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炳光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7):10-11,36
硅质岩是一类特殊的沉积岩,对恢复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气候以及指导找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从硅质岩这一名称提出以来,就对其成因有不同看法,如生物成因、化学成因、交代成因等。本文在收集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硅质岩不同成因。  相似文献   

2.
热水沉积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以华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华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泥盆纪及早二叠世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热水活动-沉积事件,形成热水沉积产物硅质岩。这类硅质岩建造具有地球化学多样性特点,它受热水性质的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与正常沉积的混合及构造条件等的影响因。热水沉积硅质岩具有良好的地球化学遗传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野外地质剖面、关键钻井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与对比、构造格局以及早石炭世研究的基础上,从点—线—面的沉积相分析入手,将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期—格舍尔期作为一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晚石炭世主要发育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海岸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及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区存在漠河及佳木斯两个主要的古陆区,物源区碎屑物质供应丰富,其余地区以海相沉积为主,仅北侧黑河-松辽地区和东部饶河地区尚存河流相沉积区。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融合近年来东北地区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形成了一套更加精细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4.
该文记述了产于山西阳泉,河南安阳晚石炭世三叶虫:Humilogriffithides和Neoproetus两属的各一个新种,为这一时期该地区三叶虫属种分布提供了新材料。华北石炭纪三叶虫至今报道不多,Humilogriffithides一属以往只见于地台东北部;Neoproetus一属首次出现于华北地台,对我国北方晚古生代三叶虫的分布与生物地层的划分对比增加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晚石炭世地层中各类岩石组合特征,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和海平面等诸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山西中,晚石炭世陆表海为结北巨型克拉通陆表海的缩影,当时陆表海发育了一套清水与混水交互、填积与进积共存的碳酸盐台地体系和泻湖-潮坪体系及三角洲体系的含煤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6.
首次系统应用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长期遗留的、严重阻碍了油气勘探开发步伐的塔里木盆地重大疑难地层问题: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早石炭世地层划分对比和东河砂岩时代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厘定了几条重要的相关地层界线,并将东河砂岩的时代确定为泥盆纪晚泥盆世弗拉斯期。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尤其是对在化石缺乏地区和层段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早石炭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系统应用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长期遗留的、严重阻碍了油气勘探开发步伐的塔里木盆地重大疑难地层问题: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早石炭世地层划分对比和东河砂岩时代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厘定了几条重要的相关地层界线,并将东河砂岩的时代确定为泥盆纪晚泥盆世弗拉斯期.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尤其是对在化石缺乏地区和层段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以研究区内10个泥岩样为统计对象,分析泥岩中所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变化规律,探讨两者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同一微环境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相近,不同微环境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泻湖相泥岩中微量元素与潮坪相泥岩中微量元素分布明显不同。该区在晚石炭世为滨岸过渡环境,古气候条件温暖潮湿,这与古生态学、古生物化学相标志表征结果一致。该研究可为贺兰山地区的油气地质勘探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山东肥城煤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小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肥城煤田晚石炭-早二叠世有小孔虫动物群的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化石25属73种,自上而下可建立三个小有孔虫组织:ⅢMultidiscus talimuensis-Glomospira-Palaeotextularia组合,ⅡTetrataxis-Nodosaria-Palaeotextularia组合,ⅠEotuberitina-Bradyina组合。通过与其它地区小有孔虫组合对比,肥城煤田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晚石炭世一二叠纪前陆盆地的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准噶尔盆地露头区以及钻井、物探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全盆地二叠系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对准噶尔盆地周缘大地构造环境及基底特征的分析结果,将准噶尔晚石炭世一二叠纪盆地定义为前陆盆地,其中发育3个前陆盆地系统①西缘前陆盆地系统,该系统早期为近南北向延伸,从玛湖一直延伸到古车排子山前,后期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为西北缘前陆盆地,而南部被北天山前陆盆地系统所叠加;②克拉美丽前陆盆地系统;③北天山前陆盆地系统.各盆地系统的范围、发育时间和程度不同,前两个前陆盆地系统发育时间稍早,而后者盆地范围较前两者大.盆地中的所有构造特征都是这三大前陆盆地系统各构造组成要素叠加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安徽铜陵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对铜陵地区的上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上石炭统分为A、B、C 3个沉积层序,分别相当于黄龙组的下部、中上部和船山组.其中层序A、C属于Ⅰ类层型界面,层序B属于Ⅱ类层型界面.与Ⅱ类界面相比,Ⅰ类界面比较清晰易辨.区内缺乏低位域,层序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域(HST)组成,并且海侵体系域不甚发育,高位域组成了层序的主体.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层序的演变,但局部构造沉降则影响了沉积物的厚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桂中坳陷东部下石炭统鹿寨组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成熟度(Ro)、显微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其TOC主体2.0%,Ro为0.84%~2.95%,有机质类型属于Ⅱ1-Ⅱ2型。通过对比国内外主要页岩气盆地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分析研究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判断下石炭统鹿寨组泥页岩具有较好生烃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鹿寨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发现:Pr/Ph1,伽马蜡烷/αβC30霍烷比值为0.72~0.75,具有升霍烷系列,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比值为0.13~0.15,孕甾烷/C29-20R规则甾烷比值为0.03~0.04,研究区属于高咸度贫氧-缺氧的强还原环境;正构烷烃分布范围宽,C、N原子比为42.23~50.89,三环萜烷中C21、C23、C24呈倒"V"形分布,αβC30霍烷/∑C29甾烷比值为0.48~0.51,C29具有明显优势,伽马蜡烷指数平均值为0.370.2,不同显微组分在剖面上对TOC贡献率不同,判断鹿寨组泥页岩有机质来源多样,以高等植物和水生生物为主,顶部和底部层位有机质来源以低等细菌、藻类为主,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复杂,其分布规律的研究难度较大。在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录井、测井资料及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准噶尔盆地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识别图版并对主要火山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对滴西地区5口典型探井的单井相详细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剖面火山岩岩性及岩相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查明了滴西-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区北部主要发育凝灰岩及砂泥岩,期间夹有条带状中性火山岩、基性火山岩及少量火山角砾岩;中部主要发育凝灰岩、中性火山岩、凝灰质砂泥岩,夹有团块状酸性侵入岩、酸性火山岩、火山角砾岩;南部主要发育砂泥岩、凝灰岩,夹有条带状凝灰质砂泥岩、基性火山岩、团块状中性火山岩及少量火山角砾岩。由于不同的火山岩岩相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这种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C-isotope analysis of the carbonates in the Upper Neoproterozoic in Keping, Xinjiang indicates that the Qigebrak Formation and the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mainly record positive C-isotope values, and a distinct positive excursion occur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Qigebrak Formation. There are three negative excursions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Qigebrak Formation and the Cambrian, the uppermost and lowermost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These characters resemble those of the Upper Neoproterozoic in the Three-Gorge area,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and Qigebrak Formation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and Dengying Formation, respectively. The negative excursion at the top of the Upper Sugaitbrak Formation corresponds to that at the top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while the negative excurs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Sugaitbrak Formation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at a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Three-Gorge area and that at the top of the Hangelchaok diamictites in the Quruqtagh area.  相似文献   

15.
在沉积建造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石炭纪构造单元进行划分 .重点解剖了柴达木 华北板块 ,其二级构造单元自北而南可划分为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中部祁连 阿拉善类克拉通及南部宗务隆裂陷槽 .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的三级构造单元有沙拉扎山 宗乃山火山岛弧、查干础鲁 霍尔森弧后盆地及图克木大陆边缘块断区 .祁连 阿拉善类克拉通进一步划分为阿拉善隆起区、祁连 走廊 贺兰坳陷区及中南祁连隆起区等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在详细论述各单元沉积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石炭系油气勘探有利区块 .  相似文献   

16.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的特征。方法以井下剖面沉积分析资料为主,通过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相结合的沉积相分析为研究基础,对区内上古生界沉积体系、沉积相特征进行描述,研究各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分析沉积相对砂体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了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的特征,结合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指出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的沉积组合特征。结论提出该区岩相古地理格局控制了砂体区域展布规律及演化进程的认识,为开发井的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陕西勉略宁地区赵家坪-苍社一带的中-上元古界碧口群火山岩中发现的碳酸岩具有疑似火成碳酸岩的特征,通过对碳酸岩体的形态、产状以及与围岩接触关系的调查研究,结合镜下鉴定与地球化学研究,证实了本区碳酸岩为岩浆成因碳酸岩;初步认为其为幔源成因,碳酸岩浆可能源于中-晚元古代扬子陆缘裂解作用背景下,地幔富碳酸盐的碱性岩浆上升至相对低压环境、发生碳酸盐-硅酸盐岩浆的不混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伟  张枝焕  陈雪  张学才  张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5002-15011
目前已在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发现了工业油气流或油气显示,这些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但目前研究区石炭系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演化特征不清楚。笔者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石炭系不同层段、不同岩性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凝灰质泥岩、泥岩和姜巴斯套组炭质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处于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具有倾气性特征。综合应用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得出姜巴斯套组烃源岩都是有效气源岩,而目前钻井揭示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成熟度偏低,未能达到有效气源岩的标准。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区与滴水泉凹陷石炭系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认识到两地区具有高度相似性。可见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南部石炭系姜巴斯套组是一套极具潜力的烃源岩,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闽西南上杭、宁化、龙岩等地的上石炭统生物地层,通过对各地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揭示该白云岩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认为,闽西南上石炭统中的白云岩层的沉积时限,分别在南北(上杭至宁化)和东西(上杭至龙岩)方向上存在着横向变化;白云岩层是在晚石炭世滑石板期至逍遥期,沿下石炭统林地组基底碎屑岩地层的接触界面而发育的穿时沉积层;晚石炭世时期形成的铁、锰层控矿床,特别是"马坑式铁矿"与该套白云岩层关系密切.最后,根据其含矿性等的分析,认为该套地层可以作为寻找福建省石炭纪铁、锰层控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进行1∶5万区调工作时,发现新疆阿克陶县恰尔隆南克英组顶部存在一个不整合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古风化壳与底砾岩、地层缺失及地层化学异常等。研究表明,它是震旦纪—泥盆纪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相由滨海—浅海相朝沉积盆地演化中造成沉积中断而形成的。实测剖面、填图工作、化学地层及古地理特征均反映出该界面的存在。这一发现对阐明西昆仑石炭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否定了前人区域断裂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