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时代,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已成为社会的刚性需求。当前,身份识别采用的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一种"射频智能穿戴指静脉识别系统"主要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等,研制成各自对应的模块及IC卡,经由技术集成,通过与相应软件匹配协同系统化,形成具有多元交叉技术的身份识别系统,应用于广泛领域的身份识别。以高考考生身份识别为例,阐述该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Lab VIEW的射频识别系统的测试平台,其包括射频识别系统和上位机人机界面两部分组成。该设计可以对射频识别模块进行寻卡、初始化、减值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平台能够实现对射频识别系统的测试功能,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对推动射频识别系统在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因其广泛的、安全的、敏感的应用而变得重要。基于射频识别系统的特点和信息安全需求,分析并设计了射频识别系统基于共享密钥的身份鉴别和基于流密码的数据加密传输两阶段的安全方案,有助于推动正在兴起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型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可靠性高、保密性强,方便快捷、非接触等特点。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后勤可视化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保障对象的需求及物资供应的类型、数量和流向等信息,从而实现全时段、全方位、全过程的供应保障。介绍了射频识别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时研究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后勤可视化系统中的应用,所提出的在运物资可视化系统是根据贴在集装箱和装备上的射频识别标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RFID系统对图书馆员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介了射频识别技术,列举了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实例,并就射频识别系统对图书馆馆员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0,19(8):1-1
<正>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频段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射频识别系统在不同工作频段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RFID是依靠电磁能量传送的射频识别技术,可被广泛应用.电磁能量能穿透特定货物来阅读远距离的不可见物品,从而识别物品的代码及相关信息.900MHz的射频识别系统传输距离远,适合于玩具制造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整体方案设计,探讨一种适应于出租车辆管理的,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大中城市出租车识别系统的建设思路.识别系统利用RFID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达到传递信息识别与检验的目的.该系统可实现运行车辆的不停车、远距离自动识别,降低了车辆证、牌的防伪成本.同时,将车辆远距离自动检测、大容量信息存储和微波段(RFID)芯片技术实现集成创新,利用RFID技术的全球ID识别唯一性和可追溯性,有效杜绝城市客运出租车辆的各种纸媒介证书伪造、篡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基于无源电子标签射频识别系统在物流领域应用的主要问题.模拟仿真计算了物流射频识别系统的性能,讨论了电子标签所获功率和反射回阅读器的功率是系统应用的两个关键问题,指出了900MHz和2.45GHz频段最适合应用在物流系统中,并对相关的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银川科技》2009,(6):F0003-F000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  相似文献   

12.
针对校园小区门口、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处车辆通过缓慢的问题,结合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车辆识别并快速通过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以远距离有源射频识别和GPRS技术为基础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给出了相关硬件和部分软件实现方法.经测试有很好的效果,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物识别系统一直是研究者和企业关注的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此系统已由人工识别发展为机器自动识别。目前,已被应用的自动识别技术有条形码识别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磁卡(条)识别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技术等,将对应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常用的货物自动识别技术做一个简单的综述,并简要分析了实际应用中该如何选择自动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4.
“聪明标签”无须印在商品包装表面.而且售货员也无须主动将商品放到识别仪上识别,一种名为无线射频识别的技术可使“聪明”方式得以实现,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由3部分组成:“聪明标签”、阅读器和微型天线。标签附着在商品包装里,其中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有效区域后,  相似文献   

15.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ZigBee技术与RFID技术相结合,构建一套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系统具有识别距离长,不需要进行方向配置,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好;数据信息的可靠性、抗干扰性和保密性高;技术相对简单、成本低、时延小、存储容量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控铣床刀具种类多,管理刀具效率低的问题,综合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LoRa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刀具识别管理系统。识别系统以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扩展现场采集终端和远程监管终端,终端之间采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刀柄上贴附射频电子标签并记录刀具信息,采用防冲突算法避免识别混乱。采集终端通过识别模块读写刀柄信息。系统通过测试,可以快速和准确识别刀具信息,识别最大距离为4.5 cm;现场采集终端和远程显示终端之间信息传输稳定,可为刀具智能管理和自动更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张荷涛 《科技资讯》2011,(19):136-136
本文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研究设计了基于RFID的矿业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用以提升矿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射频识别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十华  王建秋  王琼华  嵇英华 《江西科学》2007,25(4):434-437,457
射频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国内外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简单介绍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分类,以及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外几个代表性领域的进展情况;最后,基于对RFID安全未决问题的分析和评述,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监所使用的技术防范手段以被动监控为主,为了保证监所安全,确保对罪犯进行全时空的监管,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研发的"电子手铐"系统,实现了对罪犯的全天候、实时的监控定位,并可提前预知罪犯行为轨迹,从而实现对罪犯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由于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是在不安全的无线信道中进行通信,而且随着移动读写终端的出现,使得读写器和服务器通信也不安全,容易受到假冒攻击、窃听攻击、中间人攻击等安全威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利用对称加密、模运算等方式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引入时间戳来抵抗中间人攻击,并利用中国剩余定理对各方进行认证,最后采用随机更新密钥的方式进行密钥更新,并通过形式化证明的方法和常规攻击分析的方式来验证协议安全性。将该协议与其他协议进行安全性、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文中协议安全性高、计算量小且存储量适中,在射频识别领域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