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23年哈勃通过对星云距离的测量最终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后来又发现了普遍的星系红移,推测宇宙在膨胀,自然宇宙的过去比现在小,最小为零,这样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渐渐地形成了.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物质是宇宙的全部还是部分?可以发现当年宇宙学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宇宙大爆炸一定产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质,这仅仅是个假设,标准宇宙模型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本文尝试从另一个思路,重新对宇宙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按宇宙在大尺度上均匀、各向同性的假设,运用经典力学理论,由质量连续性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哈勃常数与宇宙膨胀时间的关系以及宇宙质量密度、宇宙尺度与宇宙膨胀时间的关系.哈勃常数的计算结果与观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06,(1):18-18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美国一个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两个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质的分布。分布图支持了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假设。暗物质(包括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谜题,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见的世界只占宇宙物质的10%不到。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等,其存在能被明显感受到。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将Brans-Dicke(BD)引力理论扩展到五维Kaluza-Klein时空,在物质场和BD标量场是空间均匀分布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五维时空的Robertson-Walker度规,由五维BD标-张量引力场方程出发,导出宇宙动力学方程,建立以五维BD引力理论为基础的宇宙模型,求得标度因子为时间t的幂函数形式的宇宙膨胀解,对辐射为主和物质为主时期的[宇宙膨胀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5.
当 SO(10)GUT(大统一理论)模型,通过两类45维伴随表示和16维旋量表示的 Higgs场破缺,计算 C-W 型单圈有效势,获得了 SO(10)GUT 的暴涨宇宙模型,得出若宇宙暴涨产生时温度为 T~10~(13)GeV,就能满足密度涨落(δρ)/ρ~10~(-4)要求,宇宙常数为1.38×10~(52)cm~(-2),宇宙在暴涨期尺度增大~10~(800)倍。  相似文献   

6.
平行宇宙     
天外有天,你外有你,物理世界竟然如此离奇?! 也许宇宙并不惟一,而是有无数个——这一匪夷所思的假设是当今物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根据这一假设,我们生活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宇宙被称为“平行字宙”。  相似文献   

7.
宇宙从何而来?它的最终归宿在哪里?这些原本是纯粹的哲学问题,甚至被认为是玄学,但今天它已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科学家已经为我们描述出了宇宙的几种可能的结局。这些描述只是基于现有科学的一些理论假设,并非是最终定论。  相似文献   

8.
涂玉成 《科技潮》1994,(10):46-47
从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刻起,个人和人类就舍身于这浩渺的宇宙而无一息或离。人们对宇宙已不知道产生过多少次冲动——观测、冥想、假设、推求,就连这些冲动本身也一无例外地融入宇宙的广袤之中。目前,虽然就观测和理论两方面而言,宇宙探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宇宙本体的最后解决还相当遥远。所谓宇宙的本体解决,就是以宇宙的根本特征——广大的时空范围为前提来构建新韵理论。过去,人们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而未能涉猎如此广大的时空领域,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地建立起相应的理论,当前人们对宇宙的理论研究都还局限在既成理论如广义相对论和基本粒  相似文献   

9.
欧洲普朗克望远镜最近测量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存在宇观不对称,这种整个宇宙的不对称性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人们需要对传统理论进行新的考察。任何理论在创建时都有一些假设前提,这些假设前提构成了理论的基础。在牛顿力学中,牛顿假定存在惯性系,所有牛顿力学方程只对惯性系成立。相对论则以四条公理作为逻辑起点。讨论理论的逻辑起点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研究理论的适用范围时,内部逻辑很难帮助找到突破口,而解剖理论的基础则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运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这些新的方法和结论将有助于对未来理论发展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五种与真实宇宙状况不同的假设.并推测宇宙可能的演化结果。通过这些假设,我们不禁要提出这样的疑问:人类的存在,难道真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巧合所造成的吗?  相似文献   

11.
暗物质之迷     
由星系团的运行速度观测而推测出来的宇宙中含有大量暗物质的理论似乎获得了大部分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的人的认同。而我却不认同此理论,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大大量的暗物质,只要将整个星系的各个恒星对星系边沿的恒星的万有引力重新逐个计算并统计引力效应就能得到边沿恒星绕行所需要的引力值。使得万有引力的增大的原因在于临边陡增效应和力桥效应,并由此提出了万有引力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12.
对右文说"从声旁推测字义的注释方法和声训理论的源流做了概述,指出了"右文说"在多方面对声训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原始的基于暗通道先验理论的去雾霾算法对于一些户外场景图像去雾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很好地处理交通图像中的一些白色区域,会导致该区域色彩失真;同时,在处理较高分辨率交通图像时,基于软抠图的透射率优化算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针对这两个问题,首先对交通图像的白色区域展开研究,分析了基于暗通道理论的去雾霾算法在白色区域产生色彩失真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自适应参数大小的透射率求解模型;其次,在透射率优化过程中舍弃效率低下的软抠图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块的透射率优化算法。将所提算法用于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以保证交通图像的白色区域的色彩不失真,而且提高了去雾霾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相对绝对论     
仅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就可严格地导出允许绝对静止系存在的坐标变换,这种新变换的成立决定了以光速不变为前提之一可以得到“爱因斯坦Einstein相对论”、“固有时间与空间无关的相对论”和“相对绝对论”三种理论,本文通过比较上述三咎理论发现只有相对绝对论才是自给的。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狄拉克电子理论之间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飞琳 《前沿科学》2011,5(3):56-68
本文通过联合考虑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狄拉克电子理论,发现在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狄拉克电子理论之间关于电子场的能量动量运动存在着一个矛盾。这个矛盾表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不能描述带半整数自旋的粒子的引力作用。如果假设狄拉克电子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必须修改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主体间性与交往理性的观念对当今传播学的影响日益凸显。其交往理论在公共领域上的应用,更奠定了其对现代传播学的整体创新基础。文章重新审视了传播模式并从将媒介打造成公共话语平台角度探讨了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现代传媒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scretization in the classical rough set theory, a generlization rough set theory is proposed. At first, the degree of general importance of an attribute and attribute subsets are presented. Then,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general importance of attribute, the space distance can be measured with weighted method. At last, a generalization rough set theory based on the general near neighborhood relation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theory partitions the universe into the tolerant modules, and forms lower approximation and upper approximation of the set under general near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which avoids the discretization in Pawlak's rough set theory.  相似文献   

18.
将差分视作一个几何变量,通过离散差分变分原理,得到场论中的Noether等式的离散形式.给出场论中的离散Noether定理.得到场论中存在离散的Noether守恒量的条件.引入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算例说明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先秦时代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有一句名言:“辞达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辞要准确地表达其思想内容。他在此提出了一个重要文学理论问题: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时至今日,这一理论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故孔子对我国先秦时期文学理论的贡献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长尾理论”与“零增长理论”之于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长尾理论”与“零增长理论”的概念入手,指出了各自存在的缺点,论述了这两个不同理论对文献资源建设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