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电导率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EG与TTAB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与乙二醇(EG)的相互作用,以及温度对TTAB体系CMC的影响,并计算相关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TTAB体系的CMC呈递增趋势;温度对EG-TTAB复配体系CMC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原油/盐水界面张力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滴体积法测定了原油/盐水的动界面张力,在三种不同的温度下,当非离子原油破乳剂存在时(水相或油相中),在不同的破乳剂浓度下,测定了各体系的动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原油中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较慢地吸附到界面上;破乳剂分子较快地吸附到界面上具有竞争优势;破乳剂的浓度和使用温度对界面张力的下降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烷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表面吸附和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OP-10,正庚烷/醇/HCl体系形成W/O型微乳状液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在不同温度下对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和醇碳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均有利于W/O型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淀积温度条件下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多晶硅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淀积时间一定时,随着淀积温度的升高,多晶硅薄膜的晶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均非线性地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失质量法考察了不同温度下5%氨基磺酸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并对氨基磺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碳钢表面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低质量浓度时,随质量浓度增大,缓蚀作用增强;当其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缓蚀作用基本保持不变.结果表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碳钢表面产生单分子层吸附,并且满足Langmuir吸附规律.G 0 0吸附过程可以自发进行,并且随着温度升高G 0增大,吸附作用降低.00 H表明反应是放热过程.00 S表示随着缓蚀过程的进行,体系进入更为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量量热仪测定碱性条件下KI-H2O2体系热功率-时间曲线.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体系的单峰振荡行为,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振荡周期,并由此计算出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并得到下列关系:In t1=c-10.335 5.exp-6 1T49.8.  相似文献   

8.
对经TiB2(体积分数ω=0.8%)颗粒细化后Ti-45Al-2Mn-2Nb合金进行了激光表面快速熔凝处理,在其表面获得了超细晶粒组织,并在T=1073~1223K,P=40-120MPa,t=0.5-1h条件下对经激光处理后的合金进行了超塑扩散连接,研究了温度、压强和时问对连接过程的影响,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对连接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晶粒度和表面粗糙度一定的条件下,温度、压强和时间对连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的合金试样在较低温度、较低压力和较短时间下(11731K/60 MPa/Ih)可达到完全冶金结合;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硫酸铵-金属氧化物不同温度下焙烧的FTIR。结果表明,经硫酸铵浸渍的TiO2,Fe2O3和ZrO2样品,随焙烧温度的提高,硫酸根从游离状态转化为双齿键合状态,并配位至氧化物表面的金属原子,形成具有超强酸性的某种表现硫酸根对金属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应用格林函数理论,推导了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速度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有限温度下微粒表面原子的均方速度比内部原子的要小,微粒内部各原子的均方速度近似相等。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原子的均方速度升高更快,在高温极限下所有原子的原子均方速度都相同,并与温度成正比。微粒尺寸对各原子的原子均方速度几乎没有影响,但随微粒尺寸的增加,微粒中所有原子的均方速度的平均值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pH值和不同的温度下,用碘化钾作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进行实验测定,结果发现:碘化钾含量越高,反应的速率常数越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相同催化剂浓度下,速率常数呈指数增大;速率常数在pH值为7时为最大;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对催化分解的影响远大于改变反应体系的酸度与改变KI浓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采用HFCVD方法在Si、Mo等衬底上生长出的不同表面晶形的多晶金刚石薄膜,讨论了生长条件(衬底温度、碳源浓度、反应压强)对金刚石薄膜晶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FCVD方法中,金刚石薄膜表面晶形对生长条件十分敏感,生长条件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不同表面晶形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飞秒激光放大器作为光源,利用瞬态反射实验技术研究了厚度为1000 nm的单晶硅薄膜瞬态反射率变化过程.实验系统采用激光脉宽为120 fs,泵浦光波长为400 nm,探测光波长为800 nm.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光照射到样品表面后,样品表面的反射率变化在百飞秒内迅速增加到峰值,之后伴随着数皮秒的弛豫过程反射率的变化速率逐渐放缓.利用双e指数函数拟合出不同激光脉冲作用下反射率变化的快弛豫时间.并建立了TTM-Drude模型,分析了飞秒激光与单晶硅薄膜表面相互作用后电子温度和晶格温度的变化过程,得到不同脉冲能量作用下电子-晶格温度变化曲线,并分析了快弛豫过程中发生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SEM观察了Ti/RuO2电极的表现形貌,考察了该电极在2.5M H2SO4中不同温度下的使用寿命,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极化曲线,并求出其动力学参数a、b、i。  相似文献   

15.
7075铝合金厚板淬火温度场及热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在GLEEB-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实测的换热系数曲线,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对7075铝合金厚板在水中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场、热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20℃、40℃和80℃水淬火三个对比组中,在不考虑塑性变形的理想状态下.20℃水淬火试样的芯部温度最高,芯部和表面温差最大,热应力最高,40℃水淬火试样的芯部温度最低,芯部和表面温差最小,热应力最低.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中孔分子筛HMS表面羟基与钛络合物进行交换反应时,发现交换温度,时间,溶剂,以及不同钛源,对交换反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失质量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在10%的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在10%的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乙二胺四乙酸在黄铜表面的吸附规律基本服从Langmuir等温式,由此获得相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用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KBPh4在水及不同组成(H2O-CH3OH)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KBPh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指定温度下,溶解度随混合溶剂中的甲醇(CH3OH)物质量的分数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γ—Fe2O3微粉的磁各向异性和磁粘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粒状γ-Fe2O3微粉和针状γ-Fe2O3以及CoFe-γ-Fe2O3磁片样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样品颗粒的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样品的相组成.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用“趋近饱和定律”方法求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粒状γ-Fe2O3微粉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而用磁转矩方法测量针状γ-Fe2O3和CoFe-γ-Fe2O3样品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结果首次显示粒状γ-Fe2O3微粉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KE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形状各向异性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还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涨落场和有效激活体积,推导了有效激活体积的理论表达式,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粒状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皆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但针状样品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则有明显差别.首次得出粒状γFe2O3微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反磁化机制与均匀反磁化较为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消去约束的欧氏作用量,本文研究了球对称黑洞与整体单极体系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对于在有限边界处温度和表面面积固定的正则系综,系统的确存在稳定的热平衡。通过与具有相同边界条件的通常黑洞比较发现,这类系统如果存在的话将不会自发衰变为无整体单极的单一黑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