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膜生物反应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膜污染产生的机理、膜污染数学模型以及影响膜污染的因素,并具体介绍了现阶段消除膜污染的膜清洗方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膜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各种膜分离已在分离过程中成为最新的技术之一。膜体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前景 ,但膜的污染问题仍是一个难题 ,它限制了膜的广泛应用。文章概述了膜污染的机理、预防措施及其清洗方法。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微滤啤酒废水引起的膜污染的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比较试验 ,选择了恰当的清洗剂和清洗工艺 ,快速恢复了膜通量  相似文献   

3.
MBR中中空纤维膜和板式膜不同的膜污染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空纤维膜和板式膜MBR在膜污染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特点,研究了2种膜不同的膜污染机理.平行实验表明,中空纤维膜的膜面附着物是污泥泥饼层,而板式膜的膜面附着物是一层二次动态膜,这导致两者的膜污染杌理有显著区别.泥饼层是中空纤维膜的主要污染因素,二次动态膜则可以缓解作为板式膜主要污染因素的膜孔堵塞污染;同时,由于泥饼层的作用,EPS与中空纤维膜的膜污染相关性良好,而在板式膜中,EPS与其膜污染相关性很差,并且二次动态膜显著降低了SMP与膜污染的相关性;在2种膜长期运行时,相比中空纤维膜过膜压力呈现2个阶段的变化,板式膜的过膜压力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这是因为二次动态膜起到了初期缓解膜污染、后期加剧膜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生物反应器不断被应用于污水处理与污水回用。但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膜生物反应器广连应用的障碍。从膜的性质、活性污泥混合液和膜组件的操作条件3方面阐述了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膜污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膜污染特征及控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控制在34mg/L,NH4-N的去除率能达到92%,出水NH4-N质量浓度在5mg/L,出水TN平均去除率可迭86%,出水TN质量浓度为8mg/L;污泥浓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污泥负荷运渐降低.运行初期过膜压力(TMP)的上升较慢,而运行一段时间后,TMP快速上升.对污染后的膜组件进行清洗,结果表明:通过清水清洗和HCl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没有明显缓解,采用NaOH和NaClO联合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迅速下降。说明膜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对TMP进行计算,有机污染在膜污染中贡献为65%,对膜表面无机元素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无机污染不是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膜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浓差极化、滤饼层形成和膜孔堵塞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测定了PAN膜阻力.试验结果表明,PAN膜超滤过程中主要阻力来源为膜孔吸附、凝胶层及浓差极化等引起的膜污染阻力,占总阻力的71.61%。膜自身阻力和不可逆阻力分别占与总阻力的28.39%和11.76%,所占与比例较小,有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溶液,主要考察在不同的PAC投加量工况下对膜通量的影响、膜污染阻力变化、Hermia经典过滤堵塞模型拟合和膜污染趋势分析情况。结果表明,PAC颗粒本身几乎不会影响膜通量的下降,处理腐殖酸类有机溶液的PAC最佳投加量为20 mg/L;腐殖酸导致的膜污染以不可逆膜污染为主,其与滤饼层污染模型的拟合度最好;将超滤阶段分为初期黏附阶段与后期黏聚阶段,初期阶段导致的膜通量下降更加剧烈,后期阶段形成的滤饼层有效的拦截有机物避免直接接触超滤膜。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超滤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特性要求,而解决膜污染问题也成为目前膜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超滤膜改性,尤其是在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是解决膜污染问题的关键.介绍了超滤膜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超滤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膜污染问题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大规模应用,故通过2个处理生活污水的平行膜生物反应器的对比实验,验证预膜法对于控制膜污染的作用.整个实验进行253d,分3个阶段,每个阶段开始时用氢氧化铁絮体对膜生物反应器A中的膜组件进行预膜,膜生物反应器B中的膜组件作为空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阶段,膜A的比通量高于膜B,并且膜生物反应器A的出水水质优于膜生物反应器B.研究证明了预膜对于控制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浅析MBR中两种主要膜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颖 《科技信息》2009,(7):38-39,79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和绿色技术,因其特有的优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但其膜污染问题是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就膜污染机理进行了简述,综述了现阶段研究较多的两种主要膜污染物质对膜污染的影响。以及影响它们生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从溶液相因素出发,以聚砜超滤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豆粕溶液为废水液,实验研究溶液相在膜过程中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污染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严重,不同浓度下在230min时其污染达到平衡,不同pH值在210min时其污染达到平衡,在酸性条件下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选择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模拟焦化废水,探讨了不同颗粒污泥浓度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颗粒污泥浓度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别。投加颗粒污泥后,反应器对不同颗粒污泥浓度条件下COD、NH3-N、苯酚、TP的去除效果不同。好氧颗粒污泥内部缺氧和厌氧环境下,反应器中的好氧颗粒污泥质量分数为100%时对COD去除率为99.17%、NH3-N去除率为95.00%、苯酚去除率为99.90%、TP去除率为85.22%。同时,比较了不同颗粒污泥浓度下反应器运行中膜通量的变化趋势及膜表面的变化情况。颗粒污泥投加量的不同对膜污染的抑制作用也不同。颗粒污泥使膜污染减轻,膜通量恢复率升高。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混凝—微滤在饮用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膜污染的特征和膜清洗的方法,讨论了粒度分维在混凝—微滤工艺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膜的污染及清洗方法 ;研究膜的有机、无机、微生物污染问题 .对 7种废水的处理试验 ,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中的BOD5、SS、浊度、NH3—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能达到回用要求 ,对 COD的去除也能达到排放要求 .  相似文献   

15.
以臭氧活性炭、纳滤联用制取优质饮用水时,纳滤的优化运行是整个工艺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工艺中纳滤膜通量、回收率等重要参数特性,分析了纳滤膜污染和劣化因素及控制措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绿化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兰州市常见的绿化树种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成熟叶片为材料,从细胞膜渗漏率、光合色素含量、叶提取液pH值、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等方面探究了兰州不同地区大气污染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污染地区国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叶提取液pH值随污染程度的加剧而减少,而细胞膜渗漏率、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则上升.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大气污染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呈现连锁性状态.5个研究地点的污染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白银(重工业污染区)>西固区(重工业区)>城关区(交通枢纽区)>安宁区(居民区)>红古区(轻度污染区).  相似文献   

17.
陶瓷膜污染主要由膜面滤饼层、膜面凝胶层、膜孔堵塞3部分污染组成,通过陶瓷膜污染过程的实验研究,对陶瓷微滤膜有机污染进行了阻力分析,分析了操作压力、模拟液浓度、模拟液温度对膜过滤过程中总阻力以及各部分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 MPa~0.2 MPa的试验操作压力范围内,膜表面阻力所占比例均在75%以上,是膜污染最主要来源;膜孔堵塞阻力所占比例较小,且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膜孔堵塞阻力越不明显;随着模拟液TOC值的提高,膜污染加剧,在3 mg/L~40 mg/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膜表面阻力均占总阻力的50%以上,是膜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电镜对陶瓷膜被污染前后的断面进行扫描比较在微观层面上证实了阻力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但膜的污染问题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目前强化膜过滤的常用方法,分析了气液两相流强化过滤的机理和应用研究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气液两相流强化膜过滤的方法在水处理领域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考察了SECMBR的膜过滤特性,探讨了电凝聚对控制MBR膜污染的作用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EPS)、溶解性代谢产物(SMP)、ζ电位和污泥颗粒粒径等是膜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SECM BR的膜污染远小于SM BR;SECM BR原位溶出铁离子与EPS结合,絮凝性增强,滤饼层污染减轻;SECM BR中电凝聚可降低单位容积活性污泥分泌的SM P与EPS,减轻膜污染;SECM BR降低EPS和SM P中主要污染物蛋白质的比例,减轻膜污染;ζ电位与Rc之间呈负相关,在SMBR与SECMBR中相关度分别为-0.798 8和-0.557 4.SECM BR在电场与铁粒子作用下降低了ζ电位绝对值,减轻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