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华 《科技信息》2010,(8):I0355-I0356
本文分析了铁路轨道缓和曲线基本的几何形位要求,并由行车平稳性形成的力学条件推导出了高速铁路缓和曲线对几何形位的要求,为高速铁路合理选用缓和曲线线形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明添 《工程与建设》2005,19(6):518-520
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线形设计中,常用的缓和曲线有完整缓和曲线和非完整缓和曲线,其计算转换过程较为复杂。文章给出了其直角坐标和大地坐标的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实用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平面测量设计中,采用非对称缓和曲线设计的平曲线更能切合山丘区地形的变化,能够减小土石方及防护等工程量,在平面设计中反向曲线间直线段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非对称型曲线使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得到调整,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线形标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超高值、缓和曲线长度与超高过渡段等进行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互通式立交平面线形整参数求解计算方法王福建,邓学钧,李方(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南京210018)立交平面线形是由直线段、圆曲线段和回旋曲线这三种线形单元组合而成,由圆曲线半径R、回旋线参数A以及各线形单元的长度L这三种线形参数来定义和描述.习惯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曲线法设计的局限性,解决长期困扰公路线形设计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以传统回旋线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适应能力更强、更符合车辆行驶轨迹与驾驶人行为特征的K型曲线以代替传统回旋线作为公路用缓和曲线。首先,对传统回旋线的参数特点、曲率变化特点及航向角与弦切角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并以航向角与弦切角的变化关系为基础建立了K型曲线参数方程,对方程中各参数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其次,通过K型曲线的参数方程推导得出任意点曲率半径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解法讨论在不同参数取值情况下,K型曲线曲率半径与弧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弦长m值与弦切角a值固定时,选取适当的航向角与弦切角的比值k值,可调节K型曲线曲率半径随弧长的变化速率,提高了在地形困难地区公路线形设计的灵活性;在公路线形设计中采用K型曲线代替传统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不仅能够改善不良线形、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其便捷、适应性强等特点还可显著提高公路线形的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7.
魏永强  陈丽芳  张洪银 《科技信息》2010,(7):339-339,60
根据缓和曲线的作用,结合在实际设计,本文分别介绍回旋线在高等级公路和低等级公路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插缓和曲线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缓和复曲线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中插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的连接特点及圆心坐标的表达式,推出了回旋曲线的弧长方程,给出了求解弧长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林晓明 《科技信息》2007,(7):104-104
本文针对山区地形地貌特点,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线形标准、平面设计方法、竖曲线半径布设、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超高值、缓和曲线长度与超高过渡段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加速度干扰是对车辆速度摆动的描述,车速摆动涉及行车舒适性的问题,加速度干扰可以作为一个评价行车舒适性的定量评价指标。选取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之一的缓和曲线进行研究,考虑人体对不同振动方向的敏感程度不同,分别建立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干扰模型,然后给予两个方向不同的计权系数,建立了缓和曲线上合加速度干扰模型。通过实例仿真,分析回旋线参数和行驶速度对加速度干扰及行车舒适性的影响。最后选取试验路段,对模型进行验证与应用,既为评价行车舒适性提供了定量分析指标,又为道路缓和曲线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陆青枝 《科技信息》2009,(36):I0316-I0316,I0317
缓和曲线是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关于它的计算相对复杂,若能与fx-4800P编程函数结合起来使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隧道出入口平面线形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隧道进出口处平面线形一致性缺乏明确判别标准,提出了方向盘冻结3s导致的行车轨迹同原有路线的偏移值作为线形一致性的控制性指标,控制阈值取0.2m.对3种不同设计条件下的隧道线形一致性进行分析,发现缓和曲线参数是影响平面线形一致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不同设计条件下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一致性的判别标准,使设计者能在保证线形安全的前提下对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进行灵活设计和评价.应用该研究成果对龙庆高速公路某隧道洞口的线形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广泛使用的道路复曲线内插缓和曲线长度的若干公式进行了重新推导,给出了正确的公式,并对原公式的错误作了分析,修正后的公式对于道路复曲线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等级线路缓和曲线边线性质及计算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缓和曲线边线性质问题展开讨论 ,证实了为保持线路的等宽性 ,用缓和曲线的平行线作为线路的内、外侧边线的合理性 ,并基于缓和曲线及平行线的基本特性 ,导出了边线参数计算公式及边线长度计算公式 ,为高等级线路的设计、测设与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用计算公式 ,也为现状线路普查时所获取的大量散点数据的线型拟合提供了数学模型 .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有缓和段的弯桥,本文以缓和曲线长度作为参数,推导出了设有加宽、超高的缓和段特征曲线的几何设计计算式以及超高计算式,并给出算例。计算表明,计算式精度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幅路设计中,由于内外侧路面的超高旋转轴不同、路面横坡的变化范围不一致,使得内外侧路面的超高过渡计算有差异.文章主要探讨了多幅路的缓和曲线长度与超高过渡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工程实例指出,为保证线形协调和超高渐变率满足要求,超高过渡段与缓和曲线长可取不同数值,内外侧路面的超高过渡段也可采用不同数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完整缓和曲线参数方程进行分析,构建了以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为坐标原点的切线直角坐标系,进而推出完整、非完整缓和曲线的切线直角坐标通用计算公式。结合VB程序设计界面友好以及Matlab数值积分运算函数精度较高的特点,设计实现了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程序,并根据某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匝道设计数据,利用该程序对匝道中的缓和曲线坐标进行了计算,检验了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公路缓和曲线的特征和分类,提出了回旋曲线作为缓和曲线时与各线元的组合方式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时速120km/h地铁线路平面主要技术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信伟 《甘肃科技》2011,27(13):49-50
120km/h轨道交通系统超出了《地铁设计规范》的速度适用范围,以广州地铁3号线为例,结合线路、轨道两个专业,对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重要平面技术标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高高等级公路缓和曲线计算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中缓和曲线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有缓和曲线计算公式体系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2种计算机编程方法,以提高缓和曲线计算精度,满足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