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部分班主任老师都有这样一个经验体会:学生上班主任老师任教的课,一般都能聚精会神,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表现都要比上科任老师任教的课明显好多了。这是因为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事无巨细,与学生朝夕相处,很容易在班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而科任老师一般给学生每周只上两三次课,与学生相处时间短,对学生了解得甚少,因此要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光辉的形象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  相似文献   

2.
吴泽涛 《奇闻怪事》2005,(10):36-36
一天,我听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这位数学教师请三位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结果,其中有两位学生都演算对了,而且算理也说得好。老师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好好地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就在这时,我无意中发现,那位做错的学生将头深深地低了下去。从侧面,我看见她的脸上显出一幅惘然的神色,此时,我的心提了起来,我不知道上课的老师有没有注意这位做错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知中的疑问,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提问上,存在着两种误区:  相似文献   

4.
谈话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这是班主任老师永远的难题。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把这两种角色完美体现在谈话过程中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高超的谈话技巧。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当学生在老师的视线之内调皮,做地下活动,做与老师要求相悖的行为时,我们做老师的往往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狠批,这无形之中,往往事与愿违,使得师生的距离被拉远。可老师们又总是乐此不彼的这样做,好像只有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得以发泄心中对学生的愤怒。  相似文献   

6.
所谓预设,就是指老师在课前备课或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一些事先预备好的材料,来引导学生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或者通过一些例子,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老师要讲的内容。预设主要表现在课前,老师备课时应该首先安排好讲课计划及授课过程中要提及的问题。预设并不仅仅表现在课前的准备,还有上课过程中,老师在讲解新知识点的时候,也很需要颓设。  相似文献   

7.
[情景简述] 2006年10月19日,区语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在区教育局穆老师、田老师两位语文教研员的带领下,来我校做听课指导活动。此次活动中,我上了一堂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练习3》中的说说写写训练课。教材内容是让学生从教材给出的十二个表示动作的词中任意挑选三个根据图画内容各写一句话,要求学生写清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午饭时,一些老师都到食堂去分菜、分饭。有些老师工作特别细致,先盛饭然后分菜,接着舀汤,最后还把一把把勺子分别插在每一份饭上,考虑得真是无微不至。这样一来,学生只要一进入食堂就可以吃到现成的饭菜了,而且也不会再有饭菜打翻、热汤烫人等事情发生了。这些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我却总觉得在这类事情中,老师不能过于包办。如果老师什么都替学生弄好的话,那老师不就成了学生的保姆了吗?学生不就将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小姐了吗?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违纪时,老师总是恨铁不成钢,忍不住高声训斥,大发雷霆。在高压下,有的学生表面上接受了,认了错,但实际上心里不服,甚至会心存不满;有的学生则当场就与老师顶撞起来,给老师难堪。结果问题没解决,反而可能使矛盾激化,使师生的自尊均受到伤害,也给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何凤 《科技资讯》2006,(33):91-91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及时的赞美、肯定,能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进取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郑彦秋 《奇闻怪事》2006,(11):32-33
中学的老师们都深有感触,收学生作业太难。每每催促学生交作业几次,有时学生竞无动于衷。老师们就顿感自尊心受到伤害,感叹学生不比从前。 诚然。现行的中学教育、高考制度,还有各学校制订的考核规则。都一步步促使教师课上多讲,课下多布置作业,为的是学生考出个好成绩。但学生恐怕是在各科作业的重压下不堪负重了,所以采取消极回避措施——不交作业,即使老师催促几次仍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12.
政治学科是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且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初中政治教材中,学生开始初次接触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价值取向。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初中作为政治学习的入门阶段,必须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老师要不断摸索研究得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3.
学生出现了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问题,一方面在排放“病毒”和体内的废物,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活动。学生发生的问题,就是教学教育资源,老师要把“问题”化解,让学生恢复“健康”。问题,就是挑战,就是发展,就是资源。案例1:最近,在初一的两个普通班上课,感觉到十分吃劲,就像在拉陷在泥潭中的车,劳而无功。课堂上。不少学生心不在焉,  相似文献   

14.
部分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作为母语的语文,作为无处不在的语文,作为高考重头戏的语文,现已几乎沦为弱势学科,很多学生平时运用不好,体会不到语文的存在,几乎看不到学生研习语文的身影……也经常听一些老师抱怨:很多很多学生上语文课时不愿去想问题,总是习惯坐等老师的答案;在进行讨论式教学时,  相似文献   

15.
担任职教语文教学以来,深深感到学生的基础差,学习非常吃力,因为上职高的学生往往是考不上普通高中,家长无奈之下的选择。这些学生一部分不是身体智力上有这样那样问题,就是长期以来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大多对学习已失去了信心,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态度。因此课堂上无论老师怎样声嘶力竭的讲,学生却左耳进右耳出,使老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6.
学习差的学生,具体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完成作业不及时,甚至抄袭作业来应付老师,导致学习成绩差。他们令老师们十分头疼,老师们想尽了办法:诸如把家长请到学校给学生告状、请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做作业、每天把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到本子上,通知家长,并且请家长签字,以便让家长督促其完成、甚至在中午和晚上放学留下没完成作业的学生来完成作业,让接学生的家长在旁边相陪一可谓办法多多,用心良苦。可越是这样,学生越没有学习热情和劲头,甚至对学习还有了抵触情绪,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而学生坐在教室里面,不等于说学生在认真学习,如果光凭老师的威严和压迫力使学生听课,这样的课堂效果肯定是不好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压,还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课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对该科目的兴趣大小。  相似文献   

18.
昨天晚上课间时,高年级的两个美术生到我班画室来。教我班的专业老师王老师正好在。问:“你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大声答到:“来看看,玩玩,怎么啦?”王老师一听,顿时来了气,说:“滚!这里不是你们玩的地方。”两个学生也不示弱,三说两说。差点动起手来,最后,闹到了政教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认识分数”(苏教版第五册)。在课堂上,当师生共同认识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后,教师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白纸(长方形)折出它的1/2。反馈时,大部分学生的折法没有超出老师的预想。  相似文献   

20.
一日一老师提问学生:“假如在你的一生中只剩一天的光阴,你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答日:“带上足够的钱周游世上的名胜古迹。”另一生答日:“到豪华宾馆大吃一顿,美美地享受一下。”第三个学生答日:“上一天语文课。”老师听了很欣然,又问:“为什么?”“因为上语文课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哈哈——他的话引起了学生的大笑,那位老师也尴尬地笑了。这仅仅是一则笑话吗?不是!它说明了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也映射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语文教学并没有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仍徘徊在“不考的便是不教的,不考的便是不学的吼隆圈里。我们语文老师往往一面忙于教改,一面又疲于应试,无异于带着枷锁的舞蹈。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也难以实现。所以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