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田步令 《甘肃科技》2021,37(20):40-42
芦草台子勘查区处于甘肃河西缺煤地区,勘查区紧邻平山湖含煤区,属于平山湖矿区总体规划范围之内.但该区煤层多,煤层有分叉突变现象,岩煤层对比难度大.本次通过分析该区地层特征、煤层特征、构造特征,运用全区发育稳定的中侏罗统下岩组顶界的灰黑色粉砂岩或泥岩作为K1标志层;运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上煤层均表现为低密度、高电阻、低自然伽玛和声速高异常的特征,各可采煤层测井物性特征不同等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平山湖含煤区对比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勘查区内各可采煤层详细对比,确定了各可采煤层的空间位置,为报告编制和矿井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震波波速检层、地震波CT成像和电法CT成像煤层覆岩破坏综合观测技术探测13-1煤层1307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情况,获得了较多的实测数据值,确定了13-1煤层采动对顶板产生的变形及破坏状况,取得了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关键性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活动规律,利用相似材料模型法,对大柳塔煤矿12305工作面进行了相似模拟实验,得出了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活动特点.结果表明,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的覆岩活动规律与常规开采顶板活动规律存在根本区别,应该有其自身的开采理论指导现场生产.  相似文献   

4.
王志平 《科技资讯》2010,(12):65-65
采用特厚煤层标志层、煤层结构组合特征、岩性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多种方法,对吉日嘎郎露天煤矿岩煤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煤系含煤层段沉积稳定,煤层组合特征明显,岩性变化有一定规律性,易于辨认及对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昌福山矿区主要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即鲕粒、结核、层理、岩矿、古生物及煤质等分析,总结出昌福山矿区童子岩组第三段上亚段地层的沉积环境为:3号煤层为河控三角洲相沉积;5号煤层为下三角洲平原型沉积;7号煤层为海湾潮坪型沉积;9号煤层为独立障壁岛泻湖沉积.研究成果对区内煤岩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窦林海  王举  李慧杰 《科技信息》2009,(27):346-347
从整理地质资料入手,综合分析确定梵王寺井田井内煤层对比主要依据为:岩性标志、物性特征及煤层结构厚度特点;辅助对比标志为:煤质、岩矿以及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煤层对比结果:4.9、9下煤层,井田内普遍发育,层位稳定,岩性标志层清楚,物性特征反映良好,煤层对比可靠;6、8、10和11号煤层,井田内大部分发育,层位较稳定,岩性标志、物性特征也较明显,煤层对比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7.
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对于矿井防治水和瓦斯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试验是非常好的覆岩破坏特征测试方法.详细阐述了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和六种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分析了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针对煤层开采覆岩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数值模拟应该结合绿色开采和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新型的模拟模块.数值模拟适合煤矿技术的发展;未来应研发可视化的三维模拟模型,高强度还原采矿过程中覆岩破坏特征,提高模拟准确度;未来数值模拟应综合覆岩破坏多影响因素,优化煤岩体力学参数合理确定方法,引入新的思维方法和数学工具,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度;同时,未来数值模拟应考虑高地应力下软岩蠕变特性,对于保证采矿工程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移动规律.通过UDEC软件建立背景工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和裂隙演化的时空特征.通过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煤层开采对顶板岩层位移发展影响明显,上覆岩梁的应力成拱形分布,致使上覆岩梁内产生裂隙扩展,岩梁断裂,并呈梯形分布;2随着工作面推进过程,采空区空间持续增大,上覆岩层裂隙持续贯通,顶板岩梁断裂坍塌充填采空区.随着工作过程中,岩层之间开始发生离层,离层次序是自下而上,离层主要发生在强度不同的层间面上;3采场上覆岩层裂隙带高度随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发展,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但当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时,裂隙带高度基本不变.同时,在裂隙带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指数曲线进行拟合.但指数拟合曲线仅仅模拟的是裂隙带整体变化趋势,不能完全通过拟合曲线得出不同工作断面裂隙带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大同高岭岩资源赋存在C-P纪煤系地层中,主要是煤层夹矸及顶、底板高岭岩,其厚度大、分布广.其中,3-5#煤层夹矸、8#煤层底板高岭岩质量优,最具开发利用价值.通过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大同煤系高岭岩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选择常规数字测井中采用的三侧向视电阻率、伽玛放射性、自然放射性及声波时差等四种测井曲线,进行新疆尼勒克-塘坝矿区的煤层进行综合解释。探讨了煤层、炭质泥岩及疑似煤层曲线反映的地质解释,其煤层曲线解释的准确性采用了钻探取芯和化验验证对比分析,为矿区煤系地层的岩、煤对比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揭示多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动裂隙带发育规律的影响因素与采空区水的变化特性,以公乌素煤矿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该矿区煤层的覆岩类型及其对覆岩破裂的影响,从理论和数值模拟的角度研究了多煤层开采对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煤层覆岩越坚硬,覆岩破裂带发育的高度较大,导水裂隙发育就越高,反之,则容易下沉,但不易产生开裂,最终表现为覆岩破坏高度降低;(2)煤层采动过程中,开采厚度、开采方法、工作面跨度、开采深度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3)公乌素煤矿倾斜煤层回采的导水裂隙带的分布沿工作面的倾斜方向整体呈不对称“马鞍形”破坏特征,多煤层下行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开采可以有效地减小上覆岩层采动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且采空区的卸压范围及高度也随之增加.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矿井安全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分别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推进距离的围岩垂直应力分布,以及顶底板垂直位移,并通过现场对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沿推进方向和倾斜方向的统计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大倾角工作面覆岩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垂直应力和位移具有非对称性,中部和上部覆岩位移量和垂直应力释放范围均较下部大,覆岩活动较为剧烈.研究结论为工作面支架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急倾斜煤层覆岩破断和裂隙演化的采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水体下急倾斜煤层的安全回采,基于龙湖煤矿南二采区急倾斜煤层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急倾斜煤层覆岩破断和裂隙演化的采厚效应.结果表明:急倾斜煤层开采顶板坚硬上覆岩层存在关键层时,顶板岩梁以层状破断为主,初次破断均形成“复合破断”;急倾斜煤层开采顶板岩梁初次破断后,覆岩裂隙向关键层及其上方岩层发育,不同采厚导水裂隙分布均呈“耳型”分布;随着急倾斜煤层采厚的增大,急倾斜煤层初次破断步距呈降低趋势,覆岩裂隙发育高度和初次破断厚度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下煤层的覆岩运移规律,基于木瓜矿10-110首采工作面的实际工程背景,采用相似材料对该矿10煤开采过程进行模拟,从相似材料运移形态、移近量等方面对覆岩运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下煤层初次和周期来压步距、覆岩位移特征,为相似地质条件煤层的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层对比是煤炭勘查的基础工作内容,可靠的煤层对比是评价煤炭资源的先决条件。煤中硫含量及其变化反映了成煤环境自身特征,煤层对比过程中,通过硫分特征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对比的多解性,提高煤层对比可靠程度。本文以贵州省织金县MJT煤矿为例,说明在多煤层地区,通过对煤层原煤硫分变化,校正煤层对比结果,提高煤层对比可靠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沟谷区浅埋煤层开采覆岩损害特征不仅受覆岩结构影响,同时受地形地貌特征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浅埋煤层过沟开采时覆岩运动及损害机理,以陕北浅埋煤层区某矿142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物理相似材料模型,利用人工测量、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沟谷区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地表裂缝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煤层覆岩沉降值曲线在垂向上具有向下继承性,顶板周期性垮落后沉降曲线呈"U"型,沉降值变化速率大的"U"型两侧区域纵向裂隙发育,周期性垮落体边界与自然平衡拱结构基本吻合,并周期性向前发展;地表裂缝可根据坡向与煤层采动方向的关系分为顺向坡推挤裂缝、逆向坡拉张裂缝和沟底隆起3种类型,不同类型裂缝具有不同的动态发育规律。研究成果为沟谷区浅埋煤层开采覆岩及地表损害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浅埋煤层过沟开采可能因覆岩及地表损害引起的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龙永煤田童子岩组地层的一般特征,各段及亚段在岩性、岩相、化石组合、岩石粒度趋势、含煤性、煤层灰成分、特别是地层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各段及亚段的主要区别进行详细说明,有助于地质工作者清楚认识这些地层的特征,这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问题、进行岩煤层对比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含水溶洞的存在使得煤层覆岩移动规律存在特殊性。为了研究含水溶洞对煤层覆岩移动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某矿作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溶洞有无含水作用下煤层覆岩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含水溶洞煤层开采情况下,溶洞围岩变形下沉量相较于无水情况增加了37.24%,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溶洞靠近采空区侧底角出现明显的下沉现象,溶洞右帮出现向内挤压现象,溶洞围岩和煤层顶板应力集中区和破坏区逐渐贯通;(2) 溶洞含水情况相比于无水情况,覆岩运移在含水条件下得到加强,其中最大曲率增大了0.88mm·m-2、最大水平变形增大了1.81mm·m-1;(3) 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含水溶洞围岩裂隙和煤层顶板裂隙不断扩展,当工作面推进至与溶洞水平距离小于10m时,溶洞围岩裂隙和顶板裂隙贯通,形成导水裂隙。研究成果对溶洞影响下的煤层开采顶板管理和地表沉陷防治具有理论和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井近距离煤层回采过程中,煤层工作面及其巷道频繁出现的形变过大、矿压突增问题,以海石湾煤矿近距离煤层开采为参考,采用相似模拟实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分别对距离相近的煤层因回采造成的覆岩结构演化、运动及围岩应力变化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研究表明:覆岩中主关键层是否失稳破断对矿压分布的影响重大.在主关键层破断前,近场结构是矿压增量的主要来源,并使矿压具有波动性;当主关键层破断后,远场结构对于近距离各煤层矿压增量均起到主要作用,并使其变化特征具有典型的跳跃性.自下而上逐级传播的覆岩结构演化造成了主关键层的阶段性沉降,对于矿压的跳跃式变化起到了主要作用.研究发现了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的覆岩演化规律和矿压产生机理,对于采场矿压控制和巷道支护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走向长壁冒落式开采的老采区地表沉陷盆地倾向主断面残余移动变形.方法通过对倾向主断面覆岩冒落、断裂、离层、弯曲过程的机理分析,采用概率积分法、随机介质理论和等影响原理构造了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实际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对比、不同数学模型分析对比两种方式进行了数学模型的验证.结果缓倾斜煤层和大倾角煤层倾向主断面实际观测数据与预测模型计算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10%以内.得出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下沉、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倾斜变形、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曲率变形、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移动、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水平变形数学模型.结论各数学模型不仅能够把矿区已有岩移参数转化为残余移动变形预测参数,而且可以定量描述倾斜煤层倾向主断面地表残余移动变形规律,可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