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神农架米心水青冈林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物种及垂直结构,种群分布格局,年龄结构等方面对神农架米心水青冈林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米心水青冈林目前更新不良,并提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米心水青冈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神农架地区广泛分布的米心水青冈林和锐齿槲栎林的生物量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神农架地区102—130a成熟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251.30—358.63T·hm^-2之间,平均为288.70±48.30T·hm^-2,20~60a锐齿槲栎林群落生物量在134.85—301.20T·hm^-2,平均为231.60±78.10T·hm^-2.两种类型森林生物量的95%以上集中在乔木层.在米心水青冈林生物量从大到小的序列中,前5种植物分别占乔木层总生物量58.67%-96.37%不等,同样锐齿槲栎林中,前5种植物占群落生物量的68.13%-95.26%.常绿植物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变化较大,米心水青冈林中占2.85-18.70%,锐齿槲栎林中一般常绿植物占0.8%-9.98%,只有一个锐齿槲栎林样地常绿植物(主要是粉白杜鹃)占乔木层生物量的44.04%.米心水青冈生物量根冠比为0.27±0.05,锐齿槲栎林为0.21±0.06.神农架地区米心水青冈林的生物量,在成熟的欧洲水青冈林和日本的水青冈林生物量范围之内,而锐齿槲栎林的生物量远远大于我国温带落叶栎林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3.
水青冈属(Fagus)植物是北半球温带森林的重要建群种,其中以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分布最为广泛.以湖北神农架为研究点,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应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对米心水青冈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2.55,Simpson指数5.31,均匀度指数0.70,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的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径级分布研究表明整个群落更新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应用主分量分析(PCA),将陕南碑坝常绿阔叶林划分为6个群系:Ⅰ包石栎林,Ⅱ包石栎+青冈林,Ⅲ曼青冈林;Ⅳ青冈林,Ⅴ粉白杜鹃十短柱柃林,Ⅵ刺叶栎林,这不仅与分类结果一致,而且反映了各样地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其排序的主导因子是包石栎和青冈。  相似文献   

5.
通过土壤剖面取样法对川东北米仓山景区5种彩叶景观林土壤的速效N、P、K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速效N、P、K含量在5种彩叶景观林森林土壤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腐殖质层高于淋溶层;除淋溶层速效K外,速效N、P、K含量分布特征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天然林中,常绿落叶混交林高于针阔混交林。速效N、P、K含量在巴山水青冈林及其混交林中都高于米心水青冈林及混交林。研究揭示森林群落类型可能是影响米仓山彩叶景观林秋季土壤速效N、P、K含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通过土壤剖面取样法对川东北米仓山景区5种彩叶景观林土壤的速效N、P、K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速效N、P、K含量在5种彩叶景观林森林土壤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腐殖质层高于淋溶层;除淋溶层速效K外,速效N、P、K含量分布特征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天然林中,常绿落叶混交林高于针阔混交林。速效N、P、K含量在巴山水青冈林及其混交林中都高于米心水青冈林及混交林。研究揭示森林群落类型可能是影响米仓山彩叶景观林秋季土壤速效N、P、K含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基于RAPD标记的我国水青冈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我国水青冈属(Fagus L.)6种植物,即巴山水青冈(F.pashanica)、长柄水青冈(F.longipetiolata)、米心水青冈(F.engleriana)、亮叶水青冈(F.lucida)、台湾水青冈(F.hayatae)和浙江水青冈(F.hayatae var.zhejiangensis)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8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其中56个引物扩增出清晰可重复的条带,片段大小在250~3050 bp之间.采用UPGMA法对求出的遗传片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台湾水青冈、巴山水青冈和浙江水青冈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它们可归并为一种.这与我国水青冈属的生态解剖学研究结果完全一致.根据结果将我国水青冈植物归并分为4种:长柄水青冈、米心水青冈、亮叶水青冈、台湾水青冈(包括巴山水青冈和浙江水青冈).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广西马山县拉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小气候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于2002年7~8月在 拉鸡蛋堡的下坡、中坡和山顶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草丛群落、灌丛群落、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幼林 群落、山中部青冈林群落和山顶部青冈林群落,测定群落高度为0m、0.5m、1.5m、3m的光照强度、空气温湿 度、地表和-5cm处的土壤温度。测定时间为每日9:00至17:00间隔2h同时观测1次,中午12:00和14:00各加密监 测1次。结果是5个群落对环境调蓄能力的高低顺序是:山中部的青冈林群落,青冈幼林群落,灌丛群落,草丛群 落,山顶的青冈林群落。山顶青林冈群落内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最高只有71.6%,山中部青冈林群落的平均相对湿 度最高为91%,山顶部和中部的日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为19.4%。山顶部和中部的气温差高达5℃,土下5cm的温 度差也有1.9℃。山中部所接受的光量仅为顶部的5.4%,山中部群落内的相对光照强度只有1.82%,山顶的相对 光照强度为37.37%。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的小气候差别很大,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水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广西马山县鼻拉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小气候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于2002年7~8月在鼻拉鸡蛋堡的下坡、中坡和山顶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草丛群落、灌丛群落、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林群落、山中部青冈林群落和山顶部青冈林群落,测定群落高度为0m、0.5m、1.5m、3m的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地表和-5cm处的土壤温度。测定时间为每日9:00至17:00间隔2h同时观测1次,中午12:00和14:00各加密监测1次。结果是5个群落对环境调蓄能力的高低顺序是:山中部的青冈林群落,青冈幼林群落,灌丛群落,草丛群落,山顶的青冈林群落。山顶青林冈群落内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最高只有71.6%,山中部青冈林群落的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91%,山顶部和中部的日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为19.4%。山顶部和中部的气温差高达5℃,土下5cm的温度差也有1.9℃。山中部所接受的光量仅为顶部的5.4%,山中部群落内的相对光照强度只有1.82%,山顶的相对光照强度为37.37%。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的小气候差别很大,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水因子。  相似文献   

10.
次生福建青冈林组成数量特征及林分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次生福建青冈林的组成数量特征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次生福建青冈林乔木层优势种重要值福建青冈为6304,木荷为3992,石栎为3268;乔木层树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23~42,群落均匀度为62%~87%,生态优势度为008~033;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36~44,群落均匀度为92%~97%;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4~14,群落均匀度为41%~86%;林分蓄积生长量为284~430m3/hm2.a。  相似文献   

11.
采用Braun-Blanquet,Fujiwara的植物社会学方法,对分布于中亚热带北部的八大公山及中亚热带南部的南山的亮叶水青冈林进行了植被生态学的比较研究,两个群落被区分.并比较了两群落的种组成、结构及生长更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2):37-41
本文采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与贵州其它自然保护区森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柏箐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多样性特征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差异较大,而与贵州喀斯特台原和常态地貌上发育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相似;该区主要森林群落厚皮栲、樱群落(CC),厚皮栲、野茉莉群落(CS),厚皮栲、稠李群落(CP),花楸、石栎群落(SL)多样性较高,而分布生境严酷的杜鹃、巴东栎群落(RQ)、巴东栎群落(Q)和人为干扰强烈的珙桐群落(D)、大叶杨群落(P)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因对林下金佛山方竹长期经营,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从乔木第一亚层到第二亚层多样性指数增大,而灌木层降低。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南坡常见花粉的R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表土花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对神农架南坡常见花粉的R值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阔叶花粉如栎、山毛榉、槭、鹅耳枥、榛、胡桃、枫杨、枫香、杜鹃、木兰、冬青、漆树、栗、榆具有低代表性,只有桦具有适宜代表性。针对有气囊花粉一般具有超代表性,而草本花粉的代表性变化较大。研究过程与结果还揭示出影响R值大小的四个主要因素是花粉源距离,外来花粉,花粉产量与植被样方面积。  相似文献   

14.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胡桃楸种群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桃楸群落是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典型类型之一,分布在海拔700~1 400 m的阳坡.根据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胡桃楸种群不同龄级结构设置两个样地,通过对胡桃楸种群每木必测,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不同的生境条件分析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胡桃楸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胡桃楸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种群中幼树和中龄树所占比重大,表现为稳定型种群,种群个体数目基本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2)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高径级种群趋于稳定,种群具两个死亡高峰,中龄树种群的死亡率高达80%,这是由于中龄树个体较多,在共同的生境条件下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群落树种互相竞争影响下,死亡率较高;(3)龄级分布与微地形的关系密切相关,坡度在30°~40°范围中胡桃楸种群龄级分布较广泛,海拔高度在800 m~1 000 m范围中胡桃楸种群各龄级分布广泛,幼树和中龄树数量多,而在其它海拔高度范围中受土地利用类型和生境条件的影响,分布的龄级数目少.  相似文献   

15.
改进蜜蜂群算法的最优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ANTHOJI提出的方法论,基于ER网络演化机制,研究了一种改进蜜蜂群(MABC)算法的最优种群结构。研究表明当结构平均度大约为7时,结构具有较大的熵值以及较少数量的边,而算法获得了非常好的性能。因此,此时的种群结构就是MABC算法的最优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8~2003年中国人口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法建立由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等17个影响人口增长的关联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中国人口系统结构进行关联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我国人口系统的建模、预测、决策、规划、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的依据,以便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运算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女性人口、城乡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15~49岁的育龄妇女、农村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3个因素对总人口和年净增人数影响最大.本文中国人口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较符合中国人口的实际情况,为中国人口发展与控制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沙棘人工林为材料,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据,以子株种群密度表示子株出生与存活能力,对其种群密度、生物量、年龄结构、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与分配的时间动态规律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种群年龄增大,子株个体数量占种群个体总数量的比例由0提高到95.5%,子株种群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趋势; 克隆种群年龄结构随子株种群密度的改变,从增长型(稳定型)演变为衰退型再演变为增长型。然而,子株种群密度与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在种群恢复过程中,生物量投入与分配的回升相对于子株种群密度回升具有前置效应。因此,种群通过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与分配格局调节制约子株的出生或存活从而改变子株种群密度,而子株种群密度变动过程决定克隆种群密度消长、年龄结构演变规律。根据沙棘克隆种群密度消长规律、年龄结构演变规律及其与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分配调节的内在联系,可将中国沙棘人工种群动态分为3个阶段:克隆生长旺盛期,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随着种群年龄增大而上升,克隆种群密度随之上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稳定型); 克隆生长衰退期,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随着种群年龄增大而下降,克隆种群密度随之下降,年龄结构从增长型(稳定型)演变为衰退型; 克隆生长恢复期,克隆器官生物量投入及其分配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而回升,克隆种群密度随之回升,种群年龄结构从衰退经过恢复又演变为增长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