现的北景,微电网的定义,微电网在美国,欧洲、日本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在比较智能建筑、智能大厦、智能家具和智能社区概念、组成、特点、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它们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并说明了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是未来构建智能电网的基础。在介绍智能电网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对智能电网各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通过分析各项关键技术目前的应用情况,展望了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和现状,分析了包括电网智能安全防御技术、状态监测技术、智能用电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内的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重要价值和技术特点,并结合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和核心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发展趋势凸显,我国对于电力等能源的需求总量在不断增加,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节能环保的智能微电网技术应运而生,在建筑电气中发展与应用智能微电网技术成为我们现阶段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浅要阐述了智能微电网的概念和发展前景,并分析了将智能微电网运用于建筑电气中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7.
张银保 《广东科技》2013,(20):39-39,24
智能电网我国电网技术发展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进入了建设阶段。总结了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智能电网技术与传统电网相比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和优势,分析了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并对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微电网模型,分析了微网短路时故障电流的特点,结合现有成果对微电网保护方法做了综述性研究.首先,建立了逆变型微电源模型,并验证了线路发生不同故障时微电源的安全稳定性;其次,建立了微电网模型,分析了负荷侧短路时故障电流偏小的特点,指出有必要研究不依赖故障电流模值的保护策略,并能与联网运行时的保护相配合,使微网的保护尽可能统一;然后,从孤岛和并网两个方面归纳了当前微网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各种保护技术的优劣.最后,展望微电网保护的发展方向,指出以通信为基础,控制与保护功能相结合,实现保护功能的集成化是微电网保护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智能电网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张剑  吴玉成 《科技信息》2011,(29):I0379-I0379,I0119
介绍智能电网有关的定义以及特征,对比分析了我国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区别,并分析发展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微电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石,其进步对清洁能源消纳乃至整个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紧密贴合当前环境下微电网发展的态势,根据示范性项目运行目标,从保障能源供电,提高清洁能源消纳和提高电能质量三方面着手,构建微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设计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简化了环比评分法的相应步骤,使得专家能够依据相应微电网情况灵活迅速调整主观权重,为了充分体现客观数据间的离散性与关联性,又选用改进CRITIC赋权法赋予指标相应的客观权重,并将其与主观权重结合为综合变权。最后,根据某高校微电网示范项目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及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