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经济”(New Economy)这一概念,在美国兴起,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在中国,“新经济”一词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起来。究竟什么是“新经济”?我们可以从“新经济”中借鉴什么?新经济会给世界、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在投入到新经济的浪潮之前应该弄清的。  相似文献   

2.
代表“新经济”风向标的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遭受重创,一年内下跌了50%,对此,许多人感到迷惑不解。一种说法认为,“新经济”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如今已成昔日黄花;另一种说法认为,“新经济”正进入调整期,这预示着“新经济”将经历一个“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过程。究竟如何认识“新经济”?“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新经济”将走向何方?希望以下关于“新经济”的两篇文章,能在众多纷乱的思绪中,给您一些理性的思考。——编辑手记  相似文献   

3.
1何谓“新经济“   “新经济“存在广义与铗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新经济是指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在技术进步与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表现的一种状态:即经济出现持续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张,且持续9年多.……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无疑是上一世纪的热门话题,在这一世纪它还将持续热下去。有人戏言美国总统大选之所以最后演变成闹剧,也与新经济有关:我们都“新经济”了,自己能管自己,谁当总统都没多大关系!美国人如是想。各种各样的迹象表明,“新经济”将是大势所趋。但是新经济究竟有何魔力,竟至于吸引了如此多大众的目光;中国能否赶上新经济的趟,等等也许并不为很多人所明了。尽管“新经济”在各大媒体上的曝光率并不低。所以在新世纪伊始,我们专辟“解读新经济”专题,请专业人士做系统剖析。贾丽虹博士将为我们从新经济的由来、特征,“新经济”与“新技术”的关系,“新经济”与“新组织”的关系,以及“新经济”与“新思想”的关联等几个方面解读新经济,畅想中国“新经济”的轮廓。要想全方位了解“新经济”,这一组文章就不可错过。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论——所谓“新经济”论,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来的。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美国的“新经济”是从80年代开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商业周刊》1997年11月17日载文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新经济”,文章指出:“新经济”概念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的消亡和永远不会再出现衰退,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已经不再存在。“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和软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尽管如何看待美国“新经济”在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美国“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这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6.
<正> 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的信息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生物工程作为一种新生力量,直接导致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革命,推动着新经济的进步;高科技的新能源将使人们不再为资源的短缺而忧愁,作为新经济的火车头,它将带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航天技术使人们从地球的怀抱中飞向天空,新经济也随着航天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经济”这个字眼不时出现于报端。经济学界、理论界的使用频率更高,并围绕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遗憾的是,这种争论并未得出结论,反倒给人们一头雾水的感觉。何谓“新经济”?有人说就是知识经济,有人说是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还有人说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结合,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在此也想谈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8.
2006!中国博客产业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2005年,象征着前卫与时尚的“博客”似乎在一夜之间,便成为了互联网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名词。在这场象征着“新经济”的大潮中,无数“博友”沉迷其中,耕耘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博客的天空。然而,细心的人们稍作盘点便不难发现:目前,在国内众多的博客网站中,还没有一家能够实现赢利!在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无数内忧外患正在拷问着我们的博客产业!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只有在清除泡沫后的后NASDAQ时代,才显露其庐山真面目,人们才开始理智地客观地认识新经济的本质。无需质疑,互联网和信息科技产业本身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带来猛烈的冲击和变革,但对总体经济生产力的提升,像是黎明曙光,耀眼却不炙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的新经济,明天就可能变成旧经济;而旧经济里的某些资源经过整合,也许可能成为新经济——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正好鲜明地告诉人们,新经济的方向在哪里。 这是一条崎岖而艰险的路,唯一忧虑的是上路的人们是否都能义无返顾地坚持到最后? 铭记古希伯莱人的格言:“活到最后,就能看到结果。”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提出的一种构想。它的中心思想是“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可以搞资本主义”。毛泽东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以苏为鉴”是认识背景;为解决“三大改造”后期的遗留问题,是实践背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启发,是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经济”以其“一高三低”并举并持续增长120个月的骄人业绩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是美国经济迅速适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克林顿政府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等是“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因素。“新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指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知识经济,推动了传统理论的向前发展,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如今人们至少有一百个理由替网络大唱赞歌:美国“新经济”流金淌银,比尔·盖茨财冠全球,扬致远富甲一方。李译楷“概念股”一路走红……。然而,在网络上演出一幕幕“神话”而叫人喷喷称是的同时,也许我们应该听一听另一种声音。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经济”以其“一高三低”并举并持续增长120个月的骄人业绩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是美国经济迅速适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克林顿政府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等是“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因素。“新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指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知识经济,推动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向前发展,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新经济”,成为最时髦的字眼之一。令人关注的是,新经济的崇拜者们似乎要彻底摆脱旧经济时代的所有游戏规则,跟以前的规则说拜拜了。到底是旧经济和旧经济规则都走入历史,还是有一些人对新经济崇拜得走火入魔? 历史上的新经济和目前的新经济 “新经济”这个字眼传出之前,国人大炒知识经济。等克林顿之辈道出了“新经济”之后,“知识经济”这个词就立刻“发旧”了。不管怎么称呼,新经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一家因特阿和电信公司日前宣布向当地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如果仅仅由一家公司倒闭的现象而断言“新经济”是泡沫经济的话,那么这种断言未免过于浅薄和武断。但是今年以来欧美股市暴跌,一些新经济类的公司的运作并未达到它们的指标,有的亏损,有的破产。面对这些“新经济”类公司的运行状况,人们不得不重新来思考“新经济”这一概念。 我们知道,“新经济”的兴起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建立和运行而诞生的。随国际互联网而来的是“信息革命”、“信息爆炸”和“信息社会”。国际互联网给人类带来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初源于美国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新经济”条件下,技术贸易正呈现新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文首先探讨了“新经济”条件下技术贸易的发展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由此对我国技术贸易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最后,论文就我国技术贸易的应对策略,提出自己观点。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是美国人对显示周期新特点的美国经济现状的提法。从1991年4月到今年6月,美国经济已经持续扩张了111个月,是1854年以来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而且至今仍然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下高速增长。这些特点是前所未见的,所以美国人称它是“新”经济。对这个提法开始争论很大,至今也还有一些人并不认同。不过今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召开了一次官产学相结合、专门讨论“新经济”的峰会,这等于由官方给现时的美国经济定了性,这个提法也就更为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本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发展态势、活动模式、运行方式、发展方式等不同角度对“新经济”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概念作了综合述评,给出了“新经济”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本是对美国连续15个月高增长低通胀的描述,如今变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到底什么叫“新经济”?更多的人把它理解为就是互联网经济。在一些研讨会上,记者看到许多传统企业代表都想寻求一个答案,以便自己的企业能够很快切入,可谁也不能给出一个全面确切的答案。但最近就此问题采访青啤总经理彭作义、华侨城集团总经理任克雷、科龙副总裁王康平时,三位老总对“新经济”的理解,令记者感到“新经济”终于在中国传统企业里落地了。  相似文献   

20.
反思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的现状,提出一种“整合”的设计理念,试图根据人们在景观中体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来对道路景观的局部各要素进行整合.“整合”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同一主体自身体验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而提出的“不同感觉体验的整合”;二是针对不同主体在城市道路景观中行驶速度的差异引发的体验差异而提出的“不同速度体验的整合”.通过“整合”建立起的秩序可以使得人们在城市道路中的一连串体验能够相互激发,进而使得每一种体验的效果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